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虎

第435章 旗定人心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 本章︰第435章 旗定人心

    第 435 章︰旗定人心回歷 661 年冬?汴梁城內)

    仁和門的青石板上,虎首錘的余震尚未消散,汴梁城內已飄起星星點點的素白虎旗。蕭虎立馬城門下,看著金軍千戶張守忠帶著三百士卒跪迎,甲冑上的狼首紋被倉促涂改為虎形,嘴角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 —— 這正是他要的示範效應。

    "都點檢," 鐵穆爾的狼首彎刀還滴著城頭守軍的血,刀柄在冬日泛著冷光,"金人在甕城暗門設了十二架磁石弩,若不是張千戶提前告知弩機磁脈走向..."

    蕭虎抬手止住他的話,目光落在張守忠顫抖的雙手上︰"張將軍曾在岳家軍當過提轄," 他的虎頭符節在降軍眼前劃過,符節邊緣的磁石碎末與張守忠甲冑上的宋軍舊紋輕輕共振,"當年郾城之戰,你的神臂弓能射穿金軍重甲," 忽然輕笑,"如今這虎旗,可比狼旗稱手吧?"

    張守忠抬頭,撞見蕭虎護心鏡上的虎頭紋,想起三日前射來的免死牌 —— 牌角磁石竟準確無誤地釘在他的帥帳前。"某家本是東京匠人," 他扯下狼首腰牌,露出內側刻著的 "盡忠" 二字,那是二十年前隨岳飛抗金時親手所刻,"金人逼我等用神臂弓射同胞,如今... 如今某願率麾下神臂弓手,听憑大帥差遣。"

    黃昏時分,完顏雪的密探回報︰"西城守將完顏斜烈在城樓懸三盞虎形燈," 她的白虎令牌映著暮色,牌面白虎紋與城內新起的虎旗遙相呼應,"但麾下漢族簽軍已私制虎紋袖章,連金軍糧草官都來問降旗規制 —— 他們怕狼首旗招來火攻,更信虎旗能保命。"

    蕭虎指向正在分發糧食的惠民倉,倉門匾額上的 "惠民" 二字被重新漆成金色︰"讓張守忠部穿宋軍舊甲巡城," 對趙元道,"你帶水工修復州橋水渠,就用金人囤積的磁石粉 —— 要讓百姓看見,咱們比金人更懂大宋的規矩。" 頓了頓又道︰"張將軍的神臂弓手,可編為 " 虎翼軍神臂營 ",仍由他統領。"

    戌初刻,第一個大規模投降的隊列出現在宣德門前。五百名漢族簽軍舉著用床單改制的虎旗,護送著金軍的磁石庫鑰匙。他們的頭目王二順緊握著神臂弓,弓弦上的 "盡忠報國" 紅綢已褪色,卻在看見蕭虎時猛然跪地︰"大帥說話可算數?降了真能保家人平安?"

    蕭虎解下自己的虎頭腰帶,遞給對方︰"當年韓信入咸陽,約法三章;今日我入汴梁," 指向遠處正在施粥的炊帳,粥香混著磁石粉的清冽氣息,"只一句話 —— 舉虎旗者,全家免死。" 他轉頭對鐵穆爾道︰"降軍按宋軍舊制整編,設神臂弓營、弩手營、步兵營,每營派一名蒙古校尉協防,仍由原將領統帶。"

    更關鍵的動搖來自金軍中層將領。掌管磁石庫的女真貴族完顏阿骨打,盯著蒙古軍將繳獲的磁石旗桿熔鑄為犁鏵,分給城郊百姓。那些刻著狼首紋的磁石旗桿,曾是金人威嚴的象征,此刻卻在鐵匠鋪里化作利民的農具。"這些磁石," 他對著蕭虎的虎頭符節跪拜,聲音里帶著不甘與釋然,"本是宋人鎮城之物,如今物歸原主,也算順應天命。" 他不知道,自己的投降讓金軍最後的磁石防線徹底崩塌。

    趙元在接收磁石庫時,發現了金軍藏匿的《汴京磁脈圖》,圖上標注著北宋時期的磁石官道走向,每條官道旁都記著 "通商惠民 "等小字。" 都點檢,"他興奮地呈上圖卷," 金人不懂,磁石官道的真正妙用,不在守城,而在通民氣、聚民心。"

    "而在通民氣,聚民心。" 蕭虎接過圖卷,目光落在圖中惠民河的磁石水閘,"傳令下去,明日開閘放水,用金人囤積的磁石粉淨化河道 —— 磁石粉能沉泥沙、去穢濁,讓百姓知道,新朝的水,比金朝的干淨。"

    隨著越來越多的虎旗升起,金軍防線出現了雪崩式崩塌。完顏鐵樹的親衛在黎明時分割下他的狼首令旗,換上素白虎旗開城投降,而他本人則在亂軍中被漢族簽軍所殺 —— 那些曾被他視為賤民的士兵,此刻正舉著虎旗接管城門,臉上是解脫後的狂喜。

    正午時分,蕭虎登上宣德門,望著城內十萬降軍整齊的虎紋袖章,對身邊的漢人幕僚王實道︰"當年王安石在汴京修磁石官道,想的是通商惠民;如今咱們用虎旗定人心," 指向正在修復的大相國寺,工匠們正用磁石粉混合糯米漿砌築地基,"靠的是讓百姓知道,改朝換代,不變的是過日子的規矩。"

    王實點頭,手中捧著剛繳獲的金軍《磁石軍制》︰"金人雖得磁石之術,卻用來築牆御民;大帥反其道而行之," 目光掃過城下分糧的場景,士兵們用磁石粉篩去糧食中的沙礫,"用磁石粉修水渠、篩五谷,以虎旗安民心,此乃真正的 " 以漢制漢 "。"

    最具象征意義的事件發生在黃昏。七十二歲的李老漢帶著街坊,將一尊被金軍推倒的北宋石虎重新立在朱雀街。石虎基座的磁石與蕭虎的虎頭符節產生共振,竟讓斷裂的虎首自動對準南方 —— 那是北宋舊都的方向。"大帥可知," 李老漢擦拭石虎眼楮,手中的磁石粉來自金人倉庫,"這是太祖皇帝定都時埋下的 " 鎮城虎 ",金人推倒它,咱們就用他們的磁石讓它重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是夜,蕭虎在汴京皇宮舊址設立行轅,案頭擺著張守忠獻來的北宋磁石羅盤。他看著羅盤指針始終指向虎首旗的方向,忽然對鐵穆爾笑道︰"當年在雪嶺,咱們用虎毛火攻;如今在汴梁," 指向窗外飄飛的虎旗,"咱們用虎旗攻心。降軍里的神臂弓手,日後便是咱們南下的利器。"

    鐵穆爾摸著護心鏡上的虎頭紋︰"末將不懂文墨,只知道降軍里的神臂弓手,比咱們的弩兵還精熟。"

    "所以要善待他們," 蕭虎的手指劃過羅盤刻度,"讓天下人知道,只要舉虎旗,便是大元的子民 —— 不管從前是宋人、金人,還是蒙古人。虎翼軍的編制,就按宋軍舊制,卻要繡上咱們的虎頭紋,讓他們知道,換的是旗,不變的是保家衛國的心。"

    此役後,汴梁城的虎旗成了歸附的象征。蕭虎將降軍編為 "虎翼軍",下設神臂弓營、刀牌營、輜重營,保留宋軍 "將兵法" 編制,卻在軍旗、甲冑上繡上素白虎紋。又命趙元在城門刻下蒙漢雙文的 "虎旗安民榜",明確降者免死、匠人免役、百姓免稅三條鐵律,榜文邊角嵌著磁石粉,以防金人破壞。

    蕭虎在給窩闊台的戰報中寫道︰"定人心者,非刀兵也,信與利也。信立則降者眾,利施則民心歸。虎旗所指,雖遠必附。" 這份戰報後來被收入蒙古軍的《攻心篇》,與《孫子兵法》"不戰而屈人之兵" 並列,成為心理戰的經典教材。

    當第一縷陽光照亮汴梁城頭的素白虎旗,趙元的工匠隊已用金軍磁石粉修補完所有破損的城牆。七十八歲的水工陳老頭站在惠民河邊,看著清澈的河水漫過新砌的磁石閘,忽然對身邊的蒙古士卒道︰"當年李誡大人說,磁石能鎮地動;如今看來,磁石還能鎮人心。你瞧這河水,用磁石粉濾過,連味道都清甜了。"

    護城河上,運載糧食的船只揚起虎紋白帆,將元軍的承諾送往汴梁的每一個角落。那些曾在金軍鐵蹄下顫抖的百姓,此刻正從虎旗的陰影里走出,漸漸相信,這面素白的虎紋旗幟,或許真能為他們擋住即將到來的寒冬。而那些投降的金軍士兵,看著自己的神臂弓重新指向保護百姓的方向,終于在虎旗之下,找到了久違的尊嚴與歸屬。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巴圖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巴圖虎》,方便以後閱讀巴圖虎第435章 旗定人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巴圖虎第435章 旗定人心並對巴圖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