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

第13章 不祥之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司馬錯 本章︰第13章 不祥之兆

    蒙武這頭,攻克寢的難度實際上比攻克平輿要低。

    寢地離壽春很近,寢城之人同壽春之人交游密切,同宗同族,婚姻連袍,不可計數。

    因此,听到秦軍要攻打寢的消息,有許多家里和壽春有親的人,一早就棄寢城逃壽春去了。

    更有甚者,連寢地守城的主將都跑了,兩個偏將中年齡大點的勉強帶兵抵擋,可他哪里是蒙武的對手呢,不出幾日就被斬首,寢城告破。

    蒙武帶兵進入寢城駐扎,派手下去向李信報告戰況,參軍去府庫中清點寢城所剩余的錢糧物資。士兵們攻城疲憊,記完功後就先休息了。

    蒙武等人簡單查看了官府的情況之後,準備返回軍營,路上看到了幾個小孩,見了他們就遠遠的躲開,其中一個年齡太小跑不動,摔了一跤倒在地上。

    蒙武上前去扶他,誰知道小孩子推開他的手,自己站起來跑了。

    “哪里的野孩子,真沒禮貌,”校尉看到了之後,不瞞的說,

    “我要是帶兵把你的家鄉佔了,你大概也要這樣對我,”蒙武苦笑了一下。

    “將軍,”蒙武回到軍營沒多久,參軍清點好庫存來了。

    “這麼快?”蒙武計算了一下時間,“府庫中還剩下些什麼?”

    “回將軍,”參軍回報,“糧食、兵器都不見蹤影,除了幾只死老鼠,幾乎什麼都不剩了。”

    “什麼?”校尉疑惑。

    蒙武暗自思考,如果是正常的兵敗,府庫中的東西即使因為守城消耗,多少也會留下一些,不至于干干淨淨。出現這種情況,很難說對方是不是有所準備提前轉移了錢物。

    “這樣,”蒙武對參軍說,“你找幾個會說楚語的兵將,扮做逃難的模樣,混進壽春城里,看看是什麼動靜。”

    “喏,”參軍領命。下去準備去了。

    稍微休整了幾天,派去李信那邊的通傳回來了。

    “大人,”小兵回報,“李將軍已經攻克平輿,要大人將兵先開拔到壽春八百里外下寨,威懾楚都,李將軍已經帶6萬人馬出發,星夜前進,即刻就與蒙將軍會師。”

    “嗯,”蒙武答應了一聲,“你等路途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

    通傳下去之後,蒙武叫來參軍問話。

    “細作可有消息?”蒙武問道。

    “大人,”參軍回答,“細作回報,楚地民風好巫,楚國的國師佔卜,佔出一個蒙卦。”

    “這是什麼說法?”蒙武並不懂得陰陽數算之學,但這蒙字正好是他的姓。

    難道說,這巫師還能算出來,攻下楚國的人是我蒙武?他內心暗自忖度。

    “蒙者,昧也,小鬼偷錢,乃時運不祥之兆。”參軍解卦給蒙武听。

    “這樣啊,”蒙武點點頭。

    “現在壽春城內人心惶惶,家里同越人有親的,都在想著要不要繼續南逃。”參軍說。

    “沒有親的呢?”蒙武問。

    “在想辦法攀親戚。”參軍回答。

    “還能這樣?”蒙武還真沒想到。

    “楚人生性怯懦,無有征戰之心,”參軍分析道,“更何況此時的壽春,已經如驚弓之鳥,隨時可破。”

    “果真如此?”蒙武皺眉,事情的發展明明很順利,但他卻總覺得哪里不對。

    “千真萬確,大人,”參軍回答。

    “可有向壽春派出過眼線?”蒙武問道。

    “幾次派出細作都是這樣回報的,”參軍回答,“應該不會有失。”

    “唉,好吧,”蒙武嘆了一口氣。

    “行軍打仗,最忌上下離心,李將軍軍令在此,我等即刻開拔。”他下令道。

    蒙武軍經過休整,氣勢比李信軍稍強,但也就是稍強一點。

    楚地水網密布,樹木橫生,濕氣很重,秦卒不習水土,因此軍中得病者甚多。

    蒙武愛惜士卒,留生病之人暫且在寢地養病,自己帶著尚可行軍的兵士出發了,一路上多有人因病反寢,等在壽春外扎營時,也是剩下六萬多人。

    “唉,那是什麼?”安營扎寨之時,士兵們私下里議論起來,紛紛抬頭指著天上的太陽,參軍留心听了听士兵們的竊竊私語,等到大帳安好,回報蒙武。

    “將軍,”參軍對蒙武說,“軍隊士卒,今日多有觀日者,將軍可知?”

    “哦?”蒙武軍務繁忙,確實沒太留意。

    “日有何可觀,除了下雨的時候,不是每天都要出來的麼?”蒙武不解。

    “將軍有所不知,今日同往日不同,除了有日,還有暈。”參軍回答。

    “害,自然現象而已,”蒙武笑笑說。

    “將軍高見,”參軍恭維了一句。

    “咱們的太尉尉繚先生說過,刑以伐之,德以守之,非所謂天官時日陰陽向背也。”蒙武補充道,“行軍打仗啊,靠的是本事,是將士們賣命,和這些天象什麼的,沒甚干系。”

    “將軍熟習兵書,又有兵家大師尉繚子指導,對于此等道理了然于心,屬下佩服。”參軍行禮。

    “可咱們軍中,千千萬將士,不是人人都有這樣的見解,”接著他話鋒一轉,“陰陽迷信,雖然都說是迷,可也架不住,就是有人信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也對,”蒙武思考了一下,覺得參軍的話有道理,“這日與暈有什麼講究,你且說來我听。”

    “回將軍,日而有暈,此乃白虹貫日之兆。”參軍解釋道。

    “白虹貫日?”蒙武問,“這又是怎麼個說法?”

    “從自然天象的角度說,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最近天氣恐怕有變。”參軍回答,“從陰陽迷信的角度來說,日為君王,此為主君被威脅之兆。”

    “啊?”蒙武听了吃了一驚,“你是說王上會有事?”

    “將軍,切莫迷于此,王上真龍之人,不會有事,”這回輪到參軍來安慰蒙武了,“眼下我等要做的,第一是要穩定軍心,莫要因此而損了士氣啊。”

    “此話有理,”蒙武答應,他稍微思考了一下。

    “這樣,你暗地里找人在軍中傳話,”蒙武靈光一閃。

    “將軍的意思是……”參軍問道。

    “你就說,這里是楚地,”蒙武吩咐道,“俗話說,一方的天管一方的人,在楚國這里看見白虹貫日,當然是楚國的君主要出問題。”

    “是,”參軍答復。

    “更具體點說,我秦軍不日就要兵臨城下,馬上就要生擒楚王,正應了白虹貫日之兆。”蒙武一拍手。

    “將軍英明,屬下佩服。”參軍敬佩的回復,“屬下這去安排。”

    “說哪里的話,你善于觀察,听得軍隊里的動向,幫了大忙,”蒙武打量了一下這個參軍。

    “你叫什麼名字,”蒙武問。

    “小人自越人部落揚越而來,無姓,單名一個祿字。”參軍回答。

    “好,祿參軍,這回你立了大功,我回去之後定會舉薦你入朝,”蒙武說。

    “多謝蒙將軍,”祿行禮之後,出去辦事了。

    李信的軍隊遇到了和蒙武一樣的情況,士兵水土不服,生病者眾多,又兼未及修整便急行軍,有很多人堅持不住沿路倒地不起。

    等到李信和蒙武合並,二人手中加起來只有11萬人左右。

    “楚軍有多少人?”二人合兵之後,指揮權交給了李信,李信問祿和自己帶來的參軍。

    “回李將軍,”李信的參軍回報,“楚王手中有十五萬軍登記在冊,已被我軍細作探知。”

    “好,”李信說,“楚軍人數雖稍長于我,但軍隊戰力低下,更兼軍心渙散,帶我軍修整好後,即刻攻打壽春。”

    “將軍,”祿回報,“將軍,小人雖是越人,但楚國同越國長期共治,我對楚地也略有了解,楚國君暗臣強,楚王手中雖然只有十五萬軍,但不代表楚國只有十五萬軍。”

    “哦,”李信問道,“此話怎講?”

    “楚國的世家大族,多屯私兵,之所以不助楚王,是怕自己實力削弱。”祿回答。

    “貴族,實為國家之蠹蟲啊,”李信听完搖搖頭。

    “大人所言極是,”祿說,“可如此亡國之際,若再不出力,身家性命也難保。楚人雖自由散漫,卻從來也不膽小怕事。我大軍相逼至此,若是楚國上下同心,則楚軍難以計數,人人同仇敵愾啊。”

    “那你有何計,”說的確實有道理,李信听了之後思考了一下,問祿。

    “楚地好巫信鬼,可先遣人買通國師算佔,再下降書保楚王降後榮華富貴,則不戰可勝。”祿說,“此計若不成,再攻城也不遲。”

    “善,”李信回答,“就按你說的去辦。”

    祿于是派了兩路細作,一路去收買國師,一路去勸降楚王。

    “此非人臣所能為,”細作來到國師面前,被國師拒絕了。

    “我雖然是巫,但也是楚人,亡國在即,沒有幫敵人的道理。”國師說,但是秦軍現在就在城外,國師害怕把細作交給楚王反而被猜忌,于是暗中把他們送了回去。

    國師的擔心多少有些多余,他那邊沒有成功,楚王這邊倒是先動搖了。

    當下的楚王名為負芻,幾年前殺了自己的兄弟熊猶上了位。沒當王以前,負芻覺得自己委屈,大家都是庶公子,明明自己年齡還要長熊猶幾歲,兄長卻偏偏選了幼弟即位,于是心生嫉妒,而行篡逆之事。

    可當他當上了楚王,他才發現這楚王實在是個鳥都不願意呆的位子,每天上朝議事,巫師先出來神神鬼鬼的說一通怪東西,世家大族再三三兩兩的分分蛋糕,自己來了和沒來一樣。

    長此以往,他對楚王的位置早就沒有了什麼留念。這一會秦軍來了,頗有點想甩鍋的意思。

    “大人,”祿這邊得到消息,回報李信,“楚王已經有所動搖了,我等再加加碼,或許此計能成。”

    “好!”李信開心的說,“不戰而取人之國,此上計也,參軍大功!”

    听到楚王要投降的消息,兵士們的想法卻各不相同。

    有人出征就是為了斬首立功,不戰則無功,心里自然不爽。

    有的身體弱,來此水土不服,心里只想早點回去,听到這消息長舒一口氣。

    還有一些從楚地收編的人,雖在秦軍之間,可自己的國家要亡了,怎麼能不悲哀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于是軍中有楚人開始默默的傳唱︰

    “背夏浦而西思兮,

    哀故都之日遠。

    登大墳以遠望兮,

    聊以舒吾憂心。

    哀州土之平樂兮,

    悲江介之遺風。”

    悲傷的楚歌並沒有引起秦人的重視,此時包括李信在內,秦軍上下,幾乎都沉浸在即將勝利的喜悅之中。

    忽然,有人來報說王賁派了幾個通傳,馬不停蹄,星夜兼程,已經來到此處。

    李信心里咯 一聲,趕快請人進來。

    “將軍,李將軍,”來人慌慌張張。

    “怎麼了?”李信趕緊問。

    “將軍,我軍後方郢陳,遭到大軍攻擊!王將軍正率軍守城。”

    “什麼?”李信擔心的情況發生了,“是何人在攻打陳地?”

    “回將軍的話,”通傳說,“軍隊皆著燕國之服,將軍不知是何人。”

    “燕國?”李信一皺眉,他幾個月前才攻破了燕的首都,燕軍那不堪一擊的樣子他至今還記得,怎麼忽然就有了和秦軍對抗的勇氣了?

    “將軍,將軍!”還沒等李信想透,第二撥通傳趕了過來。

    這撥人雖後發,但走的更急,一到地方,馬先累死了。

    “又是何事?”李信有種不詳的預感。

    “將軍,大梁、新鄭,皆有人起兵,”通傳回報。

    “起兵?”李信感到非常意外,“是何人?”他問。

    “大梁軍打著魏的旗號,新鄭軍打著韓的旗號,”通傳回報,“當下兩處的守將正在交戰!”

    “為什麼偏偏在這個時候!”李信感到無奈。

    楚國國都就在眼前,眼看就要建立不世之功,誰料後方忽然起火。

    “將軍,要怎麼辦?”校尉問李信。

    “後方不穩,再戰不利,”李信果斷的說。

    郢陳乃是輸送軍糧的要沖,如果此時不救,萬一被攻克,大軍糧草不濟,別說攻城,軍士還有嘩變的可能。

    “傳我軍令,回師救陳。”李信下令。

    軍令一下,十一萬大軍星夜啟程,火把連天,往郢陳返回。

    李信回頭看看楚國的首都壽春,想著即將要投降的楚王,嘆了一口氣,領軍走了。

    喜歡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請大家收藏︰()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第13章 不祥之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第13章 不祥之兆並對穿越楚國,但是秦軍兵臨城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