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亦言︰“老九啊,生前何必多睡,死後自會長眠。”朱松聞嬴政之言,不禁苦笑。
萬里長城,自是紙幣上不可或缺之景。
他認為萬里長城應印在小額紙幣上,因其流通廣泛,能讓百姓親眼目睹長城風貌。
大額未必為佳,這也是選擇圖案地極為重要的考量。
此事不急,可從容決定。
“長城定會出現在紙幣上!”朱松回應嬴政後,未多言,徑直離去。
淮西勛貴們面露各異神色,似乎將自己的肖像印上紙幣並非易事。
“年輕人,這下該安心了吧?你大哥已言明,儲君與皇位皆屬你!”嬴政的話語在朱松腦海中回蕩。
“未定之事,誰敢斷言無變?本王豈是輕浮之人?”朱松反問。
“那你為何來王衛學院?先前你父皇暗示,你皆未理會,今日卻主動送教材?”嬴政不解。
朱松無言。
此行王衛學院,他意在取文科教材贈予朱元璋,雖有朱標之因,但更多是自信使然。
藍玉等淮西勛貴在王衛學院執教多時,雖為他授意,卻難掩老爺子默許之意。
禮尚往來,更何況他與老爺子乃父子,再隱瞞恐生嫌隙。
朱松攜教材返王府,朱元璋見後,雖感意外,卻滿心歡喜,笑聲更加爽朗。
此事讓朱元璋數日心情愉悅,時常翻閱教材,令人抄錄,以備大量印刷。
有空時,我領著朱標和蔣 在漢中城內漫步。
漢中府的現狀正如朱松所說,已觸及發展的極限。
關鍵在于可用土地稀缺,周邊可拓展之處幾乎都已開發。
城外大片適宜建房的土地,被朱松規劃為各式工廠。
余下的土地亦需重新布局為新型住宅區,確保土地利用高效。
朱松的發展策略堅守一條底線︰百姓原有的耕地基本未動。
即便因規劃需佔用耕地,也會從別處補償。
對此,朱元璋頗為贊許。
漢中府的改造升級仍在加速推進。
朱元璋從昔日頻繁視察工廠,轉為更喜歡漫步街頭,親眼見證漢中城的日新月異。
與兩年前相比,漢中府城區規模已不止翻倍。
如此發展速度,連朱元璋與朱標都驚嘆不已。
“咦?那座宅邸好氣派,是誰家的?”
朱元璋與朱標漫步時,忽見前方不遠處,一座大宅被人群圍繞,顯然新建不久。
“陛下,此乃漢王麾下大將秦武的新居。”
蔣 連忙向朱元璋介紹。
“秦武?”
朱元璋略顯驚訝。
“是的,秦武一家原居秦家村,因漢中府改造而全村搬遷。”
“後來河西走廊攻克,秦武被封為廣威將軍,漢王殿下便讓他在漢中城規劃區內選了塊地,建了這座宅邸。”
錦衣衛對朱松身邊的人有所了解,以備朱元璋隨時詢問,今日恰好派上用場。
“原來如此。”
“宅門上尚未掛上牌匾,想必是還未題字吧?”
“秦武的廣威將軍之職乃是我們所封,今日恰逢其時,咱們也去捧個場,順便給這宅邸題個字!”
朱元璋稍作思索,忽然朗聲大笑。
蔣 听後,一臉愕然。
哪家遷居能讓皇帝親自題字?老爺子這是何意?
至于如此嗎?
“兒臣也覺得甚妙,或許這字一成,日後將成為大明君臣間的一段美談!”
朱標卻洞悉了老爺子的用意,明面看重秦武,實則也是幫老九。
秦武地位提升,對老九亦是益處多多。
“哈哈,朕亦有同感!”
“走走走,咱們一同前去湊趣!”
言罷,朱元璋大步流星邁向秦武的新居。
“陛下駕臨!”
“太子駕臨!”
既然是替秦武造勢,朱元璋自無需隱瞞身份。
蔣 一聲高呼,新宅門前的眾人皆驚。
秦武今日遷居,正忙于招待前來道賀的親朋及欲巴結他的漢中豪紳富商。
眾人皆未料到,此等場合,皇帝竟親自駕臨!
“參見皇帝陛下、太子殿下!”
秦武及眾人,無論官員還是百姓,皆慌忙行禮。
“免禮!”
“朕今日不請自來,只為湊熱鬧,大家不必拘禮!”
朱元璋大笑擺手,徑直走向秦武。
“陛下,臣未曾料想陛下親臨,未曾準備迎駕……”
秦武對朱元璋的到來始料未及,一時手足無措,畢竟他從未接待過皇帝。
“不必多禮,朕乃不請自來,無需諸多規矩!”
“況且朕不知你今日遷居,也未備禮物。”
“你這新宅牌匾尚未懸掛吧?不如朕來寫一個?”
朱元璋擺手示意,指向宅門上空的匾額,笑言提議。
“臣感激陛下隆恩!”秦武聞言,滿心歡喜。
周遭眾人聞訊,皆是一片驚嘆。
皇帝竟要為秦將軍府親筆題寫匾額!
這等榮耀,實屬罕見!
秦武本欲請朱松題字,且朱松已允諾今日贈匾。
但皇帝主動提出,自是喜出望外。
如此美事,何人願拒?
頃刻間,眾人注視之下,朱元璋揮毫潑墨,于空白匾額上以紅漆書就“廣威將軍府”五字。
“父皇,此字雖佳,但秦將軍能力出眾,恐不久將升遷,屆時牌匾豈不又要更換?”朱標在一旁笑道提醒。
“此點朕未曾深思!”朱元璋恍然大悟,“不如再寫一匾,直接書‘秦府’二字如何?”
“不可不可……此五字甚妙!”秦武連忙擺手,“只要是陛下所賜,臣的府邸必當永掛。
即便臣他日成就如涼國公般的大將軍,此匾亦不更換!”
秦武深知,匾上文字並非關鍵,關鍵在于題寫之人。
朝中能得朱元璋親筆題匾者,寥寥無幾。
徐達、常遇春雖逝,其府匾額猶存,後輩豈敢更易?
藍玉原封梁國公,因驕橫被朱元璋警告,特賜‘涼國公府’四字,其意自明。
藍玉豈敢更易?
今秦武亦能如開國勛貴般獲皇帝題字,何須計較文字?
懸掛永續,方為正道!
“好,今日暫且如此。
他若能成就大將軍之位,我必親自再贈你一匾!”
朱元璋朗聲大笑。
“臣感激陛下隆恩!”
秦武滿臉激動,跪地謝恩。
“蔣 ,你告知老九,我今晚便在秦武處用膳,之後再回。”
“再讓藍玉等人稍後一同前來共聚。”
朱元璋顯然不打算即刻離去,遂向蔣 吩咐道。
秦武滿心驚喜,連忙引領朱元璋步入院中。
此舉令前來道賀的親朋與欲巴結的豪紳皆變得拘謹起來。
畢竟,皇帝親臨,更有太子伴側,大明最具權勢的二人皆在此,誰敢輕舉妄動?
眾人交談皆輕聲細語,生怕驚擾了朱元璋與朱標,惹來不快。
不久,朱松得知父皇前往秦家,並親自題字之事。
“這老爺子,連我的風頭都搶!”
“不過也好,秦武定是喜出望外!”
朱松聞言大笑,隨即返回王府,攜家眷趕往秦府湊熱鬧。
他為秦武準備的匾額,自然不再送出,豈敢再搶父皇風頭?
與此同時,藍玉等淮西勛貴亦得訊,趁晚餐時分抵達秦府。
其實,藍玉與秦武已在王衛學院共事多日,雙方都有意交好,近乎同僚。
即便朱元璋未召,秦武已邀,他們亦會前來。
于是,秦府更加熱鬧非凡。
府門外,豪華馬車絡繹不絕,秦府風光一時無兩。
圍觀百姓皆言老秦家祖墳冒青煙,語氣中滿是羨慕。
“秦將軍,無需過于拘謹,照常待客即可。
老爺子不挑剔,就愛熱鬧,別給自己太大壓力。”朱標察覺到秦武的拘謹,主動上前笑道。
“臣明白!”秦武連忙點頭。
但皇帝親臨,豈能不緊張?就連那些欲給秦武送禮的賓客,見皇帝在場,也不敢貿然送禮了。
畢竟漢中的某些“特色”,私下玩玩尚可,若在皇帝面前顯露,就不太適宜了。
且听說這位皇帝最不喜此類行為。
“不是說漢中府玩樂甚多嗎?怎都不動手?誰會撲克,教我玩玩!”朱元璋突然興起,他從蔣 處得知漢中富商私下聚會玩一種叫撲克的東西,據說是老九所創。
眾人聞言皆無語。
老爺子竟要與他們玩牌?
“陛下有此雅興,你們還不快準備?”朱松適時開口,笑著提醒眾人。
很快,一張牌桌便湊齊,眾人玩起了簡單易學的炸金花。
蔣 更是親自發牌。
但這下可好,與皇帝同桌玩牌,誰敢贏?于是,剛學會炸金花的朱元璋竟連贏一晚,好不愜意。
這些豪紳富商,實則是在給朱元璋送錢。
不輸個幾十兩,都不好意思坐桌前。
日後傳出,能與皇帝賭錢,即便是輸,也是榮耀啊!
這麼一想,豪紳富商們變得大膽起來,他們只想討好皇帝陛下,輸點錢根本不在乎。
到後來,朱元璋似乎贏得不好意思了,找了個不勝酒力的借口,在朱標的攙扶下上了馬車,準備離開。
這明顯是贏了錢就找機會溜走嘛。
朱松無言以對,這也太明顯了。
再說,皇帝贏了錢要走,誰敢阻攔?那些豪紳富商,盡管輸了錢,但想到是輸給皇帝,也都心甘情願。
朱元璋一走,秦府氣氛立刻活躍起來。
朱松掃了一眼豪紳富商,他們立刻心領神會,將準備好的賀禮抬了上來。
這種事,朱松通常都視而不見,畢竟大家都要生活,秦武身為四品官員,也該提高下生活水平,光靠俸祿哪夠?看來得提議調整一下官員俸祿了。
回到王府,朱松發現老爺子還在院子里喝茶解酒,手里拿著一本朱松之前送的文科學習教材。
“父皇,您怎麼還沒休息?”朱松詫異問道。
朱元璋想起教材中的一句名言,脫口而出︰“生前何必多睡,死後自會長眠!”
朱松一听,愣了,這是從哪學來的?
關于“投保行存在意義”的內容,與原文不符,已刪除。
)
很快,朱松憶起了這句警世名言的淵源。
“生前何必久眠,死後自會長眠!”此語源自二十世紀初的一位女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