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虎

第584章 鐵儀同軌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 本章︰第584章 鐵儀同軌

    第五百八十四章︰鐵儀同軌至元二十年?和林觀星台)

    觀星台的青石地面泛著冷光,那拉珠爾捧著新鑄的渾天儀跪在階下。儀器的黃道環用漠北礦與波斯赤銅合鑄,環面陰刻蒙古十二部星圖,陽嵌漢文二十八宿名,最外層的波斯黃道十二宮由納西爾丁?圖西的弟子指導鏨刻。“齒輪經三淬三鍛,含硫量二分二厘,” 他舉起驗礦鏡,鏡中顯形雙虎紋與狼首紋的榫卯結構,“合《授時歷》與波斯《伊爾汗天文表》的雙重精度,春分點測算誤差不逾半刻。”

    忽必烈的手指撫過儀器中心的鑄鐵軸承,軸承內嵌八思巴文 “至元二十年制”,轉動時發出蜂鳴 —— 那是與和林鐘鼓樓的報時銅鐘形成共振。“西域的雙魚宮,” 他忽然用波斯語問道,納西爾丁的弟子忙上前解說,“如何與中原的‘亥’位對應?” 那拉珠爾轉動儀器,雙魚宮的銀線與 “亥” 位的朱砂刻度嚴絲合縫︰“臣按郭守敬大人的‘四海測驗’數據,” 他的聲音混著齒輪輕響,“每宮差三度七分,恰合十二辰流轉之數。”

    鑄造工坊的爐火映紅半邊天,那拉珠爾正檢查第三套渾天儀範模。“蒙古匠人掌鍛鐵,” 他對監工道,範模的狼首紋由怯薛軍鐵匠按《軍器監新式圖譜》打造,“漢人師傅司淬火,” 磁州漢匠正用井水冷卻鐵環,水面浮著按《考工記》配比的草木灰,“波斯工匠校刻度,” 納西爾丁的弟子用黃銅卡尺量星距,尺上同時標著蒙漢波斯三文單位,“三方各執一職,缺一不可。”

    範模的縫隙處填著駱駝毛與糯米灰漿,這是那拉珠爾改良的 “金土相濟” 工藝。“去年第一版因含硫量差半厘,” 他指著廢料堆里的殘件,星圖的 “角宿” 位置偏了兩度,“導致春分點測算偏差一刻,” 範模旁的《鑄儀札記》用蒙漢波斯三文書寫,“如今每道工序需三方匠人共同畫押,” 他的目光掃過工坊的鑄鐵看板,“差一處刻痕,整爐鐵水便要重煉。”

    郭守敬的弟子齊履謙正用青銅圭表校準渾天儀,表影落在 “冬至” 刻度時,那拉珠爾立即轉動波斯象限儀,兩者讀數分毫不差。“中原《授時歷》以冬至為歲首,” 齊履謙展開歷書,朱筆標注 “農桑時刻”,“波斯歷以春分始年,” 納西爾丁的弟子指著儀器的雙刻度環,“今用鐵儀齒輪聯動,” 他撥動轉換機關,兩環同步轉動,“一儀可顯三歷,無需強改一方。”

    忽必烈望著儀器上重疊的刻度線,忽然用蒙語問道︰“漢人重文治,蒙古尚武備,波斯精算學,” 他的玉柄杖輕叩儀座,“如何如這鐵儀般同軌而行?” 蕭虎上前轉動儀器的 “六合儀”,三族星圖在中心軸承處交匯︰“以鐵為基,” 他的手指劃過鑄鐵底座,“以制為軌,” 目光掃過觀星台的各族工匠,“正如這儀,多元而不亂,異途而同歸。”

    樞密院的檀木案上,《授時歷》《伊爾汗天文表》與蒙古舊歷並置。平章政事阿合馬的狼毫圈住波斯歷的 “歲首朝會” 條︰“西域諸王世代用波斯歷,” 他的銀帶扣映著燭火,“若強改漢歷,恐生嘩變。” 禮部尚書許衡立即展開渾天儀的校準記錄︰“鐵儀已證明,” 他的骨簽點過 “冬至與春分轉換公式”,算珠 啪作響,“三歷可換算,漢歷三月對應波斯歷一月,” 他的聲音沉穩,“不必廢一存一,可並行不悖。”

    忽必烈的目光落在那拉珠爾呈上的《儀軌折衷案》,案中建議 “官方文書用《授時歷》,民間隨俗擇歷”,旁注八思巴文 “順天應人”。“就如這渾天儀,” 他忽然起身,玉杖指向儀器的三圈刻度,“中心軸承是大元制度根本,” 外圈的多元刻度,“是各族習俗枝葉,” 聲音如鑄鐵相擊,“軸承不動,刻度自順;根本不搖,枝葉自榮。”

    那拉珠爾的匠籍冊用羊皮裝訂,首頁鈐著 “工部匠作院” 朱印,內頁分 “蒙古鍛工”“漢地鑄匠”“波斯畫工” 三欄。“蒙古匠人月支米三石,” 他指著俸祿表,表旁附《大元通制》“工匠廩給制” 條文,“漢匠加發麻線二斤,” 注腳標著 “供修補織機用”,“波斯工匠的津貼含特制礦物顏料,” 顏料罐上刻著站赤運輸路線,“各按其需,卻共用一套鑄鐵考勤牌。”

    工坊的考勤牌分三色︰蒙古匠用狼首紋牌,漢匠用雙虎紋牌,波斯匠用新月紋牌,牌底的八思巴文編號卻完全統一。“去年波斯畫工誤將‘參宿’涂成紅色,” 他指著懲戒記錄,畫工與漢匠、蒙古鐵匠共同署名認罰,“與漢匠同罰 —— 扣除三日俸祿,” 記錄旁貼著三人合作修復的星圖,“此乃‘技有別,規一致’,誰也不能逾制。”

    渾天儀的齒輪突然卡滯,北極星的投影偏離 “紫微垣” 三分。齊履謙立即查看儀器底座的鑄鐵信標,信標中空,刻著西域鐵礦分布圖︰“撒馬爾罕的鐵礦脈異動,” 他的手指劃過信標與星圖的連線,“對應察合台系的封地,” 信標的含硫量突然升至二分五厘,與《軍器監礦質標準》的偏差值刺眼奪目,“恐有諸王私鑄兵器,需速查。”

    忽必烈的玉杖重重敲擊地面,觀星台的傳聲筒立即接通樞密院︰“令蕭虎核查西域站赤,” 他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每處鐵礦監,” 目光掃過那拉珠爾,“需增派漢人算師與蒙古怯薛,” 兩人的影子在星圖上重疊,“同掌秤量,共記出入,一方不畫押,鐵礦不得出庫。”

    觀星台的側殿堆著新印的歷書,封面用蒙漢波斯三文標注 “農耕牧養時刻表”。“漢人頁注‘驚蟄播種’,” 齊履謙翻開樣本,朱筆圈出 “每畝下種三升”,“蒙古頁標‘春分剪毛’,” 墨筆注 “每百只羊留毛二十斤”,“波斯頁記著‘齋月起止’,” 用紅筆標著晨昏時刻,“皆按渾天儀測算,誤差不逾半刻。”

    那拉珠爾正將歷書裝袋,每袋附鑄鐵小秤 —— 按儀軌校準的 “官秤”,可測種子重量與牲畜膘情。“去年漠北因誤農時減產三成,” 他指著袋上的站赤編號 “北  農 7”,“今年用歷書配秤,” 秤砣的雙虎紋與渾天儀同出一爐,“牧民說,” 他的聲音混著風箱聲,“這鐵秤比老薩滿的羊骨卜辭準多了。”

    波斯畫工納西爾丁?穆罕默德正與漢匠爭論星圖配色,他堅持用波斯礦物顏料,漢匠則主張用中原朱砂。那拉珠爾取來鑄鐵調色盤,盤分三格︰蒙古狼毫蘸墨、漢地松煙制黑、波斯紅花造紅,盤底的八思巴文 “和” 字卻將三色融為一體。“昨日陛下看過樣圖,” 他展示忽必烈的朱批,“紅為漢,藍為波,黑為蒙,” 批語旁畫著三色彩帶交織的圖案,“共繪一天,何爭高下?”

    穆罕默德最終在星圖的 “狼首星” 涂波斯藍,“朱雀七宿” 用漢地朱砂,兩種顏料在鑄鐵環上形成微妙的化學反應,竟生出暗金光澤。那拉珠爾望著這意外的融合,忽然明白︰大元的制度,本就是讓差異在同一軌道上踫撞,而非強令一方屈從另一方。

    孛兒只斤?海都站在渾天儀旁,手中的習字冊畫著儀器的齒輪傳動圖 —— 蒙古文注 “動力之源”,漢文寫 “運轉機理”,波斯文標 “比例之數”。“先生說‘天無二日’,” 他指著儀器中心的軸承,“正如大元無二主,” 齒輪轉動時,三種文字的標注同步移動,“各族就像這齒輪,” 他的聲音帶著少年的清朗,“齒有別,軌相同,方能共轉。”

    那拉珠爾取下儀器的備用齒輪,齒輪的雙虎紋與海都的狼首符產生共振︰“此輪含漠北礦三成、波斯銅二成,” 他的驗礦鏡照出兩種金屬的分子結構,“正如殿下的血脈,” 鏡光在符牌與齒輪間流轉,“蒙古為骨,漢法為筋,波斯算為脈 —— 缺一不可,亦不可偏廢。”

    至元二十年冬至,觀星台的渾天儀同時顯示三種歷法的節慶時刻。忽必烈望著儀器中心的鑄鐵軸承,那里的八思巴文已被無數次觸摸磨得發亮。“這鐵儀,” 他對蕭虎與那拉珠爾道,玉杖輕叩軸承,“不是要讓各族忘記自己的星圖,” 杖尖劃過重疊的刻度,“而是要讓他們看見,” 他的聲音在觀星台回蕩,“所有星圖,都圍著同一顆北極星轉動。”

    那拉珠爾的弟子們正在鑄造新的儀軌模型,模型的底座刻著蒙漢波斯三文 “鐵儀同軌,天下一家”。海都的狼首符輕輕敲擊模型,符身的含硫量與模型完全一致 —— 這不是巧合,而是大元用鐵器與制度,將多元文明熔鑄成一體的明證。

    當暮色籠罩觀星台,渾天儀的齒輪仍在緩緩轉動,帶動著三種歷法的指針,在鑄鐵的軌道上畫出永恆的同心圓。這方鐵儀,終將成為大元的制度象征︰以鐵為基,以制為軌,讓蒙古的狼首、漢地的文脈、波斯的星圖,在同一輪天下里,共赴長治久安。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巴圖虎》,方便以後閱讀巴圖虎第584章 鐵儀同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巴圖虎第584章 鐵儀同軌並對巴圖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