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氏貴公子,談笑虜項羽

第482章 太學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吳越人士 本章︰第482章 太學

    帷車走的很慢。太子時不時的掀開簾子,觀察外頭的情況。

    春風寒冷,凍的他臉蛋很紅,但他卻很高興,樂此不疲。

    韓嬰也不管他。

    出了城門之後,隊伍停下了。隨從的郎中來報道︰“大王,太學到了。”

    韓嬰掀開車簾,朝外張望。臉上露出了痛苦快樂並存的復雜表情。

    根據他的意志。現在朝廷改變了選拔人才的方式。

    求賢令還在生效。

    郡方面的舉孝廉,選茂才。

    三公征闢等道路也都通暢。目前已經展開工作,各地郡守都選拔上來了人才。

    燕、趙、魏、韓等,無論祖籍何在,現在居住在什麼地方,只要被選上來就一視同仁。先召入朝廷為官,看個人能力,再予以提拔。這是新的模式,也相對公平。立刻受到了燕趙士人的好評。

    大部分的士人都願意出來做官,孝廉、茂才的名額競爭非常激烈。

    因為有競爭,也相對公平,能出來的人都是人才。

    這為韓氏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良才。

    與此同時。韓嬰的學校計劃也在展開。

    有縣學、郡學、太學。

    采取升學制。先讀縣學,後讀郡學,最後是太學。現在這個時期有點特殊。

    縣學、郡學、太學一起建立,生員就五花八門了。

    太學目前還是半成品,沒有對外招生。除了建設學校之外,還有老師的招募。

    之前韓嬰的策略是精選學富五車的士人做博士,擔任老師。但他想的太簡單了。

    在這個時代,既然官方教學,要用什麼範本?

    是選法家還是儒家,或是墨家?

    如果選儒家,那用什麼經典?

    儒家光春秋就有三家,分別是公羊春秋,左氏春秋左傳),谷梁春秋。

    春秋是孔子根據魯國史官留下的史書,精修的歷史。

    孔子創作有個特點,有些不好說的地方,他不直說,但又留下尾巴。

    比如著名的鄭伯克段于鄢。

    鄭莊公消滅兄弟共叔段,這本是鄭國內部的事情。共叔段是叛亂。

    孔子應該是認為鄭莊公用計謀讓兄弟背叛自己,而沒有好好教育兄弟,造成了兄弟自相殘殺的悲劇。

    所以用了很巧妙的文字,叫鄭伯克段于鄢。

    就是鄭莊公消滅了兄弟。

    春秋是孔子所創作,但因為注解人的不同,所以分了三個派系,各自為戰。

    秦滅六國,不允許這些書籍流傳在世。有些人就把書藏在牆壁內導致蟲蛀。

    殘缺不全。

    這三派的人又因為書籍殘缺不全,或是記憶有誤,又細分成各種派別。

    秦國消滅書籍的策略,對這方面的破壞無異于核彈。

    這些派系的傳人因為韓嬰的號召來到了巨鹿,爭做博士,但互相認為自己是正統,別人都是邪說。

    吵的不可開交,誰也奈何不了誰。

    韓嬰都無法擺平。因為這是他們的一生所學,如果承認對方是對的,那麼自己不就白學了?

    承認錯誤是絕無可能。

    儒、法、道、墨,群魔亂舞

    太學到底要怎麼搞,韓嬰一時間也沒有注意,但有了一點想法。

    “秦氏造成的爭斗,甚至持續了一千多年。”韓嬰心中嘆了一口氣。

    在他前世,漢興,初用黃老之學,也就是道家的無為而治,以養民恢復國力為主。

    所以有文景之治,大漢強盛。

    漢武帝為了對匈奴用兵,加強中央集權,皇帝權柄,罷免百家,獨尊儒術。

    儒家內部的斗爭就因為各家的書籍殘缺問題而爭奪。

    後來朝代繼續爭斗繼續發展,繼續改變。誰贏了就成了主流。而爭斗就要內耗,就要黨同伐異,就要........

    總之,太學不好搞。

    韓嬰都不太想見那些“學富五車”的老頭。

    煩。

    韓嬰看了一會兒太學之後放下了車簾,下令隊伍繼續向前,前往地點。

    等來到了春耕禮進行的地方,左右丞相拉牛。一匹絕對溫順的耕牛。

    韓嬰走在後邊扶著犁,兩旁有郎中護衛。如果牛發瘋,他們負責韓嬰的安全。

    太子也有位置,跟在韓嬰的屁股後頭走著。等春耕禮結束之後,太子就去玩泥巴,捉蚯蚓,看什麼都新鮮,只要是合理的探索,韓嬰都由他。讓陪伴他的太監不得干涉。

    每次春耕還是韓嬰與三公九卿、文武大臣的親密接觸。

    韓嬰越過朝廷重臣,可以親密與中層官員交流。

    朝廷準備了休息的地方。三公九卿去了另外一處房間喝水避嫌。

    重臣們以示自己無私。

    韓嬰與中層官員先到另一處房間喝水,說了一些話,了解了一些事情,听取了一些建議。

    現在吏治清明,張蒼雖然獨攬大權,但官聲很好。倒沒有人說他不妥。

    完事之後,韓嬰與中層官員分開。來到了三公九卿的房間坐下。

    吃茶談論。

    太子坐在韓嬰懷中,老老實實的不動。但小耳朵微微動著,听父親的話,雖然不懂但多听,吞下再說。

    君臣和睦,氛圍十分輕松。

    韓嬰忽然說道︰“孤想修史。”

    在此之前,韓嬰從沒有說過這樣的話。事出突然,讓群臣都很驚訝。

    “大王為何忽然想修史?”張蒼拱手問道,其他人也好奇的看著韓嬰。

    群臣表情都有些凝重,修史是大事。

    孔子精修春秋,往里邊塞自己的東西。他們猜測韓嬰也是想這麼干。

    韓嬰說道︰“自從孤招募博學之士來到巨鹿,他們就吵的不可開交。孤厭棄。所以打算從新修一部史書。在諸子百家之外,另起一學,叫史家。”

    韓嬰在心中對太史公說了一聲抱歉。

    自古史學家只有一個,那就是太史公。余者都不是史學家。

    孔子修史,為了宣揚自己的價值觀。儒學。

    所以成了春秋經典。

    漢武帝獨尊儒術,後來修史的人都是儒家,都有這樣一個動機。

    他們會為尊者諱,他們會改編史書的部分,塞入儒家價值觀。以儒家的的價值觀定義歷史人物是“好人”還是“壞人”。

    以勸後來人,要怎麼做個“好人”。

    所以後來史冊的開國皇帝都是一個面板的人,都是雄才大略。

    只有太史公不一樣,他不論好壞記錄了劉邦。所以劉邦有大量的黑料。

    往儒生帽子里撒尿這種事情都能流傳下來。

    不是劉邦流氓,而是太史公記錄了下來。

    甚至太史公說了很多漢武帝的壞話,以至于漢武帝本紀沒有流傳下來。

    所以真正的史家,可能只有太史公一個人。

    而現在韓嬰打算修史,統一太學教材的同時,塞入自己的私貨,傳輸自己的價值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韓氏貴公子,談笑虜項羽》,方便以後閱讀韓氏貴公子,談笑虜項羽第482章 太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韓氏貴公子,談笑虜項羽第482章 太學並對韓氏貴公子,談笑虜項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