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5 章證獲劇毒(至元四十八年冬陳九取毒樣白虎堂核驗)
至元四十八年冬的也速台舊宅地窖,寅時的燭火忽明忽暗。陳九(白虎堂臥底)蹲在銅鍋旁,假裝清理灶灰,指尖悄悄捏起一小撮褐色殘渣 —— 這是熬制腐心草毒汁後剩下的毒草殘渣,葉片邊緣有鋸齒狀紋路,帶著淡淡的苦澀味。他快速將殘渣裹進油紙,塞進鐵匠工具包的夾層,抬頭時,正撞見帖木格(脫歡黨羽,酒師)的身影,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
“帖木格師傅,這灶灰積得多,俺多清理會兒,省得下次熬酒沾了灰。” 陳九強裝鎮定,手里的掃帚不停,目光卻盯著帖木格手中的陶甕 —— 甕里裝的正是煉制好的毒酒,琥珀色的酒液在燭火下泛著光。帖木格點點頭,俯身檢查銅鍋“仔細些,這鍋還要熬下一批,別刮花了。” 說罷轉身去儲存區,陳九趁機從腰間摸出一只拇指大的空瓷瓶(白虎堂提前備好,藏在磨石空心處),快速掀開陶甕封條,倒了小半瓶毒酒,再將封條按原樣貼好,瓷瓶重新藏回磨石。
辰時,陳九背著工具包走出舊宅,包夾層里的毒草殘渣、磨石中的毒酒樣本,是證明脫歡黨羽圖謀的關鍵證據。他知道,這兩樣東西需盡快送到白虎堂,只有經專業核驗確認劇毒,蕭虎才能徹底重視這場行刺陰謀,白虎堂的應對也才能更有針對性。寒風卷著雪粒打在臉上,陳九緊了緊包帶,腳步匆匆向南城老茶鋪走去 —— 那里,是他與白虎堂約定的交接點。
陳九要獲取毒草殘渣與毒酒樣本,需等待 “無人監視的空隙”—— 也速台舊宅地窖的煉制工作多在夜間進行,白日僅帖木格一人留守,負責看管毒酒與清理場地,這便成了陳九可利用的時機。他需假裝 “主動幫忙”,降低帖木格的戒心,再尋找合適的機會下手。
一日清晨,帖木格在窖地收拾陶甕,見陳九來送修好的鐵器,便隨口道“這幾日熬酒,灶灰積了不少,你若沒事,幫著清理下銅鍋,省得我費力氣。” 陳九心中一喜,表面卻裝作 “憨厚”“俺沒事,師傅放心,俺清理得比誰都干淨,保證不耽誤下次熬酒。” 他放下工具,取來掃帚與簸箕,蹲在銅鍋旁,慢慢清理 —— 銅鍋內側沾著不少褐色殘渣,正是熬制腐心草毒汁後留下的,葉片碎片清晰可見,這是獲取毒草殘渣的最佳機會。
清理時,陳九故意放慢動作,眼角余光觀察帖木格的動向 —— 帖木格正低頭擦拭陶甕,注意力全在酒壇上,未留意他的小動作。陳九指尖捏起一小撮殘渣,觸感粗糙,帶著細微的縴維,他快速將殘渣裹進事先藏在袖口的油紙里(油紙是他修鐵器時用來擦機油的,不易引人懷疑),再將油紙折成小塊,塞進工具包內側的夾層(夾層是他特意縫的,專用于藏小物件)。
清理完銅鍋,陳九見帖木格去地窖門口查看,又盯上了儲存區的毒酒陶甕 —— 陶甕蓋著麻布封條,封條邊緣有松脫的痕跡,顯然是近期頻繁開啟。他假裝 “整理工具”,慢慢挪到儲存區,趁帖木格未回頭,快速從腰間解下磨石(鐵匠常用工具,他提前將磨石中心挖空,藏了一只小瓷瓶),擰開磨石蓋子,取出瓷瓶,輕輕掀開陶甕封條的一角,將瓷瓶湊近酒液,倒了小半瓶 —— 毒酒呈琥珀色,與普通燒春酒無異,只有湊近時,才能聞到一絲極淡的草藥味。
剛將瓷瓶塞回磨石,帖木格便轉身回來“清理完了?清理完就趕緊出去,別在窖里待太久,掌櫃的規矩你知道。” 陳九立刻合上磨石,扛起工具包“俺這就走,師傅要是還需幫忙,隨時叫俺。” 他故作輕松地走出地窖,後背已被冷汗浸濕 —— 剛才若慢一步,便會被帖木格抓個正著,不僅樣本獲取失敗,自己的臥底身份也會暴露。
這次 “主動幫忙清理” 的契機,是陳九精心等待的結果 —— 他已觀察多日,知道白日地窖只有帖木格一人,且帖木格白日多專注于看管毒酒,對清理工作較為敷衍,這便給了他可乘之機。走出舊宅時,陳九摸了摸工具包的夾層與腰間的磨石,確認樣本完好,心中默念“這兩樣東西,定要平安送到白虎堂。”
毒草殘渣是證明脫歡黨羽煉制毒物的直接證據,陳九收集時需 “不留痕跡、不被察覺”—— 地窖內的殘渣多集中在銅鍋內側與灶膛里,數量不多,且易與普通草藥殘渣混淆,他需精準分辨,同時避免被帖木格發現收集動作。
首先是 “分辨毒草特征”陳九在之前的觀察中,已記下腐心草的樣子 —— 葉片呈長橢圓形,邊緣有鋸齒,顏色深褐,曬干後質地堅硬,熬煮後殘渣會保留葉片的鋸齒紋路,且帶有淡淡的苦澀味(他曾假裝 “誤踫”,用指尖沾了一點,悄悄嘗過,確認有澀味)。清理銅鍋時,他專門挑選帶有鋸齒紋路的殘渣,避開普通的干草碎屑,確保收集到的是 “真正的毒草殘渣”,避免後續核驗時出現誤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收集過程中,陳九采取 “少量多次” 的策略 —— 他先捏起一小撮殘渣,藏進油紙,再繼續清理灶膛,趁帖木格不注意,又捏起少許,分兩次收集,總量約有指甲蓋大小。這樣做一是避免一次收集過多,動作過大被發現;二是確保樣本數量足夠白虎堂核驗(少量殘渣即可用于草藥比對與動物試毒)。
為避免留下痕跡,陳九清理完後,特意將灶膛內的普通干草碎屑鋪在銅鍋旁,掩蓋取走毒草殘渣的痕跡 —— 他用掃帚輕輕掃動,讓碎屑均勻覆蓋,看起來與未清理前別無二致。帖木格檢查時,僅看了一眼銅鍋,見灶灰已清理干淨,便未細查,這讓陳九松了口氣“還好沒被發現,這殘渣可不能出岔子。”
收集到的毒草殘渣,陳九用兩層油紙包裹 —— 內層油紙隔絕氣味(避免苦澀味外泄,引起他人注意),外層油紙標注 “銅鍋殘渣”(用炭筆輕輕寫在油紙角落,便于白虎堂後續識別)。他將包裹好的殘渣塞進工具包的夾層,夾層內側縫了一層粗布,可固定殘渣,避免走動時油紙滑動發出聲響。
離開地窖後,陳九還特意 “檢查樣本”—— 他在舊宅中院的角落,悄悄打開工具包,確認油紙未破、殘渣未漏,才放心離開。他知道,毒草殘渣是 “間接證據”,需與毒酒樣本配合,才能完整證明脫歡黨羽的圖謀,因此每一個細節都不能馬虎,稍有不慎,便可能讓之前的努力前功盡棄。
毒酒樣本是 “直接證據”,能直觀證明脫歡黨羽的行刺意圖,但獲取難度遠大于毒草殘渣 —— 毒酒儲存在密封的陶甕中,且帖木格對陶甕看管嚴格,陳九需 “趁隙下手”,既要取到樣本,又要確保陶甕的封條完好,不被察覺。
陳九提前做了 “工具準備”他將常用的磨石(直徑約三寸,厚一寸)中心挖空,藏了一只瓷瓶(高約一寸,口徑半寸,可裝少量酒液),磨石外側用鐵箍加固,看不出挖空的痕跡;瓷瓶蓋子用軟木塞封住,軟木塞上涂了一層蠟,可防止酒液泄漏。這只磨石是他日常打鐵用的,隨身攜帶不會引起懷疑,正好用于藏毒酒樣本。
獲取時機選在 “帖木格短暫離開” 時 —— 帖木格需每隔一個時辰去地窖門口查看,確認無人靠近,這短暫的半刻鐘,便是陳九的機會。他算準時間,在帖木格轉身去門口時,快速挪到儲存區,目光鎖定貼有 “虎紋封條” 的陶甕(之前觀察確認,這壇是已煉制好的毒酒)。
他先輕輕按壓封條的邊緣 —— 封條是麻布材質,用漿糊粘貼,邊緣已有輕微松動,他小心地將封條掀起一角,剛好能容瓷瓶伸入。接著,他擰開磨石蓋子,取出瓷瓶,將瓶口湊近陶甕口,傾斜陶甕,讓酒液緩緩流入瓶中 —— 動作極輕,避免酒液濺出發出聲響。毒酒流入瓷瓶時,他盯著瓶內酒液的量,倒至半瓶便停止(半瓶足夠核驗,且不易讓陶甕內的酒液減少過多,被發現異常)。
倒完酒後,陳九快速將瓷瓶塞回磨石,擰好蓋子,再將陶甕的封條按原樣貼回 —— 他用指尖輕輕按壓封條,讓松動的部分重新粘牢,從外觀上看,與未開啟過一模一樣。整個過程僅用了兩刻鐘,待帖木格返回時,他已站在工具旁,假裝整理鐵器,若無其事。
為確認毒酒樣本未泄漏,陳九在離開地窖前,悄悄將磨石貼近鼻尖 —— 磨石外側無酒氣,說明瓷瓶密封完好,未漏酒。他心中暗道“還好沒出岔子,這毒酒樣本可是關鍵,只要送到白虎堂,就能確認他們的毒有多烈。”
攜帶毒酒樣本時,陳九將磨石系在腰間,與其他工具掛在一起 —— 磨石的重量與平時無異,走動時不會發出異常聲響,且腰間有圍裙遮擋,他人看不到磨石的細節。即使遇到脫歡黨羽的檢查,也只會認為是普通的鐵匠工具,不會特意查看磨石內部。
陳九獲取毒草殘渣與毒酒樣本後,需將樣本 “安全帶出也速台舊宅”,再送到白虎堂 —— 舊宅門口有脫歡黨羽看守,進出需接受檢查,他需設計多層隱藏策略,確保樣本不被發現。
第一層隱藏是 “工具包夾層與磨石”毒草殘渣藏在工具包內側的夾層,夾層縫有粗布,可固定油紙,且工具包內裝滿鐵器(錘子、鑿子等),鐵器的重量與體積能掩蓋夾層的異常;毒酒樣本藏在磨石內,磨石與其他工具掛在腰間,他人只會注意到工具的實用性,不會懷疑磨石有夾層。離開舊宅時,看守黨羽檢查工具包,翻了翻里面的鐵器,見都是普通鐵匠用品,便未細查;檢查腰間工具時,也只是摸了摸磨石的重量,未發現異常。
第二層隱藏是 “氣味掩蓋”毒草殘渣帶有苦澀味,毒酒有淡草藥味,陳九特意在工具包內放了一小包 “安息香”(西域香料,氣味濃郁),在磨石旁掛了一塊 “羊油皂”(鐵匠常用的清潔用品,有油脂味)—— 安息香的氣味可掩蓋毒草殘渣的苦澀味,羊油皂的油脂味可掩蓋毒酒的草藥味。看守黨羽檢查時,聞到工具包內的香料味與腰間的油脂味,只當是鐵匠常用的物品,未起疑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第三層隱藏是 “路線選擇”陳九沒有直接去交接點,而是先繞到南城的 “西域雜貨鋪”(脫歡的鋪子),假裝 “送修好的鐵器”—— 這是他之前常做的事,不會引起懷疑。在雜貨鋪停留片刻後,他再以 “買木炭” 為由,走向老茶鋪(交接點)。繞路的目的一是 “混淆視線”,讓跟蹤的黨羽(若有)以為他只是正常辦事;二是 “確認是否被跟蹤”—— 他在雜貨鋪門口故意停留,觀察身後是否有可疑人員,確認無人跟蹤後,才加快腳步前往交接點。
途中遇到禁軍巡查時,陳九主動出示 “鐵匠憑證”(白虎堂偽造的西域鐵匠身份憑證),笑著道“官爺,俺是撒馬爾罕來的鐵匠,去買木炭,晚上還要給掌櫃修鐵器呢。” 禁軍翻看憑證,見有西域商棧的印,又看了看他手中的工具包,未發現異常,便放行。陳九心中清楚,越是遇到檢查,越要鎮定,一旦慌亂,反而會引起懷疑。
抵達老茶鋪時,陳九先在鋪外觀察片刻,確認交接點無異常(窗台上沒有 “紅布條”,說明無危險),才走進鋪內,買了兩個饅頭,將藏有毒草殘渣的油紙塞進一個饅頭的夾層,再將裝有磨石的工具包放在鋪內的角落(與白虎堂約定的 “工具存放處”),隨後若無其事地離開 —— 饅頭會由白虎堂眼線取走,工具包則會由後續人員轉移,確保樣本分兩路交接,降低被一網打盡的風險。
陳九與白虎堂的樣本交接,需遵循 “暗號確認 分路傳遞 安全轉移” 的流程,確保樣本在傳遞過程中不被攔截,同時避免暴露交接雙方的身份 —— 這是白虎堂情報傳遞的固定流程,經過多次實踐,能最大限度降低風險。
第一步是 “暗號確認”陳九抵達老茶鋪後,按約定在鋪內的 “第三張桌子” 上放了一只 “缺角的粗瓷碗”(這是 “有樣本需交接” 的暗號)。半個時辰後,白虎堂眼線張九(偽裝成茶客)走進鋪內,看到缺角瓷碗,便坐在第三張桌子旁,點了一壺 “茉莉花茶”(回應暗號,意為 “已收到信號,可交接”)。陳九見暗號對接成功,便起身離開,張九則留在鋪內,等待後續動作。
第二步是 “毒草殘渣傳遞”陳九離開前,將藏有毒草殘渣的饅頭放在第三張桌子的抽屜里(抽屜是事先約定的 “臨時存放處”)。張九喝茶時,假裝 “取帕子”,打開抽屜,將饅頭取出,藏進自己的袖袋(袖袋內側有夾層,專門用于藏小物件)。隨後,張九喝完茶,付了錢,慢悠悠地離開茶鋪,按約定路線前往白虎堂 —— 他需在一個時辰內將毒草殘渣送到,避免殘渣變質,影響核驗。
第三步是 “毒酒樣本傳遞”陳九放在茶鋪角落的工具包,由白虎堂另一眼線王七(偽裝成挑夫)負責轉移。王七在茶鋪外等候,見張九離開,便走進鋪內,對掌櫃道“掌櫃的,剛才那鐵匠托俺把工具包帶給他,他臨時去城外取材料了。” 掌櫃見王七手中有陳九留下的 “鐵片信物”(之前約定的工具包轉移憑證),便將工具包交給王七。王七扛起工具包,假裝 “送貨”,繞小路前往白虎堂,途中若遇到檢查,便以 “幫鐵匠送工具” 為由搪塞。
第四步是 “交接確認”張九與王七抵達白虎堂後,需向劉七(白虎堂統領)出示 “交接憑證”—— 張九出示饅頭內的油紙(油紙上有陳九寫的 “銅鍋殘渣”),王七出示磨石(磨石上有陳九刻的 “帖木格” 化名)。劉七確認憑證無誤後,才接收樣本,同時讓張九與王七分別復述交接過程,確保無異常(如是否被跟蹤、是否有人員攔截),確認樣本在傳遞過程中未被觸踫過。
第五步是 “樣本登記”劉七讓分析組的錢六(負責毒物核驗)對樣本進行登記 —— 在 “樣本登記冊” 上記錄 “獲取時間(至元四十八年冬月初一辰時)、獲取人(陳九)、樣本類型(毒草殘渣、毒酒樣本)、隱藏方式(油紙包裹、磨石藏瓷瓶)、傳遞路線(茶鋪 張九 白虎堂,茶鋪 王七 白虎堂)”,每一項都需詳細記錄,便于後續追溯,若核驗出現問題,可快速排查原因。
整個交接流程,陳九始終未與白虎堂人員直接接觸,而是通過 “暗號 信物 分路傳遞” 的方式完成,既確保了自身安全(避免因直接接觸暴露身份),又保證了樣本的完整性(避免傳遞過程中被調換或損壞)。劉七看著登記冊上的記錄,對錢六道“這兩樣樣本是關鍵,你務必仔細核驗,確認毒性如何。”
白虎堂收到毒草殘渣與毒酒樣本後,首先進行 “初步檢驗”—— 由錢六(分析組組長,熟元代草藥與毒物)負責,通過 “外觀觀察、氣味辨識、質地觸摸”,初步判斷樣本的屬性,為後續的精準核驗打下基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初檢第一步是 “毒草殘渣外觀觀察”錢六將殘渣放在白瓷盤上,用細針輕輕撥開,在燭火下仔細查看 —— 殘渣呈深褐色,葉片碎片保留完整的鋸齒狀邊緣,葉脈清晰,質地堅硬,表面有細微的蠟質層(腐心草的典型特征)。他取出白虎堂收藏的 “西域草藥圖譜”(圖譜收錄了元代常見的西域草藥,包括毒物),翻到 “腐心草” 一頁,對比圖譜上的葉片形態“圖譜記腐心草‘葉長橢圓,鋸齒緣,褐質硬,蠟層顯’,與這殘渣完全吻合,初步判斷是腐心草殘渣。”
第二步是 “毒草殘渣氣味辨識”錢六用指尖捏起少許殘渣,湊近鼻尖輕嗅 —— 氣味淡苦,帶著一絲西域荒漠植物特有的干燥感,無普通草藥的清香。他又取來少量普通干草殘渣,對比氣味普通干草有青草味,而毒草殘渣只有苦澀味,且氣味持續時間更長(普通干草氣味易散,毒草殘渣苦味可殘留片刻)。錢六在 “初檢記錄” 上寫道“殘渣氣味淡苦,無清香,具西域毒物特征,與腐心草氣味吻合。”
第三步是 “毒酒樣本外觀觀察”錢六從磨石中取出瓷瓶,倒出少量毒酒在白瓷碗中 —— 酒液呈琥珀色,清澈透明,與中都常見的燒春酒顏色一致,無渾濁或沉澱。他晃動瓷碗,酒液掛壁均勻,與普通燒春酒的掛壁效果無異,從外觀上看,無法分辨是毒酒還是普通酒。錢六道“這毒酒煉制得隱蔽,外觀與普通燒春酒一樣,若不是事先知道,很難察覺異常。”
第四步是 “毒酒樣本氣味辨識”錢六將瓷碗湊近鼻尖,輕嗅酒液氣味 —— 初期聞到的是燒春酒的醇厚酒香,仔細分辨後,才能捕捉到一絲極淡的草藥味,與毒草殘渣的苦澀味同源,但被酒香掩蓋,不仔細聞根本察覺不到。他用扇子輕輕扇動碗口,讓氣味擴散,草藥味才稍顯清晰“這草藥味與腐心草殘渣一致,說明毒酒是用腐心草毒汁煉制的,且用酒香掩蓋了毒性氣味,設計得很周密。”
第五步是 “質地觸摸與比對”錢六用指尖沾了一點毒酒,觸感清涼,與普通酒液無異;再捏起毒草殘渣,觸感粗糙,帶有細微的縴維,與圖譜中腐心草的 “質硬多縴維” 描述一致。他還取來少量 “三日醉” 毒草殘渣(白虎堂之前繳獲的阿魯台殘黨毒物),對比兩者的質地“三日醉殘渣質軟,腐心草殘渣質硬,兩者明顯不同,可排除是三日醉的可能。”
初檢結束後,錢六向劉七匯報“從外觀、氣味、質地判斷,毒草殘渣是西域腐心草,毒酒是用腐心草毒汁與燒春酒煉制的,外觀與氣味都做了隱蔽處理,不易被察覺。下一步需進行動物試毒與金屬檢測,確認毒性強度與致死性。” 劉七點頭“盡快安排,蕭大人還在等結果,咱們得盡快確認,好制定應對策略。”
初檢雖未涉及毒性測試,但通過基礎辨識,已確定樣本的 “毒物種類”,為後續的精準核驗指明了方向 —— 若初檢時發現樣本與已知毒物不符,還需調整核驗方法,尋找其他辨識途徑,因此初檢是確保後續核驗準確的重要基礎。
毒草殘渣的精準核驗需 “雙重驗證”—— 一是與 “西域草藥圖譜” 詳細比對,確認毒物種類;二是通過 “動物試毒”,觀察毒發反應,確認毒性是否致命,這是元代緝事機構核驗毒物的常用方法,既符合史料記載,又能確保結果準確。
第一步是 “圖譜詳細比對”錢六將毒草殘渣放在放大鏡(元代工匠特制,用于觀察細微紋路)下,仔細查看葉片的 “鋸齒密度、葉脈走向、蠟質層厚度”—— 鋸齒每寸約有五齒,葉脈呈網狀,蠟質層厚度約半毫米,這些細節與 “西域草藥圖譜” 中腐心草的 “鋸齒五齒 寸,網狀脈,蠟層半毫” 完全吻合。他還將殘渣放在水中浸泡,浸泡後葉片碎片展開,露出完整的葉形,與圖譜中的腐心草葉形一致,進一步確認是腐心草。錢六在 “核驗記錄” 上寫道“毒草殘渣西域腐心草,特征與圖譜完全吻合,種類確認。”
第二步是 “準備試毒動物”白虎堂提前從民間購買了三只健康的家兔(家兔體型適中,毒發反應明顯,且易于獲取,是元代常用的試毒動物),分別編號為 “兔一、兔二、兔三”,禁食半日,確保試毒時無食物干擾。試毒前,錢六檢查三只家兔的狀態兔一毛色純白,活潑好動;兔二毛色灰黑,反應靈敏;兔三毛色棕黃,狀態平穩,均無異常,可用于試毒。
第三步是 “兔一試毒(少量殘渣)”錢六將少量毒草殘渣磨成粉末,混入少量兔糧,喂給兔一。喂完後,他每隔一刻鐘記錄一次兔一的狀態一刻鐘時,兔一仍能活動,無明顯異常;半時辰時,兔一開始出現煩躁,頻繁抓撓籠子;一個時辰時,兔一倒地抽搐,四肢僵硬,口吐白沫;一個時辰半時,兔一停止呼吸,確認死亡。錢六檢查兔一的尸體無外傷,心腹處有細微黑斑(腐心草中毒的典型特征),與之前陳九觀察的毒發癥狀一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第四步是 “兔二試毒(大量殘渣)”為確認毒性強度,錢六將雙倍量的毒草殘渣磨成粉末,混入兔糧喂給兔二。兔二的毒發速度更快一刻鐘時便出現煩躁;半時辰時倒地抽搐;一個時辰時停止呼吸,心腹處黑斑更明顯。錢六記錄“雙倍劑量下,毒發時間縮短一半,毒性隨劑量增加而增強,證明腐心草殘渣具有強毒性,少量即可致命。”
第五步是 “兔三對照(普通草渣)”為排除 “草渣本身有害” 的可能,錢六將普通干草殘渣磨成粉末,混入兔糧喂給兔三。兔三食用後,全程無異常,活動、進食均正常,證明毒草殘渣的毒性來自 “腐心草本身”,而非草渣的普遍屬性。
毒草殘渣核驗結束後,錢六整理出 “核驗結果”“毒草種類西域腐心草;毒性強度強毒,少量(約指甲蓋大小)可致家兔死亡;毒發時間少量劑量約一個時辰半,雙倍劑量約一個時辰;毒發癥狀煩躁、抽搐、口吐白沫、心腹黑斑;致死性100,家兔試毒均死亡。” 他將結果報給劉七,劉七面色凝重“腐心草毒性如此之強,若蕭大人飲下毒酒,後果不堪設想。”
毒酒樣本的核驗需 “模擬人體攝入場景”—— 通過動物試毒,觀察毒酒的毒發反應;再用金屬檢測,確認毒酒中的毒物成分,雙重驗證毒酒的毒性與致命性,確保核驗結果可靠。
第一步是 “準備試毒動物與毒酒”錢六取來三只健康的雛雞(雛雞對毒物反應敏感,且體型小,少量毒酒即可引發反應,適合測試液體毒物),編號為 “雞一、雞二、雞三”;將瓷瓶中的毒酒倒入三個小瓷杯,每杯約一錢(與成人飲酒的少量劑量相當),確保試毒劑量符合 “人體可能攝入的量”。
第二步是 “雞一試毒(純毒酒)”錢六用小勺子將一錢毒酒喂給雞一。喂完後,他密切觀察半刻鐘時,雞一開始羽毛蓬松,行動遲緩;一刻鐘時,雞一倒地,翅膀抽搐,喙部張開,無法站立;一刻半時,雞一停止呼吸,確認死亡。錢六檢查雞一的尸體無外傷,心腹處有細微黑斑(與腐心草殘渣試毒的癥狀一致),證明毒酒中的毒物正是腐心草毒汁。
第三步是 “雞二試毒(毒酒稀釋)”為確認毒酒的毒性是否會因稀釋減弱,錢六將一錢毒酒與三錢普通燒春酒混合,喂給雞二。雞二的毒發時間稍長一刻鐘時羽毛蓬松;兩刻鐘時倒地抽搐;兩刻半時死亡,心腹處仍有黑斑。錢六記錄“毒酒稀釋後,毒發時間延長,但仍可致命,證明毒性穩定,不易被稀釋減弱。”
第四步是 “雞三對照(普通燒春酒)”錢六將一錢普通燒春酒喂給雞三,雞三全程無異常,活動、鳴叫均正常,證明毒酒的毒性來自 “腐心草毒汁”,而非燒春酒本身。
第五步是 “金屬檢測(銀片辨毒)”元代常用銀器檢測毒物(銀遇硫化物或砷類毒物會變黑,腐心草毒汁中含有微量硫化物),錢六取來一塊潔淨的銀片(提前用細布擦拭干淨,確保無污漬),放入裝有毒酒的瓷杯中。半個時辰後,取出銀片,銀片表面已變為灰黑色,與放入普通燒春酒中的銀片(仍為銀白色)形成鮮明對比。錢六道“銀片變黑,證明毒酒中含有毒物成分,與腐心草毒汁的特性一致。”
毒酒樣本核驗結束後,錢六整理 “核驗結果”“毒酒成分西域腐心草毒汁 + 燒春酒;毒性強度強毒,一錢(約成人一口飲量)可致雛雞死亡;毒發時間純毒酒約一刻半,稀釋毒酒約兩刻半;毒發癥狀羽毛蓬松、行動遲緩、抽搐、心腹黑斑;致死性100,雛雞試毒均死亡;金屬檢測銀片變黑,確認含毒物成分。” 他將結果與毒草殘渣的核驗結果對比,兩者完全吻合,證明毒酒正是用腐心草毒汁煉制的,且毒性足以致命。
錢六向劉七匯報時,特意強調“毒酒的毒發時間約一刻半到兩刻半,若人飲下,在這段時間內若未及時救治,必會死亡;且毒酒外觀與普通燒春酒無異,氣味被酒香掩蓋,極易讓人誤食,危險性極高。” 劉七聞言,立刻起身“我需立刻將結果報給蕭大人,讓他知曉這毒酒的厲害,同時調整賀功宴的應對部署,絕不能讓脫歡與也速台得逞。”
毒草殘渣與毒酒樣本的核驗全部完成後,錢六需將 “核驗過程、結果、證據” 整理成 “毒驗文書”,這是元代緝事機構核驗毒物的法定流程,文書需詳細記錄每一步操作,附上圖譜比對、動物試毒記錄、金屬檢測結果,確保結果可追溯、可驗證,同時為後續的抓捕與定罪合法依據。
第一步是 “整理核驗過程”錢六在 “毒驗文書” 中詳細記錄 “樣本接收時間(冬月初一巳時)、核驗人員(錢六)、核驗步驟(初檢→毒草殘渣核驗→毒酒樣本核驗)、使用工具(放大鏡、白瓷盤、銀片、試毒動物)”,每一步都標注具體時間與操作細節,如 “冬月初一巳時三刻,用放大鏡觀察毒草殘渣,見鋸齒狀邊緣,與西域草藥圖譜腐心草頁比對,特征一致”,確保過程清晰可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第二步是 “匯總核驗結果”文書中專門列出 “核驗結果表”,分 “毒草殘渣” 與 “毒酒樣本” 兩類,每類包含 “種類、毒性強度、毒發時間、毒發癥狀、致死性、檢測方法” 六項內容 —— 毒草殘渣西域腐心草,強毒,少量約一個時辰半致死,癥狀為抽搐、心腹黑斑,100 致死,圖譜比對 + 動物試毒;毒酒樣本腐心草毒汁 + 燒春酒,強毒,一錢約一刻半致死,癥狀同殘渣,100 致死,動物試毒 + 銀片檢測。結果表清晰明了,便于快速查閱。
第三步是 “附證據材料”錢六將 “毒草殘渣油紙、毒酒瓷瓶、銀片(變黑的與未變黑的各一塊)、動物試毒尸體照片(元代用炭筆繪制的簡圖)、西域草藥圖譜復印件” 作為附件,附在文書後,每一份附件都標注 “編號、來源、用途”,如 “附件一油紙,內藏毒草殘渣,來源陳九,用途圖譜比對與動物試毒”,確保證據與核驗過程一一對應。
第四步是 “簽字確認”錢六在文書末尾簽字,注明 “核驗人錢六,核驗日期至元四十八年冬月初一戌時”;劉七作為白虎堂統領,需在文書上簽署 “審核意見”“核驗過程規範,結果準確,確認毒草殘渣與毒酒樣本均含劇毒,可致命,同意上報樞密院蕭虎大人”,並加蓋白虎堂的 “緝事印”(白虎堂專用印章,用于文書備案)。
第五步是 “文書備案與抄送”錢六將 “毒驗文書” 一式三份,一份留白虎堂存檔(放入 “毒物核驗檔案庫”,編號 “毒驗字第 048 號”),一份送樞密院(報蕭虎),一份送禁軍緝捕司(用于後續抓捕脫歡黨羽時的定罪依據)。備案時,需在 “檔案登記冊” 上記錄文書編號、核驗內容、抄送單位,確保文書流轉可追溯,若後續需要調取,可快速找到。
“毒驗文書” 的完成,標志著白虎堂對毒草殘渣與毒酒樣本的核驗正式結束 —— 這份文書不僅確認了 “脫歡黨羽煉制劇毒毒物” 的事實,也為蕭虎制定應對策略、禁軍實施抓捕了合法且有力的證據。劉七拿著文書,對下屬道“有了這份文書,咱們的行動就有了依據,明日賀功宴,定要讓脫歡與也速台的陰謀敗露。”
劉七拿到 “毒驗文書” 後,第一時間前往樞密院,將核驗結果上報蕭虎 —— 確認毒酒劇毒可致命後,蕭虎立刻召開 “應對部署會”,調整之前的計劃,加強賀功宴的布防,同時安排禁軍突襲也速台舊宅地窖,繳獲剩余毒酒與工具,確保 “人贓並獲”。
劉七在樞密院偏廳見到蕭虎,遞上 “毒驗文書” 與樣本附件(變黑的銀片、毒草殘渣油紙),道“蕭大人,經核驗,毒草是西域腐心草,毒酒用其毒汁煉制,一錢即可致命,毒發時間約一刻半,外觀與普通酒無異,極易誤食。” 蕭虎翻看文書,查看銀片與殘渣,面色凝重,立刻下令“傳我命令,召禁軍統領、驛館總管、白虎堂分析組即刻來樞密院,召開緊急會議。”
會議上,蕭虎制定三項調整措施一是 “替換酒壺”—— 讓白虎堂眼線提前潛入驛館,將也速台準備的雙層毒酒壺換成 “普通酒壺”(壺內裝普通燒春酒),若也速台現場換毒酒,可當場抓現行;二是 “加強護衛”—— 增加四名貼身護衛,偽裝成賓客,坐在聚賢廳兩側,緊盯也速台的動向,若其有異常動作,立刻上前控制;三是 “準備解毒藥”—— 讓太醫院提前準備 “甘草水”(元代常用的解毒草藥,對腐心草毒有一定緩解作用),放在驛館內的隱蔽處,若有人誤食毒酒,可及時救治。
蕭虎命令禁軍統領 “在賀功宴獻酒環節同時,派三十名禁軍突襲也速台舊宅地窖”,由白虎堂行動組帶路(根據陳九的地窖位置),目標是 “繳獲剩余毒酒與煉制工具,抓捕帖木格等黨羽”,確保斷了脫歡黨羽的毒物來源,同時獲取更多定罪證據。禁軍統領領命後,立刻去安排人手,確定突襲路線與時間。
蕭虎還特別叮囑劉七“陳九已獲取關鍵證據,身份隨時可能暴露,需在賀功宴前安排他撤離中都。” 劉七道“已安排好,初三辰時,讓陳九以‘買烏茲鋼’為由,從南城城門離開,城外有白虎堂人員接應,確保他安全返回。” 蕭虎點頭“務必保證他的安全,此次能獲取樣本,他功不可沒。”
會議結束後,蕭虎親自前往北城驛館,檢查布防情況 —— 查看護衛的站位、解毒藥的存放、酒壺的替換準備,確保每一項措施都落實到位;同時去也速台舊宅附近,確認禁軍的突襲準備,查看地窖入口的標記是否清晰。檢查時,他對劉七道“明日是關鍵,容不得半點差錯,咱們必須確保賀功宴安全,同時將脫歡與也速台的黨羽一網打盡,絕不能讓他們再有機會危害朝廷。”
此時,距離賀功宴僅剩一日,中都的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息 —— 脫歡與也速台還在做最後的行刺準備,卻不知他們的劇毒陰謀已被白虎堂識破,證據確鑿;蕭虎與劉七則已布下天羅地網,只待初三午時,在賀功宴上揭露這場毒殺陰謀,將叛黨余孽繩之以法。而陳九,這位深入虎穴的臥底,也即將完成使命,安全撤離中都,他帶回的毒草殘渣與毒酒樣本,成為了粉碎這場陰謀的關鍵證據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巴圖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