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朱棣被誣陷一事的風波後,大明宮廷看似恢復了平靜,實則暗流涌動。李萱在後宮的地位愈發穩固,她越發大膽地參與後宮諸事,甚至偶爾還會在朱元璋處理政務時,以皇後的身份發表自己的見解。
一日,李萱趁朱元璋心情不錯,在御書房中與他閑聊。“陛下,如今朝堂局勢漸穩,後宮也該有所革新才是。臣妾覺得可以適當調整一下後宮的用度規制,節省開支,也能為朝廷減輕些負擔。”
朱元璋微微點頭,看著李萱,眼中多了幾分欣賞︰“皇後所言極是,你能為朝廷著想,朕很欣慰。只是這後宮之事,向來繁雜,你需謹慎行事。”
李萱心中一喜,沒想到朱元璋這次竟如此輕易地認可了她的提議。“陛下放心,臣妾定會妥善安排。”
然而,李萱的這一行為卻引起了馬皇後的不滿。馬皇後雖對李萱一直有好感,但她察覺到李萱的勢力在後宮和朝堂都逐漸膨脹,隱隱有威脅到自己地位的趨勢。
這日,馬皇後將李萱召至寢宮。“萱兒,你近日在後宮的舉動,本宮都看在眼里。你積極為朝廷著想,這是好事,但也要注意分寸。後宮與朝堂不同,切不可過于張揚。”
李萱心中一緊,趕忙說道︰“女皇陛下,臣妾明白您的意思。只是臣妾一心想為陛下分憂,才會如此。”
馬皇後微微皺眉︰“本宮知道你的心思。但你要清楚,這後宮之主終究還是本宮。你雖有能力,但也不能逾越了規矩。”
李萱心中委屈,但還是恭敬地說道︰“是,女皇陛下。臣妾記住了。”
從馬皇後寢宮出來後,李萱心中煩悶不已。“哼,馬皇後這是忌憚本宮了。看來本宮以後行事要更加小心。”李萱暗自思忖。
與此同時,後宮中那些原本就對李萱不滿的嬪妃們,看到馬皇後似乎對李萱有所不滿,又開始蠢蠢欲動。
“姐妹們,你們听說了嗎?女皇陛下把皇後娘娘叫去,訓了一頓呢。看來女皇陛下對皇後娘娘也有意見了。”達定妃小聲地對其他嬪妃說道。
“真的嗎?那我們是不是有機會扳倒她了?”胡順妃眼中閃過一絲希望。
“別急,我們再觀察觀察。不過,這可是個好機會,我們要好好把握。”達定妃心中盤算著。
而在朝堂上,朱棣因邊境整頓軍備有功,得到了朱元璋的獎賞和更多的權力。這讓朱雄英心中十分忌憚,他深知朱棣的勢力不斷壯大,對自己和父親朱標的威脅也越來越大。
“皇太孫,如今燕王在朝堂上的威望日盛,我們不能坐視不管。”朱雄英的心腹謀士說道。
朱雄英微微皺眉︰“我也知道此事棘手。但燕王如今深受皇爺爺信任,我們該如何應對?”
謀士思索片刻︰“殿下,我們可以在軍隊方面想辦法。燕王在北方軍團勢力龐大,我們可以暗中拉攏一些北方軍團的將領,分化他的勢力。同時,我們也可以在朝堂上尋找機會,揭露燕王的一些小過錯,讓皇爺爺對他的信任有所動搖。”
朱雄英微微點頭︰“好,就按你說的辦。不過,一切行動都要小心,不能讓燕王察覺到我們的意圖。”
于是,朱雄英開始在軍隊和朝堂上秘密展開行動。他利用自己皇太孫的身份,暗中與一些北方軍團的將領接觸,試圖說服他們站到自己這邊。
“將軍,如今燕王勢力漸大,若他掌控朝堂,恐怕對各位將軍不利。皇太孫殿下宅心仁厚,若殿下登基,必定不會虧待各位將軍。”朱雄英的心腹對一位北方軍團的將領說道。
這位將領心中猶豫︰“此事非同小可,容本將軍考慮考慮。”
而在朝堂上,朱雄英也在尋找機會,準備給朱棣來個措手不及。
不知李萱能否化解馬皇後對她的不滿,後宮的嬪妃們又會如何策劃對付李萱,朱雄英在軍隊和朝堂上的行動能否成功,朱棣又會如何應對朱雄英的挑戰。大明王朝在這後宮波瀾再乍起,朝堂暗涌又重生的關鍵時刻,局勢愈發復雜,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場而暗中較勁,一場更加激烈的風暴似乎即將來臨。
李萱察覺到馬皇後對她的態度轉變後,決定主動示好,以緩和兩人之間的關系。她精心挑選了一些珍貴的布料和首飾,親自送到馬皇後的寢宮。
“女皇陛下,這是臣妾特意為您挑選的,希望陛下喜歡。”李萱滿臉笑意地說道。
馬皇後看著李萱送來的禮物,心中明白她的用意。“萱兒,你有心了。只是本宮並不在乎這些身外之物,你以後行事,多注意些分寸便好。”
李萱趕忙說道︰“女皇陛下教訓得是,臣妾日後定會謹言慎行,凡事以陛下和後宮大局為重。”
馬皇後微微點頭,臉色稍有緩和︰“你能明白就好。起來吧。”
李萱松了一口氣,看來馬皇後對她的態度有所好轉。然而,就在她準備離開時,卻听到了一些風聲。
“娘娘,听說達定妃她們又在密謀對付您,好像是想在陛下和女皇陛下面前再次誣陷您。”孫貴妃匆匆趕來,小聲地對李萱說道。
李萱心中冷笑︰“哼,這些人還真是不死心。既然她們想自尋死路,本宮就成全她們。孫貴妃,你去安排,密切監視她們的一舉一動,一旦有確鑿證據,立刻向本宮匯報。”
“是,娘娘。”孫貴妃領命而去。
與此同時,在朝堂上,朱雄英開始實施他的計劃。他找到了一位與朱棣有過節的大臣,讓他在朝堂上彈劾朱棣。
“陛下,燕王近日在朝堂上結黨營私,排除異己。許多大臣都敢怒不敢言,望陛下明察。”這位大臣跪在朝堂上,大聲說道。
朱元璋心中一凜,看著這位大臣︰“你所言可有證據?若無證據,隨意彈劾皇室宗親,可是大罪。”
這位大臣心中一慌,但還是硬著頭皮說道︰“陛下,臣雖無確鑿證據,但朝堂上眾人皆有目共睹。燕王勢力龐大,對朝廷構成了威脅。”
朱棣站在一旁,心中大怒︰“陛下,此人純屬污蔑。臣一心為朝廷效力,何來結黨營私、排除異己之說?”
朱元璋看著朱棣和這位大臣,心中有些猶豫。他深知朱棣的能力,但也擔心他勢力過大,威脅到朝廷的穩定。
“此事朕會調查。若有人故意誣陷,朕絕不輕饒。”朱元璋冷冷地說道。
退朝後,朱棣心中煩悶。“謀士,朱雄英這小子竟敢在朝堂上誣陷本王,我們該如何應對?”
謀士思索片刻︰“王爺,既然他想玩陰的,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我們可以收集朱雄英在軍隊中拉攏將領的證據,在朝堂上揭露他的陰謀。同時,我們也可以在陛下和朝中大臣面前,展現我們的忠心和功績,讓陛下對我們更加信任。”
朱棣微微點頭︰“好,就按你說的辦。本王倒要看看,朱雄英還能耍出什麼花樣。”
于是,朱棣開始派人收集朱雄英在軍隊中拉攏將領的證據。而朱雄英這邊,得知朱棣可能會反擊,心中也有些緊張。
“謀士,朱棣恐怕已經察覺到我們的行動了,我們該怎麼辦?”朱雄英焦急地問道。
謀士皺著眉頭︰“殿下,我們要加快行動。盡快拉攏更多的將領,同時想辦法在朝堂上制造更多不利于朱棣的輿論,讓陛下對他的信任徹底動搖。”
朱雄英微微點頭︰“好,你去安排。無論如何,我們不能讓朱棣得逞。”
不知李萱能否成功挫敗達定妃等人的陰謀,朱棣能否找到朱雄英在軍隊中拉攏將領的證據,朱元璋在面對這些紛爭時又會做出怎樣的決斷。大明王朝在這後宮爭斗愈激烈,朝堂角逐起風雲的關鍵時刻,局勢愈發緊張,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場而暗中較勁,一場更加激烈的風暴似乎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