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虎

第111章 火器革新 2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青燈輕劍斬黃泉 本章︰第111章 火器革新 2

    第 111 章?火器革新 2回歷 625 年春?哈拉和林火器工坊)

    回歷 625 年春,哈拉和林的火器工坊內火星四濺,漢地工匠李青的鑿子在青銅槍管上刻下最後一道膛線,狼首形的銃口在爐火中泛著幽藍。蕭虎握著改良後的火銃,護腕的蒼狼之印與銃身的虎紋浮雕相互呼應,卻眉頭緊鎖 —— 單發火銃的射速,始終跟不上蒙古騎兵的沖鋒節奏。

    “墨爾根大人,” 波斯學者伊本?賽義德捧著古希臘的齒輪圖譜,“亞歷山大東征時,曾用連發弩箭壓制大象兵。若將此原理用于火銃...” 他的手指劃過圖紙上的棘輪結構,“或許能實現連續擊發。”

    蒙古工匠巴特爾突然舉起狼頭刀,刀鞘上的羊毛繩結給了他靈感︰“我們給戰馬換馬蹬時,用的快扣皮帶能迅速拆裝。若在火銃上裝個‘彈倉’,像皮帶扣一樣,一拉就能換彈!”

    蕭虎的目光落在牆角的漢地連發弩上,弩臂的卡槽與滑輪裝置讓他豁然開朗︰“取漢地的‘萬勝弩’卡槽,蒙古的快扣皮帶,再用波斯的彈簧片固定彈丸。” 他在沙地上畫出草圖,“這叫 —— 連發火銃!”

    工坊內頓時響起此起彼伏的錘打聲。漢地工匠用失蠟法鑄造五聯裝銅制彈倉,每個彈倉刻有狼虎紋作為防滑標識;蒙古工匠將牛皮筋烤制成彈簧,安裝在扳機下方;伊本則用磁石粉研磨槍管內壁,減少火藥殘渣堵塞。

    首次試射卻以失敗告終。當第二發彈丸推入膛室,灼熱的槍管突然炸膛,李青的手臂被濺起的銅水燙傷。巴特爾的狼頭刀重重劈在工作台︰“墨爾根,火藥燃燒的氣浪會震飛彈倉!”

    蕭虎撿起變形的彈倉,發現連接處的羊毛繩已被燒焦。他忽然想起母親蕭氏的《火攻要略》︰“氣密封閉,乃火器之要。”“用漢地的魚鰾膠粘合彈倉接縫,” 他指向蒙古的馬鬃繩,“再用馬鬃編織防火套,裹住彈倉與槍管連接處。”

    三日後,改良後的連發火銃在靶場亮相。蕭虎扣動扳機,“砰!砰!砰!” 五聲槍響連續響起,五十步外的靶心出現五個彈孔,呈狼虎交纏的形狀。巴特爾的狼頭刀挑起彈倉,空彈殼如狼藉的獵物般散落︰“騰格里!這火銃,比我的套馬索還快!”

    盛夏的草原戰役成為連發火銃的試金石。敵軍的重騎兵方陣如鐵牆般壓來,蕭虎一聲令下,三十名虎賁火銃手組成 “狼虎陣”︰漢地士兵半蹲持銃,蒙古士兵單膝跪地裝填,形成交替射擊的密集火力網。

    “放!” 隨著號令,連發火銃的轟鳴聲響徹草原。前五發彈丸撕開敵軍前排的鎖子甲,後五發精準射向戰馬眼楮。當第一排火銃手退至陣後裝填,第二排已扣動扳機,彈雨如暴雨般傾瀉,竟比蒙古弓騎的速射還要迅猛。

    敵軍騎兵的沖鋒隊形瞬間崩潰,戰馬受驚前蹄騰空,將騎士甩落塵埃。蕭虎趁機揮舞狼首刀,帶領蒙古鐵騎從側翼包抄。連發火銃的持有者們拆下彈倉,抽出暗藏的狼頭短刀,與騎兵們並肩肉搏 —— 火銃的槍管在近戰中化作狼牙棒,砸向敵軍頭盔。

    混戰中,蕭虎的連發火銃突然卡殼。一名敵軍將領趁機挺槍刺來,卻見他反手甩出彈倉,狼虎紋的銅制彈倉如流星錘般擊中對方面門。“漢人說‘兵無常勢’,” 蕭虎重新裝上備用彈倉,“我們的火銃,也要像草原的狼,既能遠攻,也能近戰。”

    戰後,連發火銃的圖紙被送往中原與波斯。漢地的工匠在圖紙空白處批注︰“一銃五發,胡漢合璧,此乃火器之變也。” 蒙古的鐵匠則在彈倉刻上箴言︰“五彈連射,如五狼圍獵,敵雖眾,必潰。”

    蕭虎撫摸著火銃上的戰損痕跡,想起試射時李青的燙傷、巴特爾的怒吼、伊本的齒輪圖譜。他知道,這小小的連發火銃,承載的不僅是五發彈丸,更是胡漢波斯三地工匠的心血。當連發火銃的轟鳴聲響徹歐亞大陸,改變的不僅是戰爭的格局,更是人們對 “共生” 的認知 —— 原來不同文明的智慧,真的能像彈倉與槍管般,嚴絲合縫,迸發出超越時代的力量。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巴圖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巴圖虎》,方便以後閱讀巴圖虎第111章 火器革新 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巴圖虎第111章 火器革新 2並對巴圖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