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

第226章 果然全力反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坦然笑微 本章︰第226章 果然全力反擊

    驟然間,一聲霹靂劃破長空,頃刻間,晴空轉陰,烏雲密布。

    這驚雷仿佛傳達天意。

    台下所有軍民皆被突如其來的雷聲驚動,紛紛抬頭仰望天空。

    幾息之間,眾人皆震撼無言,眼中滿是難以置信的神情。

    高台之上,烏雲驟然撕裂,仿佛被某種力量硬生生劈開一道縫隙。

    自那縫隙間,一束流光噴涌而出,蜿蜒回旋,似在勾勒無形的軌跡。

    此乃天象異變!

    台下軍民見狀,無不驚恐,迅速伏倒在地,虔誠祈願。

    曹晚目睹此景,內心狂喜。盡管事態盡在掌控,卻未料進展這般順暢。

    他凝視流光,待其消散後,天際浮現出清晰的圖紋——是一條龍。

    “龍!快看,天空竟現龍形!”軍陣有人高呼。

    此言甫出,眾人齊齊仰首,專注審視光影輪廓,越看越覺神似。

    片刻後,一致認定︰“是龍!太子殿下果然應此天兆。”

    剎那間,每個人腦海中都回蕩著相同的聲音︰

    “誓師現瑞,莫非天意昭示?”

    眾人視線齊刷刷投向曹晚,只見他坦然昂立,自信舉手,仿若迎接祥瑞降臨。

    這一刻,人人驚愕,思緒同步翻涌︰

    “天賜真龍,太子殿下乃真龍化身。”

    此呼聲如驚雷炸響,驅散眾人對劉淵的恐懼。

    “此為天降吉兆,諸位可見,太子殿乃天命所歸。”

    “即便劉淵稱鳳,我等太子亦為真龍。”

    “有上蒼庇佑,此戰必勝無疑。”

    “太子殿下英明神武,定能……”

    高台之下,嘈雜聲漸盛,終化作震耳歡呼。

    萬千將士與百姓齊齊俯身叩首,齊聲高呼“萬歲”。

    成功了,誰也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天氣變化,便讓眾人視我為天命之主。看來,這所謂天命的力量,確實不容忽視。

    這是曹晚的計策,借天時之力破解劉淵的謠言,以動搖民心。

    所謂天時異象,不過是操控天地風雲,借此假托天意,迷惑人心。

    天象瞬間消散,片刻後,烏雲散盡,一切恢復如初。

    盡管天象轉瞬即逝,但曹晚乃天賜真龍的觀念,已悄然扎根于數萬軍民心中。

    曹晚堅信,此事不久便會傳遍天下。

    十日後,劉軍大營。

    中軍帳內,劉淵望著一份份送來的情報,臉色陰沉,怒火中燒。

    “孫休和陸益這兩個狡猾之人,竟敢欺騙于我!”劉淵憤然怒斥。

    陸益與孫休表面上承諾出戰,可駐扎已滿一月,毫無動作,顯然是在敷衍劉淵。

    此事已令劉淵極為憤怒,然而更讓他氣憤的是接下來的事。

    近期,中原盛傳流言,提及曹晚誓師當日,風雲突變,天顯真龍的傳聞。

    這條流言輕易擊潰了他先前的鬼神之說,也大幅削弱了他的威望。

    中原百姓迅速倒戈,轉而敬仰曹晚。

    甚至一些世家大族,也受曹晚天賜之說影響,或被鐘會說服,紛紛投向曹晚,反抗之聲漸少。

    劉淵憤而將情報摔在桌上,意識到不戰而屈的戰略已成泡影。

    劉淵若想消滅曹晚奪取中原,只剩硬踫硬一條路。

    他一拳砸在桌上,罵道︰“區區雕蟲小技,竟迷惑了這些愚民,真是愚蠢!”

    此話一出,周圍眾謀士皆面露尷尬之色。

    劉淵自創的伎倆,如今卻反遭其咎,輸于曹晚後竟指責此為雕蟲小技,豈非自打耳光?他憤怒斥責,失了往日風度,眾將皆噤若寒蟬。

    劉韜見狀,憤然起身拱手道︰“父帥,事已至此,無需再遮掩。兒願率先鋒軍直取曹晚。”劉淵聞言,眉間殺氣頓顯。局勢至此,唯有強攻。

    與此同時,顏迪挺身而出︰“主公,願率河北鐵騎南渡,為大軍開闢通向許都之路。”劉韜本欲爭頭功,卻遇顏迪阻撓,不禁怒目相向。

    紀南看出端倪,出列勸道︰“大公子忠心可嘉,但曹晚用兵果敢,顏將軍身為河北猛將,由他打頭陣更為穩妥。”提及舊事,劉韜頗為尷尬,無言以對,畢竟屢敗于曹晚確鑿無疑。

    劉淵略作思忖,點頭道︰“紀南之言有理,顏迪听令,即刻率步騎一萬渡河。”“末將領命。”顏迪離去前,挑釁般看了劉韜一眼,劉韜雖心生怨恨,卻無可奈何。

    數日後,曹晚營地。經數日行軍,曹晚將營地遷至距黃河不足兩百里的位置。休整一日後,將士們準備出發,朝前線進發。

    忽報︰“黃方將軍來報,劉淵大將顏迪率一萬步騎過河,圍困白帝城,請太子殿下速援。”曹晚大驚,料到劉淵必不甘失敗,果然全力反擊。

    但曹晚未曾料到,劉淵的動作竟這般迅捷,更令他意外的是,劉淵派遣顏迪為先鋒。

    曹晚眉心微凝,深知顏迪驍勇無比,河北赫赫有名的猛將,其武力足以與己方精銳抗衡。

    “殿下,白帝乃南岸關鍵渡口,若落入劉淵之手,其後續大軍便可從容渡河。我等是否應即刻救援?”張遼進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曹晚未置可否,神情似有猶豫,陷入沉思。

    眾將亦紛紛請纓,懇請領軍直取白帝。

    龐統卻鎮定自若,淡然一笑︰“圍困白帝者不過顏迪一萬步騎,然北岸尚有劉淵十余萬主力。”

    此話一出,群情漸息,眾人皆靜候龐統剖析局勢。

    龐統續道︰“若我軍貿然救援白帝,劉淵必傾全力渡河,屆時我們將被迫迎戰十五萬敵軍,豈非正中其計?”

    曹晚聞言豁然開朗,隨即嘴角揚起冷笑︰“你的意思是,顏迪圍攻白帝不過是劉淵的調虎離山之策,意在誘我至白帝決戰,再伺機北上偷襲。”

    龐統笑意更深,僅輕輕頷首。

    曹晚瞬時明悟,年輕的臉龐浮現冷峻之色,眼中閃過一抹狡黠。

    “劉淵,老狐狸,既然你又要玩陰的,那便奉陪到底。”

    “傳聞曹晚頗為睿智,他當明白,一旦我軍順利渡河,踏入廣袤平原,以我騎兵之利,必能勢如破竹,令其無還手之力。”紀南言之鑿鑿。

    紀南話音剛落,廳內便有人頻頻點頭附和,認為紀南所言極是,逐漸向其靠攏。

    紀南贏得眾人信任,愈發自得,他剖析道︰“曹晚深知唯有阻止我軍渡過黃河,方有機會。故而白帝若遭圍困,曹晚必傾全力救援。”此言一出,眾人皆覺合理,紛紛點頭贊同,並私下盛贊紀南之智。

    “七二零”受眾人夸贊後,紀南更加意氣風發,嘴角浮現一抹狡黠笑意。

    隨後他續道︰“待曹晚到來,我軍即刻渡河,在白帝將其大軍一舉殲滅,便可一戰定天下。”

    其分析與決策獲眾人認可,連劉淵也對其深信不疑。

    听紀南侃侃而談,劉淵亦心生豪邁,眼神中閃過一絲狠厲。

    忽而,劉淵遙視曹晚方向冷笑,仿佛已預見敵軍覆滅。

    “紀南之策雖妙,但曹晚素來狡猾,恐怕不會按常理出牌。”李豐田憂慮提醒。

    紀南聞言,怒目斜視李豐田,眼底隱含不滿。

    怎料,自己的分析滴水不漏,策略深得劉淵歡心,如今眾人擁戴、主上倚重,李豐田竟橫加阻撓,紀南怎能不惱?

    二人同屬一派,實則性格截然相反。李豐田剛正耿直,常顧全大局;紀南則多迎合劉淵心意。

    李豐田此言打破廳堂和諧,令劉淵也頗感尷尬,一時無措。

    就在紀南心緒不佳時,斥候疾步闖入稟告︰“主公,南邊密探急報,曹晚昨夜拔營而去,徑直向京津進發。”

    帳內一片震驚,劉淵尤為疑惑︰“白帝危急,曹晚為何不救反走?究竟有何意圖?”

    白帝與京津均為黃河南岸靠近許都的重要渡口,二者相隔數百里。劉淵因白帝臨近澄陽,便決定自澄陽渡河,圍困白帝,並謀劃由此進軍中原。

    眾人皆料曹晚會為白帝所擾,但他卻率主力直取京津,令人始料未及。李豐田率先察覺曹晚意圖,驚呼︰“此子必已猜透我心,欲棄白帝,由京津渡河,斷我後路。”

    此言如醍醐灌頂,眾人盡明。劉淵亦頓悟,拍案而起,目光中滿是怒火。他原以為十五萬大軍足以讓曹晚俯首稱臣,豈料曹晚不僅主動出擊,更意圖奇襲己方後方,實屬狂妄至極。

    許仙見狀,建議速援京津以防糧道受威脅。劉淵采納其計,但李豐田又提出異議,認為曹晚此舉或為聲東擊西之策,建議仍集中兵力攻取白帝。劉淵听罷陷入沉思。

    許仙眉頭緊鎖,嚴肅地說︰“主公親率十五萬大軍南下,至今未能攻下一城一地,若再被曹晚反制,豈非有損主公威名?”

    許仙此言一出,劉淵心中的猶豫盡消。畢竟,在他看來,面子比勝負更為關鍵。況且,白帝有顏迪、蔣奇兩位猛將率鐵騎堅守,料無閃失。

    李豐田尚欲開口,劉淵揮手打斷,語氣堅定︰“吾意已定,澄陽主力即刻沿河西進,直取京津,聚殲曹賊。”

    劉淵決心既下,無人可阻。李豐田雖心生不甘,也只能將未出口的話語咽回腹中。

    與此同時,紀南與許仙的臉上浮現出了勝券在握的神情。

    號令下達當日,劉淵便率十余萬精銳由澄陽出發,西行而去。

    為防曹晚故技重施,劉淵亦下令南岸的顏迪繼續圍攻白帝,務必拿下此城。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第226章 果然全力反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第226章 果然全力反擊並對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