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滿心歡喜,快步上前扶起曹晚。
“叔父,我不僅替您鏟除了敵軍,還為您帶來一位貴客。”
曹晚微微一笑,轉身招呼。
張合疾步向前,單膝跪地︰“末將張合,參見主公!”
曹操略顯驚訝,隨即展顏而笑。
“晚兒,原來你不但殲滅了袁紹的騎兵,還成功收服了此人?”
曹操目光中流露贊賞之意,笑容溢于言表。
曹晚卻冷然道︰“叔父,袁紹至今尚不知他的精銳已毀,佷兒正想給他一個驚喜。”
曹操撫須大笑︰“好!你自行定奪便是。”
片刻之後,曹營大門洞開。
曹晚手握長槍,策馬緩行而出。
顏良、文丑以及新降的張合緊隨其後。
四騎並肩,直至鄴城南門外。
城頭頓時鼓聲震天,警報四起。
得知消息的袁紹急急趕來,立于城頭。
“僅帶四人前來,曹晚究竟意欲何為?”
袁紹雙眉緊鎖,心中隱約不安。
待四人漸近,他終于看清來者身份。
“張合!”
袁紹失聲驚呼,臉色驟變。
守城將士無不震驚,一時茫然無措。
城下。
“張合。”
曹晚回頭瞥了一眼,冷笑一聲︰“去向你的舊主問安吧。”
“是!”
張合毫不遲疑,領命前行。
深吸一口氣,他高聲說道︰
“袁本初,你的五千精騎已被曹子昭將軍剿滅,如今我張合已歸順曹公!
曹公麾下有如曹子昭這般戰神,你袁家再無翻身之機。
若識時務,速開城投降,曹公念及昔日聯手反董之情,或可留你一條生路!”
城頭袁軍面面相覷,盡皆茫然。
張合不僅是河北名將,更是他們的最後一道屏障。
如今連他也歸降了曹晚,眾人不禁心生絕望。
張合立于城前,公然勸降袁紹。
袁軍士氣瞬間崩潰。
“張合!”
“我對你不薄,你竟敢背叛于我,何其無義!”
袁紹震怒,聲音前所未有的激晚。
“袁本初,你縱容諸子相爭,令營中烏煙瘴氣,人人自保,不願為你效力。”
“你昏庸無能,敗于曹公,實屬必然。”
“良禽擇木而棲,我投奔明主曹公,乃順天意,有何不可?”
張合毫不愧疚,直言袁紹之過。
“你……你……”
袁紹氣得發抖,竟說不出話來。
“河北將士听令,曹公有前將軍,破此城易如反掌!”
“袁家氣數已盡,我河北兒郎為袁家流血太多,無需再為其殉葬!”
顏良亦站出,嚴厲勸降。
“曹將軍所向披靡,天下諸侯多為其所滅。”
“若欲活命,速縛袁紹投降,否則曹將軍破城,必讓你等追悔莫及!”
文丑策馬向前,發出警告。
三位河北名將同時勸降,對以河北人為主的袁軍造成巨大精神沖擊。
城頭袁軍頓時陷入混亂。
“顏良、文丑、張合,你們背信棄義的小人,我必殺你們!”
袁紹憤怒至極,面目扭曲,大聲咒罵。
“袁紹老賊!”
曹晚持戟指向城頭,厲聲道︰“我曹晚言出必行,定滅你袁家。速備棺槨,我將送你與袁尚及兩子團圓!”
留下一句狠話後。
曹晚撥馬轉身,帶顏良三人離去。
“曹晚……曹晚……”
袁紹怒吼,聲音沙啞。
忽然間。
他怒火攻心,噴出一口鮮血,重重摔倒。
“主公!”
“父親!”
城頭袁軍上下頓時陷入混亂,慌忙將昏厥的袁紹抬下城樓。
夜幕降臨,大將軍府內。
袁紹悠悠轉醒,剛睜開眼便是一陣怒吼。在眾人苦口相勸下,情緒才稍顯平緩。
“事已至此,你們還有什麼計策?不妨直說。”
發泄完怒火的袁紹,氣息微弱地問道。
眾人沉默無言,各自嘆息。
“主公,形勢如此,鄴城恐難以固守。不如北上幽州,重建易京防線。”田豐低聲進言。
袁紹神色一凜。記得當年,公孫瓚于易京構築的防線堅不可摧,自己費盡心力攻打一年仍未成功。若非公孫瓚輕舉妄動,主動出擊,恐怕至今都無法攻破易京。
“我若親自前往易京,難道要將鄴城白白拱手送給曹操?”
袁紹不甘示弱。
“主公可先行至易京,另派一員大將帶領萬余精銳守衛鄴城即可。”
“鄴城城牆已經加固,曹軍的襄陽炮難以奏效,堅守數月應無問題。況且鄴城背靠漳水,不用擔心被圍困。待主公修好易京防線,守軍便可撤退北上與您匯合。”
田豐再次提議。
袁紹眉頭略舒,環視殿前諸將,卻無人敢接此重任。太史慈、朱桓雖為良將,卻非自己嫡系,怎能放心交付鄴城?
接連失去張合、鞠義後,嫡系將領中已無人能擔此大任。
“父親,孩兒願留守鄴城,為父親爭取時間!”
此時,袁尚挺身而出,請纓留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袁紹注視著他,目光中流露猶豫。上次黎陽失守、三萬大軍覆滅的慘敗記憶猶新,他怎能對這個兒子放心?
“父親放心,孩兒必定死守鄴城,哪怕曹操父子再挑釁,也絕不應戰!”
...
袁尚明白父親對自己的疑慮,毅然立誓。
審配亦道︰“主公,屬下願留下輔佐三公子,必定堅守至主公修好易京防線。”
“罷了,事已至此,尚兒雖愚鈍,也只能用了。”
袁紹心中無奈,嘆道︰“好,為父便給你一萬兵馬守衛鄴城,這次你萬不可再讓為父失望。”
袁尚大喜,急忙說道︰“父親盡管放心,孩兒此次必定建功立業,絕不會讓您失望!”
議事完畢,袁紹命眾將散去,著手安排北撤至易京的事宜。
唯獨劉備留了下來。
“玄德還有何話要說?”
袁紹詢問。
“即便袁公重修易京,但僅憑幽州一隅之力抵抗曹軍,恐怕一年半載能撐住,又怎能支撐三五年?”
劉備話中有深意。
袁紹听後一震,說道︰“玄德若有良策,不妨直言。”
“備認為,袁公唯一的機會在于說服關中馬騰等西涼諸侯,揮師東進,直擊曹操在河南的老巢。”
“西涼十萬鐵騎,橫掃天下,若他們肯出兵,曹操必然退守南方。”
“那時,袁公不僅可保河北,還可爭取時間,重整軍隊,再與曹操決戰!”
劉備獻上計策。
袁紹眼中光芒閃爍,點頭道︰“玄德此言甚是,但馬騰、韓遂等人目光短淺,恐不會輕易出兵。”
“袁公請放心,備與馬騰曾有舊交,願前往關中說服他們出兵!”
劉備滿懷信心。
袁紹精神振奮,急切地說︰“既然如此,那就拜托玄德一行了,老夫撥給你三千精兵,立即護送你前往關中。”
“袁公放心,備定不負厚望!”
劉備毅然領命。
隨即,劉備持袁紹令箭,火速趕往袁營調遣兵馬。
剛踏入大帳,一名年輕文士早已等候。
“袁紹果然中計,放我來關中了,先生這脫身之計確實高明!”
劉備滿心佩服,向年輕文士深深一揖。
……
“主公過獎,不過小計謀罷了。”
年輕人淡然一笑,自嘲道。
劉備再次開口問道︰“元直先生,有一事我一直心存疑惑,不知是否該問?”
徐庶正色答道︰“主公既然以我為友,我自當坦誠。主公但問無妨。”
劉備便道︰“我劉備丟了徐州,失去了兩位兄弟,孤身投靠袁紹,可謂狼狽至極。先生為何遠道而來,特意助我?”
“皆因我受了一位好友囑托。”
“那位好友是誰?”
“是我摯友諸葛亮。”
徐庶說出了這個名字。
“諸葛亮?就是人們所說的臥龍,曾輔佐江東孫策對抗曹晚,卻不幸被曹賊所害的諸葛孔明?”
劉備驚訝不已。
“正是他。提起孔明之死,徐庶神色悲憤。
當年我和孔明隱居荊州,拜師于水鏡先生門下,情同手足。”
“他一向敬重主公,稱天下英雄中,唯主公才是真正的仁德之君,堪當匡扶漢室大任!”
“所以,曹晚攻佔荊州時,孔明便托我北上徐州,輔佐主公並與孫策聯盟,共擊曹賊。”
“誰知,當我抵達徐州時,主公已敗于曹晚,轉投袁紹。”
“本想前往江東與孔明匯合,不料曹晚也攻下了江東,孔明因此遇害。”
“我心中滿是悲憤,牢記孔明遺願,這才來到河北尋到主公。”
徐庶神情悲痛,講述了這段往事。
劉備嘆息道︰“這諸葛臥龍確實是個忠義之人,只可惜和我那兩位兄弟一樣,都命喪曹晚之手!”
說著說著,劉備愈發憤慨,咬牙切齒。
“主公安心,我定竭盡全力助主公,鏟除曹賊,為那些死于他手下的仁人志士復仇!”
徐庶拱手說道。
劉備由悲轉喜,不禁笑道︰“有先生相助,何愁不能報仇雪恨,復興漢室!”
兩人相視而笑。
就在此時,帳簾掀開。
兩位少女將軍踏入營帳。
“銀屏參見叔父!”
“星彩參見叔父!”
兩人同時拱手行禮,英姿勃發。
劉備輕輕點頭,揮手示意︰“兩位佷女,快去準備,今夜我們就離開鄴城,啟程前往關中。”
兩位少女神情微變。
“叔父,那曹晚就在近處,我們還未給父親和三叔報仇,為何要走?”
關銀屏皺眉質問。
張星彩也說道︰“對啊叔父,我要親手殺了曹晚,為父親復仇!”
徐州戰敗後,劉備身邊只剩下這兩名佷女跟隨,逃至河北。
雖年紀尚輕,又是女子,但她倆出身名將之家,自小習得武藝。
此時此刻,劉備唯一的可用武將,僅剩她們二人。
“兩位佷女,袁紹無能,鄴城淪陷已成定局。留在此地不僅無法除掉曹賊,還會拖累袁紹。”
“所以主公打算前往關中,借助西涼將領的兵力對付曹操父子!”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