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

第359章 燈譜新生•古法新傳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急不可耐的姬爾伽美神 本章︰第359章 燈譜新生•古法新傳

    開春後,燈盟的藏經閣迎來了一場特別的“鑒燈大會”。各地守燈人帶來了祖輩傳下的古燈譜,有的紙張泛黃、字跡模糊,有的蟲蛀破損、殘缺不全,卻都藏著失傳的燈術秘訣。陳文瀚特意請來了李華元和甦櫻,要一起修復這些珍貴的燈譜,讓古法燈術重見天日。

    “這是西域的《轉經燈要訣》,”一位白胡子老牧民捧著卷羊皮燈譜,顫巍巍地展開,“上面記載著用駝絨混合燈油的法子,能讓燈焰在風沙中不熄,可最後三頁被沙蟲蛀了,再也找不到了。”

    李華元用醫燈的碧焰輕輕掃過燈譜,碧光所過之處,殘缺的字跡漸漸浮現淡影︰“醫燈的‘回光術’能顯影殘墨,咱們可以根據上下文補全。”他讓弟子備好紙筆,“你說說當年父輩的用法,我來對照修補。”

    甦櫻則在修復一本南疆的《藤燈密錄》,燈譜是用樹皮縴維制成的,受潮後字跡暈染,她用琉璃燈的銀焰小心烘干,再用特制的燈膠粘合撕裂處︰“這上面的‘纏藤燈陣’能淨化瘴氣,可惜缺了布陣的時辰圖,得結合獵頭族的歷法才能補全。”她立刻傳訊給南疆,讓獵頭族少主寄來歷法抄本。

    韋小寶抱著本《擲燈老譜》湊過來,譜子封面寫著“揚州老字號”,里面畫著各種刁鑽的擲燈角度,有的甚至需要倒立擲燈。“這可是我爺爺那輩傳的,”他得意地說,“當年靠這譜子,咱們揚州擲燈隊從沒輸過!就是最後一頁的‘絕命燈’沒畫完,說是太險,怕後人學了出事。”

    陳文瀚翻看譜子時,銅燈的金焰突然在最後一頁跳動,映出幾行淡金色的字跡——竟是“絕命燈”的補全心法,只是心法旁批注著“非危急勿用,傷燈傷己”。“原來不是沒寫完,是故意隱去了凶險之處。”陳文瀚將心法抄錄後,在原譜上畫了個醒目的燈煞符號,“得注明風險,不能讓後人盲目學習。”

    修復燈譜的過程中,守燈人們發現了許多古法燈術的巧妙之處︰北境的冰燈能用月光聚能,江南的蓮燈能借水流傳脈,星瀚的晶燈能儲存光脈能量……這些方法與現代燈術結合,竟踫撞出奇妙的火花。

    “你看,”林晚晴將護族燈的日月紋與古燈譜的星象圖對照,“古法用燈講究‘順天時’,我們現在的光脈布陣可以借鑒,讓燈脈隨日月星辰的軌跡調整,效率會更高。”她畫出新的布陣圖,將現代光軌與古法星象結合,圖上的光脈流轉得更加順暢。

    阿竹則在整理《燈史》時發現,初代守燈人曾用“燈油調配術”讓神燈適應不同地域的氣候,他立刻將此法與李華元的醫燈術結合,研制出能在沙漠、雨林、冰原通用的“萬域燈油”,解決了傳燈使換地域需換燈油的難題。

    三個月後,修復後的燈譜被匯編成《古法新傳燈譜大全》,分為“心法卷”“術法卷”“器具卷”三冊,每冊都標注著古法原文、修復注解和現代應用案例。陳文瀚在序言中寫道︰“傳承不是守舊,是讓古老的智慧在新時代發光;創新不是棄古,是讓前人的心血能更好地守護當下。”

    燈譜發布那日,燈盟舉辦了“新老燈術交流會”。老牧民演示著修復後的轉經燈術,駝絨燈油燃的燈焰果然在模擬的風沙中穩如磐石;年輕的傳燈師則用古法蓮燈結合光脈晶,讓蓮燈在水中開出會發光的花,引得眾人喝彩。

    最讓人驚喜的是韋小寶的“新擲燈術”,他將古法倒立擲燈的角度,與星瀚的光影瞄準術結合,燈輪擲出後能在空中轉彎,精準命中數丈外的目標,卻又巧妙避開了心法中的凶險之處。“這叫‘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韋小寶得意地拱手,引來滿堂大笑。

    夕陽下,修復好的古燈譜被整齊地擺在藏經閣的新書架上,現代燈術的新譜則放在旁邊,兩者的光脈在空氣中交織,像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陳文瀚撫摸著泛黃的古譜封面,銅燈的金焰映著上面的燈紋,仿佛看到初代守燈人的身影在光中微笑。

    他知道,這些燈譜承載的不僅是技術,更是一代代守燈人的智慧與信念。修復它們,不是為了復古,是為了讓前人的守護之道能在今日延續;創新它們,不是為了顛覆,是為了讓古老的光脈能更好地適應新的挑戰。

    藏經閣的燈靜靜亮著,照亮了書架上的新舊燈譜,也照亮了守燈人傳承與創新的路。這條路,既有古法的根基,又有新術的延伸,就像燈灣的合歡櫻,扎根于古老的土壤,卻長出了帶著新燈紋的枝葉,生生不息,光照未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方便以後閱讀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第359章 燈譜新生•古法新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第359章 燈譜新生•古法新傳並對鹿鼎記之四十二章經秘聞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