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們走。”
徐哲言臉黑得像鍋底,但最後也沒有下達什麼越線的命令。
大理寺的孫少卿看了他一眼,但沒有多說什麼,拱手表示行禮後便帶人離開。
高啟也是一樣,徐哲言想從他的臉上找到像是幸災樂禍的痕跡。
但完全沒有。
讓徐哲言甚至有點遺憾。
因為這樣顯得好像自己才是壞人。
而且是想要做惡卻已失敗的壞人。
不過這都不算什麼。
關鍵是他沒能完成好公主的命令!
老徐家的人不能接受這種失敗。
“把剩下的都剎了,挫骨揚灰。”
看著孫少卿和高啟等人遠去,他隨口吩咐一句便上車離開了大營。
大營里關押的都是少數要犯,被大理寺帶走幾個之後,剩下的也不多了。
他們的下場也沒人關心,畢竟在選擇當別人的棋子時,就該預料到這般結局。
而第三次回到公主府的徐哲言,第一次覺得有種羞恥感。
他堂堂帝京留守總兵,居然被高啟這個小小的御史給拿捏得毫無辦法。
奇恥大辱啊!
“這人不是愣頭青啊?”
听他說完情況後,朱心沂表現得似乎並不著急,疑惑道“所以他到底是什麼時候聯系的大理寺?”
“還直接叫來了左少卿。”
“我總覺得是早有預謀。”
徐哲言點頭道“多半是的。”
“臣動作不慢,但到了的時候他已經穿戴整齊坐在門口等我了。”
“這可不是臨時起意能做到的。”
事情發展到現在,徐哲言被這種領先自己一步的速度給打擊到了。
竟敢牽著我的鼻子走?!
開什麼玩笑!
朱心沂也察覺到了他的憤憤不平,于是勸慰道“大哥不必生氣。”
“不管高啟要做什麼,轉交給大理寺也是需要走流程的。”
“他還沒有贏。”
“我們也還沒有輸。”
徐哲言對此也表示認可,畢竟大理寺的查案的效率肯定是不如北司的,而北司在沒有公主授意的情況下,也不會真的盡心竭力配合協助調查。
所以局勢完全還有時間挽回。
想通了不再氣悶的他,緊接著又對那所謂的內情好奇了起來。
而公主也不再隱瞞。
其實說來也不復雜。
那幫人確實是受人指揮,被派去狠狠教訓一下那些咋咋唬唬的帶學生。
當然,是用物理的手段教訓。
至于說受誰指揮嘛……
“雲中侯?!”
徐哲言大驚失色。
朱心沂無奈點頭。
“竟然是他?”
“這就不奇怪了……”
徐哲言總算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了。
因為朝中誰人不知,那雲中侯曹光鍺是非常明顯的攻擊型人格。
物理意義上的那種。
他一個人就連續突破了在內閣打人次數最多、最狠、最頻繁三項紀錄。
凶猛得方克己都不敢懟他。
他姓曹,祖上正是魏武揮鞭的魏武。
不知道是不是先祖血脈覺醒,他也曾說過那句名言“吾好夢中剎人!”
但說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
當然,並不是說他光說不做。
而是他做的比說的還過分!
老曹好歹說是夢中剎人,他直接就是不做夢都剎人!
比如早些年在大理寺干過,結果因為做法太過逆天,才倆月就被開除了。
那麼有多逆天呢?
這麼說吧,他自己提著刀坐在大理寺的衙門大堂上,人犯押來了不入獄,直接刀光一閃就當場剎了。
剎了還沒完,還逼著人家把剩余部件跟掛臘腸似的掛在衙門大門口上面。
搞得那段時間大理寺的人上下班都像是在過詭門關!
才過了倆月牢里就沒人了,而大理寺的衙門里活像是閻羅殿。
而且他剎的時候不過問罪行,也就是說不管多大罪,都是一個字剎!
都這樣了大理寺還能忍他兩個月,只能說是非常能忍了。
但因為做得太過分,搞得彈劾他的奏本堆積如山,皇帝只能讓他下崗。
像這種老k見了都鼓掌的性格,能派人去打剎那些他看不順眼的帶學生,還真是一點都不奇怪啊!
“不奇怪,也不好辦啊!”
徐哲言也開始冒冷汗。
畢竟雖然都是侯爵,但曹光鍺目前可是內閣成員之一,不是他能比的。
雖然讓他無法理解的是,就曹光鍺這種任何時候都只想動手的性格,在內閣里能幫上什麼忙?
總不能只是單純當打手吧?
為了個打手佔用內閣席位?這成本是不是也太高了點!
“我當然知道不好辦!”
朱心沂也有些唉聲嘆氣。
畢竟……
內閣成員派人打剎在校帶學生?
這事兒要是能說出去,那大明朝的臉面還要不要啦?!
而且那些學生的家長可不是善茬,湊在一起的力量絕對是龐然大物。
“但就算再不好辦,也得辦!”
朱心沂眼神示意金盡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金盡忠立刻捧上來一份剛送來,仿佛還熱乎的密函。
徐哲言打開稍微看了看。
然後他的血壓就高了。
“沒了十八個,輕傷重傷上百?”
“不是?他們真是去打仗的啊?”
如上面所說的,那些被打的倒霉蛋竟然傷亡如此慘重。
把事情的嚴重性拔高了n個級別。
畢竟這些帶學生身份都不俗,或者說擱帝京讀大學的能有幾個是真•俗的?
而這些人被打剎了,還那麼多,絕對可以被稱得上大事故。
“明天頭版頭條絕對要爆。”
朱心沂扶額,只覺得心累。
她現在身子重,沒法好好工作,偏偏又在此時出了這種事,可謂心力憔悴。
明天的麻煩都不是當務之急了,因為那些帶學生的家長已經開始鬧了!
有些把電話都打到宮中去了,讓在宮中值班的老趙汗流浹背。
因為這些家長,有一個算一個,都不是好對付的主兒。
……這算是廢話了。
畢竟能把電話直接打到宮中的,怎麼看都不可能是好對付的npc角色。
這大明朝可沒有什麼寒門子弟逆天改命的故事,也沒有某些吼著嚷著說什麼土豚拱白菜的“勵志”演講。
陸大、弘文、國醫。
大明這三個台柱子級別的大學。
基本都是帝京本地人在讀,少的也就是那些外放的封疆大吏的親戚,亦或者是頗有家資的商賈大族子弟……
總之不是真•俗能踫瓷得了的。
連寒門都很難,更別說旁的了。
在這三所大學讀書的帶學生,他們的家長有一個算一個,那都是“爺”啊!
喜歡日月山河永在!但卻在1936?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日月山河永在!但卻在1936?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