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朝堂在經歷索額圖事件後,逐漸呈現出一片清明的氣象。玄燁帝龍心大悅,決定趁此良機,徹底解決漠南地區的領土紛爭。瓖紅旗與科爾沁部之間的爭端由來已久,雙方因草場邊界問題多次發生沖突,不僅導致牧民傷亡,還影響了大清與蒙古諸部的和睦關系。
“小寶、圖圖、祥泰,此次漠南之行,關系到大清的邊疆穩定與民族團結。朕命你們三人全權負責此次談判,務必讓雙方達成和解。” 玄燁帝的密旨斬釘截鐵。韋小寶、胡圖圖與祥泰領旨後,立刻著手準備,韋小寶還特別請來精通蒙語的雙兒同行,以確保談判順利進行。
一行人快馬加鞭,直奔漠南科爾沁部的駐地。漠南的草原廣袤無垠,天似穹廬,牧民的氈房如繁星點點。然而,這看似寧靜的草原之下,卻暗潮涌動。瓖紅旗與科爾沁部的邊界地帶,牧草豐美,水源充足,是雙方爭奪的焦點。韋小寶抵達邊界時,正逢兩部族的年輕牧民因爭奪水源發生激烈沖突。胡圖圖與祥泰立刻上前制止,雙兒則用蒙語大聲勸解。
“瓖紅旗的牧民們,科爾沁部的兄弟們,大家都是大清的子民,何必因小事傷了和氣?” 雙兒的聲音清亮而堅定。兩族的牧民們雖怒氣未消,但听了她的勸解,逐漸停下手來。
科爾沁部的首領巴特爾與瓖紅旗的首領阿拉坦聞訊趕來。巴特爾身著華麗的狐裘長袍,腰間佩刀,面龐剛毅;阿拉坦則身披貂皮大氅,頭戴嵌玉皮帽,眼神中透著不羈。二人相見,互相冷哼一聲,顯然是積怨已久。
“韋小寶,你來得正好。這科爾沁部的牧民,總是越過界河來搶奪我們的草場。” 阿拉坦率先發難,手指巴特爾。巴特爾也不甘示弱︰“瓖紅旗的人才是得寸進尺,他們去年就侵佔了我們三處水源,牧民們飲水都成問題。”
韋小寶心中明白,這邊界之爭,實則是歷史遺留問題與資源分配不均共同作用的結果。他穩穩站定,清了清嗓子︰“二位首領,大清律法明確規定,各部族草場、水源以界河為界,互不侵犯。如今這紛爭,已影響大清邊疆穩定,聖上甚為憂心。”
胡圖圖見狀,立刻補充道︰“瓖紅旗與科爾沁部皆是大清的肱股之臣,若為這等小事失和,豈不讓準噶爾余孽與東瀛宵小有了可乘之機?” 祥泰也適時拿出玄燁帝賜予的詔書,宣讀聖上對邊疆和睦的期望。
巴特爾與阿拉坦听完,面色稍緩。韋小寶趁機提出解決方案︰“依大清律例,以界河為界,各自退後三里,設立新的界碑。同時,由大清撥款,在爭議區域修建公共水井,供兩族共用。” 胡圖圖與祥泰點頭附和︰“這是聖上的恩典,望二位首領三思。”
雙兒輕撫佛珠,藍光輕閃間,向二位首領展示出大清律法的公正與威嚴。巴特爾與阿拉坦對視一眼,皆看出對方眼中的猶疑。阿拉坦突然冷笑︰“這方案看似公道,可這界碑由誰來立?若是你們說了算,我們瓖紅旗怎會服氣?”
韋小寶早料到會有此一問,他從懷中取出一枚銅制界碑模具,模具上鑄有大清國徽與玄燁帝的御璽︰“這界碑模具乃聖上親賜,上有御璽印鑒。所立界碑,由大清勘界使會同兩族長老共同完成,確保公正無私。”
巴特爾接住模具,仔細查驗後,龍眉微挑︰“既是聖上的恩典,我科爾沁部自當遵旨。” 阿拉坦也接過模具,撫摸御璽,不再言語。韋小寶松了口氣,知道二人已動心。
為確保方案萬無一失,韋小寶又提出由大清戶部出資,資助兩族改善牧區設施,並設立互市,促進兩族經濟交流。這一提議不僅緩解了資源緊張,更為雙方提供了共贏的契機。
“這韋大人想得周全啊。” 巴特爾與阿拉坦皆點頭稱是。雙兒趁機擬定協議草稿,用蒙漢雙語書寫,確保雙方理解無誤。胡圖圖與祥泰則在旁監督,防止意外變故。
然而,就在協議即將達成之際,瓖紅旗的副首領烏蘭台突然站出,面露不悅︰“阿拉坦大人,這協議雖好,可我們瓖紅旗的面子往哪兒擱?去年被科爾沁部搶奪草場的事,難道就這麼算了?”
烏蘭台的言語挑撥,瞬間讓氣氛再度緊張。阿拉坦皺眉怒視烏蘭台︰“烏蘭台,你這是公然抗命!” 韋小寶心中一凜,知曉這是內部矛盾在作祟。他暗中示意祥泰留意烏蘭台的舉動,以防其破壞大局。
胡圖圖則試圖緩和氣氛︰“烏蘭台大人,大清的和睦是聖上最看重的事。瓖紅旗與科爾沁部若能攜手,不僅能解決眼前紛爭,更能為後世子孫留下佳話。”
雙兒也輕聲對烏蘭台說道︰“烏蘭台大人,您是瓖紅旗的長輩,理應以大局為重。若因小我之爭壞了大清邊疆穩定,聖上怪罪下來,誰也擔當不起。”
烏蘭台听後沉默不語,雙拳緊握。韋小寶見狀,立刻提出以大清的名義嘉獎兩族在此次談判中的誠意,並在互市中給予瓖紅旗更多貿易優惠。這一承諾終于讓烏蘭台松口︰“既是為大清著想,烏蘭台願听從聖命。”
協議最終達成,巴特爾與阿拉坦在韋小寶的主持下,于協議上簽下名字並按下手印。玄燁帝的恩詔隨後宣讀,賜予兩族首領金質腰牌,並宣布在爭議區域設立大清邊疆和睦碑,以資紀念。
與此同時,韋小寶安排胡圖圖與祥泰分別帶領工程隊,在爭議區域修建公共水井與界碑。雙兒則協助兩族牧民安置新草場,確保過渡期的平穩。經過數月的努力,漠南的草原恢復了往日的寧靜,牧民們在新的草場上放牧,互市的貿易也讓兩族的經濟愈發繁榮。
在這場紛爭中,胡圖圖與祥泰的組織協調能力得到極大鍛煉,而韋小寶的談判技巧與政治智慧更是讓玄燁帝刮目相看。大清的邊疆在他們的努力下,愈發穩固。
然而,榮耀與成就的背後,韋小寶始終記得胡圖圖與祥泰的付出。他在給玄燁帝的奏折中,特意奏請嘉獎二人,並請求設立邊疆安撫使一職,由胡圖圖與祥泰共同擔任,以確保漠南地區的長治久安。
“小寶兄弟,這次漠南之行,多虧了你的謀劃。” 胡圖圖在草原上與韋小寶對飲,望著遠方的界碑與互市,眼中滿是欣慰。韋小寶搖頭︰“若非你們配合默契,我這嘴皮子功夫也難奏效。”
祥泰舉杯︰“這次成功,當敬大清,敬聖上,也敬我們兄弟同心。” 三人相視而笑,一飲而盡。夜幕降臨,草原上空繁星閃爍,似在為這來之不易的和平見證。
漠南的風,吹過兩族的草場,也吹向更遠的未來。韋小寶、胡圖圖與祥泰的傳說,繼續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流傳,成為大清邊疆史冊中,最閃耀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