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得到王虎謊報戰功的證據後,決定趁熱打鐵,在朝堂上發起反擊。他精心整理了證據,準備在早朝時給朱雄英一個措手不及。
早朝之時,朱棣站了出來,向朱元璋行禮後說道︰“陛下,兒臣有要事啟奏。近日,兒臣發現皇太孫麾下將領王虎,在去年的一次戰役中謊報戰功。此等行為嚴重敗壞軍紀,欺瞞陛下,而皇太孫作為其上司,用人不當,也難辭其咎。懇請陛下徹查。”
說著,朱棣將收集到的證據呈上。
朱元璋听後,臉色一沉,接過證據仔細查看。“朱雄英,朱棣所言是否屬實?”朱元璋目光如炬地看向朱雄英。
朱雄英心中一驚,沒想到朱棣這麼快就找到了他的把柄。但他很快鎮定下來,出列說道︰“父皇,兒臣對此事並不知情。王虎做出此等欺君之事,兒臣深感愧疚。但兒臣平日里忙于諸多事務,對王虎的監管有所疏忽,還望父皇恕罪。”
支持朱棣的大臣們紛紛站出來︰“陛下,王虎謊報戰功,罪不可赦,皇太孫用人不當,也應受到懲處。”
而支持朱雄英的大臣則反駁道︰“陛下,皇太孫一心為大明效力,只是偶爾疏忽,不能因此就對皇太孫嚴懲。況且王虎之事,還需進一步調查,說不定其中有誤會。”
朝堂上頓時爭論得不可開交。
朱元璋思索片刻後說道︰“此事關系重大,朕定會仔細調查。朱雄英,你暫且退下,等候朕的裁決。至于王虎,先將其革職查辦,打入大牢。”
朱雄英心中郁悶,但也只能遵旨退下。他知道,這次朱棣的反擊讓他陷入了被動。回到東宮後,朱雄英心中氣憤不已。
“哼,朱棣這小子,竟敢如此算計本太孫。”朱雄英一拳砸在桌子上。
“殿下,事已至此,您也別太生氣。我們得想辦法應對,看看能否找到證據為自己開脫。”謀士在一旁勸說道。
朱雄英微微皺眉︰“證據?朱棣既然敢在朝堂上彈劾本太孫,肯定是證據確鑿。如今只能想辦法減輕處罰了。”
與此同時,在後宮,李萱雖然懲處了劉惠妃,但謠言的影響仍未完全消除。京城中仍有一些人在私下議論,後宮中的一些嬪妃也在暗中觀望,氣氛十分微妙。
“娘娘,雖然我們已經闢謠,但仍有不少人相信那些謠言,這該如何是好?”孫貴妃憂心忡忡地對李萱說道。
李萱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看來光闢謠還不夠,我們得想個辦法,讓眾人徹底相信這些謠言是假的。或許,我們可以讓王爺進宮,與本宮在眾人面前表現出正常的母子關系,以此來打破謠言。”
孫貴妃眼楮一亮︰“娘娘此計甚好。只是,王爺軍務繁忙,不知是否有時間進宮。”
李萱微微點頭︰“本宮修書一封給王爺,說明情況。王爺一向聰明,想必會明白本宮的用意。”
于是,李萱立刻修書一封,派人送給朱棣。朱棣收到信後,看了內容,心中明白李萱的想法。
“謀士,皇後娘娘希望本王進宮,與她一起打破謠言。你覺得如何?”朱棣問道。
謀士思索片刻後說︰“王爺,此計可行。這樣既能幫皇後娘娘平息謠言,又能向陛下和眾人表明王爺與皇後娘娘之間並無不當關系,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朝堂上王爺與皇太孫爭斗帶來的壓力。”
朱棣微微點頭︰“好,本王明日就進宮。”
不知朱元璋對朱雄英的調查會有怎樣的結果,朱棣進宮能否成功幫助李萱平息謠言,而朱雄英又會如何應對這次危機,大明王朝在這朝堂彈劾風雲起、後宮余波仍未平的時刻,局勢愈發復雜,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場而暗中較勁,一場更加激烈的風暴似乎即將來臨。
第二日,朱棣進宮,徑直前往李萱所在的宮殿。李萱早已在宮中等候,見朱棣到來,迎了上去。
“王爺,此次謠言之事,多虧你能前來。”李萱說道,眼中滿是感激。
朱棣微笑著說︰“母後不必客氣,這謠言不僅關乎母後的聲譽,也對本王影響甚大。本王定當全力相助。”
兩人商議一番後,決定在後宮眾人面前,展現出親密且正常的母子關系。他們故意在花園中散步,有說有笑,還一起逗弄宮中的寵物,引得不少宮女太監圍觀。
“你們看,皇後娘娘和王爺感情多好啊,那些謠言肯定是假的。”一個宮女低聲說道。
“是啊,之前還以為是真的呢,看來是有人故意造謠。”另一個宮女附和道。
這一幕很快在後宮傳開,那些原本相信謠言的嬪妃和宮女太監們,心中的疑慮漸漸消散。
“娘娘,看來這辦法奏效了,後宮眾人已經不再相信那些謠言。”孫貴妃笑著對李萱說道。
李萱微微點頭︰“嗯,只要後宮這邊平息了,京城中的謠言想必也會逐漸消散。只是,不知朝堂上陛下對朱雄英的調查會有怎樣的結果。”
而在朝堂上,朱元璋對朱雄英用人不當一事極為重視,派出了親信大臣徹查王虎謊報戰功的始末。朱雄英這邊,也在想盡辦法減輕自己的罪責。
“父親,此次朱棣彈劾兒臣,陛下似乎十分生氣。兒臣該如何應對?”朱雄英焦急地對朱標說道。
朱標微微嘆氣︰“如今證據確鑿,你只能主動認錯,向陛下表明你日後會加強對麾下將領的監管,絕不再犯此類錯誤。同時,我們也可以找一些大臣為你求情,或許能減輕處罰。”
朱雄英無奈地點點頭︰“是,父親。兒臣這就去準備。”
朱雄英立刻寫了一份請罪書,言辭懇切地向朱元璋認錯,並保證以後會更加謹慎用人。同時,朱標也出面聯絡了一些與太子府關系密切的大臣,讓他們在朝堂上為朱雄英求情。
然而,朱棣這邊也沒有放松警惕。他知道,朱雄英肯定不會輕易認輸,必定會想出其他辦法來反擊。
“謀士,朱雄英肯定不會就此罷休。我們要密切留意他的動向,看看他還會有什麼動作。同時,繼續鞏固我們在軍中的勢力,不能讓朱雄英有可乘之機。”朱棣說道。
謀士點頭︰“王爺放心,屬下已經安排人手留意皇太孫的一舉一動。王爺在軍中威望頗高,將領們也都對王爺忠心耿耿,只要我們小心應對,朱雄英難以撼動王爺的地位。”
不知朱元璋會如何裁決朱雄英的罪責,朱雄英能否成功減輕處罰,而朱雄英又會想出什麼辦法反擊朱棣,大明王朝在這宮中攜手破謠言、朝堂暗涌待爆發的時刻,局勢愈發緊張,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場而暗中較勁,一場更加激烈的爭斗似乎即將拉開帷幕。
數日後,朱元璋經過一番仔細調查,掌握了王虎謊報戰功的詳實證據,也對朱雄英用人失察有了定論。他決定再次上朝,公布裁決結果。
早朝之上,大臣們分列兩旁,氣氛凝重。朱元璋坐在龍椅上,神色嚴肅。
“朱雄英,王虎謊報戰功一事,朕已調查清楚,證據確鑿。你身為皇太孫,用人不當,致使此等欺君罔上之事發生,你可知罪?”朱元璋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
朱雄英趕忙出列,跪地說道︰“父皇,兒臣知罪。兒臣疏忽大意,對麾下將領監管不力,懇請父皇降罪。”
朱元璋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念你平日為大明也有所貢獻,且主動認錯態度誠懇,朕從輕處罰。罰你閉門思過三個月,期間不得參與朝堂事務。王虎謊報戰功,罪大惡極,即刻斬首示眾。”
朱雄英心中一松,雖然被罰閉門思過,但相較于可能面臨的更嚴重處罰,這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兒臣謝父皇恩典。”朱雄英磕頭謝恩後,退到一旁。
朱棣站在一旁,心中雖對這個結果有些不滿,但也知道朱元璋已經從輕發落,不好再過多說什麼。“父皇聖明,如此裁決,既能彰顯國法威嚴,又能給皇太孫一個教訓。”朱棣說道。
退朝後,朱雄英回到東宮,心中滿是不甘。“哼,朱棣,這次算你運氣好。等本太孫三個月後解禁,定要讓你好看。”朱雄英咬著牙說道。
“殿下,此時不可沖動。三個月時間,我們可以好好謀劃,等解禁之後,再尋找機會反擊朱棣。”謀士勸說道。
朱雄英微微點頭︰“你說得對。這三個月,本太孫要暗中積蓄力量,聯絡各方勢力,等解禁後,給朱棣來個措手不及。”
而在後宮,雖然李萱和朱棣成功平息了謠言,但仍有一些嬪妃對李萱心懷不滿,她們又開始暗中謀劃新的陰謀。
“姐姐,李萱那賤人又逃過一劫,我們不能就這麼算了。”一位嬪妃低聲說道。
“哼,沒錯。但經過這幾次,她肯定更加警惕。我們得想個更隱秘、更狠的辦法,讓她徹底翻不了身。”另一位嬪妃眼中閃過一絲陰狠。
她們商量後,決定利用李萱與淮西勛貴的關系,再次做文章。她們打算買通一個淮西勛貴的家奴,讓他在朱元璋面前污蔑李萱與淮西勛貴密謀,意圖顛覆朝廷。
“只要陛下相信了,李萱就死定了。”一位嬪妃冷笑道。
李萱這邊,絲毫沒有察覺到這些嬪妃的新陰謀。她以為經過這次謠言風波,後宮會暫時平靜一段時間。
“孫貴妃,經過這次,想必那些心懷不軌的人會收斂一些。我們也可以稍微松口氣了。”李萱對孫貴妃說道。
孫貴妃微微皺眉︰“娘娘,還是不能掉以輕心。那些嬪妃不會輕易放棄的,我們還是要加強情報網,時刻留意後宮動靜。”
李萱微微點頭︰“你說得對,本宮不能大意。還是要小心防範。”
不知李萱能否及時識破嬪妃們新的陰謀,朱雄英在閉門思過期間會如何謀劃反擊朱棣,而朱棣又會如何應對朱雄英可能的反擊,大明王朝在這朝堂裁決定風波、後宮暗流又涌動的時刻,局勢愈發錯綜復雜,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場而暗中較勁,一場更加激烈的風暴似乎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