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晚隨即分兵搜羅糧草,籌備軍資。
不久後,他親率大軍直逼安息首都巴比倫。
魏軍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安息東部諸省接連淪陷。
不到一月,大魏軍鋒直抵巴比倫三百里外。
加西斯才獲急報。此時,他正率主力駐扎西利西亞行省,與羅馬軍對峙。
營帳內,加西斯眉頭緊鎖,與帕曼紐商議對策。
忽聞親衛急報︰“魏軍侵入我國,現已迫近巴比倫!”
加西斯震驚失色,難以置信。雖早知魏軍入境,卻未料其推進如此迅猛,僅月余便逼近國都。
“曹晚竟敢進犯王城!”加西斯驚怒交加。
帕曼紐請命︰“魏軍遠征必然疲敝,我軍回援,定可將其擊潰。”
加西斯稍定,卻憂心忡忡︰“然我正與羅馬開戰,若抽調兵力,敵方乘虛而入,如何是好?”
帕曼紐嘆息︰“形勢至此,別無良策。唯有一途,向羅馬割地求和。”
加西斯沉思無語。向羅馬乞和,實屬顏面盡失。
但若不求和,又何以抵擋魏軍?
長久沉默後,加西斯無奈嘆道︰“也只能如此了……但我擔心羅馬未必應允。”
帕曼紐勸慰︰“羅馬人精明,見利必從。”
加西斯醒悟,即刻遣使赴羅馬議和。
數日後,羅馬帝塞魯斯接獲求和文書。
他遂召集群臣,共議是否接納安息的請求。
"安息軍不久便會瓦解,我堅信勝利屬于我們。何必答應他們的求和?直接將其擊潰即可!"
重臣安東尼說道。
塞魯斯的目光轉向龐培︰"你覺得如何?"
龐培答道︰"魏國現已攻入安息,正朝巴比倫推進。加西斯此時求和,想必與此有關。"
塞魯斯神色微變,羅馬群臣亦隨之變色。
"東方人竟敢真的侵入安息,這前所未聞。"
"若我們不接受加西斯的求和,魏國恐會搶先佔領巴比倫。"塞魯斯說道。
"確實如此。"龐培接著說,"不如接受求和,讓安息與魏國互相消耗,我們便可坐享其成。"
然而,安東尼反駁︰"我羅馬大軍所向披靡,先踏平安息,再滅魏國便是,何必玩這些小兒把戲?"
羅馬諸將紛紛附和。
塞魯斯沉默良久,最終沒有立刻決定,而是遣散了眾人。
帳內只剩塞魯斯一人時,他開口道︰"出來吧。"
一名男子從內帳走出。
"曹晚已經攻入安息,你知道了吧。"塞魯斯問道。
男子點頭︰"知道,魏軍剛越蔥嶺,我就已經得知。"
"那麼,這曹晚究竟有何特別之處?"塞魯斯追問。
"此人極其殘忍,每攻下一城,必屠盡異族。"男子沉聲說道,"若他攻下安息與羅馬,定會將所有人殺絕!"
塞魯斯眼中閃過一絲驚懼。
"羅馬與魏國之間,注定一場大戰!"塞魯斯問,"對于加西斯的求和,你說,朕該不該接受?"
"必須接受!"男子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們可以借助安息人削弱魏國,最後再從中獲利。"
塞魯斯微微頷首,心中已有打算。
"你心思縝密,朕想知道,你究竟是誰?"塞魯斯下令。
男子脫下斗篷,露出真容。
"我是東方人。"
塞魯斯眼中閃過一抹奇異之色︰"你到底是誰?"
司馬師。
男人簡短回應。
“為何助羅馬對抗魏國?那可是你的故土啊。”塞魯斯疑惑發問。
司馬師憤然答道︰“曹晚害我父喪命,族滅家亡,我必取他首級!”
起初,司馬師欲借助安息之力對付魏國,以報此仇。
然而,加西斯不堪一擊,在與曹晚的交鋒中慘敗。
于是,司馬師迅速轉向羅馬,希望借他們的力量對抗曹晚。
“朕明白了。”塞魯斯點頭應允。
翌日,塞魯斯決定接受加西斯的求和提議,遣使返回安息。
加西斯得以暫時松懈,接受羅馬提出的條件。
安息以西的腓尼基、西利西亞、埃及等地皆劃歸羅馬。
塞魯斯接收割地後,立刻下令軍隊撤退。
羅馬的退讓讓加西斯稍有喘息之機,將注意力重新投向東邊。
昆塔城東,曹晚親自率領八萬鐵騎疾馳。
他意圖趕在安息援軍之前拿下巴比倫屏障。
魏延前來稟報。
“啟稟殿下,帕曼紐率十一萬騎兵逼近昆塔城百里。”
魏延拱手陳情。
曹晚皺眉思索︰“加西斯竟敢分出這麼多兵力,難道不怕羅馬趁虛而入?”
魏延道︰“錦衣衛探得情報,羅馬與加西斯達成協議,大軍現已撤至愛琴海。”
“羅馬人意在坐享其成。”曹晚冷笑。
隨即召來龐統商議策略。
帳內眾將意見不一,有的主張在昆塔城東扎營,先破帕曼紐再攻城。
另一派則建議直接迎戰十一萬敵軍。
曹晚將目光投向龐統︰“你有何見解?”
龐統道︰“我軍的優勢在于速戰速決,若帕曼紐固守昆塔不出,我們難以攻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曹晚點頭認可龐統的意見。
龐統言道︰“若深陷持久戰,恐羅馬先取巴比倫,于我方不利。”
“引帕曼紐出昆塔城,迫其決戰,如此安息軍便難以阻擋我軍攻下巴比倫。”
“安息軍本土作戰,八萬對十一萬,是否還需等待主力齊聚?”
顏良憂慮道。
龐統答曰︰“我軍士氣正盛,而安息人心志低迷,此乃良機。”
曹晚心意已決。
曹晚豪邁道︰“吾意已定,與安息騎兵決戰!”
決戰既起!
“戰!”張遼高呼。
諸將熱血沸騰,戰火點燃。
曹晚隨即越昆塔城,直面帕曼紐。
曹晚又遣一萬精騎,監視城內安息軍。
午後,魏軍抵達戰場。
曹晚布重騎嚴陣以待,卻遣趙雲、顏良等率輕騎突襲安息軍。
十里之外。
帕曼紐率十一萬大軍疾馳。
他深知兵法,欲先入城固守,無奈軍心低落,只能應戰。
當他距城十里時,聞魏軍已在城西列陣。
這表明帕曼紐決定在外與魏軍決一死戰。
“曹晚長途跋涉,竟敢與我對決!”帕曼紐怒吼。
“傳令,備戰!”帕曼紐厲聲下令。
十一萬安息軍向東進發。
帕曼紐戰術直接,以重騎兵沖鋒,擊潰魏軍。
前方塵土飛揚。
魏軍鐵騎現身。
“魏軍主動出擊!”帕曼紐皺眉下令布陣。
安息騎兵停住腳步,整隊列陣。
魏軍騎兵逼近。
顏良、趙雲分率鐵騎直沖安息軍。
“這點兵力,妄圖破我,豈不可笑!”帕曼紐命大軍緩進。
顏良率鐵騎逼近安息右翼。
大軍攜塵土之勢撲向安息軍。
安息重騎握緊刀鋒,準備迎擊。
一萬騎兵逼近百步。
顏良忽然轉向,斜刺敵陣。
大軍從安息軍前掠過。
顏良舉手揚弓。
一箭離弦,伴隨淒厲慘呼,一名安息騎士自馬上墜落。
大魏騎士彎弓搭箭,勁矢似飛蝗般直射安息軍,慘叫聲此起彼伏。安息士卒猝不及防,片刻間便橫尸遍野。帕曼紐揮刀格擋,卻難以阻擋箭雨之威。
“魏騎射術,竟如此精妙!”帕曼紐驚駭大喊。他未曾料到曹晚早有謀劃,魏軍騎射天下無雙。
顏良發箭後,縱馬疾馳而去。帕曼紐勃然大怒,欲驅重騎追趕。然而,此刻趙雲統領的一萬精騎已然殺到。萬余鐵騎轉向,從安息軍前方掠過,利箭齊發,又讓大批重騎兵倒地不起。
隨後,文丑率軍接踵而至,再次以箭雨覆蓋安息陣營。魏軍揚長而去,此番交鋒,已有三千安息將士喪命。
帕曼紐震怒,立即命令全軍推進追擊。安息軍浩浩蕩蕩地朝魏軍追去。但因以重騎為主,速度遠不及魏軍輕騎迅捷。待帕曼紐察覺時,魏軍已消失不見。
無奈之下,帕曼紐只好下令停止追擊,重新整隊。然而,安息軍尚未停穩,魏軍便再度殺回,重復先前戰術,一輪箭雨讓安息軍再損三千人。
帕曼紐這才醒悟,中了曹晚的誘敵之計。曹晚意在避免正面決戰,利用輕騎快速機動的優勢持續騷擾安息軍。帕曼紐進退維谷,若追則恐魏軍太快,若撤則可能被全殲。
安息軍距離魏軍主力尚有十余里,一旦撤退,魏軍必然追擊。屆時,安息軍將面臨滅頂之災。帕曼紐不敢輕舉妄動,任由顏良、趙雲率領鐵騎在側翼不斷襲擾。
城西,曹晚早已布陣完畢。午後,他遠遠望見安息軍的身影。顏良等輕騎已在攪亂安息軍陣型。曹晚唇邊泛起一抹冷笑,局勢正如他所料。
安息損兵慘重,士氣低迷。開戰前便折損八千精銳,曹晚欲施致命一擊。
曹晚下令︰"傳太史慈,狙殺敵寇。"
命令下達後,太史慈率輕騎迅猛突進,箭雨傾瀉,如密網般籠罩安息軍。安息將士蜷縮于馬背勉強抵御,重騎亦被魏軍肆意屠戮。
轉瞬之間,安息再遭重創,瀕臨潰敗。曹晚目光冷冽,高呼︰"張遼、于禁!"
兩位猛將出陣,領命沖擊敵陣。戰鼓震天,二將挾雷霆之勢殺出,鐵騎橫掃,似摧枯拉朽般碾壓安息防線。
安息主帥帕曼紐面色驟變,險些握不住戰刀。魏軍兵鋒強盛,總兵力已達十一萬,勢不可擋。帕曼紐嘶吼指揮,但安息軍陣型已被擾亂。
魏騎疾馳而至,局勢急轉直下。安息軍徹底失控,爭相逃竄。"違令者斬!"帕曼紐聲嘶力竭地試圖穩住軍心,卻無人響應。
"撤往巴比倫!"失去斗志的帕曼紐隨敗軍倉皇撤離。遠方煙塵滾滾,勝負已分。
曹晚見安息軍西撤,帕曼紐欲遁。
“想逃?”
曹晚厲聲道︰“傳令,追擊,一個不留。”
張遼、太史慈領命,分兩翼疾追,合圍之勢鋪開。
安息人無路可逃。
未及遠遁,便遭魏軍箭雨覆蓋,死傷慘重。
顏良與太史慈率鐵騎緊追,血路綿延十數里。
魏軍窮追不舍,安息軍遺棄六萬之眾,僅剩兩萬殘兵。
帕曼紐僥幸脫身,卻見前方渡口已被封鎖。
于禁、李典並肩而立,攔阻其退路。
二人奉曹晚之命,提前趕到此處,布下天羅地網。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