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

第520章 藍玉等人實力非凡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坦然笑微 本章︰第520章 藍玉等人實力非凡

    “記住,回應天後,六部能處理之事,就交由六部,你只需把握大局,別太勞累。

    至于那兩人,你也該果斷處置,切莫縱容。”

    朱元璋嚴肅地對朱標囑咐。

    “父皇放心,兒臣自有分寸。”

    “對了,父皇,兒臣回去後,您是否將與九弟一同親征西域?”

    朱標話鋒一轉,問道。

    “正是,此番為父也要親征西域,湊個熱鬧。”

    “不過你放心,戰事有老九,我無礙,不過是湊個熱鬧。”

    朱元璋笑道。

    “父皇請保重身體。”

    “九弟,父皇就交給你了,務必替大哥照顧好父皇。”

    朱標轉向朱松,鄭重叮囑。

    “大哥放心,有我在,父皇定無恙。”

    朱松自信保證。

    “那兒臣預祝父皇和九弟旗開得勝,兒臣在應天府恭候父皇和九弟凱旋。”

    朱標點頭,向朱元璋行禮。

    隨後,朱標離開漢中府,在錦衣衛護送下先到西安府,再與留守的護衛禁軍一同返回應天府。

    臨行,朱松贈予朱標足夠半年的丹藥,確保他調養無憂。

    朱元璋對此安排頗為滿意。

    “老九,標兒已回,咱父子倆是否也該大展拳腳了?”

    送走朱標後,朱元璋笑對朱松問道。

    朱標歸府,朱元璋雖有不舍,但念及朱標坐鎮天府,心中甚是寬慰。

    畢竟,這是自己傾心培育二十余載的太子。

    有朱標在朝中協助監國,朱元璋便能騰出更多時間,去完成心中所願。

    “父皇所言極是。”

    “三萬漢中軍隨時待命,只待父皇號令。”

    朱松聞言,笑容浮現。

    “朕欲攜藍玉等人一同出征,你以為如何?”

    朱元璋話鋒突轉。

    朱標離去,他並未讓藍玉等人同行,意在將他們帶上西域戰場。

    “父皇親征,為主帥,調兵遣將自當由父皇定奪。”

    朱松深知朱元璋用意,父子倆已坦誠相談,他亦明了老爺子攜藍玉等人至西北,意在增進彼此情誼,以備將來之用。

    戰場上的袍澤之情,最為深厚。

    西域之戰,讓藍玉等人參與,等同于讓他們與漢中軍建立緊密聯系,或許能成為漢中軍半壁江山。

    日後,淮西勛貴與漢中軍相處將更加融洽,朱松運用起來也將得心應手。

    老爺子如此費心,朱松豈會拒絕?

    藍玉等人雖性格驕橫,但打仗能力不容小覷。

    藍玉、馮勝、傅有德三人戰力,與秦武、耿青、楊赫三人不相上下,前提是秦武三人不動用法器戒指。

    由此可見,藍玉等人實力非凡。

    當日,朱元璋頒發征討東察合台聖旨,昭告天下,此次聖旨竟直接從漢中府發出,而非應天府。

    朱元璋決定親自率軍,帶領漢中軍征討東察合台,並意圖收復整個西域,這一消息必將震撼朝廷內外。

    聖旨既已頒布,舉世皆驚,無人敢貿然反對,以免觸怒朱元璋。

    在漢中府,朱元璋選定九月初八吉日,舉行祭天大典,向天地祖宗宣告即將親征西域,誓創千秋偉業。

    漢中百姓與三萬即將出征的漢中軍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百姓歡欣,軍心大振。

    朱元璋此行未帶朝廷其他軍隊,僅率錦衣衛與漢中軍同行,彰顯了對漢中軍的深厚信任與高度認可,這對漢中軍而言,無疑是莫大的榮耀。

    次日晨曦初現,三萬漢中軍在百姓矚目下,自漢中府城外啟程,浩浩蕩蕩前往天水關。

    越過天水關後,還需長途跋涉十余日,方能抵達哈密衛。

    千里迢迢,無捷徑可走,唯有急行軍方能速達。

    所幸朱元璋擁有專屬座駕,且馬匹已增至八匹,跟上大軍步伐並無大礙。

    朱松本欲騎馬,卻被朱元璋邀同乘座駕,父子二人途中得以暢談。

    大軍當日便離開天水關,踏入河西走廊的廣袤戈壁。

    路途顛簸,即便朱元璋的豪華馬車裝有八個大輪胎與避震裝置,亦難以完全消除。

    朱元璋年歲已高,雖未言明,朱松卻能察覺其疲憊之色,尤其是顛簸之後,連食欲都大減。

    次日,大軍出征的第二天,朱元璋食欲大減,幾乎不願進食。

    朱松無奈,只得取出一顆闢谷丹,呈給父親。

    “這便是你給蔣所用的闢谷丹?”朱元璋望著眼前的小小丹藥,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

    “正是,見父皇食欲不振,兒臣想,不如服下一顆闢谷丹,至少十日內無需飲食,也無妨。”朱松微笑著回答。

    “好東西!只可惜不能普及全軍,不然連糧草都省了!”朱元璋毫不猶豫地吞下闢谷丹,不久,饑餓感竟奇跡般地消失了。

    “闢谷丹非同尋常,雖煉制不難,但成本遠超十日口糧!”朱松听後,哭笑不得地搖頭。

    用闢谷丹替代軍糧?朱元璋的想法確實大膽!

    稍後,朱元璋精神狀態轉好,問道︰“老九,為何曾說推演你需要大量國運值?”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國土愈廣,問題愈多。

    你考慮過如何治理這廣闊疆域嗎?”朱元璋精神煥發,話語增多。

    “父皇所憂,兒臣亦慮。

    但火車、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一旦出現,距離將不再是障礙。

    未來更有電話、無線電乃至手機,通信便捷無比,千里之外,一通電話便能如面對面交談,豈不勝過八百里加急?”朱松自信滿滿地笑道。

    當下,有線電話已成為研究院的一項研究課題。

    然而,有線電話的局限性顯而易見,它依賴于線路傳輸信號。

    若付諸實踐,朱松僅能先從漢中府與西安府著手,短期內實現西北地區的通訊聯通已屬不易。

    俗語雲,萬事開頭難,一旦邁出這一步,通信領域必將邁入嶄新紀元。

    屆時,技術障礙將不復存在,僅需將此技術推廣至大明各地。

    當然,在更遠的地方,有線電話便不切實際了,無線電才是更佳選擇。

    諸如一戰時期所用的無線電台,技術門檻並不高。

    從零開始研發或許耗時長久,但朱松能通過“七二七”購買電台。

    有了成品作為參考,進展自然迅速。

    一旦無線電台得以量產,遠距離通訊將不再是難題。

    听完朱松的講述,朱元璋眼中閃爍著異彩,滿懷期待地問︰

    “你提到的電話與電台,何時能制成?朕此生還有機會目睹嗎?”

    朱松笑道︰“父皇,若要看電話或電台,兒臣即刻便可在系統商城中購買。

    之前已購得一些樣品送往研究院,有了這些,研究院的學者們應能迅速復制其制作方法。

    但僅靠兒臣購買遠遠不夠,大明需自主掌握制造技術,方能實現量產。”

    朱元璋恍然大悟,點頭道︰“原來如此!回漢中後,你帶朕去研究院瞧瞧便是,不必再花冤枉錢購買。”

    他深知老九在系統商城購物需花費重金,價格不菲,故而雖心生好奇,也不願浪費金錢。

    “父皇若有意,回漢中後,兒臣便領您參觀研究院。”

    “兒臣已研制出蒸汽機,正處試驗階段。”

    “相信不久,大明將擁有首列蒸汽機車。”

    “西域雖廣,但若鋪設鐵軌,借蒸汽機車之力,裝備、物資與兵員可源源不斷輸送。

    屆時,漢中至西域,僅需兩三日。”

    朱松含笑頷首。

    “兩三日?那至應天府呢?”

    朱元璋聞言,面露驚異。

    “同樣,僅需兩三日!”

    “大明各地正修水泥路,路網通達,各地間距將大幅縮短。”

    “若鐵軌亦能遍鋪大明,自東至極西,七日之內可達。”

    “然鋪軌之難,在于橋梁技術。”

    “山路易解,江河建橋為難。”

    朱松正容解釋。

    “此事,朕曾與標兒商議。”

    “夢中推演,見應天府外長江上,鋼鐵大橋巍然。”

    “那也是你執政時所建。”

    朱元璋連連點頭。

    “如此,造橋難題亦將由你解決,余事無憂。”

    “交通、通訊暢通,疆域再廣,治理亦易。”

    “更甚者,關鍵技術握于我手,大明科技領先,則不敗之地穩矣。”

    朱松聞言而笑,自信滿滿。

    “誠然,交通、通訊,治理自半功倍。”

    “秦始皇嬴政創建大秦,統一六國,憑大秦軍力與始皇之壯志,卻未能進一步拓展疆土,根源即在于此!”

    “其一,信息難通;其二,道路難行。”

    “欲再擴疆土,即便是大秦鐵騎,亦感力不從心!”

    朱元璋心生感慨。

    此言非虛。

    行軍分常行、急行與強行三類。

    步兵常行,保持戰力之下,日行不過三十里。

    古人言退避三舍,一舍即為三十里,恰為步兵日行之路程。

    急行,一日或可達百里,然此等情況鮮有,因如此行軍,無異于自尋死路。

    大軍急行至戰場,早已疲憊,雙腿無力,何以殺敵?

    故古代行軍,短則十日半月,長則以月計。

    縱有騎馬,馬力亦有限,且需全員有馬,糧草輜重能隨。

    然糧草輜重亦限騎兵作戰之範圍。

    短距離奔襲,騎兵佔優;長途跋涉,雖馬速快,但需候糧草輜重,實則難以速進。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第520章 藍玉等人實力非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第520章 藍玉等人實力非凡並對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