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

第40章 宋應星入京、秦王的謀劃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墨軒先生 本章︰第40章 宋應星入京、秦王的謀劃

    第二天一早。

    天剛亮,張書緣一行就被朱存樞接到了秦王府。

    還沒等他們安頓下來,一封急遞就從京畿發來了。

    接過一看,朱由檢旋即大喜趕忙就將張書緣給喊過來了。

    “小哥,快猜猜是誰的消息。”

    “誰的消息?難道是陳行甲?”

    “誒,不是再猜!”

    “那是袁督師?”

    “不,是宋應星入京了,而且還找到了你說的紅薯!”

    看著一臉懵的張書緣,朱由檢頓時就哈哈大笑了起來,那神情就仿佛是初次見到了糖果的孩子一般。

    “真的?那可太好了!”

    “陛下,趕緊命人將紅薯給運到陝西來,這玩意不吃多少水,種下就能活!”

    “是嗎?!”

    “陛下,你可不知道,這玩意的厲害,在我們後世一畝地能產三千公斤的紅薯,也就是咱大明的五千斤!”

    “什麼!此物當真厲害?!”

    “沒錯,雖然我們眼下的農業無法與後世相比,但據我估計這產量應該能有個兩千斤左右。”

    “這…這真是好東西啊!”

    “是啊,對了陛下,既然宋應星已經是在京城了,那就請陛下單獨在皇莊里給他一片地,讓他去栽種紅薯改良此作物,使其的產量發揮至最大!”

    “好!”

    “另外,也給他配些人手,讓他有多余的時間去研究火器。”

    “哦?他還懂火器?”

    听到這,朱由檢就是一愣。

    “他懂不懂火器我不清楚,但我清楚他所著的《天工開物》乃是不亞于我朝的《永樂大典》,這天工開物里是集結了手工業、農業、基礎工業等數不清的智慧結晶,所以在我看來,哪怕他不懂,他也能研究出些眉目來。”

    張書緣是定定的說道。

    他知道,雖然眼下的工部里是有徐光啟在研究火器,但多一個人研究也未嘗不是什麼壞事,而且,他還想讓朱由檢再去找一找薄玨、王徵、畢懋康這些牛人……

    就在他二人聊著宋應星時。

    秦王府的後花園中。

    秦肅王朱誼漶與朱存樞爺倆就對坐在了一起研究。

    當朱誼漶听他大兒子講出了今日的見聞後,他整個人就被嚇了一跳,那年邁的身子骨都有些發抖了起來。

    “兒啊,你此話當真?”

    “當真,昨日兒親眼所見,那胡廷宴等人是被東廠同騰驤四衛所抓,不但如此陛下還讓王承恩調來了衛所重兵,現在正在城外候著呢。”

    “嗯…,兒啊,你覺的陛下此來是為了什麼?”

    看著這位庶出的大兒子,朱誼漶就想听听他的見解。

    “父王,據兒子看來,陛下駕臨勢必是跟我們有關!”

    “哦?何解?”

    朱誼漶是慢慢的點著頭看著兒子,在他的眼里,這朱存樞要比嫡出的朱存機有才多了,下意識就認為他秦王府終于是有了個合格的繼承人。

    “父王,兒子覺的,昨日之事應當不是個巧合。”

    “哦?為何?”

    “兒子認為,陛下來此乃是為了我們,原因有二,一是當今國庫空虛,陛下需要錢財。二是為了這天災。”

    “空虛?兒啊,你難道不知前段時間的兩樁大案?別的不說就單講閹黨倒台,這朝廷能缺了銀子?”

    說實話,朱誼漶是一點都不覺得朱由檢缺錢。

    “父王話不能這麼講,雖說陛下是倒滅了閹黨收繳了晉商,但這錢是完全不夠的!”

    “為何不夠?雖然為父不知那些人的底子,但猜想也不會少于這個數。”

    朱誼漶說著,就伸出了一根手指頭,而他這一根手指,指的是一千萬。

    “父王,別說這個數就是再來三倍也打不住,先不說他每年給我們幾家的俸祿,單就是這天下的開銷,一年也不會少于兩千萬。”

    “所以你認為,他朱由檢是來打我們的秋風?”

    作為朱元璋的直系子孫,朱誼漶有這個資格直呼朱由檢的大名,當然他也只是在沒人的時候喊喊。

    “嗯,除了這點,兒子就想不到其他了。”

    朱存樞猜測的不錯。

    “嗯…那若你是本王,你會怎麼辦?是交出家財還是與其周旋?”

    雖然能感覺出兒子說的沒問題,但朱誼漶還是想在掙扎一下,畢竟誰會願意將手中的財產白白的交出去。

    而他之所以考教兒子,自然是想傳位給他了,畢竟自己今年已有六十四歲了,也到了該考慮繼承人的時候了。

    “父王實話講,兒子認為面對陛下當得謹慎,不能主動也不能被動。”

    朱存樞說的沒錯,像他們這些藩王在面對皇帝的時候,得需要會拉扯才行,不能用強也不能示弱。

    用強他們手里無兵,示弱只會丟掉手里的權益。

    “所以呢?”

    “所以若兒子是父王,定會先聯絡洛陽的福王與武昌的楚王,然後再去與陛下周旋。”

    “那若陛下不懼呢?”

    “那兒臣只好是糾集諸王一同上奏了。”

    朱存樞說的沒錯,這當今之計只能是這樣,如若不然他們必定會被逐個擊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他這言語中的意思,無外乎是你朱由檢真要不給面子,那我們就以宗室大義來惡心你,逼急了我們就直接聯絡百官,就算用錢砸也要把你給換下來!

    其實,現今的諸王還倒沒後來那麼亂,再加之他們手中沒有兵權,就連護衛都少的可憐,所以自然就不敢有不臣之心,因為自朱棣之後他們早就是被養豬了。

    我們話再說回來。

    時間一晃,時間眨眼間就到了次日的正午。

    見到了午時,朱存樞父子便趕緊去請朱由檢吃宴了。

    對于他父子的招待,朱由檢很是滿意,只見這席間盡是華貴的宮廷菜,有燒香菇、蟠龍菜、炙蛤蜊、炒大蝦、田雞腿、筍雞脯、三事、烹河豚、酒糟蚶、燒鹿肉等,足足是有三十三道,可把個朱由檢給吃美了。

    而這些菜,有來自朱元璋家鄉的淮揚菜,也有來自京城或各地方的小吃,總之是涵蓋了大明全國各地的美食。

    看著面前的美味,朱由檢是一副敞懷的感覺,他從未吃過這些東西,自上台之後他每日是殫精竭慮,與皇後吃的都是民間老百姓的飯食,諸如什麼野菜、蒸稷粟、亂炖之類的,總之主打一個簡譜省錢。

    當然了,他偶爾也會吃一些宮廷菜,只不過次數很少。

    酒足飯飽之後,朱由檢便就開啟了話題。

    “皇兄近些年身體可好?”

    看著坐在身旁的朱誼漶,朱由檢就宛如他親兄弟一般噓寒問暖。

    “還好還好,臣多謝陛下關心。”

    “呵呵,身體好就行啊,不過皇兄可也得多運動,別像前些年那朱在鋌,年紀輕輕的就病死了。”

    “是是是,臣也注意到了這點,這人老了再不活動就不行咯。”

    一听這話,朱誼漶就是一怔,他沒想到在這個場合,他居然會拿自己跟那個短命鬼相比。

    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想弄死我?

    “嗯,等皇兄那天可以到京畿走走,這府上嘛就交給兒孫們,這樣老哥哥你也能多享享福了。”

    朱由檢是笑呵呵的說道,言語中全是關心的話。

    可這話,听在堂中之人的耳中就變了味道。

    這是什麼意思?是想監禁我?

    而張書緣則是笑嘻嘻的,他知道朱由檢是什麼意思。

    這表面上看他是在關心這些人,可實際上他卻是在打消秦王父子的顧慮,畢竟一個皇帝親臨地方,哪怕是再沒有意思,也會被人給解讀出意思來。

    而且,他也想看看這秦王到底有沒有作奸犯科,而想要看到則必須得讓他們放松了警惕才行。

    “是是是,臣若有機會的話定然會去京畿,對了陛下,臣有一事不知當不當提。”

    “皇兄直說便可,你我可乃是一家人啊。”

    見這老秦王有話想說,朱由檢與張書緣就對視了一眼。

    “陛下,臣觀我朝日益危艱,我朝各地天象異變,所以臣想削減我秦王府的俸祿且再將歷年所欠的俸米勾銷,以供陛下之用。”

    朱誼漶是積極的開口,宛如他是真的為了朝堂著想。

    “誒,這豈能如此?若是消減了皇兄的薪俸,這天下人就該罵朕了,不行不行,老哥哥還是勿要想那麼多了。”

    听到這話,朱由檢旋即就知道他是什麼意思了,無非是想用以退為進來堵自己的嘴,畢竟人不打算要欠下的俸祿了,你還能有啥借口搞他?

    這宗室俸祿,一年得有四百萬兩的支取,足足是佔據了朝堂財政開支的三分之一。

    而這宗室的俸祿,自從朱棣上台之後就經過了一番調整,由最初的親王每年五萬石變成了一萬石,郡王二千石,鎮國將軍一千石,輔國將軍八百石,奉國將軍六百石,鎮國中尉四百石,輔國中尉三百石,奉國中尉二百石。

    雖然此後又經過了多次調整,但奈何架不住朱棣削藩,搞的這群宗室只能是吃喝玩樂生孩子了。

    所以到了此時,整個大明的宗室規模,少說也得有個二十萬左右。

    當然,可能會有人問,這歷朝就沒有人提過這個問題嗎?

    當然有,就比如嘉靖八年時的戶部尚書梁材,他就提到︰“將來聖子聖孫相傳萬世,以有限之土地,增無算之祿糧,作何處以善後?”

    可提歸提,但奈何宗室規模巨大,絕不是一兩個大臣能夠解決的。

    我們再說回來。

    “陛下此言差異,臣歷食君俸,怎能眼觀我朝困苦?所以還是請陛下勿要再還臣的欠俸吧。”

    見他不肯削減自己的俸祿,朱誼漶只好是如此說道。

    其實,欠他的俸祿少說也有個一萬多石,雖然這點東西算不上什麼,但是也挺讓他心疼的,畢竟誰會嫌錢多呢?

    而此時的大明,所欠宗室的俸祿是有四十萬石,雖然可以用銀子來補,但張書緣卻不同意朱由檢給他們。

    因為,他們這些藩王是不缺銀子的!

    “誒,皇兄,這怎能如此?朝局再難也輪不到我朱家子孫跟著受苦,陛下已經是在想折了。”

    見他這樣,張書緣便就站了出來。

    “閣部,雖說話是如此,但…但臣也不是想為君分憂?”

    “陛下,此事就如此吧,老臣實在是看不過陛下為此操勞。”

    “誒,老兄長,此話也不能這麼說啊,您要是如此,那其他族親怎麼看?您也知道我族人口龐大,生活困難的不在少數,倘若此事一傳開,那您豈不是傷了同族?”

    見他依舊是在拉扯,張書緣就仿佛是他這邊的人一樣,站在他的立場就開口說道。

    而他這麼說,自然是想斷了他以退為進的招數,只有這樣他與朱由檢才好開展下一步。

    就著這個問題,朱誼漶便就展開了討價還價,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他秦王錢多燒的慌呢。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方便以後閱讀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40章 宋應星入京、秦王的謀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40章 宋應星入京、秦王的謀劃並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