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騎突至,兩萬將士疾馳而來,曹晚大軍迅猛追擊,敵軍尚未來得及撤離,便已被包圍。片刻之間,戰場陷入一片混亂,哀號四起。
曹晚的重騎橫掃而過,開闢出一條血路,後續步兵緊隨其後,如同割草般迅速斬殺殘敵。這般景象,令人膽寒。
顏迪尚未反應,便目睹軍陣潰敗,全無扭轉局勢的機會。此刻,他才明白戰敗無可避免。原以為可輕易擊潰曹晚,揚名立萬,如今卻被現實狠狠打擊。
更令顏迪無法接受的是,曹晚的重弩陣竟破了他的騎兵防線,這巨大的屈辱讓他難以承受。他咬牙切齒,怒不可遏,揮刀亂砍,連續擊殺數名士卒以泄憤。
然而,雙拳難敵四手,縱使他武藝超群,也無力回天。一番發泄後,顏迪撥馬轉向,朝白帝城北渡口逃去。他的敗退引得殘部紛紛追隨,一同向白帝城方向潰散。
曹晚豈肯錯過良機,立即指揮全軍追擊。此時,敵將蔣奇正率五千步兵圍攻白帝城,攻勢猛晚。忽聞斥候急報︰“顏將軍戰敗,正撤往渡頭,請將軍速率步軍接應。”
“什麼?!”蔣奇震驚不已,“顏將軍坐擁鐵騎五千,怎會敗于步兵?”
話音未落,西南方向塵土漫天,喊殺聲震耳欲聾,曹晚大軍如潮水般涌來。面對鐵一般的事實,蔣奇只能無奈接受。他百思不解︰“曹晚究竟有何手段,竟能擊敗顏將軍?”
就在此時,白帝城門忽然大開,守將黃方率軍出擊。
前方有守軍,後方是曹晚的大軍,內外夾擊下,蔣奇的部下尚未開戰便四散潰逃。
“撤退!全軍向渡口撤退!”蔣奇見狀,大聲呼喊。
然而,為時已晚!
後方,曹晚的軍隊如潮水般涌來,轉眼間便將蔣奇的部下沖得七零八落。
曹晚沖鋒在前,揮舞戰刀,所向披靡。
蔣奇還未及逃離,便听到一聲怒吼,抬頭一看,曹晚高舉戰刀,直沖而來。
刀鋒未至,破空之聲已讓蔣奇膽寒。
情急之下,蔣奇舉刀抵擋,用盡全力想化解這一致命攻擊。
——
金屬交鳴聲響起,蔣奇震驚地發現自己的刀竟被曹晚輕易震飛。
“這就是曹晚?太可怕了……”
失去武器的蔣奇正震驚之際,突然感到頸間一涼,熱血噴涌而出。
就在他驚恐萬分時,曹晚擦身而過,戰刀輕描淡寫地劃過他的脖頸。
瞬息之間,鮮血飛濺,人頭落地。
主將被斬,士兵全線潰敗,丟盔棄甲狂奔。
曹晚指揮大軍緊隨其後,追擊逃兵,一路疾進。
黃昏降臨,曹晚追至渡口,只見數千敵軍擠在渡口附近,爭搶船只欲渡河逃生。
看著混亂的敵軍,曹晚冷笑一聲,“真正的戰斗才剛剛開始,讓我們盡情享受吧。”
白帝城靠近黃河,城邊設有水寨。當初顏迪剛佔水寨時,為方便北岸士兵渡河,將所有大小船只調往北岸。
如今,劉淵主力遠赴京津,短時間內無法趕來支援,而岸邊又缺乏足夠船只,這讓顏迪陷入困境。
望著僅剩的幾艘船,近五六千殘兵為爭奪登船機會互相殘殺。
那些僥幸登船的人一心只想逃往北岸,有些船還未坐滿便匆匆離開南岸。
不多時,南岸所有船只均已離開渡口,然而岸邊仍有三千余名袁軍敗兵未能登船。此時,曹晚的大軍已追至,敵軍嚇得不顧河水深淺,互相推搡著跳入黃河,企圖游至對岸。
“哪里逃?!”曹晚冷哼一聲,策馬沖入水寨,肆意斬殺。在他身後,兩萬將士亦涌入河中,如捕魚般逐個擊殺。
戰斗直至黃昏方歇,南岸的三千顏迪殘軍幾乎全滅,鮮血匯入黃河,染紅了整片水面。直至日落,這場屠殺才告終。
渡頭的水營中,曹字大旗迎風招展,昭示了此次勝利。從白帝城到渡頭一路,尸橫遍野,血流成河。除少數水性佳者僥幸游過對岸,其余皆被曹晚所滅。
逃至北岸的敗兵目睹對岸慘狀,心生畏懼。他們個個神情黯淡,低聲啜泣。“曹晚如此狡猾,我還有什麼臉面見主公……”顏迪嘆息,既恨又惱。無奈敗局已定,他強忍不甘,率殘部退回澄陽。
遙望敵軍潰逃,曹晚欣慰一笑。此戰殲敵七千,重創敵騎,士氣大振。“太子殿下,咱們大獲全勝,接下來如何行動?”馬雙雕滿身血跡,激動詢問。
曹晚滿意點頭︰“此役你功勞卓著,走,我們回去好好犒賞。”馬雙雕疑惑︰“白帝城不要了?”曹晚笑道︰“更精彩的戰場在前方,我已經準備妥當,走,回去慶功。”
話畢,曹晚下令棄守白帝城,率數萬軍民向灌陽方向撤退。
京津,黃河北岸。
十余萬大軍布陣于北岸,氣勢磅礡,令人震撼。
劉淵身披金甲,屹立案前,目光緊鎖黃河南岸,只待曹晚大軍渡河入網。然而,他已在此列陣一日,南岸卻毫無動靜,心中疑慮漸生。
不僅是劉淵,身旁的李豐田亦眉頭緊鎖,忐忑不安地說道︰“久候無果,恐是曹賊聲東擊西之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豐田道出劉淵心中所慮,劉淵不由一顫,頓感心悸。
數日前,劉淵收到澄陽情報,稱白帝一帶發現曹晚旗幟,疑為調虎離山之計,勸其迅速回師。但自負的劉淵並未理會,執意等候。
畢竟,帶領十萬大軍若被曹晚戲弄,何以立足?因此,劉淵寧可錯失戰機,也不願退兵。
“豐田,須沉穩,莫急躁。”劉淵強忍憂慮,安撫李豐田。
忽有斥候疾馳而至。
“報,白帝急報!曹晚親率兩萬大軍突襲白帝,顏將軍潰敗,折損七千兵力。”
……
一聲驚雷炸響,震得劉淵氣血翻涌,幾乎嘔血。
“曹賊,竟敢如此戲弄于我!”
劉淵猛然醒悟,確是中了曹晚調虎離山之計,怒不可遏。
眾人見劉淵暴怒,皆低頭噤聲,無人敢言。
身為天下第一大諸侯,劉淵率十五萬步騎南征,原以為能輕易取勝。
然而,初戰即敗,且敗得慘晚,令劉淵難以接受。
更糟的是,此戰損失五千精銳騎兵,士氣大挫。
此刻,劉淵仿若被曹晚狠狠摑了一耳光。
“主公,臣早提醒過,那曹賊狡詐多疑,若非我們貿然西進京津,留守澄陽或許不會落敗。”李豐田語氣中滿是遺憾。
劉淵听出話里的埋怨之意,臉色驟變,目光轉向許仙,試圖將責任推給他。畢竟,當初正是許仙極力主張西進。
許仙略一思索,忙反駁道︰“豐田此言差矣,戰敗的是顏迪,是他無能,怎能怪主公?”
許仙心思敏捷,將所有責任全推給顏迪,保住了劉淵的威望。
劉淵听後稍感寬慰,卻仍嘆息道︰“顏迪號稱河北第一猛將,竟慘敗而歸,實在令人失望。”
李豐田心中不悅,目光投向紀南。
紀南會意,笑道︰“主公勿憂,您麾下十五萬精銳,即便一時失利,也不影響最終勝利。”
“紀南所言有理,如今不如回師澄陽,直搗敵營,讓那小賊嘗嘗我軍實力。”
兩位謀士先後建言,劉淵終于恢復平靜。
然而眼下,顏迪戰敗,究竟該派誰領軍?
許仙急忙向劉韜遞了個眼色,示意他主動請纓爭取兵權。
紀南察覺後,立即提議道︰“顏迪已敗,臣推薦文亮為先鋒,為主公開路。”
顏迪與文亮,河北雙雄。
文亮聞言立刻明白,飛馬上前拱手道︰“末將願做先鋒,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劉淵對文亮的信任與顏迪相當,自然欣然同意。
于是,劉淵命文亮率領兩萬精銳作為先鋒,先行返回澄陽,強渡黃河。
劉淵親率十萬精銳隨後跟進,意圖直取白帝城。然而,他低估了曹晚的戰略眼光。早在劉淵計劃實施前,曹晚已主動撤離白帝城,退至灌陽布防。
黃河以北,文亮所部兩萬步騎先鋒抵達灌陽外圍,卻只見空城一座。待劉淵全軍渡河完畢,曹晚早已依托灌陽地勢完成縱深布防,構築堅固堡壘。
灌陽位于鴻溝上游,扼守運河要沖,地勢由平原逐漸轉為丘陵,易守難攻。此地距離許都較近,後勤補給便捷,是理想的戰略據點。半年時間里,曹晚命人挖掘深壕、設置鹿砦,將灌陽打造為固若金湯的防御陣地。
帳內燈火通明,曹晚專注批閱戰報時,得知文亮已逼近三十里外。片刻後,馬雙雕匯報劉淵主力尚需一日方能抵達。曹晚沉思間,與龐統對視一笑,默契盡在不言中。
“傳令張遼出擊!”一聲令下,埋伏已久的伏兵迅速出擊,直插敵陣。灌陽城外,煙塵蔽日,一萬魏軍如離弦之箭,迅猛襲來。
曹晚的大軍疾馳而來,不固守營地卻主動進攻,不知又在玩什麼花樣。文亮心生警覺。
遙望遠處塵埃漸近,文亮立即下令全軍出營布陣,準備迎敵。
號令傳出,文亮的部下迅速集結。他策馬陣前,嚴陣以待。
放眼望去,萬余曹晚軍已至,擺出攻營姿態。在“曹”字旗下,張遼立馬橫槍,傲然矗立。
塵埃落定後,文亮細看,張遼果然僅率一萬步兵,顯得頗為輕狂。
文亮面對兩萬集結的步軍,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刻沖上前,一舉消滅張遼部下,以建奇功。
佔據數量優勢,文亮信心滿滿,率十余精銳站于軍前,氣勢高昂。
而張遼軍則異常怪異,長途跋涉似無攻營之意,只是緩緩推進,高舉大盾。
文亮不明曹晚意圖時,這些人忽然齊聲叫罵。
這幫人專為辱罵而來,嗓門洪亮,訓練有素,不僅辱及劉淵祖宗,還把髒話編成順口溜。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