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虎

第116章 疫病防治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 本章︰第116章 疫病防治

    第 116 章?疫病防治回歷 626 年夏?呼羅珊草原軍營)

    回歷 626 年夏,呼羅珊草原的暴雨過後,胡漢聯軍的營帳中突然蔓延開詭異的疫病。染病士兵高熱不退,舌苔白厚如積霜,蒙古醫官闊闊出的鹿皮診脈袋剛觸到患者手腕,便猛地縮回︰“脈像洪數,這是草原的‘黑汗癥’!”

    漢地醫官張郎中翻開《胡漢醫典》,指尖劃過母親蕭氏的批注︰“夏秋之交,濕熱相蒸,最易生‘溫疫’。” 他望向帳外嘔吐不止的士兵,忽然想起汴京大疫時,師父用蒼術燻蒸的場景︰“闊闊出兄,此病需內外兼治 —— 貴部的‘隔離放牧法’,可用來劃分病區;我等的燻蒸消毒術,能殺滅帳內疫氣。”

    蕭虎的狼首刀重重劈在議事帳的木柱上,護腕的蒼狼之印震落木屑︰“即日起,漢地匠人搭建‘隔離氈房’,用蒙古的狼尾草標記疫區;蒙古兄弟驅趕羊群,在營地四周形成隔離帶。張郎中、闊闊出,你們負責藥材采集 —— 漢地的黃連、蒙古的沙棘,缺一不可。”

    采藥隊在草原與山地間穿梭。漢地學徒背著竹簍尋找黃連,蒙古勇士騎著快馬采摘沙棘,雙方在山麓相遇時,竟發現兩種藥材共生在同一片灌木叢中。張郎中忽然頓悟︰“《醫典》說‘諸藥所生,皆有境界’,如今胡漢藥材同生,正是此病當愈之兆。”

    熬藥場面蔚為壯觀。漢地的陶砂鍋與蒙古的銅熬鍋並排支起,張郎中親自把控黃連的 “三煎三濾”,闊闊出則盯著沙棘汁的熬煮火候。當藥香飄出營帳,蕭虎特意命人在藥鍋上刻下狼虎紋 —— 這是胡漢醫藥第一次在同一個爐灶上共生。

    “蒙古兄弟喝藥時,配些馬奶酒送服;漢地兄弟服藥後,需在‘大椎穴’施針。” 張郎中向蒙漢軍醫傳授療法,闊闊出則補充︰“放血療法可去熱毒,但需按漢地的‘十二井穴’定位。” 兩種語言的醫囑在帳中交織,竟形成奇妙的和鳴。

    七日之後,疫情得到控制。最後一名患者痊愈時,蕭虎命人在營地中央立起 “共生醫碑”,正面刻著蒙文的 “隔離放牧法”,背面刻著漢文的 “燻蒸消毒術”,碑頂的狼虎紋之間,還嵌著胡漢醫官共同繪制的 “黑汗癥防治圖”。

    “墨爾根,” 闊闊出望著碑上的沙棘與黃連圖案,“當年我族遇疫,只能遷徙;如今有了漢地的醫書、蒙古的草藥,竟能讓疫病在軍營中絕跡。”

    張郎中輕撫碑身,想起疫情最凶險時,蒙古勇士用自己的戰馬為漢地醫官馱運藥材,漢地士兵則冒雨守護蒙古醫官的藥圃︰“古人雲‘醫者仁心’,如今這仁心,是胡漢合璧的仁心。”

    戰後,蕭虎將防治方法編纂入《胡漢軍規》,要求每支隊伍必備 “胡漢醫藥箱”︰漢地的銀針與蒙古的拔火罐同箱,黃連粉與沙棘膏共貯。當商隊將 “共生醫碑” 的拓片帶往中原與漠北,各地醫者驚覺,原來疫病防治的最高境界,不是獨善某族,而是讓不同文明的醫藥智慧,如同草原的狼與山林的虎,在共生中守護所有生靈。

    暮色中的軍營,藥香混著青草氣息彌漫。蕭虎撫摸著醫碑上的狼虎紋,忽然明白,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比任何攻城略地都更重要 —— 當胡漢醫官的手共同握住藥勺,當蒙古的馬奶酒與漢地的湯藥共同流入士兵的喉嚨,一個比軍隊更強大的共生體,正在這彌漫的藥香中,悄然生長。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巴圖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巴圖虎》,方便以後閱讀巴圖虎第116章 疫病防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巴圖虎第116章 疫病防治並對巴圖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