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虎

第782章 三不屠牌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 本章︰第782章 三不屠牌

    782 章︰三不屠牌至元四十二年春?西征軍驛路)

    那拉珠爾在軍帳中徹夜未眠,案上攤著耶律楚材《陳時務十策》,其中 “不屠降民,以收人心” 八字被紅筆圈點。他對幕僚道︰“拔都大王屠城立威,卻不知城破易,民心難收。” 提出 “三不屠” 構想︰不屠婦幼留生育之本)、不屠工匠保百工之技)、不屠降者示歸附之利)。親繪令牌圖樣︰“需顯威懾,亦含仁心,方能動大王。” 幕僚建議用雙虎護幼紋,既合蒙古圖騰,又暗喻 “護生” 之意,那拉珠爾拍案︰“此喻甚妙!”

    令牌材質定選黑檀木西域貢品,堅硬耐腐蝕),那拉珠爾命人從庫中取出三段木料,親自查驗︰“需無裂痕、無蟲蛀,紋理要順,方顯莊重。” 匠人用 “水浸法” 測試密度,沉水者為上品,最終選定一段三尺長、五寸寬的整料取自百年古木,據傳曾供成吉思汗祭天)。他特別叮囑︰“留木心部分,紋如流雲者為佳,刻字不易崩裂。” 備料時去皮拋光,木屑散發淡淡檀香,幕僚笑道︰“此木自帶威儀,無需雕飾已顯貴重。”

    特邀大都名匠阿合馬主刀,此人擅蒙漢合璧雕刻。先以 “起地浮雕” 技法刻雙虎︰左虎露齒咆哮示軍威),右虎低首護幼含仁心),虎身鱗紋用 “陰刻線” 細細勾勒,幼獸蜷縮于虎腹下,眼神怯怯卻安穩。阿合馬每日只刻一個時辰保持手穩),刻刀換了七把因黑檀堅硬),對那拉珠爾道︰“虎目需點楮,用牛角瓖嵌,方能顯神韻。” 三日後方成,雙虎似欲從木牌躍出,護幼之態又令人心頭一軟。

    令牌正面刻蒙文,背面刻漢文,那拉珠爾請通事反復核對。“不屠婦幼” 初擬為 “勿殺小兒婦人”,他改為 “婦幼免刃”更顯軍令威嚴);“不屠工匠” 原寫 “匠人保活”,改為 “百工留業”強調技藝存續);“不屠降者” 定為 “降民安業”許諾生計保障)。特別在牌首刻 “天命護民” 四字蒙漢對照),幕僚不解︰“為何加此句?” 那拉珠爾道︰“拔都大王敬畏天命,以此為據,更易說服。” 文字深淺務求一致,拓印三遍核對無誤方罷。

    令牌制成後重三斤七兩手感沉實,符合令牌規制),那拉珠爾用絲綢擦拭,黑檀木泛出油亮光澤,雙虎紋在燭火下明暗交錯。他輕叩牌面,聲響渾厚無雜音證明木料無暗裂),又查邊角是否打磨光滑防持牌者劃傷)。對阿合馬道︰“此牌非止殺令,實是生民符,匠人之功,堪比救千人性命。” 命人裝入鮫魚皮包防水防潮),外裹紅綢示緊急),待信使選定便即刻出發。

    那拉珠爾定下 “三選標準”︰一選騎術能在冰原疾馳,人馬合一),二選耐力三日不卸甲,每日行百里),三選忠誠家世清白,無叛逃記錄)。從虎營百騎中初篩二十人,首日考騎術︰在結冰的校場繞樁,需踏過三十處冰裂鋪薄雪偽裝),帖木兒的舊部巴特爾連過二十七處,馬失前蹄仍能翻身控韁,那拉珠爾暗記其名。

    七、極限考核︰耐力與心智的終極測試負重行軍與突發狀況應對)

    次日出 “負重令”︰每人攜三十斤沙袋,在雪原行軍五十里,中途設三道關卡。首關遇 “狼群”實則獵戶扮裝),需不驚馬、不戀戰;二關過 “冰橋”僅容一騎,橋下鑿冰聲如裂帛);三關接 “假令”親兵扮傳令兵,命其改道)。巴特爾識破假令︰“那拉珠爾大人有令,非親見印信不改道!” 抵達終點時比規定時間早半個時辰,解下沙袋,甲冑已結薄冰,仍挺立不晃。

    那拉珠爾調閱巴特爾卷宗︰其父曾隨成吉思汗西征,戰死沙場,其母守節撫孤,本人在虎營五年無過失。傳召其同鄉核實︰“巴特爾曾在暴雪夜背回迷路的漢兵,可見其心善。” 又命親兵試探︰“此去或違拔都大王意,恐有性命之憂。” 巴特爾按蒙古禮單膝跪地︰“我父戰死為護疆土,我今傳命為護生民,同為大王效力,何懼之有?” 那拉珠爾扶起他︰“勇士之勇,在敢諫,不在好殺。”

    那拉珠爾鋪開驛路圖,紅筆標出 “三日三驛” 路線︰首日過 “野狼谷”需沿谷壁而行,防雪崩),次日渡 “冰裂河”正午冰最厚,鋪草墊防滑),第三日穿 “黑松林”黃昏前需出林,防夜襲)。給巴特爾雙馬輪換一白一棕,皆為蒙古良駒),備 “三急物”︰松脂火把風雪中照明)、羊皮水囊裝熱酒防冰)、狼毫筆遇阻可寫急信)。特別囑咐︰“見拔都大王,需先呈令牌,再述‘三利’—— 利民心、利百工、利後勤。”

    巴特爾清晨出發,野狼谷冰碴飛濺,馬蹄踏在草墊上悄無聲息,忽聞頭頂雪崩聲,他猛夾馬腹貼谷壁而行,雪塊擦著馬耳墜落。正午過冰裂河,按那拉珠爾所教 “橫馬速過”減少冰層壓強),棕馬前蹄打滑,他果斷棄韁伏身,人馬貼冰滑行數丈,終在冰裂擴大前上岸。夜宿廢棄驛亭,燃松脂火把驅寒,將令牌貼身藏于懷中防凍裂),嚼幾口干肉便倚馬假寐,夢中仍念路線。

    第三日午後抵達拔都軍帳外,巴特爾按 “闖營禮” 解劍、脫帽,單膝跪地遞進鮫魚皮包︰“那拉珠爾大人有急令呈大王!” 衛兵欲攔,他高舉紅綢︰“延誤片刻,恐失萬民生機!” 拔都正與速不台議事,聞 “那拉珠爾” 之名,命人傳見。巴特爾膝行三步,展開皮包捧牌過頂︰“此非令牌,乃大王西征之福!” 速不台怒斥︰“小小信使,敢妄言禍福!” 巴特爾不改色︰“請大王先觀牌,再定臣罪。”

    拔都取牌在手,指撫雙虎紋︰“那拉珠爾這老狐狸,又弄什麼玄虛?” 巴特爾朗聲道︰“左虎示軍威,右虎示護生。‘三不屠’者,非畏戰,實是智取︰婦幼可續丁壯,工匠可補軍械,降者可充向導。前日元軍屠小城,得空城一座,糧草皆焚;今若行此令,波蘭諸城或望風而降,豈不省力?” 速不台冷笑︰“婦人之仁!不降者必頑抗!” 巴特爾對答︰“頑抗者屠之,歸降者撫之,恩威並施,方是王者之道。”

    拔都摩挲牌上 “天命護民” 四字,想起耶律楚材勸窩闊台 “得地失民,何益之有” 的舊事。帳內沉默半刻,他突然擲牌于案︰“那拉珠爾遠在後方,怎知前線艱險?” 卻見牌角撞出火星,紋飾絲毫無損,巴特爾伏地不起︰“臣聞大王欲建橫跨歐亞之大蒙古國,若城城皆為焦土,誰來納貢?誰來耕作?” 拔都瞥向速不台︰“你怎麼看?” 速不台哼道︰“可先試一城,若無效,再屠不遲。”

    拔都拾起令牌,對巴特爾道︰“傳我令,攻下首座波蘭城時,依此牌行事。” 補充一句︰“僅限此城,若遇頑抗,令牌作廢!” 巴特爾叩首︰“謝大王聖明!” 速不台欲再諫,拔都擺手︰“那拉珠爾敢遣死士傳牌,必有後手。且看此城降否,再作計較。” 命人取酒賜巴特爾︰“三日行三百里,當賞。” 酒盞遞到手中,巴特爾才覺渾身凍僵,手指握不住杯,原來途中凍傷早已麻木。

    首座波蘭城守軍見 “三不屠牌” 懸于城下,又聞前軍傳 “婦幼工匠皆得保全”,三日後果然開城投降。那拉珠爾聞訊對幕僚道︰“一牌可止殺,非牌之力,實是民心皆惡屠、向善耳。” 拔都收到捷報時,正檢視降民中選出的鐵匠鍛甲,速率竟比蒙古工匠快三成,他摩挲著黑檀令牌,對速不台道︰“那拉珠爾這老東西,倒會算計。” 速不台默然,自此 “三不屠牌” 雖未明發全軍,卻成西征軍不成文的規矩,沿途諸城望風而降者日多。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巴圖虎》,方便以後閱讀巴圖虎第782章 三不屠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巴圖虎第782章 三不屠牌並對巴圖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