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

第66章 劃時代的武器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墨軒先生 本章︰第66章 劃時代的武器二)

    隨著畢懋康走後,整個乾清宮里便就陷入了沉寂,所有人都在思索著剩下的幾個問題。

    看著他們這一個個的沉思,張書緣想了想就裝作是偶然記起了什麼事兒來,一拍腦門便說道。

    “徐大人,我沒記錯的話,方才孫大人是提過射程的問題吧?”

    “是,怎麼?張司是有想法?”

    徐光啟是好奇的看著他,心說這張書緣這麼一會兒一個想法,就好似他才是這大明的軍工設計師?

    “不敢說是想法,只在下突然想起之前偶然翻過的一本兵譜,大概記得其中講過箭矢的穩定性與射程的問題。”

    張書緣是故作沉思,摸著下巴頦就說了起來。

    “箭矢的射程?!”

    一時間,徐光啟便就沒搞懂他的意思,不單是他,就連孫承宗都有些看不懂了,心說張書緣好端端的提箭矢作甚?

    “是!在下記得,那譜中記述想要讓箭矢飛的夠遠,就得在其的尾部增添四角羽翼從而增加箭矢的射程與穩定。”

    “所以,張某猜想我們能否觀測箭矢的飛行形態,從而來改造我們的火器呢?”

    沒轍,他實在是沒法直接說“我們拉槍線吧”,只好是用著取巧的辦法來提示徐光啟等人。

    “是啊!張大人言之有理,箭矢既然能遠射,那為何火器就不可呢?”

    在這個時候,一直坐著的王徵起身也開了口。

    “陛下,臣以為張司部言之有理,我們不妨觀測一二?”

    王徵跟徐光啟對視了一眼便就覺的張書緣的話有道理,旋即便對著殿中的朱由檢說道。

    “好,大伴取朕的弓箭來!”

    朱由檢是有屬于自己的一套狩獵設備的,雖然那弓弦的拉力並不需要多大,但用來觀測屬實是沒啥大問題。

    “是,皇爺。”

    王承恩旋即領命急匆匆的就奔向了坤寧宮。

    趁著王大伴去取弓箭的功夫,張書緣便就退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也不管韓等人的眼神自顧自的便就飲起了茶。

    其實,他所提的這兩點足以是消弭掉孫承宗提出的四點問題了。

    只要有了定裝彈藥,那裝填速度慢的問題就好解決了,因為只要在槍體的握把處開上兩個彈倉槽,就能按照槽位的大小制作彈匣了。

    而炸膛的問題,只要畢懋康能試驗出最合適的火藥量便就能夠徹底解決了,實在不行,那就在引導他們給槍械的內壁再加厚一層。

    至于那最後一點的射程問題,只要能讓他們觀測到箭矢的飛行方式,那想必他們就會自主去鑽研如何使子彈旋轉了。

    不大會兒的功夫,王承恩便就去而復返了,只見他是手中拿著一張布滿了金箔的弓,背上背著一木筐箭矢,就好似要去打獵一般就走了進來。

    而朱由檢的這張弓名叫金麟,是他哥朱由校留來的東西,他自己肯定是舍不得用這麼好的弓的。

    “皇爺,奴婢找遍了後宮只發現了三十支箭矢也不知夠不夠用。”

    進來後,王承恩的恭敬的開口,語氣中滿是自責。

    “徐師傅,王卿這三十只夠嗎?”

    朱由檢也是踹踹的,他也知道這觀測一事,肯定是需要大量的箭矢的。

    “應該夠吧……”

    徐光啟二人是面面相覷,一時間也不知該怎麼回答合適了,說夠把這箭矢數量太少,說不夠吧這又是皇帝的愛弓。

    “這樣吧,我們去京營校場,那邊兵器很多場地也夠大。”

    似乎是看出了他們的扭捏,朱由檢嘆了口氣就站了起來。

    “是。”

    隨著他的聲音落下,眾人便也就發現了,這皇帝是非要今日弄明白火器的事不可。

    頂著近三十度的烈陽,眾人便就趕往了校場。

    還未靠近,眾人便就听到營中是一聲接一聲的呵斥,匆匆看去只見李國楨在斥責下人。

    看了眼院中的吵鬧,朱由檢便兀自的走了過去。

    “罪臣李國楨叩見聖駕,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去給朕多找些箭矢來,然後再騰開最大的校場,任何人一律不得靠近!”

    冷冷的撇下這句話,朱由檢便就帶著人直奔向了三千營的駐地。

    “是,罪臣遵旨!”

    這說實在的,自從李國楨被罰以後,那日子過得簡直是苦不堪言,不但是文人罵他,就連同為勛貴一系的人也在搞他,不是丟給他惡心人的差事,就是讓他到處跑。

    而他今日之所以出現在京營,自然是奉了五軍都護府的軍令來訓練新兵的……

    很快,一張大傘就架了起來,朱由檢是穩穩的坐在傘下,而張書緣等人則是老老實實的站在他的左右。

    “陛下,箭見來了。”

    眾人剛剛站定,李國楨就送來了上百枚箭矢。

    “好,你退下吧!”

    朱由檢漠然的點了點頭,這前面有多信任他,此時就有多恨他。

    這說實話,倘若不是成國公等人要保他,再加之他祖上的功績,朱由檢是非要砍了他不可!

    “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國楨如同吃了苦瓜一般,默默的就退了下去……

    “徐師傅,王愛卿開始吧。”

    見李國楨退下了,朱由檢便大手一揮道。

    “是!”

    “還請李大人幫我二人射出箭矢!”

    “好!”

    听到這話,李邦華就看向了朱由檢,而朱由檢則是點了點頭。

    見皇帝許可了,李邦華便就走到了眾人身前,拿起金麟御弓就射了起來。

    嗖!

    一箭射出,眾人是什麼也沒看見,只覺的一條黑線劃過了眼前。

    “李大人再來!”

    “好!”

    這足足射了近一百支箭,眾人才勉強的看了清箭矢的飛行方式。

    “旋轉?”

    “陛下,可否調用軍中強弩,臣想看看弩的飛行方式。”

    這王徵比徐光啟晚生了十年,所以他看的要比徐光啟清晰,能隱約的看出箭矢的飛行邏輯。

    “好,大伴去取。”

    朱由檢再次吩咐王承恩,而這次他還沒動,站在院外的李國楨便就听到這話,一路小跑的就推來了一架車弩。

    “行了,你留下看吧。”

    見李國楨弄來了東西,朱由檢便就不好再趕他走了,只得是讓他留了下來。

    “裝填!”

    由于李國楨弄來的是弩車,所以這發射就需要三個人了,于是孫承宗便就擔任了校準目標的任務,李邦華與李國楨二人就給這弩車上勁了。

    嘎吱嘎吱,用了大概一刻的功夫,這弩車上便就裝好了一支三尺長的弩箭。

    “發射!”

    隨著孫承宗的一聲令下,那弩箭嗖一聲就飛了出去。

    這由于目標比箭矢大了許多,所以這次所有人都能夠看清那弩箭的飛行方式了。

    只見,這飛在空中的弩箭是旋轉著,好似是帶有破軍之力一般,砰的一下就將遠處的木板給炸了粉碎。

    “旋轉,徐大人,你怎麼看此事?”

    見到如此景象,王徵便忍不住的詢問起了比自己年長的徐光啟。

    “嗯,這既然遠射之物皆是以旋轉姿態,那火器自然也可。但這如何能讓彈丸旋轉呢?”

    徐光啟是沉吟著,所有人都看向了他二人,哪怕是方以智、宋應星與蒲玨也是如此。

    而此時的大明火器,所采用的彈丸並不是燧發槍的那種一顆大鐵丸,而是屬于那種無數顆小顆粒的鐵丸。

    所以,結合這眼下的情況,徐光啟二人便就陷入了現實困境。

    “二位,這旋轉一事我們能否在它初始的狀態下就給它一個扭轉力呢?”

    見他們陷入了困境,張書緣便又站了出來。

    “初始設置?張司您又有什麼想法?”

    當著眾人的面,徐光啟二人便就直接問了起來。

    “這個…張某也不好說,只是方才,在下在觀看時便就發現了這箭矢在出鞘的一瞬間就旋轉了起來,似乎是因為這箭尾的卡恰……”

    听到這話的同時,徐光啟與王徵便就感覺抓到了什麼,但他們一時間卻說不上來。

    “李大人,可否在射一弩?”

    “好,徐大人且稍等。”

    見還要再射,孫承宗便就點了點頭跟李邦華換了位置。

    砰!

    弩箭在此射出,而這次徐光啟就發現了這弩箭的旋轉奧秘。

    原來,在弩箭的尾翼上分出了四片三角形的卡扣,而在這弩箭脫離弩弦之時便就發生了扭轉,隨著飛行的時間變長,這旋轉便就越快。

    “我…我明白了!只要我們能在彈丸上刻畫出螺旋線條,那彈丸就可像這箭矢一樣了!”

    徐光啟與王徵是一同叫道,整個人是異常的興奮,就好似他們是發現了什麼了不得的奧秘一般。

    “陛下,臣有把握改造出新的火器了!”

    興奮了一瞬,徐光啟便就躬身向朱由檢說道。

    “好!真不愧是朕的大學士!徐師傅只要能改制出新械,朕皆可許你!”

    朱由檢也是一震,趕忙的給徐光啟畫餅。

    “陛下,臣不要別的,只求讓臣與王大人共研此事!”

    徐光啟是知道王徵這個後輩的,雖說是沒見過,但他卻听過此人的一些事跡,就比如他前幾年研制的載重機械!

    “準!”

    朱由檢是高興的大手一揮,整個人是笑呵呵的,就好似是吃了口蜜棗似的,甜的直入心底!

    “兩位愛卿,這事不遲疑咱們這就回宮去兵丈局驗證!”

    朱由檢是興奮的找不著北了,說著就要回宮去看他們改制火器。

    無奈,這既然皇帝想看,這所有人就得陪著。只不過這跟他回宮的人里卻並沒有李國楨的身影,因為他還有事兒沒辦完呢……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方便以後閱讀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66章 劃時代的武器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66章 劃時代的武器二)並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