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勛先驚訝,隨即醒悟為什麼韓嬰說有意思了。確實,他也覺得挺有意思的。但是畢竟發生了叛亂,有意思歸有意思,得想辦法解決吧?
他忍不住躬身一禮,問道︰“大王,可要召見太尉、參贊校尉商議?”
張良、韓生、張耳隨駕。但一來張耳現在身為齊相,總攝三齊,公務繁忙,腳不沾地。二來張耳也不擅長出謀劃策。他覺得只請張良、韓生就足夠了。
韓嬰搖了搖頭,再一次低頭看向婁敬,目中泛起笑意。眼前這位,不也是謀士嗎?
“先生。你是齊國人,定曉得田吸此人。也曉得即墨城池。你覺得孤該如何應對?”韓嬰問道。
這是一個突發問題,婁敬也是猝不及防。但既然在君王身側,他早有覺悟。在昭勛說出這個消息的時候,他的大腦就已經開始思考了。韓嬰開口的時候,他已經準備好了。從容行禮道︰“大王。田氏確實非同小可。即墨也是重要非常。田吸確實擁有帶兵的才干。但他並非田單。現在局勢並非當年,大王並非騎劫,也非樂毅。田吸不足為慮,就算大王不理會他,他也很快就會滅亡。”
韓嬰點了點頭,有意思的地方就在這里。當年燕昭王重用樂毅,趁著齊國內外環境的變化,命令樂毅率領諸侯聯軍攻打齊國,克七十余城,最後沒有拿下即墨、莒縣。
坐鎮二城的人,便是田單。
後來燕昭王死了。燕惠王繼位,重用騎劫代替樂毅統領大軍。騎劫的才干遠不如樂毅,田單用火牛陣大破燕國軍隊,復立齊國。
田吸也姓田,又有統兵才干。他在即墨起兵,定有這方面的因素,用田單的故事激勵自己,並認為自己也能成功。
這是幻覺。
田單這樣的人,才干舉世罕見。
田吸沒有這個才干。
內外條件也不一樣。當年齊國已經存在無數年,很多人對齊國有感情。國家忽然被燕國滅亡,很多人都是憤慨。田單能團結即墨、莒縣忠心齊國的百姓、大豪鎮守二城,也不奇怪。
但是現在距離秦國滅亡齊國已經多年,秦末齊國數次立起來,又數次滅亡,消耗了精髓。
田橫已經投降,諸田大部分人去了河北。田吸獨木難支。而且百姓都歸附了韓國。
韓國可不是當年的燕國啊。
這樣的土壤,沒有叛亂的基礎。哪怕不管田吸,田吸也會自取滅亡。
但是事情既然發生了,總不能不管。韓嬰想了一下後,對婁敬說道︰“先生說的是,但他畢竟姓田。孤想以先生為參軍,參贊虞將軍軍事。派遣虞將軍率兵前往即墨,取田吸首級。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敢不從命。”婁敬非常干脆且自信,躬身行禮道。
“善。”韓嬰笑著點了點頭。也算機遇,婁敬來了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就派上了用場。這一戰田吸不足為慮,但對婁敬很重要。
他沒有問婁敬的出身,但看婁敬的衣著便知道是庶民普通出身。他提拔婁敬做齊相長史,可能會有人不服。以後任命婁敬為齊相,也定有人不服。現在讓婁敬參贊軍事,與虞盛一起帶兵討伐田吸。
立功之後,婁敬就有了威望。對他以後做官,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此事,該是他的。
韓嬰當即讓昭勛帶著婁敬前去見虞盛,並下令虞盛今日準備,明日發兵。
“孤以大仁大義鎮齊國,百姓歸附,人心思定。哪怕田橫都已經絕望,更何況是你田吸?原本你乖順遷徙去河北,身與家都能保。如今你要死了,家眷也要遠走商地了。”韓嬰輕已經想好怎麼處置田吸家眷了。
剛好商地人口少,就把田吸以及參與叛亂的人家眷遷徙去那里。而且諸田還是過于強大,再拆分拆分。
過了一會兒,韓嬰才想起剛才的計劃。準備了一番後,在小殿內習練了半個時辰的武藝,然後洗了個熱水澡,前往內殿歇息。
...........
即墨。
士卒、精壯混合而成的隊伍,或在城池上守備,或在城中巡邏。
城門樓上,“齊”字旌旗迎風飛舞。城門緊閉。
城內街道上沒有一個百姓活動,空蕩蕩的。
整座城池散發著肅殺之氣。
一座大宅,大堂內。田吸正襟危坐,神色又凝重,又興奮。
他今年三十二歲,相貌矜嚴,孔武有力,有帶兵才干,又是宗室,理所當然成為了將軍。
他當然知道韓王嬰不可小覷。
田橫與諸田大部分人都已經被遷徙走了。田齊已經衰弱到了極點,復國的希望微乎其微。
但他既然是田氏,就有站出來力挽狂瀾的責任。更何況田單拒守即墨、莒縣,復國的故事是前車之鑒,也是先輩行過的道路。
他下定了決心,干了這一次。
哪怕可能粉身碎骨,可能全家被殺。
“韓王嬰。如果田齊注定滅亡,我願意為田齊流出最後一滴血。如果僥幸讓我復國成功。我此生都要率領齊國與你為敵,滅亡韓氏。”田吸深呼吸了一口氣,昂首挺胸,左手緊握腰間劍柄,臉上露出堅毅決絕之色。
這時候腳步聲響起。。
田吸精神一振,抬頭看去,見自己堂弟田費從外走了進來。
田費生的相貌堂堂,身材健碩,也有統兵才干。二人既是兄弟,也是知己。
也是他們一起密謀後起兵。
不等田費行禮,田吸很是干脆道︰“兄弟。按照計劃,你馬上帶兵三千人前往莒縣。我們兄弟各守即墨、莒縣。互為犄角,一起抗衡韓王嬰,等待項羽救援。如田單故事。”
“是。”田費躬身應是,十分干脆。
兄弟二人又說了一會兒話。田費離開了大宅,帶兵前往莒縣經營。
兄弟二人畢竟姓田,又有兵馬,還有田單故事大餅充饑。卻也吸引了許多豪杰相助,一時聲勢不俗。
兄弟二人借此擴大兵力,籌集糧草輜重。
又派人與項羽聯絡。
復國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