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渴望在有生之年能見證夢境推演中的那些銳利武器、炮彈、艦船乃至飛機成為現實。
至于攻打高麗或東瀛,正如朱松所言,有了這些武器裝備,征服兩地將易如反掌,無需急于一時。
“若選第二條路,還需解決一個問題。”
“我們需要培養一位優秀的海軍將領。”
“若由他統帥和訓練海軍,此事將輕松許多。”
朱松話鋒一轉。
“誰?”
朱元璋急忙詢問。
“一位名叫馬和,也稱馬三寶的人。”
“他或許源自父皇宮中的太監群體,洪武十四年,傅有德、藍玉與沐英征服雲南時,捕獲了一批孩童帶回宮中為太監,馬和可能就在其中。”
“但洪武二十三年,藍玉北伐時,他留在了北平府,現今應在四哥府邸。”
朱松緩緩說明。
“馬和?”
朱元璋聞言,眉宇緊鎖。
身為九五之尊,他怎會關注一個小太監,且此人還在老四那里。
“你可曾听聞鄭和此人?”
朱元璋話鋒突變,反問道。
“鄭和?!”
朱松聞言驚愕。
鄭和不就是馬和嗎?鄭姓乃燕王朱棣所賜!
老爺子竟知曉鄭和,卻為何不知鄭和即馬和?
“對,鄭和!我夢中推演有一幕,你登基後,天道十二年,派遣鄭和平定東瀛。”
“即便在老四為帝時,鄭和也被派往西洋七次。”
朱元璋點頭解釋。
言及此處,朱元璋恍然大悟。
“等等……你說的馬和,莫非就是鄭和?”
“馬和此刻在老四府邸?”
朱元璋急切地向朱松確認。
“正是,鄭和即馬和,鄭乃皇家賜姓。”
朱松苦笑點頭。
看來老爺子雖能預見未來,但對細節仍有些混淆。
“原來如此!”
“無妨,馬和我會從老四那要回,直接送予你。”
朱元璋恍然領悟,隨後豪邁地表示。
對朱松所求,朱元璋自當竭力滿足。
如此人才,留于老四之手,實屬屈才!
“也好,屆時直接將馬和送入王衛學院便是。”
“兒臣將專門致力于對他的培養。”
朱松點頭應允。
“好,就此決定!”
“但你打算將造船廠設于何處?”
朱元璋拍定決策,同時略顯猶豫地問道。
畢竟西北乃內陸之地,僅鄰長江與黃河,適宜建造大型艦艇嗎?
“就設于嘉陵江與黃河沿岸。”
“兒臣會盡快擬出計劃,呈予父皇審閱。”
朱松爽快答應。
與父皇坦誠相談後,行事更為自如,這對他是大利。
“甚好。”
“待你離開西北,再在沿海建廠亦可。”
朱元璋緩緩點頭。
“父皇,您何時起有了滅東瀛之念?”
朱松好奇地問道。
“滅東瀛之念,由來已久。
大明初建時,我便有意渡海東征,但被劉伯溫等人勸阻。”
朱元璋無奈嘆息。
這些年,東南沿海屢遭倭寇侵擾,百姓苦不堪言。
洪武年間,此類消息不絕于耳,年年皆有倭寇滋事。
這些宵小之輩,雖不成氣候,卻時常滋事,令朱元璋頭疼不已。
而今又得知東瀛人的野心,這彈丸之地竟藏此大患,更堅定了朱元璋除之而後快的決心。
在朱匣籂夢中經歷里,朱松派遣鄭和平定東瀛,斬殺其所謂和幕府大將軍,眾多反抗者,最終封一孫為岐王,鎮守東瀛。
不過十年,東瀛全境盡在掌控之中。
岐王向東瀛贈送了上乘的糧種與文化,伴隨大批漢人遷徙,東瀛迅速漢化。
正因如此,後世東瀛仍在明室管轄下,最終被設為東瀛省。
值得注意的是,岐王乃朱匣籂次子朱劍坤,亦是杰出人物,持有皇衛軍校高等。
“此事兒臣略有知曉。”
朱松點頭應和,卻暗覺朱元璋重提舊事背後必有深意,或許是通過預知未來,察覺東瀛隱患後,才有了此念。
“老九,吾有一事不明,欲問你。”
朱元璋忽然發問。
“父皇請講!”
朱松略顯心虛。
老爺子既能預知未來,何事還需問他?
“你身上八奇技,究竟是何傳承?”
朱元璋直接問道。
八奇技?
朱松聞言愕然。
不是說系統無法推演系統信息嗎?
老爺子怎知八奇技?
施展拘靈遣將之時,秦始皇嬴政身影顯現,令朱元璋大驚。
“正是八奇技!”
“老九,國運系統對你並無隱瞞,這八奇技你得給朕細細道來。”
“朕一直好奇,你究竟有何等能耐?”
“國運系統告知朕,你身上承有八奇技,且這些傳承將來能讓眾多朱家子孫習得一二。”
朱元璋滿懷期待地向朱松解釋。
震驚過後,朱松迅速恢復冷靜。
老爺子如此發問,顯然對八奇技不甚了了,這也證實國運系統無法推演八奇技系統。
老爺子知曉八奇技,應是因自己在後世展現了部分八奇技手段,被國運系統辨識。
念及此,朱松心中釋然,再無隱瞞之意。
正如老爺子所說,既然他已坦誠介紹了自己的國運系統,身為兒子,我豈能再有所隱瞞?
“八奇技,具體是指……”
朱松隨即向朱元璋詳細闡述了八奇技中的八大絕技。
提及雙全手能治愈世間所有疾病時,朱元璋的眼中閃爍著光芒。
“那此雙全手,是否能救標兒?”
朱元璋急切地問道。
“恐怕要讓父皇失望了。”
“八奇技中,孩兒目前僅掌握了神機百煉、通天 和拘靈遣將三門絕技,其余五種尚未領悟。”
“否則,孩兒也不會對楊氏之事束手無策了。”
朱松搖頭苦笑回應。
朱元璋臉上的笑意瞬間消散。
難道是一場空歡喜?
“那你覺得,你能否領悟這雙全手?需要多久?”
朱元璋仍有些不甘心地追問。
“孩兒也不敢妄言。”
朱松緩緩搖頭。
但他認為,要想領悟雙全手,至少需達到天師境界才有可能。
只是,修煉至天師境界,究竟需多久呢?
畢竟,他剛突破真人境界不久。
朱元璋听後,難免失望。
人往往如此,期望愈大,失望亦愈深。
“父皇勿憂,大哥如今能多活數年,孩兒屆時未必找不到救治之法。”
“父皇不是說了嗎?孩兒擁有系統,充滿無限可能,未來的成就或許遠超您的推演。”
見朱元璋失望,朱松連忙安慰。
“嗯,咱相信你,盡力而為便是。”
朱元璋無奈,只能點頭。
“對了,父皇,之前提及建造造船廠之事。”
“但僅憑造船廠遠遠不夠。”
“若要真正造出蒸汽機艦船,並使之投入大明海軍使用,還需發展基礎工業。”
朱松話鋒一轉,向朱元璋道出見解︰“能否詳述一二?若行得通,我必全力支持。”
朱元璋迅速回應,點頭贊同︰“簡而言之,正如橡膠之于工業,未來還需另一種關鍵資源驅動。
蒸汽機船不足為奇,內燃機更勝一籌。
但內燃機需石油為燃料,大明亟需開采石油。”
“石油?”朱元璋皺眉反問。
“正是石油!”朱松堅定回答,“蒸汽機船依賴煤炭,而內燃機則依賴石油。
兩者動力源迥異,無可比性。
尤其是您提及的汽車、火車,內燃機效率遠超蒸汽機。
再者,海軍欲造航母或飛機,石油更是不可或缺的動力。”
朱元璋思索片刻,恍然大悟︰“你所言石油,莫非就是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及之物?”
朱松正色點頭︰“正是。
石油之名,始見于沈括之筆。
歷史上,石油有石漆、膏油等諸多稱謂,直至北宋,沈括首次科學命名為‘石油’。
據其記載, 州、延州出產石油,當地人用以照明。
此油狀如純漆,燃燒時煙濃,能將帳篷燻黑。
沈括還以石油碳黑制墨,光澤亮度俱佳,名曰‘延川石液’,甦軾贊其勝過松煙。”
“此石油之價值,遠超沈括昔日所錄,未來工業之進步,石油實為關鍵,將成首要能源之一!”朱松頷首闡述。
“原來如此!”
“如此說來,大明亟需開采此石油?然何處可尋其蹤跡?”朱元璋信朱松之言,陷入思索。
“大明境內,遼東、山東、河北、河南皆有油田!”
“兒臣掌握確切位置,只需選地勘探開采,築井即可!”朱松續道,“兒臣還擬建提煉石油之工坊。”
此計劃需大明皇帝朱元璋支持,因油田均不在朱松封地。
“遼東、河北難辦!”
“山東、河南或可行!”
“既如此,朕允你赴山東、河南開采油田!”朱元璋略作思索,即下決斷,“朕將諭張 ,令戶部助你,省卻諸多煩擾!”
遼東雖屬大明,然多為女真人居住,且與韃靼接壤,戰亂頻繁,開采時機未至。
待漠北、高麗平定,再議遼東不遲。
至于河北,乃燕王朱棣領地,慮其嫉妒作梗,故以河南、山東為開采首選。
“兒臣謝父皇隆恩!”朱松未料朱元璋如此爽快,連忙施禮致謝。
“無須言謝,朕亦為大明考量!”朱元璋笑道,“石油既如此重要,開采自是必然!”
“大明本土石油儲量有限,欲控全球石油,中亞、西亞之地,勢在必得!”朱松趁機吐露未來圖謀中東之意。
“咦?你提的中亞、西亞,莫非是指與君士坦丁堡這些地方?”
朱元璋听後,興趣盎然。
“父皇似乎也有所了解?”
“大致位置,該是在現今波斯及奧斯曼區域吧!”
“正是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