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

第476章 真為老朱家爭光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坦然笑微 本章︰第476章 真為老朱家爭光了!

    王衛學院亦規劃為老將們的退休之所。

    漢中軍內選拔教官雖非難事,但朱松標準嚴苛,尤重導師與教官人選,堅持寧缺毋濫。

    武科教育涵蓋讀書識字、武學修煉、騎射練習、日常操練、武器專精及戰陣戰術等。

    朱松還為武科學員設定了畢業後等級制度︰普通畢業者可獲漢中軍小旗官級別職位;中級畢業者總旗官級別;高級畢業者百戶官級別;特級畢業者則千戶官級別。

    武科學員旨在為漢中軍培養未來將領,雖初入職級可能不同,但均將獲相應職位。

    未來軍制改革中,漢中軍結構將更加細分,裝備、後勤等部門,所學與一線部隊各有側重,旨在培養多元化軍事人才,而非單一沖鋒悍將。

    現今漢中府,參軍熱潮空前高漲!

    然而,加入漢中軍絕非易事。

    欲成為漢中軍的成員,必先通過王衛學院的嚴格考核,獲取畢業證書。

    即便是普通士卒,亦需體能達標。

    轉至應天府,

    此地過年氛圍與漢中府大相徑庭。

    朱松可隨意休假,但朝廷卻受限于規矩,特別是朱元璋這位勤勉在位之時。

    朱元璋規定,朝廷年節僅三日休假︰春節、冬至及皇帝生辰,各休一天。

    大年三十,朱元璋仍在政務中度過,僅正月初一稍作休憩,初二便恢復早朝。

    年復一年,朱元璋已適應此忙碌而充實的生活節奏。

    正月初八早朝,

    “陛下,各州府水泥路鋪設進度已達七成,預計三月內全面竣工。”

    工部監工官員在朱元璋詢問應天府至西安府水泥路建設情況時,連忙稟報。

    “加緊施工,越快越好!

    另通知漢中,多運水泥來,江南重鎮間亦需修建水泥路。”

    朱元璋點頭滿意,對工部官員吩咐道。

    此時,戶部尚書張出列奏報︰“陛下,漢中府洪武二十五年商業稅收已入國庫。”

    此言一出,在場官員皆側耳傾听,欲知漢中府去年商業稅收之巨。

    朱元璋精神煥發,追問︰“漢中府一年商業稅收幾何?”

    張聲音微顫,答道︰“共計一千八百五十九萬兩白銀!”

    連他自己亦覺難以置信。

    他初見這數字,愣了許久才回過神來!

    “多少?再說一遍!”

    朱元璋猛地自龍椅上站起!

    滿朝文武皆驚,面面相覷,私下議論之聲四起!

    “一千八百五十九萬兩白銀!”

    張重申。

    “哈哈哈……好!太好了!”

    “你們都听著!”

    “當初反對漢王新政試點的,此刻臉上是否辣地疼?”

    朱元璋大笑,轉而向那些曾頻繁彈劾朱松的大臣戲謔道。

    一個字︰爽!

    無比暢快,朱元璋甚至覺得揚眉吐氣!

    老九此番,真為老朱家爭光了!

    畢竟,這改革試點名義上是他讓老九去搞的,壓力實則全在他身上!

    如今,這串數字讓他徹底安心,也讓那些官員顏面掃地!

    他倒要瞧瞧,誰還敢在試點改革上多言!

    “張大人,戶部沒弄錯吧?這只是漢中府的商業稅?西安府的也算在內了?”

    一官員不死心地追問。

    “僅是漢中府的!若加上西安府,西北兩府商業稅總計已超兩千二百萬兩白銀!”

    張言罷,朝堂上下皆目瞪口呆!

    何意?

    西安府商業稅也近千萬兩白銀?

    這……

    西北兩府一年商業稅,竟抵大明過去數年總和!

    “臣有奏!”

    此時,刑部尚書楊靖突然打斷氛圍。

    “準!”

    朱元璋不悅,正享受官員們的驚愕,卻被楊靖打斷!

    但大臣奏報,他不能拒,只好耐著性子傾听!

    “陛下,蜀地官員上報,山區頻繁出現趕尸人。”

    “他們晝伏夜行。”

    “許多村落的百姓,夜晚聲稱見過。”

    “官府已請畫師描繪了趕尸人的形象。”

    楊靖說著,遞上幾張畫像。

    “呈上。”

    朱元璋即刻命王琛取來。

    畫像中,趕尸人形象一致︰背竹箱,掛燈籠,持攝魂鈴,腰系葫蘆,多戴斗笠,面容難辨。

    “傳令地方官,張貼告示,百姓遇趕尸道士須回避,不得靠近。”

    朱元璋閱畢畫像,遞給朱標,隨即吩咐楊靖。

    “陛下,百姓不知趕尸人,夜間見此驚恐萬分,才會驚擾官府……”

    楊靖焦急道。

    “百姓不知,告之即可,你亦不知?”

    “趕尸道士乃漢王為客死異鄉者魂歸故里所設,意在威懾?還是你在此裝糊涂?”

    朱元璋未待楊靖言盡,臉色已沉,厲聲責問。

    “臣不敢!”

    “臣只是覺得,漢王殿下初衷雖好,但此法是否欠妥?”

    楊靖惶恐跪倒,急忙解釋。

    “照咱說的辦,無有不妥!”

    “百姓知情後,自會習以為常,無需多慮!”

    朱元璋瞪了楊靖一眼,不悅地冷哼道。

    他心知,楊靖提及趕尸人,定是想找老九麻煩,若不敲打,真當他不敢動手?

    楊靖面露苦色,最終只能點頭應允。

    官員們望向楊靖,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同情與不甘。

    藍玉等淮西勛貴及戶部官員,臉上則掛著幸災樂禍的神色。

    此時若敢給漢王朱松添堵,無異于自尋死路。

    畢竟,漢王朱松已是皇上心頭的寶貝,尤其是考慮到西北兩府近三千萬兩白銀的稅收。

    誰敢此刻觸漢王的霉頭,那簡直是鐵頭無疑。

    楊靖此舉,究竟是哪根筋不對?

    散朝後,朱元璋即刻召見朱標與張至御書房。

    張被召,自然與商業稅收相關。

    閱畢戶部詳盡的書面報告,朱元璋笑容滿面。

    “張,記得試點初行時,你也反對的吧?”朱元璋得意地問張。

    “臣慚愧,如今方知陛下與漢王殿下的深意。”張苦笑回應,對漢王朱松已是心服口服。

    別的不說,單是西北兩府這三千萬兩白銀的入賬,就讓國庫存銀躍升至五千多萬兩!張身為戶部尚書,此生從未見過如此巨款。

    “你能明白就好。”朱元璋滿意點頭,“既已知試點之益,日後行事自當明了。”

    “臣明白!”張望向同樣微笑的太子朱標,苦笑點頭。

    “老九送來的種子,春耕時必須全力以赴,務必全部種下。”朱元璋話鋒一轉,嚴肅告誡張,“此乃大明未來之基,不容有失。

    若有差池,你這戶部尚書之位難保!”

    “臣定當竭盡全力!”張心頭一震,連忙跪地應承。

    “去吧!”朱元璋擺手,張隨即退出。

    “標兒,錦衣衛傳來消息,老九在漢中府飼養了大量牛羊,專為產奶之用。”

    “對此,你有何看法?”

    朱元璋望向朱標,面帶笑意地問道。

    “兒臣以為,老九只是想為漢中軍及王衛學院的學子們提供營養補給,此舉並無不妥。”

    朱標點頭回應,顯然已對此事有所了解。

    “確實,牛奶雞蛋成本低廉,卻是普通人增強體質的有效途徑。”

    “漢中府諸多做法,朝廷值得借鑒。”

    朱元璋點頭贊同。

    大明嚴禁宰牛食肉,因牛乃農耕之重。

    但朱松所得牛羊均來自異域,非本土耕牛,故而另當別論。

    無論是產奶還是宰食,旁人也無權干涉。

    朱元璋在多次籌謀中,已察覺此問題。

    奶牛之事,可向異域之人求取。

    他朱元璋的面子,異域之人自會給,加之等價物資交換,他們沒有理由拒絕。

    朱元璋亦有意創辦皇衛學院。

    屆時,他亦會讓學員們享用牛奶雞蛋,效仿老九。

    至于文科教材,他計劃前往漢中與老九詳談。

    至于武科,他朱元璋自有辦法。

    麾下如藍玉等淮西猛將眾多,培養一批勇士應非難事。

    他深知,在培養文人的同時,亦需注重軍事人才的培養。

    藍玉等人,便是現成的教官。

    時下太平盛世,無需征戰。

    但讓藍玉等人傳授軍事技藝,培育更多人才,方能彰顯其價值。

    否則,他們終日閑散,只會琢磨如何斂財。

    “蔣,關于尋址建立皇衛軍校之事,進展如何?”朱元璋詢問蔣。

    “陛下,一切已安排就緒!”蔣迅速回應。

    “甚好,既有空閑,你便領朕與標兒前去視察。”朱元璋隨即下令。

    蔣連忙應承,心中明了,皇上對皇衛軍校之事極為關注。

    此刻,漢中府作為試點,引領著時代潮流。

    ……

    涼國公府內,藍玉等淮西勛貴面面相覷。

    他們得知漢中投保行獲利頗豐,月營收竟達七百多萬兩,而賠付不過十萬兩。

    這驚人利潤,令他們眼紅不已。

    “漢王真是奇才,怎想出如此賺錢之策!”藍玉驚嘆。

    投保賠付雖高,但投保人數眾多,匯聚成海。

    酒樓廚子、鐵匠、商隊、礦工、伐木工等高危職業者,紛紛投保,以求心安。

    漢王投保條約還規定,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導致的意外,僅賠付百分之三十,以防天災導致投保行虧損。

    然而,藍玉等人深知,投保行最寶貴的是信譽。

    若無極高信譽,此生意難以立足。

    朱松能在西北成功,靠的是其在當地的信譽與威望。

    “皇上或許已洞察,漢中正是此時代的風向標,漢中有所動,皇上必隨之。”

    藍玉心中忽生感慨。

    即便是他這等粗人,也看出跟隨漢王經商定無謬誤。

    漢王壟斷的行業,諸如火柴、蜂窩煤及至關重要的食鹽,皆利潤豐厚。

    漢中瓷器,更是尊貴身份的象征,有價無市,唯有親臨漢中方能購得。

    至于極品瓷器,即便在漢中亦難得一見,它們往往只在拍賣行現身。

    除卻特定套系,頂級瓷器每月僅拍賣三件,漢中瓷器,已然成為奢侈品標桿。

    “舅父,瓷器這行當能否涉足?”常升試探性地問。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第476章 真為老朱家爭光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第476章 真為老朱家爭光了!並對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