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萱精心籌備的後宮宴會終于來臨。嬪妃們身著華麗服飾,紛紛前來赴宴。李萱端坐在主位,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眼神卻在眾人身上一一掃過,試圖從她們的表情中看出些端倪。
“各位妹妹,今日本宮特備下這場宴會,就是想與大家聚聚,希望大家能拋開往日的嫌隙,在這後宮之中和諧相處。”李萱舉起酒杯,笑著說道。
嬪妃們紛紛應和,舉杯一飲而盡。然而,李萱注意到,仍有幾位嬪妃眼神閃躲,表情略顯僵硬。
酒過三巡,李萱命人呈上準備好的禮品。“這些禮品,是本宮特意為各位妹妹準備的,略表心意,還望各位妹妹喜歡。”
嬪妃們紛紛道謝,上前領取禮品。就在這時,周妃突然尖叫一聲︰“啊!這是什麼!”她手中的禮品盒掉落在地,一條死蛇從里面爬了出來。
眾人皆驚,場面瞬間混亂起來。李萱心中大怒,她沒想到,在自己精心籌備的宴會上,竟然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都別慌!”李萱站起身來,大聲喝道。她看向周妃,問道︰“周妃妹妹,這是怎麼回事?”
周妃臉色慘白,驚恐地說道︰“娘娘,臣妾不知啊。打開禮盒就看到這死蛇,嚇死臣妾了。”
李萱心中明白,這肯定是有人故意為之,想借此破壞宴會,抹黑自己。“來人,把這禮盒拿去仔細查驗,看看是誰動的手腳。”
侍衛們立刻上前,將禮盒拿走。李萱看著在場的嬪妃們,冷冷地說道︰“本宮舉辦這場宴會,本是一番好意,沒想到竟有人如此膽大妄為,在宴會上搞出這樣的事情。若查出來是誰,本宮絕不輕饒。”
嬪妃們面面相覷,誰也不敢說話。李萱心中思索,這背後的人肯定就在這些嬪妃之中,究竟是誰有如此膽量,竟敢在她眼皮子底下鬧事。
與此同時,在朝堂上,朱標派人散布的謠言開始發酵。民間到處都在傳言朱棣意圖謀反,百姓們人心惶惶。
“听說了嗎?燕王朱棣要謀反啦,這天下恐怕又要大亂了。”一個百姓憂心忡忡地說道。
“是啊,真沒想到燕王竟然是這樣的人。咱們老百姓可怎麼辦啊?”另一個百姓附和道。
這些謠言很快就傳到了朱元璋的耳中。朱元璋心中十分惱怒,他立刻召集群臣商議。
“諸位愛卿,如今民間傳言燕王意圖謀反,弄得人心惶惶。你們對此事有何看法?”朱元璋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
大臣們紛紛表態。有的大臣認為應該立刻對朱棣采取行動,以正視听;有的大臣則認為此事尚無確鑿證據,不可貿然行事。
“陛下,燕王一向忠心耿耿,這些謠言恐怕是有人故意散布,企圖擾亂朝綱。還望陛下明察。”支持朱棣的大臣說道。
朱標陣營的大臣則反駁道︰“陛下,無風不起浪。如今民間傳言甚囂塵上,燕王恐怕難辭其咎。若不加以處置,恐生大亂。”
朱元璋心中猶豫不決,他深知朱棣手握重兵,若處理不當,可能會引發更大的危機。“此事容朕再考慮考慮。諸位愛卿,若有新的線索,立刻向朕稟報。”
朱棣得知民間謠言後,心中又氣又急。“這個朱標,竟使出如此卑鄙的手段。謀士,我們該如何應對?”
謀士皺著眉頭思索片刻︰“王爺,如今謠言四起,我們必須盡快找到朱標結黨營私的關鍵證據,呈給陛下,以證明您的清白,同時揭露朱標的陰謀。另外,我們也可以派人在民間闢謠,穩定民心。”
朱棣微微點頭︰“好,就按你說的辦。本王一定要讓朱標為他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不知李萱能否查出在宴會上搞破壞的幕後黑手,朱棣能否成功找到關鍵證據並闢謠,而朱元璋又會如何抉擇。大明王朝在這後宮盛宴起波瀾、朝堂暗斗添新亂的關鍵時刻,局勢愈發復雜,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場而暗中較勁,一場更加激烈的風暴似乎即將來臨。
李萱看著混亂的宴會現場,心中暗自惱怒,同時也更加堅定了要找出幕後黑手的決心。她轉身對孫貴妃說道︰“孫貴妃,此事交給你去查,務必盡快找出是誰在禮盒里放了死蛇,本宮倒要看看,究竟是誰如此大膽。”
孫貴妃點頭,神色嚴肅︰“是,娘娘。臣妾定會全力以赴,查個水落石出。”
孫貴妃立刻著手調查,她先詢問了負責準備禮品的宮女和太監,然而,眾人都表示禮品準備過程中並未發現異常。
“娘娘,這些下人都說禮品準備時並無異樣,看來這死蛇是後來被放進去的。”孫貴妃向李萱匯報。
李萱微微皺眉,思索道︰“如此說來,肯定是有人趁大家不注意,偷偷將死蛇放進禮盒。這後宮之中,能有機會做到此事的,必定是參加宴會的嬪妃或者她們的心腹。”
孫貴妃點頭表示贊同︰“娘娘所言極是。臣妾這就從這些嬪妃身邊的宮女入手調查,說不定能找到線索。”
孫貴妃離開後,李萱看著剩下的嬪妃,強顏歡笑地說道︰“今日之事,實在是掃興。但大家也別太在意,想必只是一場誤會。咱們繼續享用美食吧。”
嬪妃們雖表面上應和著,但心中都各有盤算。李萱留意著眾人的表情,心中暗自揣測,究竟是誰在背後搞鬼。
與此同時,朱棣的謀士派出的人在調查朱標與吏部尚書人事任免問題上終于有了一些進展。
“大人,我們發現朱標與吏部尚書在一次重要官員的選拔中,私下收受了一位官員的巨額賄賂,並且有相關的賬目記錄。”派出去調查的人興奮地向謀士匯報。
謀士心中一喜︰“很好,這可是關鍵證據。你們務必保管好賬目記錄,千萬不能出任何差錯。”
“是,大人。”
謀士立刻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朱棣。朱棣听後,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太好了,有了這個證據,本王看朱標還如何狡辯。”
然而,朱棣也知道,僅憑這一個證據還不足以徹底扳倒朱標,還需要更多有力的證據。“繼續調查,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相關的證據。另外,民間闢謠的事情進展如何?”
謀士說道︰“王爺,我們已經安排了一些人在民間散布真相,試圖平息謠言。只是謠言傳播速度太快,短時間內要完全消除影響,恐怕有些困難。”
朱棣微微皺眉︰“加大力度,一定要盡快讓百姓知道真相,不能讓朱標的陰謀得逞。”
在朝堂上,朱元璋仍在為朱棣的事情猶豫不決。他一方面擔心朱棣真的有謀反之心,會威脅到自己的江山社稷;另一方面,又念及父子之情,且沒有確鑿證據,不願輕易對朱棣動手。
“陛下,燕王之事,還望您早做決斷。如今民間謠言四起,若不盡快處理,恐會影響朝廷的威望。”一位大臣進諫道。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朕也知道此事不能再拖延。只是,在沒有確鑿證據之前,朕不能隨意處置燕王。你們再去仔細調查,若有新的情況,立刻稟報。”
不知孫貴妃能否順利找出在宴會上搞破壞的真凶,朱棣能否搜集到更多扳倒朱標的證據,而朱元璋最終又會對朱棣采取怎樣的行動。大明王朝在這後宮暗查尋真凶、朝堂博弈待轉機的關鍵時刻,局勢愈發緊張,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場而暗中較勁,一場更加激烈的風暴似乎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