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笑容瞬間僵住,取而代之的是震驚與疑惑。
司馬徽等謀臣武將同樣神色大變,滿心驚疑。
一時間,眾人竟忘了江油城的具體位置。
“拿地圖來!”
劉備回過神來,高聲喊道。
親衛急忙呈上地圖,劉備俯身細看,看到江油城的位置,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江油城位于劍閣後方,這表明魏軍已繞過劍閣,深入成都平原腹地。
“江油為何失守?是何人所為?”
劉備聲音顫抖地問道。
“啟稟主公,據傳是魏國太子曹晚!”
王累沙啞著嗓子回答。
大殿之內,蜀漢群臣皆顯惶恐。
“又是曹晚那逆賊!他怎會繞過劍閣天險,直取江油?”劉備喃喃自語,滿臉驚懼疑惑。
難道曹晚真的飛過了山嶺?
不僅是劉備,就連以謀略著稱的司馬徽也難以理解。
眾人均是無從知曉。
忽而,目光驟凝,瞬間明悟。
他拍案痛呼︰“主公,必是曹晚從陰平小道繞過劍閣天險,突襲江油城!”
陰平小道!
這四個字讓劉備愈發迷茫。
“那陰平小道北起陰平,南抵江油,是一條荒蕪人煙的古徑。”
“此道過于艱險,自從劍閣道開闢後便被遺棄,就連我蜀地本地人都鮮有人知。”
“曹晚那逆賊,又是如何得知?”
眼中滿是不信。
“這……這怎麼可能?”
劉備渾身一顫,神情僵滯。
他赫然察覺,身為蜀王,對自身疆域地理的熟悉竟遠不及曹晚這個外敵。
羞慚、懊悔、驚愕等種種負面情緒頓時籠罩全身。
“即便曹晚循陰平道而來,江油城有王平把守,又為何輕易淪陷?”
張任質問。
“王平不敵曹晚,見局勢不利,便投降了曹軍!”
王累怒聲說道。
劉備臉色大變,瞬時暴怒。
他拍案怒斥︰“王平這叛徒,竟背叛于我,可恨!”
殿中諸將紛紛痛罵王平。
“主公,事已至此,多言無益。”
“江油既已失守,若繼續固守劍閣,一旦曹晚再佔涪城,我軍將被切斷退路。”
“眼下,主公當立即放棄劍閣,退守涪城。”
在一片憤慨聲中,司馬徽率先冷靜下來。
棄守劍閣!
四字如刺,深深扎入劉備心間。
“若劍閣天險失守,又該如何抵御曹操父子?”
劉備咬牙切齒,滿目悲憤不甘。
司馬徽嘆息道︰“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眼下保住手中這支大軍才是重中之重。”
劉備無奈地揮了揮手,“罷了,傳令下去,放棄劍閣,退往涪城。”
諸將神情低落,士氣低迷。
此時,冷笑一聲︰“主公,這劍閣豈能輕易舍棄?末將有一計,可大敗魏軍。”
“什麼妙計,快講!”
劉備眼中重新閃過光芒。
“我們若主動撤退,曹操必然全力追擊。”
“劍閣以南雖漸平坦,卻是設伏的絕佳之地。”
“只需佯裝敗退,誘使曹操深入埋伏,定能一舉擊潰他!”
他侃侃而談,獻上計策。
劉備重拾信心,欣然道︰“子孝此計甚佳,就這麼辦!”
當夜,劉備下達命令,全軍撤離劍閣,向南退卻。
為吸引曹操追擊,他又下令沿途丟棄武器裝備,制造潰敗跡象。
劍閣以北,魏營中。
劉備剛撤走,曹晚攻佔江油的消息便傳至曹操處。
曹操喜形于色,立刻下令進攻劍閣。
此刻劍閣已空無一人。
魏軍未損一兵一卒,便奪取了這座天險要塞。
劍閣城頭,魏國旗幟迎風飄揚。
曹操站在城牆上,俯瞰蜀地山川,笑意滿面。
劍閣失守,意味著通往成都的道路已被打開。
從此,魏軍鐵騎可直搗成都平原。
無險可據的劉備,如何能在平地與魏軍抗衡?
劉備,統一天下的機會就在眼前!
“陛下,還猶豫什麼?立刻派輕騎追擊,一舉消滅劉備!”
夏侯淵急切請戰。
曹洪也激動地說︰“探馬回報,劍閣以南盡是敵軍遺棄之物,蜀軍定是軍心動搖才倉皇而逃,此時不追更待何時!”
兩位宗室重臣均主張出擊。
其他將領也群情激昂,紛紛要求追擊。
“奉孝,你有何看法?”
曹操卻按捺住沖動,望向郭嘉。
郭嘉拱手說道︰“陛下勿急,太子殿下早已預見劉備會舍棄劍閣南逃,臨行前特意留給臣一個錦囊,命臣在此刻打開呈上。”
“晚兒竟對今日局面早有預料?”
曹操眼中光芒閃爍,滿是驚訝。
隨即,郭嘉取出錦囊中的密計交給曹操。
曹操急忙展開,只見上面寫道︰
劉備棄守劍閣,必定棄甲丟盔,假裝潰敗,引誘陛下輕率追擊。陛下切記不可中計,只需穩扎穩打,穩步南下即可。
曹操恍然大悟,不禁贊嘆︰“晚兒心思縝密,竟將大耳賊的一舉一動算得如此精準,幸虧留下了這錦囊,否則我們就要中了他的圈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曹操隨後將曹晚的密計展示給諸將。
諸將看完後紛紛點頭,個個面露敬佩之色。
“太子殿下果然英明,堪稱神人!”
眾人異口同聲感嘆。
曹操揮手下令︰“傳令全軍,從劍閣出發,穩步南下,萬不可落入大耳賊的圈套!”
命令下達後,十萬魏軍從劍閣出發,朝涪城方向南下。
一切正如曹晚所料。
劉備的蜀軍並非真的潰敗,而是在邊戰邊退,試圖引誘魏軍上當。
曹操因曹晚提醒未中計,致使劉備的計劃落空。
劉備在數百里間不斷撤退,見曹操始終不上當,明白之計失敗,最終退至涪城。
退到此城後,劉備不敢再退,必須在此堅守,擋住曹操的攻勢。
縣府大堂內氣氛凝重。
“曹操穩扎穩打,步步推進,已深入我成都平原,很快就會逼近涪城。”
“現在,你們還有什麼抵御之策?”
劉備神情疲憊,向眾人問道。
滿臉愧色,無計可施。
司馬徽亦搖頭嘆息,毫無辦法。
劉備深陷困局,連兩位絕謀之士也束手無策。
劉備握緊拳頭,滿臉失望。
此時,劉封挺身而出,拱手說道︰“父王,眼下只剩一個辦法。”
“快說!”劉備意外于劉封的進言,急切追問。
“目前只有向孟獲借兵,讓他率蠻軍北上擊潰江州的八萬魏軍。”
“擊破南路魏軍後,再讓蠻軍與南面四萬兵力北上支援涪城,才能擋住魏軍攻勢。”
劉封提出此計。
劉備身子一震,眼中閃過一絲希望。
“孟獲野心不小,怎會輕易北上助戰?世子此計未免太過理想化。”
對此提議,有人持懷疑態度。
“此計雖非萬全,卻至少還存一線生機。若不然,您是否已有必勝之策化解眼前危機?”
對方被反問得啞口無言。
“父王!局勢至此,哪怕僅有一絲希望,也需嘗試。”
“兒臣願前往南中勸說孟獲出兵相助!”
劉封鄭重一拜,主動請纓。
劉備沉思許久,嘆息一聲︰“事到如今,也只能試試了,刻不容緩,封兒即刻動身。”
“兒臣遵命!”
劉封心中稍安,隨即領命離去。
出府後,馬謖已在門外等候。
二人目光交匯,心照不宣,一同離開。
四下無人時,劉封開口道︰“幼常,除了背叛父王,我真無別路可走嗎?”
語氣帶著些許不忍。
這一計策,即以說服孟獲出兵為由,實則借機擺脫劉備控制,投奔南中,是馬謖為劉封設計的計劃。
“曹晚用兵如神,若劍閣尚在,蜀王或許還有機會逆轉局勢。”
“如今劍閣已失,蜀王絕無可能抵御曹操父子,保住成都。”
“殿下若不盡早抽身,只能隨蜀王一同覆滅!”
馬謖剖析利弊。
“你所言,我自是明了。”
劉封嘆息一聲,“然蜀王終是我父皇,在這危急之時,我若棄他而去,心中實難割舍。”
“殿下在蜀王眼中,不過是個養子,哪比得上他的親子劉禪。”
“據我所知,當日殿下失了江州,蜀王震怒,竟有廢除殿下世子之位之意。”
“蜀王尚且不顧父子情分,殿下又何須掛懷?”
馬謖語氣帶刺地說道。
劉封的手猛地攥緊,眼中閃過一絲怨恨。
沉思許久,他冷哼一聲︰“若他不念父子之情,也休怪我不義,走!”
劉封策馬揚鞭,消失在風沙之中。
兩日後,曹操領軍十萬抵達涪城,扎營布陣。
次日,曹晚率軍自江油趕來,父子相會。
皇帳內,曹操設宴為曹晚慶功。
“陰平一役,使劍閣天險形同虛設,古今用兵之奇,無人能及晚兒此計!”
“來,敬你一杯!”
曹操笑著舉杯,曹晚坦然飲盡。
父子歡笑。
“晚兒,如今那劉備已退至涪城,東、西兩營互為犄角,你認為該怎樣攻取涪城?”
曹操再次含笑詢問。
“劍閣既失,蜀軍軍心潰散,不堪一擊!無論是兵力還是士氣,我軍皆佔上風。”
“此時無需多費心機,只需憑借優勢兵力,強攻涪城即可!”
曹晚霸氣提出進軍策略。
“妙!”
曹操拍案而起,朗聲道︰“諸將听令!”
張遼、黃忠、顏良、文丑、夏侯淵、曹洪等大魏名將齊齊站起,戰意昂揚。
“晚兒,如何調度,你來發令!”
曹操將兵權交付曹晚。
曹晚毫不謙讓,傲然起身,環視諸將。
“夏侯淵、文丑听令!”
“臣在!”
兩位將領同時出列。
曹晚擲下令箭,冷喝︰“二位听令,率三萬精兵,于拂曉直擊蜀軍左營,不破敵壘,不得回營!”
“末將領命!”
顏良、曹洪二人出列。
“你二人領三萬兵力,猛攻敵營右翼!”
曹晚再次擲出令箭。
“臣等遵命!”
張遼與黃忠挺身而出。
“隨吾中軍沖鋒,以烽火為號,明日踏平涪城!”
“末將必勝!”
諸將領命而歸。
曹晚環視眾人,豪邁言道︰“來日正午,涪城共聚,痛飲凱歌!”
眾將士熱血激蕩,斗志昂揚。
次日黎明前,大魏軍隊按計逼近涪城駐軍。
涪城北門外,四萬魏軍嚴陣以待,曹晚持戟遙望敵城。
東方微亮,號令即發。“點烽火!”
高地處狼煙騰空,火光映徹十里。
曹晚戟鋒指向涪城,怒吼︰“踏平此地,擒拿劉備!”
“踏平涪城!”“生擒劉備!”
四萬戰士齊聲怒吼,聲震長空,大地震顫。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