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的會議有問題嗎?”一位將領問道。
“總覺得諸葛大將軍似乎不太滿意。”
“未必吧,他說過以後再談。”
“你糊涂!分明是讓我們自查。”
“可我覺得並無異常。”
底下頓時議論紛紛,齊熊陷入沉思。他也不知諸葛誕的真實意圖為何。
諸葛誕表現得毫無破綻,令人難以揣測。眾人同樣無法從話語中找到會議中的漏洞。
與此同時,藍方主帳中的吳軍將領仍在猜測諸葛誕的深意時,諸葛誕已抵達黃方主帳。
與藍方不同,黃方主帳內一片安靜,李禾正在部署任務。
待李禾講解完畢,他笑著問“諸位將軍可有疑問?”
環顧四周,他期待著答復。
“主帥,此計是否太過冒險?”中間一名將領站起行禮,“敵我勢均力敵,若分兵佯攻,恐怕得不償失。”
“放心,不會有事。”
“水戰中,兵力稍減並無大礙。”
“關鍵在于戰船能否正常運轉及持續攻擊。”
“即便少些人手,也並非不可行。”
“只是這段時間的訓練需分開進行。”
“讓留守戰船的士兵熟悉各類攻伐器械。”
“另一隊則需強化體能。”
李禾針對吳軍將領提出的疑問,向眾人詳細講解起來。
此次演武旨在通過水戰奪取敵營旗幟。
任務核心是奪旗,手段不拘一格。
這也是諸葛誕希望通過此次演武觀察的重點。
若僅專注于正面戰場而忽視後方防守,則得不償失。
能在正面取勝已是難得,但戰爭從不講情面。
人們只記得勝利,過程如何並不重要。
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
後人無法得知具體細節,只知結果。
所有過程皆由勝利者重構。
這場演武兩軍兵力相差無幾。
主要差距體現在將領能力上。
藍方齊熊麾下多是直來直往的猛士。
而黃方李禾更傾向于以最小代價獲勝。
李禾深知,正面硬剛齊熊並無勝算。
他的武力雖高于普通士兵,卻遠遜于齊熊。
因此,他並未將重點放在正面交鋒上。
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將領單挑表現直接影響士氣。
齊熊的勇猛,吳軍將領大多心知肚明。
除了諸葛誕能輕易擊敗齊熊外,
其他將領與之五五開都很困難,故都不願正面硬踫。
黃方吳軍將領在听取李禾詳盡解釋後,一致認可了該作戰方案。
“為拖住藍方主力,我期望幾位擅長戰斗的將軍隨我同行。”李禾微笑著說道。
“主帥放心,末將願往。”
“協同主帥牽制藍方主力,此計可行。”前方幾位吳軍將領笑著回禮回應。
諸葛誕雖感欣慰,卻未顯露情緒,以示公正。直至黃方會議結束,李禾才笑問諸葛誕“諸葛大將軍,此次布署如何?”
瞬間,所有吳軍將領的目光齊齊投向諸葛誕。
“此事暫且不議,待演武結束後一並評定。”諸葛誕仍保持原態,輕聲笑道。
“謹遵軍令。”李禾高舉右手,大聲宣布,“按計劃行動!”
“喏!”眾將領抱拳行禮。
“若黃隊獲勝,記得犒賞將士。”待眾人放下手後,李禾笑著對諸葛誕說道。
“那你們便全力以赴,讓黃隊勝出。”諸葛誕被逗樂,依舊淡然自若,“一切戰場上見分曉。”
李禾察覺諸葛誕的笑意,知其對黃方會議頗為滿意,但他並未表露過多情緒。
“諸位繼續籌備,我先行告退。”說完,諸葛誕轉身離去。
“恭送大將軍。”李禾率眾行禮相送。
諸葛誕揮手示意後離去,帳內將領隨後爆發出爽朗笑聲。
“真是虛驚一場,我還以為諸葛大將軍會有不滿呢!”
“確實,看他現在的狀態,應該對我們還算滿意。”
“不過藍方究竟會用怎樣的策略來對付我們,這還是個謎。”
“齊熊那種莽夫,除了正面強攻,估計不會有什麼別的花招。”
“說得對,這樣看來,最後的勝利非我們莫屬了。”
李禾此刻滿面笑容,目光掃過下面情緒高昂的吳軍將領。稍作停頓後,他發現眾人的熱情仍未消減。于是輕咳一聲,卻無人回應。無奈之下,他提高了音量說道“諸位,歡喜之事待我們贏得最終勝利、共慶之時再說吧。”
“接下來,各司其職,帶領隊伍加緊訓練。”
“必勝!”
話音未落,李禾已將堅定自信的氣勢盡數展現,同時高舉右臂。此番動作令下方將領先是一怔,隨後紛紛響應,齊聲高呼“必勝”,並跟著舉手示意。喊罷三聲,眾人止住聲音。
“那就開始吧!”
李禾帶頭起身,向營外走去,其余將領互相對視片刻,隨即緊跟而出。抵達黃方營地時,吳軍將領們已依照先前部署分頭行動。黃方營地由此分成兩支隊伍一支在江上操練水戰;另一支留在軍營內開展體能訓練。為避免藍方探子察覺實情,李禾特意安排兩支隊伍交替訓練相同科目,既混淆對方視線,又確保隨時有兵力補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藍方營地則統一全軍練習同樣內容。根據齊熊的規劃,前五日進行體能強化,之後才轉入戰船演練。雙方訓練方法並無明顯漏洞,關鍵在于實戰演習中的具體戰術布局。就現狀而言,諸葛誕更傾向于支持李禾一方。
若齊熊能及時調整作戰計劃,局勢或許尚存變數。但諸葛誕深信,即便齊熊改變計劃,結局亦難有根本性變化。齊熊暴晚的脾性和傲慢的態度,令諸葛誕難以相信他會輕易更改決策。
此刻,諸葛誕正行至山陰城王宮。沿途,他思索著藍黃兩方可能采取的戰略方向。抵達王宮後,諸葛誕發現孫皓與張布正在書房弈棋。旁邊有侍從煮茶、斟茶伺候二人。侍從見諸葛誕入內欲起身迎接,卻被他制止。諸葛誕示意侍從無需多禮,侍從領會意圖後繼續專注手頭之事。
沉浸在棋局中的孫皓和張布並未察覺諸葛誕的到來。然而,他們一邊對弈,一邊談論著當前局勢。張布正匯報前方戰況魏軍已以建業城為據點,逐步向外擴張。目前,吳國境內的諸多附屬城池大多已落入魏軍之手,許多城池甚至未作抵抗便主動歸順,魏軍尚未到達,已有地方提前為其準備。
迄今為止,僅有一座城池因抗魏而遭屠戮,其余城池幾乎毫無損兵折將,反而供應了大量資源給魏軍。听著張布的匯報,孫皓愈發憤怒,落子時動作格外用力。“這些守軍究竟有何用?難道我養了一群牆頭草?”他咆哮著,隨手將棋子砸向棋盤,震得棋子微微顫動。
目睹此景,張布連忙勸慰“大王息怒,如今形勢艱難,我們無法迅速援助其他城池。何況魏軍佔據建業已久,周圍城池早已惶恐不安。而魏軍按兵不動,這種持久的壓力,任誰也難以承受。”
“魏軍威名顯赫,此次攻勢凌厲,故而如此。”
“若能派援兵相助,局勢或許能有轉機。”
听罷張布之言,孫皓雖稍平息怒氣,但仍難掩憤慨。
“大王,此間百姓皆知吳魏表面和睦,實則暗中備戰。”
“若我方能抵御魏軍侵襲,收復失地亦非難事。”
“望大王莫要動怒,以免傷身。”
“此戰成敗,全在誰先支撐不住。”
張布柔聲勸慰,盼孫皓能消怒氣。
此刻孫皓怒意已緩,卻仍面露憤色。
此怒源于城池輕易陷落,更因吳國無力抵擋魏軍現狀而無奈。
盡管事實如此,孫皓仍感郁結。
張布察覺孫皓情緒好轉,觀其落子之力便知一二。
孫皓不再用力擲子,每落一子便淺啜一口茶。
諸葛誕在一旁默默注視,棋盤從起初僅三分之一布子,到如今幾乎填滿。
最終孫皓以微弱優勢勝出。
獲勝後的孫皓雖略顯疲憊,卻也舒暢許多。
“大王智勇雙全,竟能險勝半子。”
張布恭維道。
“罷了,不必奉承。”
“本王知曉是你相讓。”
“這半子,你也費了不少心思。”
孫皓似看穿一切般說道。
“大王英明,屬下欽佩。”
張布只得回應。
孫皓笑聲漸止時,忽聞一聲平靜問候傳來
“參見大王。”
諸葛誕站在一旁,面帶笑意地看著孫皓說道“不知大王注意到沒有,屬下已經在此等候多時。”
孫皓微微一愣“大將軍何時到的?本王竟毫無察覺。”
“自大王听聞張丞相匯報江那邊城池情形時,屬下便已在側。”諸葛誕依舊保持著從容的微笑。
張布將棋子歸位後笑道“莫非大將軍剛從軍中巡視歸來?”
“正是。”諸葛誕輕啜一口侍從遞上的茶,“藍黃兩隊已確定演武的作戰方案。”
侍從添完茶後退下,孫皓與張布接過茶杯。
“他們有何打算?”孫皓問道。
“回稟大王,雙方策略皆源于主帥。藍方主帥齊熊意在演武當日集中力量于水上決戰,力求速勝。而黃方則選擇以部分兵力虛張聲勢于水面,余部轉攻陸地主帳。”
諸葛誕詳細解釋道,此次演武目標為奪取對方主帳前的戰旗。
“齊熊並未意識到問題所在,一味求穩。”張布點頭補充道。
“若按此布局,黃方似佔先機。藍方傾盡全力于水上對決,黃方只需分兵佯攻,主力直搗敵營便可取勝。”
“若藍方在此後的局勢中無任何變動,”
“這場演武的最終贏家,大概率便是黃方。”
“然而——”
諸葛誕話音未落,忽而停下,嘴角微揚。
“你笑什麼?”
張布見諸葛誕突兀一笑,心中不解,略顯疑惑地望向他。
“再周密的謀劃,也需看實際表現。”
“戰場瞬息萬變,誰能預料呢?”
“也許黃方正面部隊會遭遇潰敗。”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