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高數值意味著更強,但尚未強大到能迅速擊潰對手的地步。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確定李元霸的實力遠超宇文成都、高寵、徐曉等人。
同樣的道理適用于與李元霸勢均力敵的李存孝,以及最後一位在野武將。
有了這樣的認知,曹操對金榜排名的異常便不再感到困惑。
他認為給予頂尖強者某些特殊待遇合情合理,而且這種變化不過是從金色光芒變為七彩光芒,除了體現地位外並無實質影響。
既然如此,曹操自然不會對此產生疑問。
懷著這樣的心態,天道金榜終于揭曉了第三名的名字。
然而,當結果公布後,曹操卻震驚不已——他萬萬沒想到,金榜第三的竟然是他自己!
李元霸赫然登上了金榜,位居第三。
這一結果令曹操大為驚訝,因為在他心中,李元霸至少應該排名前二。
曹操之前還幻想過一個未上榜的在野武將可能超越李存孝和李元霸,但這種想法更多是玩笑。
他本以為那位武將不過是第三,可如今李元霸的成績卻讓他措手不及。
曹營上下對曹操突如其來的笑聲感到疑惑,不明白為何他會對李元霸的排名如此興奮。
然而,荀𨘥@蔥牧焐窕帷 br />
他知道曹操已經意識到,既然李元霸排名第三,那麼與他實力相當的李存孝必定排名第二。
于是,荀𨘥@嬤 膠偷籃兀 懿偎蛻獻8! br />
金榜發布後,眾人震驚于榜首位置竟被一位在野武將佔據。
荀𨘥@囊環 叭盟 腥嘶腥淮笪潁 粗鞁 男θ菰從詿恕 br />
隨著真相揭曉,眾人都紛紛稱贊曹操英明,認為這是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有人提到李存孝和李元霸未能登頂,感到不可思議。
但很快大家又轉念一想,空出的榜首之位對其他人來說反而是機遇。
眾人相信,以曹操的賢名,這位金榜第一定會前來歸附。
有人更是直言,當今世上再無比曹操更英明的諸侯。
听聞眾臣的恭維,曹操面露笑意,心情舒暢。
這是自榜單公布以來,他首次感到如此愉快。
然而,他也明白接下來的局勢或許不會一直順利。
在冀州鄴城,袁紹得知李元霸位列第三時,起初也是一驚。
但他並未如曹操般喜形于色,畢竟他的智謀與曹操相差甚遠,未能意識到第一名的空缺意味著什麼。
——
第二百四十七章︰金榜榜首,最後的希望與諸侯間的借貸往來求支持)
袁紹震驚地說︰“李元霸居然只排金榜第三?”
他原以為對方至少能穩居前二。
田豐在一旁提醒︰“主公,若李元霸是第三,那李存孝便是第二,那第一豈不是……”
話未說完,他知道袁紹應該明白。
果然,袁紹听後眼中閃過興奮的光芒,激動地表示︰“對!李元霸第三,李存孝必是第二。
如此一來,我們推測的在野第一名武將就確定了!”
想到這,袁紹呼吸急促,身體微微晃動,但並非因病或恐懼,而是興奮所致。
畢竟,金榜第一意味著天下無敵的武將。
而袁紹手下最出色的顏良文丑也只能排在中下游,這讓他難以接受。
相比之下,劉備的手下都有金榜中游的高手,更讓他心生嫉妒。
袁紹心中怒火翻騰。
身為天下第二的諸侯,四世三公之後,他的猛將文丑卻僅位列金榜第十八,遠不及劉備兩位義弟的排名。
這對他來說是一種莫大的羞辱。
他能理解自己不如西涼王林楓,畢竟林楓是天下第一諸侯,但劉備不過是落魄諸侯,寄人籬下,卻被文丑壓制,這讓他難以接受。
袁紹渴望招攬金榜第一的武將,因為他相信這樣不僅能大幅提升麾下武將的實力,還能鼓舞士氣,提高自身威望。
一旦冀州軍得知天下第一武將為其效力,全州士氣必然高漲。
同時,世人得知後也會認為袁紹是明主,是天命所歸。
畢竟金榜第一的武將都選擇追隨他,而上榜者中也只有他和林楓兩人。
因為“天命”
加持,袁紹注定會被天下世家推舉為代表。
另一方擁有同樣“天命”
的西涼王,卻因對世家的大規模打擊而不被支持。
西涼王摧毀的世家數量眾多,雖然多為地方勢力,但依然觸動了世家的根本利益。
因此,天下世家決定扶持袁紹作為對抗西涼王的代表。
袁紹出身名門,又因獲得天下第一武將之名聲望倍增,自然成為世家的最佳人選。
他憧憬著借助世家的支持,集天下之力擊敗西涼王,進而取漢室而代之。
在他看來,西涼王即便再強大,也難以抵擋世家聯合的力量。
袁紹期待著榜單揭曉天下第一名將的消息,這將是他的下一步行動的關鍵。
袁紹听聞消息後,決心無論如何都要爭取到某人。
他對自己的成功充滿信心,因為他的背景無可匹敵。
作為袁家嫡長子、冀州之主以及天下第二諸侯,這些都是吸引頂級武將的重要籌碼。
相比之下,其他諸侯各有不足。
例如袁術雖佔有江淮富饒之地,卻因缺乏實質武力而顯得空有其表。
而西涼王林楓雖掌控廣袤疆域與龐大兵力,卻因出身邊境武夫而受到輕視,尤其在講究門第的漢朝社會中,這種身份備受歧視。
袁紹認為正是這一點讓林楓遜色于自己。
盡管林楓麾下猛將眾多且戰力驚人,但其低微出身始終是硬傷。
因此,袁紹堅信這位榜首武將會選擇投靠自己。
即便沒有確鑿證據,他也已沉浸在田豐的預言之中,對未來的成功充滿幻想,即便在听取關于目標人物【李元霸】的具體信息時,也顯得心神恍惚。
徐州小沛傳來消息,劉備早已料到,金榜第三名的李元霸已確認加入陣營。
而目前未上榜的在野武將,實力遠超李存孝與李元霸,無疑是金榜第一的熱門人選。
得知這一消息後,劉備與曹操、袁紹同樣展露喜色。
一方面,金榜第一若為在野武將,就意味著有機會將其招致麾下;另一方面,此人在野的身份排除了他是西涼王部下的可能。
這讓劉備尤為興奮,因為他一直忌憚西涼王佔據榜首。
如今,這一擔憂徹底消散,劉備甚至比自己登頂榜首更感欣慰。
與此同時,劉備心中暗自得意,認為那位被稱為榜首的在野武將,運氣已經耗盡。
他放聲大笑,仿佛勝利已在掌握之中。
然而,關羽與張飛並未關注這些瑣事,依舊專注于眼前事務。
關羽和張飛身為頂級武將,最關注的是李元霸的實力究竟如何。
他們認為招攬之類的事宜屬于其他諸侯的責任,不該由他們操心。
當他們看到金榜對李元霸的評價時,震驚得倒吸一口涼氣。
評價中提到李元霸擁有四象不過的力量,力能憾天動地,甚至可單挑百萬大軍,簡直匪夷所思。
這種近乎玄幻的描述讓關羽和張飛難以置信,仿佛無法理解現實。
他們的思維陷入混亂,完全失去了正常的判斷能力。
旁邊如簡雍、孫乾等人看到李元霸的信息後,也因震撼而癱軟在地。
先前因徐曉威名而感到恐懼的他們,此刻面對李元霸的金榜評價,再也無法保持站立,只能頹然坐下。
即便是尚未完全歸附劉備的糜竺,也瀕臨崩潰邊緣,靠著最後的意志勉強支撐。
內心的悔意也隨之涌上心頭。
糜竺意識到,即便助劉備奪取徐州,讓他成為徐州牧,也僅能換來短暫的平靜。
面對西涼王的強大攻勢,天下無人能夠抵擋。
況且徐州本就是易攻難守之地,毫無險要可守,一旦遭遇西涼軍的鐵騎沖鋒,後果不堪設想。
他突然覺得自己有些年輕了。
盡管將自己的家族命運與劉備緊密相連,也只可能爭取一時的安穩,無法長久維持。
在糜竺眼中,西涼王才是最有希望統一天下的存在。
最新一期的榜單再次證明這一點,西涼王連續佔據榜首,其地盤、人口和兵力均遠超第二名,差距難以彌補。
即使這次榜首不是西涼王的部將,對整體局勢影響也不大,因為西涼王已經在榜單中佔據了絕對優勢。
從絕世武將名單來看,除了少數例外,其余皆為西涼軍成員。
而在新晉的無雙神將中,西涼王手下的李存孝和李元霸幾乎已成定局。
綜合計算,西涼王麾下的頂級戰將佔據了大多數席位,這一事實讓糜竺感到不安,甚至後悔當初匆忙選擇支持劉備的決定。
糜竺正懊悔自己當初為何沒早點投靠劉備時,忽然想到西涼王的實際年紀。
在他看來,西涼王似乎也就二十出頭,這讓他無比後悔。
這西涼王跟自家妹妹年齡相當,堪稱天作之合,而把妹妹嫁給劉備這樣一位中年男子顯然是不合適的。
他痛罵自己當時為何沒發現西涼王這個良配,只被劉備吸引了注意力。
雖然糜家所在的駒縣與西涼相隔甚遠,但糜家作為大漢三大富商家族之一,對西涼王的政策十分了解。
西涼王不僅沒有像其他地方那樣抑制商業發展,反而大力鼓勵百姓經商,這種開明的態度讓糜竺深感敬佩。
西涼王對商業的態度極為獨特,甚至推行了一些優惠措施,比如減少部分商品的稅收。
當糜竺得知這一消息時,起初難以置信,因為他認為天下諸侯普遍輕視商業,這與傳統觀念不符。
然而,經過實地考察後,他確認了事實︰西涼王確實采取了“重視商業”
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