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被朱雄英收買的侍郎,名叫林文煥,在朝中心懷鬼胎,企圖通過幫助朱雄英來獲取更大的利益。在朱雄英謀士的催促下,他決定在早朝時發難。
早朝之上,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上,目光威嚴地掃視著群臣。林文煥深吸一口氣,出列奏道︰“陛下,臣有要事啟奏。近日听聞民間流言,說我朝後宮皇後娘娘權勢滔天,不僅干預朝堂之事,還與燕王朱棣來往過密,恐有不軌之心。此流言若不加以制止,恐怕會動搖民心,于我大明江山不利啊。”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眾大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朱元璋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他看著林文煥,心中既憤怒又疑惑。
“林侍郎,你說這些話可有證據?若無真憑實據,隨意污蔑皇後與燕王,可是欺君之罪。”朱元璋冷冷地說道。
林文煥心中一緊,但事已至此,只能硬著頭皮說道︰“陛下,臣雖無確鑿證據,但民間流言四起,不得不防啊。皇後娘娘統領後宮,又與燕王過從甚密,這在朝中也不是什麼秘密。陛下為了大明江山,不可不察呀。”
這時,有大臣站出來為李萱說話︰“陛下,林侍郎僅憑流言就污蔑皇後娘娘,實在不妥。皇後娘娘一向賢德,治理後宮井井有條,又怎會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又有大臣附和道︰“是啊,陛下,燕王朱棣在外為大明平定叛亂,立下赫赫戰功,怎能無端被牽連。林侍郎此舉,莫非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林文煥見有人反駁,心中慌亂,但仍狡辯道︰“各位大人,我也是為了大明江山著想。如今流言蜚語漫天飛,若不加以重視,恐怕會引發大亂。”
朱元璋心中暗自思忖,他深知李萱和朱棣的為人,但林文煥突然發難,背後肯定有陰謀。
“此事朕自會徹查。林侍郎,你先退下吧。若無確鑿證據,切不可再妄言。”朱元璋說道。
林文煥無奈,只得退下,心中暗自著急︰“朱雄英殿下交代的事情,看來進展得並不順利啊。”
與此同時,在後宮的李萱得知林文煥在朝堂上污蔑自己後,氣得渾身發抖。
“這個林文煥,竟敢如此大膽,在朝堂上血口噴人。”李萱怒聲說道。
孫貴妃趕忙安慰道︰“娘娘息怒,陛下聖明,定不會輕信林文煥的一面之詞。而且,我們已經知曉他與朱雄英勾結,只要找到證據,就能讓他原形畢露。”
李萱微微點頭,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孫貴妃說得對,本宮不能慌亂。立刻讓情報網繼續收集林文煥與朱雄英勾結的證據,一旦證據確鑿,看他還如何狡辯。”
而在東宮,太子朱標得知朝堂上發生的事情後,心中暗自思忖︰“朱棣在軍隊中的勢力越來越大,如今又與皇後走得近,若他們真有什麼圖謀,恐怕會對我和雄英的地位產生威脅。看來,我得加快布局了。”
朱標叫來自己的心腹謀士,低聲說道︰“你去聯絡軍中將領,就說本太子有意提拔他們,但前提是他們要忠心于本太子。另外,在朝堂上也要多拉攏一些大臣,擴大我們的勢力。”
謀士點頭︰“太子殿下放心,屬下這就去辦。只是,若此事被陛下知曉,恐怕會引起陛下不滿。”
朱標微微皺眉︰“本太子自有分寸。如今局勢復雜,我們不得不防。只要做得隱蔽,應該不會被陛下發現。”
在大牢里,朱雄英得知林文煥在朝堂上的表現後,氣得大罵︰“這個蠢貨,連這點事都辦不好。若不能給朱元璋施加足夠的壓力,本王的計劃就難以推進了。”
謀士勸道︰“殿下息怒,林文煥雖然沒能讓朱元璋立刻對皇後和燕王動手,但至少在朝堂上掀起了波瀾。我們再想辦法讓他繼續制造輿論,同時等待藩王那邊的消息,說不定會有轉機。”
朱雄英咬咬牙︰“希望如此吧。本王絕不甘心就這麼失敗。”
不知李萱能否盡快找到林文煥與朱雄英勾結的證據,朱標加快布局又會對局勢產生怎樣的影響,藩王那邊是否會傳來與朱雄英合作的消息,而朱元璋又將如何徹查此事。大明王朝在這朝堂風雲因計起、後宮波譎待化解的關鍵時刻,局勢愈發復雜,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場而暗中較勁,一場更加激烈的風暴似乎即將席卷而來。
李萱的情報網全力運轉,四處收集林文煥與朱雄英勾結的證據。經過一番艱苦的調查,終于有了重大發現。
“娘娘,我們找到了林文煥與朱雄英謀士往來的信件,信中詳細商討了如何在朝堂上污蔑娘娘與燕王,擾亂朝堂局勢。這可是鐵證!”孫貴妃興奮地將信件呈給李萱。
李萱看著信件,眼中閃過一絲狠厲︰“終于讓本宮找到了證據,看這個林文煥還有什麼可說的。”
與此同時,朝堂上關于李萱和朱棣的流言仍在繼續發酵。雖然大多數大臣不相信這些流言,但也有部分大臣開始人心惶惶。
“這皇後與燕王到底有沒有問題啊?怎麼流言傳得有鼻子有眼的。”一位大臣私下里對同僚說道。
“誰知道呢,但無風不起浪,我們還是小心為妙,別一不小心站錯了隊。”同僚憂心忡忡地回應道。
朱元璋看著朝堂上人心浮動的樣子,心中十分不悅。他決定盡快查明真相,平息這場風波。
“來人,傳朕旨意,命錦衣衛全力調查林文煥與皇後、燕王之事,務必在最短時間內查清真相。”朱元璋下令道。
錦衣衛領命後,立刻展開調查。很快,他們也發現了林文煥與朱雄英勾結的線索,與李萱情報網所獲證據相互印證。
而在東宮,朱標的心腹謀士已經開始在軍中與朝堂上展開行動。在軍中,他成功聯絡了幾位對朱棣在軍中勢力擴張不滿的將領,承諾太子朱標會給予他們更多的晉升機會和資源。
“太子殿下深知各位將軍的才能,只要各位將軍忠心于太子殿下,日後必定前途無量。”謀士對將領們說道。
將領們心中有些猶豫,他們雖然對朱棣在軍中的影響力有所忌憚,但也擔心此舉會得罪朱棣。
“此事關系重大,我們需要考慮一下。”一位將領說道。
謀士見狀,趕忙說道︰“各位將軍,如今太子殿下乃是國之儲君,日後繼承大統,必定不會虧待各位。而且,朱棣在軍中勢力漸大,對各位將軍的發展也未必是好事。”
在謀士的勸說下,幾位將領終于心動,決定站在朱標這邊。
在朝堂上,謀士也在積極拉攏大臣。他利用一些大臣對權力的渴望,許以各種好處,成功拉攏了一批人。
“只要各位大人支持太子殿下,日後必定在朝堂上有更多的話語權。”謀士說道。
朱標得知謀士的進展後,心中稍安︰“很好,繼續鞏固這些勢力,同時密切關注朝堂和後宮的局勢。朱棣和皇後那邊,不可掉以輕心。”
在大牢里,朱雄英還在焦急地等待著藩王的消息。
“藩王那邊怎麼還沒動靜?難道他們真的不打算與本王合作了?”朱雄英在牢房里來回踱步,心急如焚。
謀士也一臉無奈︰“殿下,藩王行事謹慎,或許還在觀望。我們再等等看。”
就在這時,牢房外突然傳來一陣嘈雜聲。朱雄英心中一驚︰“怎麼回事?難道是朱元璋要對本王動手了?”
不知朱元璋得知林文煥與朱雄英勾結的證據後會如何處置,朱標拉攏的勢力會對朱棣和李萱產生怎樣的威脅,藩王最終是否會與朱雄英合作,而牢房外的嘈雜聲又預示著什麼。大明王朝在這證據漸攏揭陰謀、各方角逐愈激烈的時刻,局勢愈發緊張,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場而暗中較勁,一場更加激烈的風暴似乎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