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萱一聲令下,孫貴妃迅速行動,帶著人在後宮展開抓捕。很快,那些散布謠言的宮女太監就被帶到了李萱面前。
“說,是誰指使你們散布這些謠言的?”李萱坐在主位上,目光冰冷地掃視著眾人。
宮女太監們嚇得瑟瑟發抖,其中一個膽小的宮女率先哭了出來︰“娘娘饒命啊,是周妃娘娘讓我們這麼做的,她說只要我們照做,就會給我們好處。”
李萱冷笑一聲︰“果然又是她。周妃現在何處?”
“周妃娘娘還在自己宮中,娘娘饒命啊……”宮女哭著求饒。
李萱面色一沉︰“來人,去把周妃給本宮帶來。至于你們,竟敢听信他人指使,在後宮肆意造謠生事,杖責二十,以儆效尤。”
宮女太監們被拖下去行刑,慘叫聲在後宮回蕩。不多時,周妃被帶到。
“皇後娘娘,您這是為何?為何要抓臣妾?”周妃裝出一副無辜的樣子。
李萱將信件扔到她面前︰“周妃,你還敢狡辯?你與王大人勾結,意圖陷害本宮和王爺,還在後宮散布謠言,證據確鑿,你還有何話說?”
周妃看到信件,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但仍試圖掙扎︰“娘娘,這……這都是誤會,臣妾……臣妾也是被王大人蠱惑。”
李萱心中厭惡至極︰“哼,到現在還不承認?你身為嬪妃,不思為後宮安寧出力,卻屢次參與陰謀,本宮豈能容你。即日起,褫奪你的妃位,貶為庶人,打入冷宮。”
周妃听後,癱倒在地,哭喊道︰“皇後娘娘,不要啊……”但李萱不為所動,命人將她拖走。
處理完後宮之事,李萱深知朱雄英那邊肯定還在尋找朱棣的把柄,必須想辦法應對。這時,朱棣進宮求見。
“母後,兒臣听說了後宮之事,您沒事吧?”朱棣一臉關切地問道。
李萱微笑著說︰“本宮沒事,已經處理好了。只是朱雄英那邊還在調查你封地產業,恐怕不會輕易放棄。”
朱棣微微皺眉︰“兒臣也在想辦法應對。對了,母後,兒臣此次進宮,還給您帶來一人。”
說著,朱棣向殿外招手,寧王朱權走了進來。朱權恭敬地行禮︰“見過皇後娘娘。”
李萱有些疑惑︰“寧王這是?”
朱棣笑著解釋道︰“母後,朱權一向欽佩您的智慧和手段,願意在後宮支持您。以後有朱權相助,母後在後宮行事也能多一份助力。”
李萱心中一喜︰“如此甚好。寧王能支持本宮,本宮感激不盡。以後在後宮,還望寧王多多幫忙。”
朱權連忙說道︰“娘娘客氣了,能為娘娘效力,是臣弟的榮幸。”
而在朝堂上,朱元璋經過調查,掌握了王大人與後宮嬪妃勾結的確鑿證據。早朝時,朱元璋面色陰沉地坐在龍椅上。
“吏部侍郎王大人,朕待你不薄,你為何與後宮嬪妃勾結,意圖陷害燕王和皇後?”朱元璋怒聲問道。
王大人嚇得連忙跪地︰“陛下,臣……臣一時糊涂,被奸人蒙蔽,還望陛下恕罪。”
朱元璋冷笑一聲︰“哼,一時糊涂?你身為朝廷命官,不思為國效力,卻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罪不可赦。來人,將王大人革職查辦,打入大牢,听候發落。”
王大人被拖下去,心中懊悔不已。支持王大人的大臣們紛紛噤聲,不敢再多說什麼。
退朝後,朱雄英得知王大人被抓,心中大驚。
“謀士,這可如何是好?王大人被抓,我們的計劃恐怕要敗露。”朱雄英焦急地說道。
謀士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殿下,事已至此,我們只能加快尋找朱棣偷稅漏稅關鍵證據的速度。只要能在陛下徹底查清王大人案件之前,拿出有力證據彈劾朱棣,或許還有轉機。”
朱雄英咬咬牙︰“好,立刻去辦。無論如何,一定要找到關鍵證據。”
不知朱雄英能否找到關鍵證據扳倒朱棣,朱棣和李萱又將如何應對朱雄英可能的最後一擊,而寧王朱權又會在後宮發揮怎樣的作用,大明王朝在這後宮朝堂波譎雲詭、各方勢力各施手段的時刻,局勢愈發錯綜復雜,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場而暗中較勁,一場更加激烈的風暴似乎即將來臨。
朱雄英的謀士們日夜兼程,加大了對朱棣封地產業的調查力度。他們四處尋找與鐵礦交易相關的人員,試圖找到那缺失的關鍵證據——鐵礦與外地商人交易的完整記錄。
“大人,我們打听到,當時負責鐵礦交易的一個伙計可能知道一些情況。只是這伙計已經離開鐵礦,不知去向。”一名手下向謀士匯報。
謀士皺了皺眉︰“繼續找,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把他找出來。這伙計很可能掌握著能扳倒朱棣的關鍵證據。”
手下領命而去,繼續在各地尋找那名伙計。
與此同時,朱棣也不敢松懈。他知道朱雄英不會輕易放棄,必定會想盡辦法尋找證據。
“謀士,朱雄英肯定還在想辦法找本王的把柄。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你去查查朱雄英在朝堂上還有哪些勢力在支持他,我們也好提前應對。”朱棣說道。
謀士點頭︰“王爺放心,屬下這就去查。只是,如今局勢緊張,王爺在朝堂上也要小心行事,以免被朱雄英抓住把柄。”
朱棣微微點頭︰“本王知道。對了,讓朱權在後宮多留意那些對母後不滿的嬪妃,看看她們還有什麼動作。”
而在後宮,寧王朱權開始發揮他的作用。他憑借自己的人脈和手段,暗中調查那些心懷不軌的嬪妃。
“娘娘,臣弟發現,雖然周妃已被打入冷宮,但仍有一些嬪妃與她暗中往來,似乎還在謀劃著什麼。”朱權向李萱匯報。
李萱微微皺眉︰“這些人還真是不死心。寧王,你繼續盯著,看看她們到底想干什麼。一旦有確切消息,立刻告訴本宮。”
朱權點頭︰“是,娘娘。臣弟定會留意。”
在朝堂上,一些原本支持王大人的大臣,看到王大人被革職查辦,心中開始動搖。他們擔心自己會受到牽連,紛紛暗中尋找退路。
“大人,王大人已倒,我們會不會被牽連啊?”一位大臣憂心忡忡地問另一位大臣。
“我也擔心此事。如今看來,我們不能再與朱雄英走得太近。得想辦法向陛下表明我們的忠心,以免引火燒身。”另一位大臣說道。
于是,這些大臣開始在朝堂上刻意與朱雄英保持距離,同時尋找機會向朱元璋表忠心。
朱雄英察覺到了這些大臣的變化,心中十分惱火。
“哼,這些牆頭草,看到王大人倒了,就想撇清關系。等本太孫扳倒朱棣,看他們還敢不敢這樣。”朱雄英氣憤地說道。
謀士勸說道︰“殿下,此時不宜動怒。我們還是要專注于尋找證據。只要能拿出確鑿證據彈劾朱棣,這些大臣自然會重新靠攏過來。”
朱雄英微微點頭︰“你說得對。只是,那關鍵證據到底在哪里呢?”
不知朱雄英的謀士能否找到那名關鍵伙計,從而獲取扳倒朱棣的證據,朱棣又能否成功查出朱雄英在朝堂上的支持勢力並加以應對,而後宮那些嬪妃又會在周妃的影響下謀劃出什麼新的陰謀,大明王朝在這朝堂風雲突變、後宮暗戰升級的時刻,局勢愈發緊張,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場而暗中較勁,一場更加激烈的風暴似乎即將席卷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