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中的謠言風波就此平息,朱棣的威望不僅沒有受損,反而因為他迅速查明真相,更加深得將士們的敬重。
而在後宮,李萱的軍需用品送到邊疆後,朱棣收到了這份“大禮”。
“這是母後送來的軍需用品?沒想到母後如此用心。”朱棣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軍需用品,心中十分感動。
朱雄英在一旁看到這一幕,心中嫉妒不已︰“哼,不過是一些軍需用品,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朱棣看了朱雄英一眼︰“雄英,你不懂。母後此舉,不僅是對將士們的關懷,更是對本王的支持。這其中的心意,豈是你能明白的。”
朱雄英心中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李萱的舉動很快傳到了朱元璋的耳中。
“陛下,皇後娘娘為邊疆將士們制作了大量優質的軍需用品,送到了前線。將士們都對皇後娘娘感恩不已呢。”一位太監向朱元璋匯報。
朱元璋微微點頭︰“嗯,皇後此次做得不錯。看來她對邊疆戰事也很上心。”
李萱得知朱元璋的反應後,心中暗喜︰“孫貴妃,看來陛下對本宮的表現很滿意。這是個好機會,本宮要趁熱打鐵,再在陛下跟前好好表現。”
孫貴妃點頭︰“娘娘英明。只是,馬皇後那邊肯定不會坐視不理,我們還是要小心。”
李萱微微一笑︰“哼,她能有什麼辦法?本宮已經佔了先機。”
然而,馬皇後並沒有放棄。她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從朝堂入手。
“孫貴妃,李萱在後宮屢屢佔得先機,我們在後宮一時難以扳回局面。本宮打算聯絡朝中支持太子的大臣,讓他們在陛下跟前為太子和本宮多美言幾句,順便打壓一下李萱和朱棣的勢力。”馬皇後說道。
孫貴妃微微皺眉︰“女皇陛下,此舉風險不小。萬一被李萱和朱棣察覺,恐怕會引發更大的矛盾。”
馬皇後咬咬牙︰“事到如今,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只要能削弱李萱和朱棣的勢力,冒點風險也值得。”
于是,馬皇後開始秘密聯絡朝中大臣。
馬皇後緊鑼密鼓地聯絡朝中支持太子的大臣。她深知,若想在這場爭斗中扳回一局,必須借助朝堂之力。
“大人,女皇陛下希望您能在陛下跟前為太子殿下多美言幾句,同時暗示陛下,李萱和朱棣的勢力擴張過快,恐對朝廷不利。”馬皇後派去的人對一位大臣說道。
這位大臣心中有些猶豫︰“此事非同小可,若被燕王和皇後知曉,恐怕會惹來麻煩。”
來人微微一笑︰“大人不必擔心,女皇陛下自有安排。而且,太子殿下將來繼承皇位,您若此時相助,日後必定富貴無憂。”
大臣思索片刻,最終點頭︰“好吧,老夫願意相助。但務必小心行事,不可走漏風聲。”
與此同時,其他幾位被馬皇後聯絡的大臣,在各種利益的誘惑下,也紛紛答應幫忙。
而李萱這邊,眼線很快傳來了馬皇後聯絡大臣的消息。
“娘娘,據眼線來報,馬皇後正在秘密聯絡朝中支持太子的大臣,似乎在謀劃著什麼。”孫貴妃焦急地向李萱匯報。
李萱心中一凜︰“這個馬秀英,果然不甘心失敗。看來她是想從朝堂入手,打壓本宮和燕王。孫貴妃,你立刻去告訴燕王,讓他有所防備。同時,本宮也會想辦法應對。”
“是,娘娘。”孫貴妃領命而去。
李萱心中思索著應對之策,突然眼楮一亮︰“有了,本宮可以在朝堂上尋找支持自己的大臣,讓他們與馬秀英聯絡的大臣對抗。”
于是,李萱開始利用自己皇後的身份,拉攏一些中立的大臣。
“大人,如今朝堂局勢復雜,燕王忠心耿耿,為大明立下赫赫戰功。而女皇陛下卻聯合一些大臣,意圖打壓燕王和本宮。大人若此時支持本宮,本宮定不會虧待大人。”李萱對一位大臣說道。
這位大臣心中權衡利弊,覺得李萱背後有朱棣支持,且如今在後宮風頭正盛,說不定將來會有更大的勢力。
“娘娘放心,下官願意支持娘娘和燕王殿下。”大臣說道。
李萱心中大喜︰“好,有大人相助,本宮就放心了。大人若有任何需要,盡管開口。”
在邊疆,朱棣得知馬皇後的舉動後,心中冷笑︰“馬皇後,你竟敢在背後搞這種小動作。既然如此,本王也不會坐以待斃。”
朱棣立刻召集謀士商議對策。
“謀士,馬皇後聯絡大臣意圖打壓本王和母後,我們該如何應對?”朱棣問道。
謀士微微皺眉,思索片刻︰“王爺,我們可以讓支持我們的大臣在朝堂上主動出擊,揭露馬皇後兄長之前的惡行,以及她此次聯絡大臣的陰謀,讓陛下看清她的真面目。同時,王爺在邊疆繼續立下戰功,鞏固自己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朱棣微微點頭︰“好,就按你說的辦。本王這就寫信給朝中支持我們的大臣,讓他們見機行事。”
很快,朝堂上就因為馬皇後和李萱各自聯絡大臣,形成了兩派勢力。支持馬皇後的大臣開始在朝堂上暗示朱元璋,朱棣和李萱的勢力過大,可能會對朝廷造成威脅。
“陛下,如今燕王手握重兵,皇後娘娘在後宮也頗有手段。臣擔心他們的勢力過度膨脹,會影響朝廷的穩定。”一位大臣說道。
朱元璋听了,心中有些不悅︰“朕自有分寸。燕王為大明立下戰功,皇後也為後宮事務盡心盡力,你們不要無端猜測。”
就在這時,支持李萱和朱棣的大臣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不同看法。燕王忠心耿耿,為邊疆穩定立下汗馬功勞。至于皇後娘娘,在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此次還為邊疆將士籌備軍需用品。倒是女皇陛下,其兄長之前犯下惡行,此次又暗中聯絡大臣,不知有何居心。”這位大臣毫不客氣地說道。
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大臣們分成兩派,爭論不休。
朱元璋看著大臣們爭論,心中十分煩悶。他沒想到後宮的爭斗竟然蔓延到了朝堂,而且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