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得知朱元璋要召見他,心中猶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他深知此次被召見,必定與軍隊沖突一事有關,可為了父親朱標,他又不得不硬著頭皮去面對朱元璋。
在乾清宮,朱雄英戰戰兢兢地跪在朱元璋面前,大氣都不敢出。朱元璋看著朱雄英,眼中滿是憤怒與失望。
“朱雄英,你可知罪?”朱元璋的聲音低沉而威嚴,仿佛帶著千鈞之力,壓得朱雄英喘不過氣來。
朱雄英渾身一顫,趕忙磕頭︰“皇爺爺,孫兒知罪,孫兒不該在軍隊中制造事端,擾亂軍心。”
朱元璋冷哼一聲︰“哼,你還知道自己有罪?你身為皇太孫,本應以身作則,為軍隊樹立榜樣,卻做出這等糊涂事。說,是不是你父親指使你的?”
朱雄英心中一緊,他想起朱標的叮囑,咬咬牙說道︰“皇爺爺,此事皆是孫兒一人所為,與父親無關。孫兒一時鬼迷心竅,才犯下大錯,求皇爺爺開恩。”
朱元璋看著朱雄英,心中明白他在袒護朱標。“你還敢狡辯!朕已經掌握了確鑿證據,你以為能瞞得過朕?”
朱雄英心中害怕,但仍堅持道︰“皇爺爺,孫兒真的是一人所為,求皇爺爺饒了父親吧。”
朱元璋心中大怒︰“你這逆孫,到現在還執迷不悟。來人,將朱雄英暫時關押,等候發落。”
侍衛們上前,將朱雄英帶了下去。朱元璋坐在龍椅上,心中暗自思忖,朱標竟敢指使朱雄英在軍隊中制造混亂,其心可誅,看來必須對朱標采取行動了。
與此同時,朱棣帶著被抓住的朱標派去搜集大臣把柄的人來到朝堂。
“陛下,臣有要事啟奏。”朱棣恭敬地說道。
朱元璋看著朱棣,微微皺眉︰“何事?”
朱棣便將朱標派這些人搜集支持他的大臣把柄一事詳細說了出來,並讓這些人作證。
“陛下,朱標為了打壓臣,竟使出如此卑鄙手段,企圖威脅朝中大臣。如此行徑,實在是有違人臣之道,望陛下明察。”朱棣言辭懇切地說道。
朱元璋听後,臉色陰沉得可怕︰“這個朱標,真是越來越放肆了。朕一次次容忍,他卻不知悔改。”
大臣們听後,紛紛議論起來。支持朱棣的大臣們對朱標的行為表示憤慨,而一些原本中立的大臣也開始對朱標心生不滿。
“陛下,朱標此舉實在是太過份了,若不加以嚴懲,恐怕難以服眾。”一位大臣站出來說道。
其他大臣也紛紛附和︰“是啊,陛下,必須嚴懲朱標。”
朱元璋心中明白,朱標的行為已經引起了朝堂的公憤。“此事朕會慎重處理。來人,將這些人先關押起來,朕稍後再審。”
朱棣退下後,心中暗自欣喜,他知道,朱標這次恐怕是在劫難逃了。但他也不敢掉以輕心,畢竟朱標在朝中經營多年,還有一定的勢力。
在後宮,李萱回到自己的宮殿後,心中一直忐忑不安,不知道馬皇後與朱元璋商議的結果如何。
“娘娘,您別太擔心了,女皇陛下和陛下一定會明察秋毫,還您一個公道的。”孫貴妃在一旁安慰道。
李萱微微點頭︰“希望如此吧。只是,朱標勢力龐大,我還是有些擔心。”
就在這時,宮女來報︰“娘娘,女皇陛下有請。”
李萱心中一緊,立刻起身前往皇後寢宮。
“女皇陛下,您召見臣妾,是不是有什麼消息了?”李萱焦急地問道。
馬皇後看著李萱,神色凝重︰“萱兒,陛下已經得知了朱標在後宮和朝堂的所作所為,龍顏大怒。只是,朱標畢竟是太子,陛下還在猶豫該如何處置。”
李萱心中明白,朱元璋對朱標還是有幾分父子之情的,要徹底扳倒朱標,還需要再加把勁。
“女皇陛下,朱標犯下的罪行,證據確鑿,若不加以嚴懲,恐怕難以服眾,也會影響朝廷的穩定。還望陛下能當機立斷,以正朝綱。”李萱誠懇地說道。
馬皇後微微皺眉︰“本宮明白你的意思。只是,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你先回去,本宮會和陛下繼續商議。”
李萱心中有些失望,但仍說道︰“是,女皇陛下。臣妾告退。”
不知朱元璋最終會如何處置朱標,朱棣在這場爭斗中又會采取什麼新的行動,而李萱是否能成功推動朱元璋嚴懲朱標。大明王朝在這風雲突變乾坤轉、朝堂後宮起驚雷的關鍵時刻,局勢愈發復雜,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場而暗中較勁,一場更加激烈的風暴似乎即將來臨。
朱元璋在朝堂與後宮之事的雙重沖擊下,陷入了極度的糾結與憤怒之中。他深知,朱標的行為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朝廷的穩定和皇室的尊嚴,但畢竟父子情深,要做出最終的決斷,談何容易。
這日,朱元璋獨自在御書房內踱步,手中緊緊握著朱標種種罪行的奏報,心中天人交戰。“標兒啊標兒,你為何要做出如此多的錯事,讓朕如此為難。”
就在這時,馬皇後走進了御書房。她看著朱元璋疲憊又糾結的神情,心中滿是心疼。
“陛下,臣妾知道您心中為難,但朱標此事確實做得太過分了。若不加以嚴懲,何以服眾?何以安朝堂?”馬皇後輕聲說道。
朱元璋停下腳步,看著馬皇後︰“皇後,朕又何嘗不知。只是,他畢竟是朕的兒子,朕……”
馬皇後微微嘆氣︰“陛下,正因為他是您的兒子,更應該以身作則。如今他犯下諸多罪行,若不處置,日後如何能擔當起治理天下的重任?”
朱元璋沉默良久,最終下定決心︰“好,皇後,朕听你的。朕不能因為一己私情,而置朝廷安危于不顧。”
于是,朱元璋召集群臣,宣布了對朱標的處置決定。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子朱標,結黨營私,與淮西勛貴勾結,意圖擴充勢力;插手後宮事務,擾亂後宮安寧;指使皇太孫朱雄英在軍隊中制造事端,擾亂軍心。其行為嚴重違背為臣之道,有負朕之信任與期望。即日起,廢黜朱標太子之位,貶為庶人,幽禁于府邸,非朕旨意,不得外出。朱雄英,助紂為虐,撤銷皇太孫之位,禁足于東宮,閉門思過。欽此!”
大臣們听後,紛紛跪地接旨。朝堂上一片寂靜,眾人心中都明白,這一決定將徹底改變大明王朝的權力格局。
朱棣心中大喜,他知道,自己多年來與朱標的爭斗終于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他也深知,未來的路依然充滿挑戰。
“陛下英明,臣等定當輔佐陛下,維護朝廷穩定。”朱棣帶頭說道。
其他大臣也紛紛附和。
然而,就在朝堂局勢逐漸明朗之時,後宮卻又掀起了新的波瀾。
那些曾經被李萱打壓的嬪妃們,看到朱標倒台,心中又燃起了一絲希望。她們覺得李萱失去了朱標這個強大的對手,或許可以趁機扳倒李萱。
“姐妹們,如今朱標已倒,李萱失去了一大助力。我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一定要想辦法把她拉下馬。”達定妃說道。
“可是,我們該怎麼做呢?李萱如今在後宮勢力龐大。”胡順妃有些擔憂地說道。
達定妃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我們可以聯合起來,再次向女皇陛下告狀,就說李萱在後宮濫用權力,草菅人命。這次,我們一定要準備充分,讓女皇陛下相信我們。”
其他嬪妃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于是,她們開始四處搜集所謂李萱“惡行”的證據,哪怕是一些捕風捉影的事情,也被她們添油加醋地記錄下來。
李萱得知嬪妃們又在謀劃對付她後,心中冷笑︰“這些人還真是不死心。看來,本宮不給她們點顏色看看,她們是不會罷休的。”
孫貴妃在一旁說道︰“娘娘,這些人肯定是想趁亂扳倒您。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想辦法應對。”
李萱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她們不是想搜集本宮的‘罪證’嗎?那本宮就來個將計就計。你去安排,讓我們的人故意透露一些假消息給她們,引她們上鉤。”
孫貴妃心中疑惑︰“娘娘,這……能行嗎?”
李萱自信地說道︰“放心吧,她們急于扳倒本宮,肯定不會懷疑。只要她們上鉤,本宮就有辦法讓她們自食惡果。”
不知李萱的將計就計能否成功,嬪妃們又會如何應對李萱的計策,而朱棣在朱標倒台後又會有什麼新的舉動。大明王朝在這朝堂決斷風雲定、後宮波瀾再掀浪的關鍵時刻,局勢愈發復雜,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場而暗中較勁,一場更加激烈的風暴似乎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