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虎

第1041章 杭愛兵起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 本章︰第1041章 杭愛兵起

    1041 章杭愛兵起(至元四十六年秋察合台系也速蒙哥杭愛山聚兵反元)

    杭愛山北麓的察合台部主帳內,也速蒙哥將 “牧地調整令” 狠狠摔在虎皮案上,羊皮紙卷散開,“清退超佔牧地三百頃、遷部眾五千戶至阿爾泰山南麓” 的朱批字句,在燭火下如利刃般刺眼。帳外,西北的寒風裹挾著沙礫拍打帳簾,發出 “呼呼” 聲響,恰如他此刻翻騰的怒火 —— 作為察合台之孫,他自恃統領西北三萬戶,牧地與部眾是部落根基,如今朝廷一紙令下,竟要削其地、遷其民,這在他看來,是對察合台系尊嚴的踐踏。

    親信領主帖木兒(也速蒙哥堂弟,掌管軍備)俯身撿起文書,指尖劃過 “牧群管控司監制” 的印章,低聲道“領主,這定是李衡那伙人搞的鬼!之前蒙古故地限額制推行,就削了阿魯忽的牧地,現在輪到咱們了。三百頃牧地是咱們的冬牧場,遷五千戶部眾,更是要斷咱們的臂膀 —— 沒了冬牧場,馬群過冬難;沒了部眾,戰力驟減,朝廷這是要溫水煮青蛙啊!” 也速蒙哥攥緊拳頭,指節泛白“阿魯忽那懦夫,被朝廷幾句安撫就服軟了,我也速蒙哥是察合台的孫子,豈能任人宰割?”

    帳外傳來輕微騷動,長老合撒兒(主張妥協,曾赴中都議事)帶著幾名老牧民求見,手中捧著 “部眾請願書”—— 紙上按滿了鮮紅的指印,是不願遷徙的部民心聲。“領主,” 合撒兒躬身道,“部民們世代在杭愛山牧馬,遷去阿爾泰山,那里牧草稀疏,冬天更冷,馬群會餓死,部民也會思鄉。不如派使者去中都,求陛下放寬調整令,哪怕少清退些牧地、少遷些部眾也好,別走上反路啊!” 老牧民速不台(與蒙古故地同名,非同一人)也道“領主,朝廷兵強馬壯,咱們反了,怕是要連累部落,去年阿里不哥的下場還在眼前啊!”

    也速蒙哥卻不為所動,一腳踹翻案邊的銅火盆,火星濺落在地“妥協?阿里不哥妥協,丟了半數牧地;阿魯忽妥協,成了朝廷的傀儡!我察合台系的牧地,憑什麼讓朝廷說削就削?部眾憑什麼說遷就遷?” 他看向帖木兒“去,傳我令,召集各萬戶將領,明日辰時在杭愛山主峰議事,誰若不來,以通敵論罪!” 帖木兒眼中閃過一絲興奮,躬身領命“領主英明!咱們手握三萬騎兵,佔據杭愛山地利,朝廷想壓咱們,沒那麼容易!”

    合撒兒看著也速蒙哥決絕的背影,心中滿是憂慮 —— 他深知朝廷的實力,也速蒙哥此舉,無異于以卵擊石,可話已至此,再勸無用,只能長嘆一聲,帶著老牧民退出帳外。帳內,也速蒙哥走到掛著的察合台畫像前,屈膝跪地“祖父,您的孫兒定守住您留下的牧地與部眾,絕不讓察合台系蒙羞!” 燭火搖曳,映著他猙獰的面容,杭愛山的異動,在這一刻,已埋下伏筆。

    也速蒙哥反元的導火索,源于朝廷 “西北牧地再調整” 的推行 —— 至元四十六年秋,牧群管控司將限額制推廣至西北察合台系諸部,也速蒙哥部因超佔牧地五百頃(遠超 “萬戶百頃” 的標準)、私藏牧群八千匹,被要求清退三百頃牧地(其中兩百頃為冬牧場),並遷徙五千戶部眾至阿爾泰山南麓(填補合丹部殘余遷走後的草場空缺)。

    李衡與實務官王順曾親赴也速蒙哥部宣令,試圖解釋調整的緣由“也速蒙哥領主,按《大元通制?馬政》,萬戶部應配牧地百頃,您部超佔五百頃,清退三百頃已屬從輕;遷徙部眾,是因阿爾泰山南麓草場閑置,且朝廷會發放三年青稞補貼,還派農技官指導種植苜蓿,不會讓部民吃虧。” 可也速蒙哥根本不听,反而質問“蒙古故地的阿魯忽也是萬戶,為何只清退兩百頃?你們這是偏袒,是針對我察合台嫡系!”

    王順拿出 “西北諸部調整表”“領主,阿魯忽部超佔四百頃,清退兩百頃,比例與您部一致;且他主動配合核牧,您部卻私藏牧群八千匹,按律應清退四百頃,朝廷已酌情減少。遷徙部眾,其他小部落也有安排,並非針對您部。” 也速蒙哥卻一把奪過表格撕碎“少拿這些虛文糊弄我!牧地是我祖父傳下的,部眾是我察合台系的血脈,想動它們,除非我死!” 李衡見勸不動,只能留下文書,帶著實務官離開,臨行前叮囑合撒兒“長老,若也速蒙哥有異動,速報行省與中央,別讓沖突擴大。”

    調整令的執行,更激化了矛盾 —— 實務官按令劃定清退牧地邊界時,也速蒙哥派騎兵驅趕,還打傷兩名實務官;遷徙部眾的驛車抵達時,也速蒙哥下令扣下驛車,不準部民上車。帖木兒更是在部眾中散布謠言“朝廷要把咱們的牧地分給漢人,把部眾遷去當奴隸,大家若不反抗,遲早會家破人亡!” 部民們本就不願遷徙,听聞謠言,更是群情激憤,紛紛要求也速蒙哥反抗朝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合撒兒曾偷偷派使者赴嶺北行省,請求阿術平章暫緩執行調整令,卻因 “使者被帖木兒截獲” 而失敗 —— 帖木兒將使者押至也速蒙哥面前,也速蒙哥當即下令處死使者,還怒斥合撒兒“你這吃里扒外的東西,再敢通敵,我連你一起殺!” 合撒兒自此不敢再勸,只能眼睜睜看著也速蒙哥一步步走向反元的深淵。

    至元四十六年秋初十,也速蒙哥以 “守護祖地、保全部眾” 為號召,正式在杭愛山聚兵,西北邊疆的平靜,被這股異動徹底打破。

    也速蒙哥的聚兵準備,早在調整令下達時便已暗中啟動,杭愛山的地形優勢與察合台系的殘余勢力,成為他敢反元的底氣。杭愛山主峰海拔三千余米,山間多峽谷、隘口,易守難攻,也速蒙哥將主力部署在 “黑山口”(杭愛山通往嶺北行省的必經之路),並在峽谷兩側搭建箭樓,埋設絆馬索,還將部落的糧草、兵器轉移至山巔的 “察合台舊營”(察合台曾在此駐軍,有現成的堡壘)。

    帖木兒負責整編部眾,將三萬騎兵分為 “前軍、中軍、後軍”—— 前軍五千人,由猛將合撒兒(非長老,同名)統領,駐守黑山口;中軍一萬五千人,也速蒙哥親自統領,駐守察合台舊營;後軍一萬人,由帖木兒統領,負責糧草運輸與後方防御。“咱們的騎兵多是從小在馬上長大的,熟悉山地作戰,” 帖木兒對也速蒙哥道,“朝廷軍雖多,卻不熟悉杭愛山地形,只要咱們守住黑山口,拖到冬天,他們糧草耗盡,自然會退。”

    兵器與糧草的籌備也格外用心 —— 帖木兒下令熔化部落的銅器,鑄造箭頭、刀矛;將儲存的青稞、干草集中到察合台舊營,足夠三萬騎兵食用三個月;還派人去周邊的小部落強征糧草、兵器,不從者便以 “通敵” 論處。一名小部落領主不願交糧,帖木兒當即率軍攻破其帳,斬殺領主,將部落的糧草、馬群全部沒收“誰若敢不支持咱們,這就是下場!” 此舉雖震懾了小部落,卻也讓不少人暗中不滿,為後續朝廷策反埋下隱患。

    也速蒙哥還試圖煽動部眾的 “祖地情結”,在察合台舊營舉行 “祭旗儀式”—— 他捧著察合台的舊盔甲,對騎兵們道“這是我祖父的盔甲,當年他靠這副盔甲,打下了杭愛山的牧地!現在朝廷要搶咱們的牧地、遷咱們的部眾,是要斷咱們的根!今日祭旗,願祖父保佑咱們,打退朝廷軍,守住祖地!” 騎兵們看著舊盔甲,想起世代生活的牧地,紛紛高呼“守住祖地!反抗朝廷!” 氣氛被煽動到極致,不少原本猶豫的騎兵,也握緊了手中的兵器。

    合撒兒長老看著聚兵的場景,心中滿是絕望 —— 他知道,也速蒙哥的準備看似充分,卻經不起朝廷的正規軍打擊,可他已被剝奪實權,只能在私下勸誡身邊的部眾“別跟著沖動,朝廷若真派兵來,咱們根本擋不住,保住性命才最重要。” 可此時的部眾,已被也速蒙哥的煽動沖昏頭腦,沒人听得進他的勸告。

    也速蒙哥深知,僅憑自己的力量難以對抗朝廷,便派帖木兒暗中聯絡西北其他不滿的察合台系部落,試圖組建 “反元聯盟”。帖木兒首先前往斡端地區(察合台系重要領地,今新疆和田一帶),拜見領主忽都魯帖木兒(也速蒙哥的堂兄),帶去也速蒙哥的親筆信“朝廷削咱們的牧地、遷咱們的部眾,今日對我下手,明日就會對你下手!不如聯手反元,奪回牧地,恢復察合台系的榮光!”

    忽都魯帖木兒看著信,心中猶豫 —— 他雖也不滿朝廷的調整令,卻深知也速蒙哥兵力有限,且朝廷軍實力強大,結盟風險太大。“帖木兒,” 忽都魯帖木兒道,“也速蒙哥的心意我領了,可斡端地區離中都太遠,朝廷若派兵來,我部難以支撐。不如等也速蒙哥先動手,若他勝了,我再出兵支援;若他敗了,我也好有個退路。” 帖木兒見狀,知道無法強求,只能道“堂兄若想通了,隨時派人去杭愛山聯絡,咱們察合台系,不能一直被朝廷壓制!”

    帖木兒又前往別失八里地區(今新疆吉木薩爾),拜見領主脫忽察兒(察合台的曾孫)。脫忽察兒年輕氣盛,雖不滿朝廷,卻更忌憚也速蒙哥的野心 —— 他知道也速蒙哥想借反元掌控整個察合台系,若結盟,自己遲早會被吞並。“我部兵力薄弱,難以出兵,” 脫忽察兒找借口推脫,“不過我可以給你們送些糧草,算是支持,其他的,愛莫能助。” 帖木兒只能收下糧草,失望離去。

    聯絡過程中,也有小部落願意結盟 —— 比如駐守阿力麻里地區(今新疆霍城)的領主巴圖,他因牧地被清退五十頃,對朝廷不滿,主動派使者赴杭愛山,承諾出兵五千支援。也速蒙哥得知後,大喜過望“巴圖識大體!有他相助,咱們的兵力更盛,朝廷軍更不是對手!” 帖木兒卻提醒“領主,巴圖兵力有限,且阿力麻里離杭愛山遠,援軍抵達需時日,咱們不能太依賴他。” 也速蒙哥卻不以為意,認為有巴圖相助,足以震懾朝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然而,這些聯盟多是 “口頭承諾”,真正願意出兵的寥寥無幾 —— 忽都魯帖木兒按兵不動,脫忽察兒只送糧草,巴圖的援軍遲遲未到。合撒兒長老得知後,暗中對身邊人道“也速蒙哥連個像樣的盟友都沒有,還想反元,真是自不量力。” 可他的話,再次被帖木兒的眼線听到,也速蒙哥下令將他軟禁在帳中,不準再與外界接觸。

    也速蒙哥的異動,最終通過驛站傳遞到中都 —— 杭愛山附近的 “斡難河驛站” 官塔塔爾(與蒙古故地驛站官同名,非同一人),發現也速蒙哥部的騎兵封鎖了驛站通往嶺北行省的道路,還扣押了兩名驛卒,便猜到有異動,偷偷派一名親信驛卒,繞山路前往嶺北行省報信。

    親信驛卒騎著快馬,日夜兼程,三天後抵達嶺北行省治所,渾身是傷(途中躲避也速蒙哥的巡邏騎兵),見到阿術平章後,立刻遞上塔塔爾的密信“也速蒙哥在杭愛山聚兵三萬,封鎖黑山口,扣押驛卒,似有反意,請行省速報中央,派兵應對!” 阿術看完信,臉色驟變,立刻召集幕僚議事“也速蒙哥膽大包天,竟敢聚兵反元!若不迅速處置,西北諸部恐會效仿,局勢將不可收拾!”

    幕僚們意見不一 —— 有人主張 “先招撫,再用兵”,認為也速蒙哥只是不滿調整令,若派使者勸降,許以放寬調整令,或許能避免沖突;有人主張 “直接用兵”,認為也速蒙哥已聚兵,招撫無用,需迅速出兵鎮壓,以儆效尤。阿術沉吟片刻,道“先派使者勸降,同時派博羅將軍率軍一萬,進駐杭愛山附近的‘怯綠連河上游營地’,若勸降失敗,立刻出兵!”

    使者由李衡擔任 —— 他熟悉西北牧地情況,也曾與也速蒙哥打過交道,阿術希望他能說服也速蒙哥。李衡領命後,帶著兩名實務官,前往杭愛山,途中卻被也速蒙哥的騎兵攔下,押至察合台舊營。也速蒙哥見李衡前來,冷笑道“你還敢來?是來勸降我的?” 李衡道“領主,朝廷已知你聚兵,若你罷兵,朝廷可放寬調整令,清退牧地減至一百頃,遷徙部眾減至兩千戶,還可給你額外賞賜青稞五千石。若你頑抗,博羅將軍已率軍一萬進駐怯綠連河,後續還有大軍趕來,你不是對手。”

    也速蒙哥卻大笑“李衡,你別嚇唬我!我有三萬騎兵,佔據杭愛山地利,博羅那點兵力,不夠我塞牙縫的!想讓我罷兵,除非朝廷收回調整令,否則免談!” 他下令將李衡軟禁,不準再勸降。李衡知道勸降無望,只能在軟禁期間,暗中觀察也速蒙哥部的情況,記住兵力部署與糧草存放地,為後續朝廷軍進攻做準備。

    阿術得知勸降失敗,立刻下令博羅率軍向杭愛山進發,同時派使者赴中都,向蕭虎奏報異動情況。蕭虎接到奏報後,下旨“加派兩萬騎兵,由那拉珠爾統領,支援博羅;命牧群管控司暫停西北其他部落的牧地調整,避免引發連鎖反應;命阿術行省安撫周邊小部落,防止它們投靠也速蒙哥。” 朝廷的應對,迅速而周密,一場圍繞杭愛山的軍事對峙,即將展開。

    博羅率軍一萬抵達杭愛山黑山口附近,與也速蒙哥的前軍形成對峙。黑山口狹窄,僅容五騎並行,也速蒙哥的前軍在山口兩側搭建箭樓,箭樓上的弓箭手嚴陣以待,山口前還埋設了絆馬索,防御十分嚴密。博羅騎著馬,觀察山口地形,對身邊的將領道“黑山口易守難攻,硬攻會傷亡慘重,咱們先扎營,再想對策。”

    也速蒙哥的前軍將領合撒兒,派人向博羅下戰書“若你們識相,速速退兵,否則明日我軍出戰,定將你們殺得片甲不留!” 博羅看完戰書,冷笑一聲,對使者道“回去告訴也速蒙哥,朝廷軍是來平叛的,不是來跟他斗氣的!若他再執迷不悟,明日我軍便進攻,到時候他想投降,也晚了!” 使者嚇得不敢多言,立刻逃回黑山口。

    當晚,博羅召開軍事會議,制定 “佯攻 + 迂回” 的戰術 —— 派三千騎兵,次日清晨佯攻黑山口,吸引也速蒙哥前軍的注意力;派七千騎兵,由副將帖木格(非弘吉剌部吏員)統領,繞山路前往杭愛山後側的 “白水谷”,那里是也速蒙哥糧草運輸的必經之路,攻佔白水谷,切斷其糧草供應,黑山口的前軍不攻自破。“白水谷地形雖復雜,但有當地牧民指引,咱們的騎兵能通過,” 帖木格道,“只要切斷糧草,也速蒙哥的軍隊撐不了幾天。”

    也速蒙哥得知博羅扎營不攻,心中疑惑,帖木兒道“領主,博羅定是怕了咱們的防御,不敢進攻!不如咱們主動出擊,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也速蒙哥點頭,下令合撒兒的前軍,次日清晨出兵,襲擊朝廷軍大營。合撒兒領命後,連夜準備,卻不知博羅早已設下埋伏 —— 他在大營外挖了壕溝,埋設了尖刺,還安排了弓箭手埋伏在兩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次日清晨,合撒兒率軍五千,沖出黑山口,向朝廷軍大營發起進攻。當騎兵沖到大營前時,突然陷入壕溝,尖刺刺穿馬蹄,騎兵紛紛落馬。埋伏的弓箭手立刻放箭,也速蒙哥的前軍死傷慘重。合撒兒見狀,知道中計,下令撤軍,卻被朝廷軍騎兵追擊,損失兩千余人,狼狽逃回黑山口。也速蒙哥得知前軍戰敗,大怒,卻也無可奈何,只能下令加強黑山口的防御,不準再主動出擊。

    博羅見佯攻成功,立刻下令帖木格率七千騎兵,繞山路前往白水谷。帖木格帶著騎兵,在當地牧民的指引下,日夜兼程,兩天後抵達白水谷 —— 這里只有也速蒙哥的五百騎兵駐守,防備松懈。帖木格率軍突襲,駐守的騎兵根本來不及抵抗,便紛紛投降。帖木格佔領白水谷後,下令燒毀也速蒙哥的糧草運輸隊,還俘虜了負責押運的百余名士兵。

    糧草被燒的消息傳到察合台舊營,也速蒙哥大驚失色“怎麼會這樣?白水谷的防御怎麼這麼快就被攻破了?” 帖木兒道“領主,定是有內奸指引朝廷軍!咱們現在糧草只夠支撐一個月,若不盡快攻破黑山口的朝廷軍,咱們會不戰自潰!” 也速蒙哥此時才慌了神,開始後悔當初不听合撒兒長老的勸告,可事已至此,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抵抗。

    朝廷軍在軍事應對的同時,也展開權謀拆解,利用也速蒙哥部的內部矛盾與部落間的不滿,瓦解其勢力。李衡在被軟禁期間,暗中聯絡合撒兒長老的親信,傳遞消息 —— 他告訴親信,若合撒兒能勸降也速蒙哥的部分將領,朝廷可赦免其罪,還能保留合撒兒部落的牧地與部眾。

    合撒兒的親信偷偷將消息傳遞給被軟禁的合撒兒,合撒兒立刻開始行動 —— 他通過親信,聯系上也速蒙哥的後軍將領巴圖(非阿力麻里領主,同名),巴圖本就不滿也速蒙哥強征糧草、扣押部民,听聞朝廷的赦免條件,心動不已。“長老,我願配合朝廷,” 巴圖暗中回復,“只要朝廷能保留我部的牧地,我可在關鍵時刻倒戈,幫助朝廷軍進攻察合台舊營。”

    阿術行省也在暗中策反不滿的小部落 —— 之前被也速蒙哥強征糧草的小部落領主,紛紛派使者赴行省,表示願意協助朝廷軍,也速蒙哥的兵力部署與地形情報。“也速蒙哥對咱們太苛刻,” 一名小部落領主道,“他若敗了,咱們才能過上安穩日子,朝廷若需要,咱們願派馬倌指引道路,幫朝廷軍繞開險要地形。”

    帖木兒察覺內部有異動,建議也速蒙哥 “清洗內奸”,卻因證據不足,只能處死幾名疑似通敵的士兵,反而引發更多將領的不滿。前軍將領合撒兒(戰敗的那名)對也速蒙哥道“領主,咱們現在糧草不足,內部又有異動,不如向朝廷投降,爭取寬大處理,不然咱們都會死無葬身之地!” 也速蒙哥卻怒斥“你敢動搖軍心?再敢說投降,我先殺了你!” 合撒兒只能閉嘴,心中卻已萌生退意。

    博羅得知巴圖願意倒戈,與李衡約定 “進攻信號”—— 巴圖在察合台舊營放火,作為朝廷軍進攻的信號。同時,博羅還派使者赴斡端地區,勸說忽都魯帖木兒出兵,夾擊也速蒙哥“忽都魯領主,也速蒙哥敗局已定,你若出兵,朝廷可免你部的牧地清退,還能賞賜你五百石青稞。” 忽都魯帖木兒見也速蒙哥大勢已去,終于同意出兵三千,從斡端地區向杭愛山進發,雖然兵力不多,卻進一步動搖了也速蒙哥的軍心。

    權謀拆解的效果逐漸顯現 —— 也速蒙哥的後軍士兵開始逃亡,前軍將領消極防御,小部落紛紛倒向朝廷,他的反元聯盟,在不知不覺中已土崩瓦解。合撒兒長老看著這一切,對親信道“也速蒙哥的敗亡,只是時間問題了。”

    隨著糧草耗盡、盟友倒戈、內部動搖,也速蒙哥的軍隊已不堪一擊。至元四十六年秋二十五,博羅率軍發起總攻 —— 巴圖在察合台舊營放火,朝廷軍看到信號後,從黑山口與白水谷兩側同時進攻,忽都魯帖木兒的援軍也抵達杭愛山,夾擊也速蒙哥的中軍。

    也速蒙哥的中軍在察合台舊營抵抗,可士兵們早已饑腸轆轆,毫無斗志,看到朝廷軍攻來,紛紛放下兵器投降。帖木兒試圖組織抵抗,卻被朝廷軍一箭射中肩膀,當場被俘。也速蒙哥見大勢已去,帶著幾名親信騎兵,試圖從後山逃跑,卻被當地牧民攔住 —— 牧民們早已不滿也速蒙哥的統治,將他綁起來,送給朝廷軍。

    黑山口的前軍將領合撒兒,看到察合台舊營被攻破,也速蒙哥被俘,立刻率軍投降,至此,也速蒙哥的反元軍隊徹底潰散。博羅進入察合台舊營後,下令安撫投降的士兵與部民“朝廷只追究也速蒙哥、帖木兒等主謀的責任,其他士兵與部民,只要放下兵器,一律赦免,還可返回原牧地,朝廷不會追究。” 投降的部民們聞言,紛紛歡呼,之前的恐懼與不滿,漸漸被安心取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李衡被解救後,立刻前往軟禁合撒兒長老的帳中,將他釋放“長老,也速蒙哥已被俘,叛亂平定了,您可以重回家園了。” 合撒兒看著帳外的朝廷軍與投降的部民,感慨道“多謝李大人,若不是朝廷處置得當,不知會有多少部民死于戰亂。” 李衡道“朝廷的目的是平定叛亂,不是傷害部民,只要大家遵令,日子定會越來越好。”

    也速蒙哥與帖木兒被押至博羅面前,博羅道“你們聚眾反元,罪大惡極,本應就地正法,可朝廷有令,將你們押解中都,由陛下親自處置。” 也速蒙哥此時才後悔不已,卻已無濟于事 —— 他看著自己的軍隊潰散,牧地被佔,心中滿是絕望,卻再也無力回天。

    叛亂平定後,博羅下令清理戰場,安撫部民,同時派使者赴中都,奏報平叛結果。阿術行省也開始著手恢復西北的牧地秩序 —— 暫緩也速蒙哥部的牧地調整,將清退牧地減至一百頃,遷徙部眾減至一千戶,還發放青稞補貼,幫助部民重建家園。西北邊疆的異動,在朝廷的軍事打擊與權謀拆解下,終于平息。

    也速蒙哥叛亂的平定,對元代西北邊疆治理產生了深遠影響,既暴露了牧地調整中的問題,也推動了朝廷對西北宗藩管控策略的優化,成為元代邊疆治理的重要轉折點。

    從管控策略層面看,叛亂平定後,朝廷調整了西北牧地調整的節奏 —— 不再 “一刀切” 推行限額制,而是 “因地制宜、分步推進”,對察合台系等大部落,先派使者溝通,了解其訴求,再制定調整方案;對小部落,減少牧地清退與部眾遷徙的比例,還增加青稞補貼與農技支持,避免因調整引發不滿。《元史?食貨志》記載 “至元四十六年秋,也速蒙哥叛平後,西北牧地調整‘先議後行,多予少取’,諸部抵觸漸息”,可見此次調整優化了元代西北牧地管控的策略。

    從中央權威層面看,叛亂的平定,強化了中央對西北宗藩的威懾力 —— 也速蒙哥作為察合台嫡系,聚兵三萬反元,卻被朝廷迅速平定,讓西北其他宗藩認識到 “反元無異于自取滅亡”,此後多年,西北宗藩雖仍有不滿,卻再無大規模叛亂。忽都魯帖木兒、脫忽察兒等領主,主動赴中都朝貢,表示願意遵令,中央對西北的權威大幅提升。

    從部落治理層面看,叛亂的平定也推動了西北部落的 “規範化管理”—— 朝廷在杭愛山設立 “西北牧地巡檢司”,隸嶺北行省,掌西北牧地核計、糾紛調解與叛亂預警;還從蒙古故地調派有經驗的實務官,協助西北部落建立 “牧群登記制”“草場輪牧制”,推動西北部落向規範化治理轉型。合撒兒長老被任命為 “察合台部臨時領主”,協助朝廷管理也速蒙哥的舊部,他積極推行規範化管理,讓察合台部的秩序很快恢復。

    從歷史教訓層面看,此次叛亂也為元代邊疆治理了 “恩威平衡” 的教訓 —— 之前朝廷推行限額制時,過于強調 “威”(強制調整),忽視 “恩”(利益補償),導致也速蒙哥叛亂;平定後,朝廷既保持 “威”(威懾反元),又注重 “恩”(放寬調整、增加補貼),實現了 “恩威平衡”,這一教訓被後續元代治理西藏、雲南等邊疆地區時借鑒,成為元代邊疆治理的 “核心經驗”。

    從人物影響層面看,博羅因平叛有功,被升為 “嶺北行省左丞相”,負責西北邊疆治理;李衡因勸降與收集情報有功,被任命為 “西北牧地巡檢司郎中”,繼續推動西北牧地規範化;也速蒙哥與帖木兒被押解中都後,蕭虎下旨 “也速蒙哥削爵為民,流放雲南;帖木兒斬立決”,既嚴懲了主謀,又留了也速蒙哥一命,體現了 “嚴懲首惡、寬宥從犯” 的原則,避免引發更多不滿。

    至元四十六年秋末,杭愛山的寒風漸漸平息,曾經的戰場已恢復平靜 —— 投降的部民們返回原牧地,開始冬季的牧馬;朝廷軍在黑山口設立巡檢站,防備異動;合撒兒長老帶著實務官,正在核對牧群數量,準備推行新的限額制。博羅站在察合台舊營的遺址上,看著遠處的牧群與部民,對李衡道“叛亂雖平,可西北治理仍任重道遠,咱們得記住這次教訓,恩威並施,才能讓西北長久安穩。” 李衡點頭“大人說得是,邊疆治理,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讓部民安居樂業,這樣才能真正平息異動,實現長治久安。”

    夕陽下,杭愛山的主峰在余暉中泛著微光,曾經的反元痕跡已被歲月抹去,只留下 “恩威平衡” 的治理智慧,在元代西北邊疆治理的歷史上,寫下了深刻的一頁。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巴圖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巴圖虎》,方便以後閱讀巴圖虎第1041章 杭愛兵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巴圖虎第1041章 杭愛兵起並對巴圖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