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朱松等人所盼之隊,攜日月龍旗、皇家儀仗,自遠方大路緩緩而來。
“到了!”朱松眼前一亮。
轉瞬,朱元璋隊伍近前,前鋒乃淮西勛貴藍玉等人騎馬領先。
“臣等恭迎聖駕,皇帝陛下,太子千歲!”待朱元璋座駕停穩,朱松率眾迎駕。
“平身。”朱元璋與朱標下車,環視眾人,高聲言道。
“孩兒參見父皇!”
“兄長,別來可好?”
朱松快步上前,向朱元璋與朱標含笑行禮。
“好小子,多年未見,真是大變樣了!”
朱元璋再見朱松,心中感慨萬千。
記得他當年離京就藩,尚是十五歲少年,如今已成長為成熟穩重的男子。
“秋兒,見過你皇爺爺和大伯父。”
朱松招手示意身後的朱匣秋。
“秋兒拜見皇爺爺,拜見大伯父。”
朱匣秋被徐妙錦領著上前,規矩地向朱元璋和朱標行禮。
“好!真是好孩子!”
朱元璋見朱匣秋,心情大好。
這孩子讓他想起了朱標幼時,且他早已推算出朱匣秋未來必是寬仁的好太子。
然而,仁厚並不等同于軟弱。
燕漢相爭之時,瓦剌趁機南下作亂,朱匣秋年幼卻敢親自登上天水關城牆,等待瓦剌人的到來,排兵布陣毫不含糊。
這份能耐與膽識,非同齡人所及。
他的仁厚,僅對家人與忠臣良將而言。
“漢王妃徐妙錦,拜見陛下、太子殿下。”
徐妙錦亦上前行禮。
“徐丫頭不必多禮。”
朱元璋望著徐妙錦,笑容滿面,連連點頭。
這位兒媳,未曾令他失望。
他們所生的朱匣籂與朱匣燁,亦是出色。
隨後,朱松與朱標緊緊相擁,這是他們兄弟見面的獨特方式。
“九弟,多虧你,大哥才能再至西安府。
多謝了!”
朱標感激地望著朱松。
對朱標而言,老九不僅是兄弟,更是救命恩人。
“兄長言重了。”
“咱們兄弟間,何須如此客氣?”
“父皇,孩兒已在王府備好一切。
父皇與兄長一路辛勞,今日先在西安府歇息可好?”
朱松揮手示意,目光隨即轉向朱元璋。
“至西北,我這皇帝自然听你的安排!”
“我也想瞧瞧如今的西安府有何變化!”
朱元璋听後,大笑起來。
隨後,周貴妃上前對朱元璋關懷備至,兩人自然少不了幾句家常。
接著,全家人上了朱元璋的座駕。
隨行的護衛中,僅少數錦衣衛跟隨,其余大軍則在城外扎營,畢竟上萬人不可能全進城。
同時入城的,還有藍玉等勛貴及戶部尚書張 。
但他們尚不能與朱松私下交談,此刻老爺子一家團聚更為重要,無人敢造次。
朱松早已在昔日秦王府安排好一切,以待朱元璋與朱標父子。
藍玉等人也被安置在王府側院。
至于城外大軍,朱松已命漢中軍專人補給,改善伙食。
一切安排得極為妥當,令朱元璋頗為滿意。
“听說老二當年在西安城內肆意妄為,秦王府更是奢華至極,今日一見,快趕上咱皇宮了!”
稍許寧靜後,朱元璋帶著朱松和朱標來到王府院中,父子三人靜靜交談。
顯然,這秦王府又讓老爺子想起了朱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