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

第455章 後世子孫恐怕也會效仿!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坦然笑微 本章︰第455章 後世子孫恐怕也會效仿!

    朱標亦連連點頭,大碗吃盡!

    酒足飯飽,心滿意足!

    朱標離去後,朱元璋重回御書房,繼續忙碌。

    忙完一切,回到寢宮,躺在龍床上,卻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近來總覺得國運值不夠用,甚至有入不敷出之勢!

    至今尚未湊足推演老九次子朱匣籂人生的國運值!

    自己這好奇心,何時才能改掉?

    偶爾向國運系統提問,竟也會消耗國運值!

    這國運系統實在吝嗇,隨便一個問題便獅子大開口,動輒就要100點國運值起!

    盡管心中抱怨連連,朱元璋仍難以遏制自己的好奇心。

    特別是他時常回想起燕漢之爭時,老九和老四起兵之事!

    那時,即便他們順利登基,也定會遭人非議,皇位來得名不正言不順!

    後世子孫恐怕也會效仿!

    因此,朱元璋心中生出一個疑問!

    若老九當了皇帝,他的子孫後代中,是否也有人會起兵?

    又能否成功?

    況且老九一脈疆域廣闊,藩王眾多!

    如此廣袤的土地,勢必分權給藩王管理,難免會有人心生異念!

    這正是朱元璋最為好奇與擔憂之處!

    終于,朱元璋未能忍住,向國運系統發問。

    【天道皇帝一脈確有起兵之事!】

    【欲知詳情,需200點國運值加載生成!】

    國運系統再次顯露其奸商本色!

    “給你!”

    然而,這一次朱元璋無暇吐槽國運系統,因為“起兵”一詞對他極為敏感。

    系統竟稱老九一脈有人起兵,他自然要問個明白!

    【扣除200點國運值!】

    【大明傳承518年,包括漢王朱松在內,共有三次起兵成功案例!】

    國運值扣除後,系統迅速給出了答案!

    “什麼?”

    朱元璋聞言,滿臉驚愕!

    他料到會有起兵之事,卻未料到竟有成功者!

    況且老九不是留下了寂軍嗎?

    他們究竟如何起兵成功的?

    除了老九,是否意味著老九一脈還有兩個後世子孫起兵成功了?

    後世人更傾向于認同洪武皇帝那鞋拔子臉的形象。

    朱元璋曾親眼目睹寂軍的駭人之處!

    寂軍在手,何人敢妄動?

    即便有人膽大包天,試圖冒險,又怎會輕易得逞?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樣的事竟發生了兩次!

    系統回應道,寂軍確實存在,但需守陵人驅動。

    守陵人遵循的祖訓,僅是抵御外敵。

    天道皇帝亦留下旨意,若朝廷出現昏君,藩王有權奉天靖難。

    大明後世皇帝皆為明君,皆因老朱家祖宗之靈驗。

    寂軍的守陵人並非僵化之人,大明若出現昏庸君主,被替換亦是常理。

    能者居之,此祖訓自天道皇帝後未曾改變。

    那兩次成功之事,皆因大明君王昏庸所致。

    國運系統的解釋令朱元璋再次震驚。

    他瞬間明了,寂軍只御外敵,不問內亂。

    無論老朱家內部如何爭斗,最終仍姓朱。

    然而,朱元璋仍難以接受。

    這一夜,他輾轉反側,滿腦子都是老九家後世子孫竟有人敢奪位之事,以及老九立下的那些祖訓。

    有能者居之?這不是鼓勵老朱家子孫為皇位自相殘殺嗎?

    朱元璋一貫堅持嫡長子繼承制,認為這樣能迅速確定儲君,斷絕他人爭權之念。

    當然,此制亦有弊端。

    無人能斷言,這位嫡長子定能成為明君。

    若真出現昏君,又該如何?

    老九此法,雖能極大程度避免老朱家出現昏庸之主,卻也可能導致家族內斗。

    朱元璋內心極為糾結。

    天剛亮,他便急召王琛喚來朱標,此事壓在他心頭,急需傾訴。

    朱標亦感詫異,不知父親一早召他何事,莫非老神仙又有新指示?

    念及老神仙,朱標匆匆趕往奉天殿。

    朱元璋拉著朱標,告知他老九後代中有兩人成就非凡之事。

    朱標听後震驚不已,尤其是老九的祖訓,竟與父親所定背道而馳。

    雖能理解老九之意,皇位能者居之亦有其理,但朱標不忍見家族為皇位而自相殘殺。

    “標兒,你覺得我們該如何是好?”

    “若日後我們勸老九停止此舉,他會听嗎?”

    朱元璋無奈地問朱標。

    其實,答案已在他心中。

    老九孝順,卻非愚孝,不會輕信盲從。

    他或許一時順從,但一旦你不在了,他仍會按自己意願行事。

    這點,朱元璋已確信無疑。

    “父皇,兒臣也難以接受此結果。”

    “但無論您還是我的想法,對大明朝、對天下百姓來說,都顯得自私。”

    “說到底,我們只為老朱家著想。”

    “而老九之舉,更多是為了大明能有明君,為了江山社稷,為了百姓。”

    “從這點看,老九並無過錯。”

    朱標苦笑搖頭︰“兒臣雖不贊同老九之舉,卻也難以責怪于他。”

    朱元璋聞言,驚愕不已!他未料朱標竟有此言論,且言之鑿鑿,令他無從反駁!朱標末語,在朱元璋听來尤為刺耳,仿佛當面給了他一記耳光!

    朱元璋自視為百姓與江山社稷鞠躬盡瘁,然依朱標之言,卻顯得自私自利。

    反觀老九,其行為方為百姓謀福祉!難道自己真的錯了嗎?

    “父皇,勿需多慮,早朝將至。”朱標望著朱元璋的愁容,苦笑勸道。

    朱元璋緩緩點頭,此事或許只能裝作不知,任由老九為之。

    至午後,朱元璋心情稍解。

    因王琛告知,戲班已入宮。

    今日,他邀文武百官共賞戲曲,此劇本乃老九親撰,講述的正是他朱元璋的生平。

    劇名《洪武皇帝之山河明月》,頗為響亮。

    得知此戲主角為自己,朱元璋心中甚悅。

    此戲將在老九所設各大戲院上演,以其故事為藍本,彰顯洪武皇帝之風采與威嚴。

    老九此舉,確為用心。

    今日入宮戲班,皆來自應天府大戲院。

    朱元璋命其直接入宮,于百官前獻藝,意在告知藍玉等人,他亦為大戲院股東,一聲令下,戲班便得入宮表演。

    藍玉等人心中惴惴,隱約猜到老爺子此舉,或許與那日宴請魔術師之事有關。

    老爺子知曉了那事後,似乎想借此給他們一個提醒。

    然而,大戲拉開帷幕,藍玉等人方覺自己想得過于復雜。

    或許老爺子確有敲打之意,但更像是在炫耀往昔。

    劇中情節,不正是老爺子當年帶領淮西勛貴們打天下的輝煌歲月嗎?

    眾人眼界還是太窄了!

    文武百官目睹劇情,個個瞪大眼楮,似乎有所領悟。

    隨後,一眾大臣皆表現得興趣盎然,全場情緒被劇情深深吸引。

    適時喝彩,適時感傷,適時振奮!

    不論真假,此劇確實成功觸動了眾人心弦。

    況且,主角朱元璋親臨現場,誰敢非議此劇?

    即便是裝模作樣,也得演得入迷,一臉沉醉!

    于是,台上台下,無論是演員還是官員,紛紛賣力表演,真正的觀眾,似乎僅限于朱元璋及太子朱標等寥寥數人。

    此劇主要講述了朱元璋早年投身軍旅的種種,如何對抗陳友諒、張士誠等人,先統一江南,再攻克元大都,一步步統一全國,最終登基為帝。

    特別是與陳友諒的鄱陽湖大戰,成為整部劇的。

    朱元璋看得如痴如醉,腦海中不禁浮現出當年鄱陽湖激戰的場景。

    直至劇終,朱元璋仍覺意猶未盡。

    老九此劇編寫得妙極!

    將朱元璋塑造得高大英勇,麾下將領亦是勇猛無雙。

    不僅是朱元璋,徐達、常遇春在劇中的形象同樣正面而偉大。

    這讓觀劇的徐輝祖、常升等人感慨萬千,心中默默感激漢王朱松。

    若此戲劇能遍及全國,讓尋常百姓觀賞,亦能為他們逝去的父親帶來正面影響!

    尤為特別的是,劇中尚有藍小二一角。

    外表略顯粗獷的藍小二,戰場上卻英勇無比!

    藍玉嘴上埋怨漢王朱松將自己刻畫得如此招人恨,內心卻頗為得意!

    說實話,這還真挺貼合他藍玉的形象!

    然而,眾人最初的激動與回味過後,又陷入了沉思。

    特別是朱元璋,此劇勾起了他諸多往昔回憶!

    憶往昔,他與馬家妹子在戰火中相遇,結為連理,妹子待他如何?

    為給他送燒餅,胸口被燙傷。

    戰場上背著重傷的他,奔波十幾里地才救回他一命。

    成為皇後後,雖貴為天下之母,仍處處為他著想,時刻提醒他不可辜負百姓……

    想著這些,朱元璋眼眶泛紅。

    在場的其他文武大臣,也各有感觸。

    他們更加明白了朱元璋如何一步步帶領這些勇猛將士驅逐外敵,恢復中華的過程,心中對這位洪武皇帝愈發敬畏!

    “父皇,您還好吧?”

    見朱元璋如此,朱標關切地問。

    “沒事,只是想了很多事!”

    “老九有心了,這劇寫得真好!”

    “但老九是如何知曉當年這麼多事的?”

    朱元璋擺手,隨即意識到一個問題!

    他投效義軍時的事,只有當年那幫老人知曉,小輩們即便听說,也只是零星片段!

    可老九能寫出如此完整的故事,顯然對當年之事了如指掌!

    這讓他難以理解!

    “或許是老九私下搜集了大量資料吧?”

    朱標揣測道。

    朱元璋微微點頭,未作明確表態,目前這似乎是最合理的解釋。

    然而,在朱元璋心中,事情恐怕沒這麼簡單。

    老九哪來的閑暇,私下搜集如此多陳年往事?

    莫非僅僅為了創作這出戲?

    若真如此,倒是頗費苦心!

    大戲很快落幕,朱元璋與朱標先行離開後,文武百官才陸續退場。

    離開皇宮,官員們便忍不住議論起剛才的戲曲。

    先前在朱元璋面前,無人敢多言,但出了宮門,他們對戲曲的感悟和看法便滔滔不絕,急于與旁人交流。

    藍玉等淮西勛貴則心懷忐忑又略感慶幸。

    “舅父,老爺子應該不是因為上次的事特意演給我們看的吧?”常升忍不住問藍玉。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第455章 後世子孫恐怕也會效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第455章 後世子孫恐怕也會效仿!並對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