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誕凝視著這位充滿魄力的君主,滿懷信心地應答。隨後離去,前往軍營部署訓練計劃。他決心整頓吳軍,將魏軍徹底殲滅于本國水域。
“丞相,我該怎麼做?”
孫皓氣勢盡失,茫然望向張布。
“大王若能贏得民心,則吳國定能渡過此劫。”
張布思索後回答,雖未給出具體方案,卻道出這一關鍵。
“得民心者得天下,無畏強敵。”
听罷張布之言,孫皓陷入深思。戰局緊迫,如何凝聚民心成了他的難題。
張布沉默以對,僅靜靜注視著孫皓。孫皓眉宇緊鎖,眉頭難舒。
城中尚未傳來前線消息,百姓仍如往常般勞作生活。
“暫且走一步算一步,先強化水軍訓練。即便魏軍逼近山陰,我相信本地民眾會全力抗爭,畢竟這里是家園。”
張布試圖鼓舞士氣,對眉頭緊鎖的孫皓說道。
“但願如此。”
孫皓步出屋外,仰望蒼穹。
次日清晨,建業城門照舊開啟。未能入城的百姓早已在外等候,城門剛開,人群便蜂擁而入。
魏軍士兵指揮民眾依次接受檢查,進城秩序井然。相比昨日,今日新增了戶籍核實環節,這是曹晚昨夜下達的指令。
城門口增派兵力,街巷間亦有大批魏軍挨戶登記信息。面對龐大建業城,魏軍全面出動,街頭巷尾皆見其身影。
1830年
城內巡邏隊穿梭于街道,用喊話的方式提醒居民配合戶籍登記工作。
消息傳來,完成登記的百姓可獲得一貫錢,這令民眾熱情高漲,紛紛踴躍參與。
在百姓的支持下,魏軍士兵順利推進戶籍確認工作,效率極高。
與此同時,山陰城校場聚集了全城兵力,諸葛誕正準備展開操練。
“諸位將士,想必你們已知悉,魏賊已侵入我吳國疆域。”
“他們佔據我城池,殘害我子民,難道我們能坐視不理?”
諸葛誕情緒激昂,將士們也群情激奮,高聲響應︰“不能忍!”
待眾人平靜後,諸葛誕繼續說道︰“魏軍騎兵所向披靡,但我們並非毫無勝算。”
“水戰才是我們的強項,我們必須讓魏賊葬身江底,守護吳國!”
“魏賊沉江!”
“保衛吳國!”
戰士們的士氣被點燃,諸葛誕隨即宣布︰“即刻開始水戰操練,若魏賊來犯,必叫他們有來無回!”
一聲令下,各部將領帶領隊伍投入訓練。體能與實戰結合,營地內緊張而有序。
有人負重奔跑,有人演練軍技,每個人都在為即將到來的戰斗做足準備。
“開始操練!”
口號響徹雲霄,一場誓死𥕜衛家園的備戰就此拉開序幕。
諸葛誕見眾將士士氣高昂,嘴角不禁上揚。
與此同時,張布接到急報。
“大王!”
張布再次匆忙趕至孫皓面前,神色慌張。
“又出什麼事了?”
孫皓看著張布焦急的模樣,心中隱隱不安。
“建業……建業城傳來消息,魏軍……”
張布呼吸急促,語無倫次。
“建業城怎麼了?”
孫皓听聞建業城三個字,頓時眉頭緊鎖,預感不祥。
“建業城……恢復了。”
張布的報告令孫皓困惑不解。
“魏軍已經攻下了建業城?”
孫皓猜測這是張布想表達的意思。
對于孫皓來說,若有勝利捷報傳來,對吳國而言無疑是莫大的鼓舞。
“不是。”
張布搖頭,接著說道︰“魏軍入城後並未大肆殺戮,反而著手修復戰後的破壞。”
“目前城內百姓似乎並未抗拒魏軍。”
孫皓與張布均未料到會有這樣的結果。
“現在建業城有多少百姓返回了?”
孫皓內心希望人數不要太多,否則消息一旦傳到山陰,恐會引起動蕩。
“具體數字不明,但昨日四座城門都有人群排隊。”
“魏軍士兵正在各城門核查身份。”
這一信息讓孫皓陷入沉思。
“看來確實有不少百姓已返回建業城。”
孫皓疲憊地靠在椅背上。
“恐怕用不了多久,這消息便會傳到山陰了。”
“建業城中的商販與山陰城的商販多有往來。”
張布將心中憂慮道出。
孫皓听罷,心頭再度一沉。
若魏軍佔據建業城的消息傳至山陰城,吳國的根基定將遭受重創。
局勢危急,稍有不慎,後果不堪設想。
“速召諸葛誕!”
孫皓立刻命人去尋諸葛誕。
此刻,孫皓心亂如麻,張布亦焦躁難安。
若有更多人商議,或許能找出對策。
侍從聞聲趕忙前往校場尋找諸葛誕。
得知孫皓有急事,諸葛誕匆匆結束操練,趕往王宮。
甫入宮門,便見孫皓與張布愁眉不展、神情焦躁。
“何事令二位如此憂慮?”
諸葛誕不解地詢問。
“將建業城之事告知他。”
孫皓未多言,示意張布轉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張布復述了先前所述之事。
諸葛誕聞言,頓時愣住,思緒一時空白。
听聞建業城之事,諸葛誕深感震驚,亦察覺到危機。
“消息可確定?”
諸葛誕語氣平淡卻透著凝重。
“我再派人核實建業城情況。”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魏軍已開始控制建業城。”
“具體進展尚不清楚。”
張布坦言憂慮。
三人皆皺眉沉思。
一旦建業城百姓大多歸附魏軍,日後收復該城將更困難。
若城中民眾能協助吳軍里應外合,則奪回建業城的機會較大。
然而,以吳軍現有兵力,短期內難以集結足夠力量攻城。
三人寄希望于吳國百姓不會輕易倒向魏軍,同時盼魏軍盡快發動攻勢,在水戰中重創敵軍。
吳國百姓若得知本國實力增強,信心必將倍增,民心亦會向背分明。
民心既定,軍心必振,士氣隨之高漲。
士氣一盛,吳國實力自然得以提升。
“有何計策可擊退魏軍?”
“又如何使魏軍遠離建業?”
孫皓平靜道出心中所想。
“陸戰難敵魏軍鐵騎。”
“如今魏軍似欲于建業休整。”
張布剖析現狀。
“若魏軍處境如吾等般困頓呢?”
諸葛誕提出關鍵思路。
“如何令魏軍處境同吾等一般?”
“魏軍擁無敵鐵騎,此乃實情。”
張布雖不願挫其銳氣,卻不得不承認。
“若魏國國都被擾,豈有不回援之理?”
諸葛誕此言,讓張布與孫皓皆感意外。
“難點在于,何處能給魏國國都以威脅?”
“吾等現有余力行此事乎?”
張布斷然否決此念。
內外交困之際,吳國實難為繼。
吳國連組建征伐之師的兵力都捉襟見肘。
更遑論遠襲魏國國都。
縱使不計魏國國都守備如何森嚴,單是山陰至襄平間的重重關隘,吳軍能否抵達襄平尚屬未知。
“非謂吾等親征。”
諸葛誕莞爾一笑。
“汝意何為?”
听聞此言,孫皓立時興奮起來。
“可唆使他人代勞。”
諸葛誕話語一出,孫皓喜形于色。
但張布陷入深思。
“妙哉!”
“既能耗魏軍之力,又保吳國元氣。”
孫皓對諸葛誕的提議頗為滿意。
正當孫皓與諸葛誕歡欣之時,張布緩緩道出憂慮。
“此事不易施行。”
“有何依據?”
諸葛誕察覺到張布話中有試探之意,便用稍顯冷淡的語氣反問。
“首先要考慮的是人選。”
盡管听出諸葛誕語帶質疑,張布依舊直言︰
“匈奴。”
“匈奴意圖侵入中原之事,天下皆知。”
“若論阻礙,魏國無疑首當其沖。”
諸葛誕語氣篤定。
“如何確保匈奴按你的設想行事?”
張布追問。
“匈奴欲侵中原,勢必與魏國交戰。”
“只需告知他們魏軍不在境內,匈奴豈會錯失良機?”
諸葛誕情緒激動地回應。
“至于誰去……”
張布敏銳地捕捉到諸葛誕話語中的決絕。
他立即拋出最關鍵的問題。
此言一出,諸葛誕陷入沉思。
從山陰城啟程,至少需數月方能到達。
待抵達匈奴之地,局勢已難以預料。
匈奴遠離吳國,且其間橫亙著魏國。
即便繞過魏國,最終抵達匈奴,其反應亦不可測。
即便僥幸存活于魏國,也難逃死于匈奴的命運。
這無疑是九死一生的差事。
存活希望微乎其微。
在如此險境下,又有誰能自願前行?
三人一時無言。
“不去嘗試,怎知結果?眼下還有別的法子嗎?”
諸葛誕不願再思慮其他對策。
“那由誰來執行?”
“又誰能甘願冒險?”
張布目光如炬,直視諸葛誕。
“今日就此作罷,明日召集眾人商議。”
孫皓見二人爭執不下,遂充當和事佬。
勸他們暫且冷靜。
听聞孫皓之言,二人沉默。
“你們各自回去處理事務。”
“給我片刻獨處的時間。”
孫皓不堪其擾,便讓二人退下。
“嗯。”
張布和諸葛誕察覺到孫皓的疲憊,沒有遲疑地離開了。
張布著手處理文書事務,而諸葛誕則返回校場訓練士兵。
他們未曾留意到的一側,匈奴部族正暗中聚集力量。
申時的建業城,歷經一天恢復如初。城內多數人已恢復正常生活,因戰事未造成嚴重破壞,加之百姓歸返與魏軍努力,建業迅速重現昔日繁華。街巷間商販吆喝、行人穿梭,一切如舊,唯守軍換作魏卒不同以往。魏卒威名在外,然今日的溫和姿態贏得百姓擁戴。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