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和龐統瞬間明白曹晚之意,面露喜色。
然而他們隨即想到關鍵難題——如何造船。
“陛下,還請指點,這船應如何造?”郭嘉滿臉困惑,龐統亦然。
面對這一提議,二人不知從何下手。
曹晚笑著望向二人。
“找人準備戰船模型,朕親自講解。”
于是郭嘉立刻派人去城中購得五艘小型戰船模型。
不多時,五艘小船出現在主帳中。
此時趙雲等人也回到主帳。
“正好大家齊了,朕來說說。”
趙雲等人一臉茫然,疑惑地看著郭嘉。
郭嘉將曹晚的想法告訴眾人。
趙雲等人更覺不解。
“罷了,不必多想,听朕詳述。”
“圍過來。”
眾人圍繞戰船模型站成一圈。
“戰船容量有限,目前最大只能承載兩千余人。”
“再者,戰船上騎兵的作用微乎其微。”
“若把戰船改造成平坦如地面呢?”
曹晚的提議令所有人極為震驚。
以戰船連接搭建橋梁。
曹晚的構思震撼了在場之人,其理念與常人認知大相徑庭。
“戰船怎能化作橋梁?”
趙雲好奇追問,目光中滿是疑惑。
“並非直接用戰船作橋,而是需改造戰船。”
在眾人不解時,曹晚開始拆解戰船,並耐心講解。起初眾人困惑不已,隨講解漸深,眾人面露驚奇之色。
最終眾人完全領悟曹晚之意,仿佛推開了一扇新世界的門扉。
“奉孝、士元,速去繪圖。”
“奪回潯灕城後,全力制造此戰船。”
“讓吳軍優勢盡失。”
“昭示天下魏國之威。”
曹晚此刻氣勢如虹。
“魏國無雙!”
諸將齊聲高呼。
曹晚見狀展顏一笑。
散會後,趙雲等人整頓軍隊,郭嘉與龐統著手繪制新型戰船設計圖。
曹晚則在營內休憩。
另一邊,曹仁疾馳向渡溘城途中,偶遇正朝建業城行進的魏軍士兵。
兩隊相遇,曹仁發現領隊竟是副將。
他激動詢問戰況︰“你們如何?”
“回將軍,未有傷亡。”
曹仁先喜後疑︰“何故?”
“察覺吳軍逼近時即下令撤離。”
曹仁雖稍顯不滿,但隨即笑道︰“做得好。”
“守城兵力僅六千,敵眾我寡,硬拼只會徒增傷亡。”
曹晚並未責怪他的避退之舉,曹仁的副將雖感欣慰,卻仍帶著一絲失落道︰"只是心中愧對渡溘城中的百姓。"
副將的話讓曹仁豪邁回應︰"先回建業城。"
"陛下得知吳軍所為,已然震怒。"
"待我們歸去,他們必已籌劃妥當。"
"不久後,潯灕城定能重歸我手。"
"讓吳軍領教我們的厲害。"
曹仁的話語振奮了從潯灕城撤回的魏軍士氣,眾人隨即疾速朝建業城進發。
此時潯灕城中,諸葛誕正督促造船工人趕制戰船,他對進度頗感不滿。五日之期過于漫長,誰也無法預知魏軍何時卷土重來。以吳軍陸戰之力與潯灕城的防御,實難阻擋魏軍攻勢。
齊熊察覺到諸葛誕的焦慮,便詢問道︰"大將軍可是有難處?"
諸葛誕長嘆一聲答道︰"五日太遲,潯灕城距建業近在咫尺,魏軍隨時可能來襲。此地難以堅守。"
齊熊聞言眉頭深鎖,雖然城中有三萬吳軍,但魏軍人數達十萬,加上城防薄弱,潯灕城並非易守之地。只需魏軍傾力進攻,拿下它只是早晚的事。
"那麼大將軍,是否要舍棄這些戰船?"
這正是諸葛誕猶豫之處,戰船尚未完工便放棄顯然可惜。可若落入魏軍手中,則無異于助其反噬。
身旁一名敏銳的將領提議︰"大將軍,未必需完整戰船。"
諸葛誕與齊熊等人听見此言,皆投以注視。
諸葛誕疑慮地詢問︰“此話怎講?”
“稟告諸葛大將軍,山陰城設有造船坊。”
“只需戰船能航行即可。”
“無需裝配所有兵器。”
听聞此言,諸葛誕喜形于色。
“哈哈……”
“妙哉!妙哉!妙哉!”
部分將領未能即時領悟,見諸葛誕歡笑,愈發迷惑,齊熊亦在其列。
“是我的疏漏。”
“來人,速傳令!”
“眾人需全力完成戰船船身。”
“武器與艙室暫且不論。”
“三時辰內務必完工。”
諸葛誕下令後,周圍將領雖困惑,卻無異議,紛紛遵命而去。
此刻,諸葛誕身邊僅余齊熊一人。諸葛誕見其仍滿心疑惑,便含笑問︰“可還在困惑?”
“末將愚笨,請大將軍賜教。”
齊熊隨即請教。
諸葛誕一笑,反問︰“一艘船最基本的功能為何?”
齊熊稍作思索,答曰︰“水中行舟。”
忽而有所頓悟,齊熊臉上浮現豁然開朗之態。
“明了嗎?”
諸葛誕笑意盈盈地看著他。
“末將懂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們只需戰船抵達山陰城即可。”
“山陰城中可繼續裝配兵器。”
眼下只須趕在魏軍前完成船體,便可順利返回。
齊熊激動地說道。
諸葛誕見齊熊已然領會,甚感欣慰。
繼而轉身望向造船廠,俯視忙碌的人群。
從諸葛誕的態度可見,他對齊熊抱有培養之心。
“齊熊,本帥期望你日後有所成就。”
諸葛誕的話語讓齊熊倍感困惑,凝視著他。
“末將不解大將軍此言之意。”
諸葛誕未再多言,僅搖了搖頭,輕嘆一聲。
齊熊見狀也未追問,轉而將視線投向造船廠。
潯灕城。
接到諸葛延指令後,工匠與吳軍士兵全力趕制船體,其他功能性制造暫停。短短時間內,十艘戰船初具雛形,諸葛誕眉宇間笑意漸濃。
另一邊,建業城。
曹仁率部返回營地,值守士兵迅速入主帳報信。曹晚得知消息後,親自至主帳外迎接。曹仁與副將正欲進入,見狀上前見禮。
“參見陛下。”
曹仁與副將俯身行禮,曹晚溫聲道︰“免禮。”
“謝陛下。”
曹仁起身,其副將仍跪地不起。
“為何不起?”
曹晚疑惑,但維持威儀。
“臣有罪。”副將低頭,“吳軍突襲時,擅自下令全軍撤退,有損魏軍威名,請陛下責罰。”
語氣堅決,毫無退縮。
曹晚聞言臉色驟變,曹仁亦心生不安,雙手不由攥緊。
“此舉嚴重損害魏軍聲譽!”曹晚怒道,“即刻隨曹仁前往潯灕城,奪回失地!”
“若無法以功補過,便戰死于沙場。”
曹晚此言一出,曹仁及其副將皆是一驚。
“陛下,此話怎講?”
曹仁滿是疑惑地注視著曹晚。
“朕難道真是暴虐無度之人?”
曹晚略顯不悅。
听聞此言,曹仁急忙解釋︰“臣絕非此意。”
“臣僅覺此事匪夷所思。”
曹仁的話語令曹晚忍俊不禁。
“未戰先逃,無論如何都非小事。”
“這般懲罰,實則形同虛設。”
曹仁的話讓曹晚嘴角微揚,他轉向曹仁問道︰“攻打渡溘城的吳軍人數幾何?”
曹仁被這一問頓時啞口無言。
稍作回憶,他答道︰“約十五艘戰船,三萬大軍。”
“再問你,潯灕城中魏軍多少?”
曹晚的第二問直擊要害。
曹仁毫不猶豫地道︰“不足六千。”
“若你置身其中,是正面迎敵,全軍覆沒?”
“還是暫避鋒芒,保存實力,待機而動?”
曹晚的話讓曹仁陷入沉思。
雙方兵力懸殊如此,正面交鋒無疑是必死無疑。
撤退雖可保全實力,卻又有失大義之嫌。
一時之間,曹仁難以抉擇。
“大丈夫能屈能伸,豈可因虛名誤判大局。”
郭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此時郭嘉等人已至主帳外。
“參見陛下。”
眾人齊齊行禮。
曹晚揮手示意免禮。
“奉孝,繼續說。”
曹晚示意郭嘉繼續講述。
“是。”
郭嘉領命後,轉身對曹仁說道︰“六千對三萬,無論怎樣看,此局難翻。”
“既然如此,為何不設法減少傷亡?”
“若撤退為懦弱之舉,那拼死一戰又算什麼?”
“稱其為勇士是美言,說是愚者亦無不可。”
郭嘉此言令曹仁頓感窘迫。
“若你連部下性命都無法保障,卻讓他們因你的所謂忠義犧牲,這豈非愚行?”
“六千魏軍,數量雖不算龐大,卻也不可輕視。就這樣白白送與東吳充作人頭,無疑是削弱我方整體實力。”
“為了虛名便甘願赴死,值得嗎?”
郭嘉的話堅定了曹仁的決心。他向郭嘉深深一拜,語氣中滿是感激與決絕︰“多謝先生指點。”
“罷了,讓副將退下歇息吧。瞧把他嚇的。”
曹晚在一旁調侃道。
听聞此話,曹仁副將連忙致謝後離開。
“你先退下,明日,曹仁率三萬大軍收復潯灕城。”
“奉孝,圖紙準備得如何?”
面對曹晚的詢問,郭嘉與龐統一齊回應︰“未負聖望,已完成。”
隨後郭嘉從身後士兵手中接過圖紙呈予曹晚。
曹晚展開仔細查看。
片刻後,他笑著將圖紙卷起,交還郭嘉。
“好!好!好!”
“奉孝,士元明日隨曹仁前往潯灕城。”
“監督工程進度,務必盡快完工。”
“這次,朕要讓東吳見識一下真正的魏軍力量。”
曹晚此刻話語間盡顯霸氣與殺機。
“遵旨!”
眾人領命而去。
趙雲等人隨即引領曹仁著手部署明日出征的隊伍。
郭嘉與龐統則陪同曹晚入主帳商議。
“陛下,關于戰船改造一事。”
“臣等有幾點構思,不知可行與否,盼賜教。”
郭嘉與龐統在繪圖時有所啟發,特來請示建議。
兩人不敢貿然決斷,遂向主帳中的曹晚請教。
“哦?”
“但說無妨。”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