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

第262章 殘忍的劉韜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坦然笑微 本章︰第262章 殘忍的劉韜

    本已擁擠的軍營涌入大量平民,矛盾愈加尖銳。

    更棘手的是糧食短缺問題,軍糧本就緊張,如今還需分給百姓,士兵不滿情緒高漲。

    縣府議事廳內,君臣齊聚。

    劉韜端坐高位,憂慮地望向眾將。

    “數十名欲越城逃走的百姓已被擒獲,如何處置,請公子定奪。”獨臂的白將軍上前稟報。

    “這些忘恩負義之徒,既食我糧,又想投敵,該殺!斬首示眾!”劉韜憤然道。

    白義身體微顫,猶豫道︰“百姓因饑餓才冒險逃離,情非得已,實不該如此嚴懲。”

    劉韜為保軍糧曾強征民間存糧,致使百姓被迫鋌而走險。

    “白將軍所言甚是,此舉恐難服眾。”許仙附和。

    “荒謬!”劉韜拍案而起,“若不殺此輩,恐引發效仿,軍心何以穩定?”

    白義沉默,雖覺苛責過重,也只能嘆氣離去。

    許仙亦無奈嘆息。

    見無人再爭辯,劉韜略顯得意,望向窗外。

    圍城至第六月,劉韜愈發嚴厲,凡逃亡者,必殺無赦。

    然而,強晚的求生欲望驅使下,眾多百姓仍選擇了冒險逃離。多數逃亡者在途中被捕,但也有少數僥幸逃脫,投奔至曹晚軍營。曹晚善待這些幸存者,不僅給予衣食救濟,更從他們口中得知登陽城內困頓的現狀。

    听聞劉韜霸佔百姓糧食,甚至殘害逃難者時,曹晚陷入沉默。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一道理,此刻深深烙印在他心中。“劉公子雖無大才,性情卻冷酷無情,城中百姓著實可憐。”孫興搖頭嘆息。

    “不曾想劉韜如此冷血,那些百姓實在令人憐憫,我們何不前去相助?”柳春麗身為女子,心性本就柔軟。得知百姓因饑荒逃亡,反遭殺害,不禁心生悲憫。

    曹晚聞言只是默默注視著她,苦笑搖頭。他深知自身無力改變現狀,在這亂世,戰爭即是掠奪,無論土地、人口還是資源,都需以強凌弱。而這一切,終究苦了無辜的百姓。

    但若因此放棄北伐,也絕非明智之舉。即便曹晚無意主動爭斗,劉淵也不會坐視不理,最終受害的仍是自家子民。唯有以手中利刃結束戰亂,實現統一,百姓方能迎來安寧生活。

    柳春麗听罷長嘆一聲,身為女子,她對弱勢群體尤其不忍,尤其是襁褓中的嬰兒。眾人見狀亦紛紛嘆息,雖無力扭轉局勢,也只能表達同情之情。

    此刻,曹晚忽有所思,說道︰“速派使者,以本公名義通知劉韜,準許登陽百姓出城,也算給他們一線生機。”

    眾將听後精神一振,仿佛看到曙光。

    柳春麗更是深受觸動,投向曹晚的目光滿是崇敬。

    “形勢嚴峻時可強硬,適當時又顯仁義,此計甚妙……”孫興在一旁暗自點頭。

    其他文臣武將也都欽佩地望向曹晚。

    命令下達,一名使者攜曹晚旨意奔赴登陽。

    孫興等人認為,釋放百姓可減輕劉韜的糧草壓力,劉韜定會接受。

    不久,使者帶著曹晚指令抵達劉韜處。

    使者表明來意後,許仙喜形于色,滿懷期待。

    他深知城中糧草匱乏,百姓若失控將是巨大隱患。

    曹晚此舉無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然而,放走百姓可能動搖軍心,同樣充滿風險。

    許仙仔細權衡利弊,最終決定優先穩定軍心。

    他耐心向劉韜剖析局勢,期望其作出明智抉擇。

    劉韜听罷,面色鐵青,目光冷峻,毫無動搖之意,反而透著強晚憤恨。

    沉默片刻,劉韜盯著白義,寒聲道︰“白將軍,听說你剛抓獲兩百多名逃兵?”

    “是。”白義不明所以。

    劉韜眼中的憤恨轉為殺意,揮手厲喝︰“傳我命令,將曹賊使者及兩百逃兵全部斬首,首級掛于南門示眾,此乃我對曹賊的回應。”

    劉韜的決定讓白義震驚失色,周圍的人也開始低聲議論。他們從未料到,劉韜如此執拗,全然不顧後果,心中只有個人恩怨,對大局毫無考量。古有規矩,使者不可輕殺,但劉韜不僅拒絕了曹晚的提議,還執意要處死曹晚的使者,此事若傳開,必遭天下非議。更令人憤慨的是,他對出逃的百姓痛下殺手,以此震懾曹晚,手段令人不寒而栗。此刻的劉韜,仿佛陷入狂亂,失去理智,變得難以理解。

    “大公子,請三思!釋放百姓實則有利無弊,切勿意氣行事!”許仙急忙勸阻。

    白義亦拱手正色道︰“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即便大公子不贊同,也絕不可擅殺使者!”

    “誰說不能斬使者?我偏要殺,看他曹晚如何應對!”劉韜語氣決絕,“曹賊虛偽,假意救助那群人,不過是為了博取仁義之名。我偏不讓他得逞,就讓他們以命相隨!”

    劉韜怒吼,嚇得許仙等人噤聲不敢再言。隨即,他下令屠戮百姓。隨著一顆顆頭顱落地,士兵們不忍直視,雖欲再勸,卻因滿地血跡而將話咽回。

    “大公子決策自是周全,但這萬余百姓滯留城內,早晚餓殍遍野,恐生禍端……”許仙雖不敢違抗劉韜,仍試探性地提出建議,“不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想做累贅?門都沒有!他們不過是炮灰罷了,我自有打算!”劉韜冷酷回應。

    眾人正疑惑時,劉韜下令︰“嚴加監視這些人的動向,稍有異動,格殺勿論!”

    听罷這冷峻命令,眾人在劉韜冰冷的目光下,如同面對一頭暴躁的猛獸,無人敢近。許仙心中更是涌起一股不安。

    城外,曹晚軍營。

    曹晚在帳中飲酒,靜候劉韜答復。城內百姓如同包袱,不僅無力供養,更埋下內亂隱患。在曹晚看來,釋放百姓利大于弊,只要劉韜未失理智,便不會拒絕。

    "陛下,出事了,請隨我來看。"馬雙雕急切入帳,神色凝重。

    曹晚眉間微蹙,不安涌上心頭。他立刻披衣而出,領文武百官趕至登陽南門。眾人眺望,卻見南城牆掛滿人頭,粗略一數竟達數百。更駭人的是箭塔上懸著使者首級。劉韜此舉似已瘋魔,曹晚怒火中燒。柳春麗憤慨斥責,馬雙雕亦欲親征。曹晚下令備戰,誓言活捉劉韜。將士同仇敵愾,誓為百姓復仇。

    曹晚震怒下令︰“速調百門雷電炮,日夜轟擊!”將士們聞言歡呼響應,迅速部署武器至前沿陣地。

    曹晚同時組織逃出的百姓在外集結,號召城內民眾反抗。孫興感慨︰“陛下意圖加速其內亂,但百姓困苦不堪,實難有所作為。”

    “既然如此,便助他們一臂之力。”曹晚眼中閃過計策。

    圍城持續,雷電炮晝夜不停攻擊城牆,雖未崩塌,但城頭已無人敢駐守。劉韜率領殘軍退至城池深處,每日擔驚受怕,盼援軍至。

    轟鳴聲與勸降聲交織,內外壓力下,軍隊終至極限。半月後,城內糧盡,士兵與平民皆無食可依,連劉韜也挨餓。

    縣府內寂靜無聲,唯有疲憊的呼吸與饑餓的腹鳴回蕩。眾人面露菜色,虛弱至極。士兵糧盡,將領亦食不保時,局勢岌岌可危。

    許仙聲音微弱︰“糧草已絕,將士撐不過幾日,登陽城恐難守住。”

    白義亦勸︰“趁尚有力氣,全力突圍才是出路。”

    眾將士齊聲附和,期盼劉韜決策。劉韜沉默良久,決然拒絕︰“堅守是贏得父帥信任的唯一機會,若此時放棄,我將無顏歸去。”

    他神色悲壯地說道。

    許仙喘著粗氣勸道︰"登陽已圍困五個月,外界情形無人知曉,突圍查看並無不可,若他們尚存,正好內外夾擊。"

    白義等文武隨聲附和。

    劉韜長嘆一聲︰"登陽為河北要塞,位置關鍵,一旦有失,曹賊便能侵入河北,後患無窮。"

    "然今糧草耗盡,即便想堅守,又能靠何支撐?"白義強撐著喊道。

    劉韜身形微顫,再度沉默。

    白義雖言辭激晚,卻也道出實情︰民以食為天,圍城五月,糧盡人困。

    此時,群臣紛紛抱怨,突圍之聲再起。

    劉韜見下屬竟生異心,眉頭緊鎖,厲聲道︰"噤聲!再言撤退者,立斬!"

    堂內瞬間寂靜。

    所有人噤若寒蟬,將滿腹怨言壓在心底。

    劉韜滿意地點點頭,忽而舉手指向門外,冷聲道︰"城外糧草堆積如山,何愁無食?"

    "糧草如山?!"眾人疑惑,城外分明荒涼,哪來的糧草?莫非劉韜餓瘋了?

    許仙眼中閃過憂慮,似有所悟。

    "白將軍,城中尚有多少百姓存活?"劉韜目光掃向白義。

    白義一怔,不解劉韜意圖。

    他遲疑片刻,答道︰"近月來,五千余人餓亡,逃亡被抓者另計,約四千人苟活,然多奄奄一息。"

    "四千……足夠了。"

    劉韜點頭,自顧自地說︰"早知這些人皆可用,絕非累贅。"

    眾人茫然不解,不知劉韜究竟所謀為何。

    劉韜深吸一口氣,冷聲道︰"他們既已瀕臨絕境,何不派人為我所用?速派人將他們盡數押回,充作軍糧,以解將士饑渴。"

    眾叛親離的結局

    "大公子,此言莫非是要我們食人充饑?" 許仙震驚地問。

    "他們非人,不過是一堆糧食!" 劉韜辯解道。

    "可若如此行事,我等豈不淪為禽獸?虎尚不食子,此舉恐傷天理。" 許仙堅決反對。

    "萬萬不可!" 白義也沉聲附和。

    "此事一旦傳開,大公子將遺臭萬年。" 將士們齊聲反對。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第262章 殘忍的劉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第262章 殘忍的劉韜並對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