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萱看著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書生,心中的怒火幾乎要噴薄而出。“立刻去把葛麗妃、韓妃和余妃給本宮帶來,本宮要讓她們當面認罪!”李萱怒聲下令,身邊的太監宮女不敢耽擱,急忙領命而去。
不多時,葛麗妃、韓妃和余妃被帶到。她們看到書生也在,心中暗叫不好,但仍試圖狡辯。
“皇後娘娘,這是怎麼回事?為何把我們叫來,還和這個書生在一起?”葛麗妃強裝鎮定地說道。
李萱冷笑一聲,指著書生說︰“你們還想狡辯?他已經招認,是你們指使他偽造信件,意圖陷害本宮與淮西勛貴密謀,妄圖謀逆。人證在此,你們還有何話說?”
韓妃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但仍嘴硬道︰“皇後娘娘,他肯定是被人收買,故意污蔑我們。我們對娘娘忠心耿耿,怎麼會做出這種事?”
李萱怒視著她們︰“到現在還不承認?看來本宮平日里對你們太過仁慈了。”
余妃見狀,“撲通”一聲跪下︰“皇後娘娘饒命啊,是葛麗妃和韓妃攛掇我一起做的,我一時糊涂就答應了。”
葛麗妃一听,急了︰“余妃,你不要血口噴人!明明是我們三人一起商量的。”
李萱看著她們互相推諉,心中厭惡至極。“都別吵了!你們三人在後宮興風作浪,陷害本宮,罪無可恕。葛麗妃、韓妃,本宮褫奪你們的妃位,貶為庶人,即刻趕出宮去。余妃,降為常在,幽閉半年,好好反省。”
葛麗妃和韓妃听了,癱倒在地,哭喊道︰“皇後娘娘,不要啊……”但李萱心意已決,讓人將她們強行拖走。
處理完此事,李萱深知後宮的爭斗遠未結束,但此次成功反擊,讓她暫時松了一口氣。“孫貴妃,這次多虧了你,若不是及時找到這個書生,本宮還真不知該如何應對。”李萱對孫貴妃說道。
孫貴妃微笑著說︰“娘娘過獎了,這都是娘娘平日待我們好,大家才會盡心盡力。只是,那些對娘娘不滿的嬪妃肯定還會想出其他辦法,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李萱微微點頭︰“沒錯,繼續加強情報網,密切留意後宮動靜。”
而在朝堂上,朱雄英得知陳武並未被嚴懲,心中十分不悅。“父親,朱棣竟然又一次保住了陳武,看來他在朝堂和軍中的勢力不容小覷。我們不能再這樣被動應對了。”朱雄英對朱標說道,眼中滿是不甘。
朱標微微嘆氣︰“雄英,朝堂爭斗向來復雜,不可急于求成。朱棣經營多年,根基深厚。我們要從長計議,尋找更好的機會。”
朱雄英皺眉道︰“可是,父親,若不盡快想辦法削弱朱棣的勢力,恐怕他會越來越囂張,對我們威脅更大。”
朱標思索片刻後說︰“這樣吧,你繼續在軍中培養自己的親信,同時,留意朱棣其他親信將領的動向,看看有沒有機會抓住他們的把柄。但行事一定要謹慎,不能再像彈劾陳武這次一樣,打草驚蛇。”
朱雄英點頭︰“是,父親。兒臣明白了。兒臣這就去安排。”
朱雄英回到自己的府邸後,立刻召集謀士商議。“諸位,此次彈劾陳武失敗,我們必須另尋他法。大家有什麼好的主意?”朱雄英坐在主位上,目光掃過眾人。
一位謀士站出來說︰“殿下,朱棣麾下還有一位將領叫張勇,此人雖然行事謹慎,但听聞他近日在軍需物資采購上有些貓膩。我們可以從這方面入手調查。”
朱雄英眼楮一亮︰“哦?有這等事?那你們立刻去收集證據,務必查個水落石出。若能扳倒張勇,定能讓朱棣元氣大傷。”
謀士們紛紛領命而去,開始秘密調查張勇在軍需物資采購上的情況。
朱棣這邊,也察覺到朱雄英不會善罷甘休。“謀士,朱雄英肯定不會就此放棄,我們要做好應對準備。你去通知軍中將領,讓他們行事更加小心,尤其是在軍需物資采購等方面,不要給朱雄英可乘之機。”朱棣對謀士說道。
謀士點頭︰“王爺放心,屬下這就去辦。只是,如今朝堂局勢緊張,王爺也要小心朱雄英在其他方面的動作。”
朱棣微微皺眉︰“本王知道。朱雄英背後有太子支持,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密切留意朝堂動向,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刻向本王匯報。”
不知朱雄英能否成功找到張勇的把柄,從而打擊朱棣的勢力,朱棣又將如何應對朱雄英可能的行動,而李萱在後宮還會面臨怎樣新的危機,大明王朝在這後宮風雲逆轉、朝堂爭斗加劇的時刻,局勢愈發錯綜復雜,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場而暗中較勁,一場更加激烈的風暴似乎即將來臨。
朱雄英的謀士們經過一番秘密調查,果然發現了張勇在軍需物資采購上的重大問題。張勇為了謀取私利,竟然與一些奸商勾結,以次充好,采購了大量劣質的軍需物資。
“殿下,證據已經確鑿,張勇在軍需物資采購上以次充好,中飽私囊。我們可以以此彈劾他,必定能讓他受到嚴懲,同時也能大大削弱朱棣的勢力。”謀士興奮地向朱雄英匯報。
朱雄英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好,做得好!立刻整理證據,準備在朝堂上彈劾張勇。這次,定要讓朱棣無話可說。”
而在後宮,那些對李萱不滿的嬪妃們得知葛麗妃、韓妃和余妃的下場後,心中既害怕又不甘。
“姐姐,李萱那賤人太狠了,竟然把葛麗妃和韓妃趕出宮,還把余妃降為常在幽閉起來。我們不能就這麼算了。”一位嬪妃咬著牙說道。
“哼,沒錯。但我們得想個更隱秘的辦法,不能再像之前那樣輕易被她抓住把柄。”另一位嬪妃眼中閃過一絲陰狠。
她們商量後,決定利用李萱與朱棣的關系大做文章。她們打算買通幾個宮外的潑皮無賴,讓他們在京城中四處宣揚李萱與朱棣有不倫之情,而且說得有鼻子有眼,企圖再次掀起輿論風波,讓李萱陷入困境。
“只要這謠言在京城傳開,馬皇後和陛下肯定會有所耳聞,到時候李萱就別想好過。”一位嬪妃冷笑道。
李萱這邊,雖然情報網一直在留意後宮動靜,但這些嬪妃這次行事極為隱秘,暫時還未察覺到她們的陰謀。
“娘娘,近日後宮倒是平靜,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孫貴妃向李萱匯報。
李萱微微皺眉︰“越是平靜,本宮越覺得不安。那些嬪妃肯定不會就此罷休,繼續留意,不可掉以輕心。”
與此同時,朝堂上朱雄英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決定在早朝時彈劾張勇。
早朝之上,朱雄英出列,向朱元璋行禮後說道︰“陛下,兒臣有要事啟奏。朱棣皇叔麾下將領張勇,在軍需物資采購中以次充好,謀取私利,嚴重影響軍隊戰力。兒臣懇請陛下徹查,以正軍法。”
說著,朱雄英呈上了收集到的證據。
朱元璋接過證據,臉色變得十分難看。“朱棣,你麾下將領竟做出這等事來,你可知情?”朱元璋怒視著朱棣。
朱棣心中一驚,趕忙出列說道︰“父皇,兒臣並不知情。張勇做出此等惡行,實在罪該萬死。兒臣懇請父皇嚴懲張勇,以儆效尤。”
朱棣心中暗恨張勇的愚蠢,給自己帶來如此大的麻煩。但他也明白,此時必須表明態度,否則會讓朱元璋更加懷疑他。
支持朱雄英的大臣們紛紛附和︰“陛下,張勇此舉危害極大,絕不能輕饒。”
而支持朱棣的大臣們則面露難色,不知該如何為朱棣說話。畢竟證據確鑿,張勇的罪行難以辯駁。
朱元璋思索片刻後說︰“張勇身為朝廷將領,竟敢做出此等貪污腐敗之事,實在可惡。來人,將張勇革職查辦,打入大牢,等候發落。朱棣,你雖不知情,但對麾下將領管教不力,也有過錯,罰俸半年。”
朱棣心中郁悶,但還是說道︰“兒臣謹遵父皇旨意。”
退朝後,朱棣回到王府,心中氣憤不已。“張勇這個蠢貨,差點壞了本王大事。”
謀士安慰道︰“王爺,事已至此,您也別太生氣。這次雖然受到一些牽連,但好在陛下沒有過分怪罪。只是,朱雄英肯定會借此機會進一步打壓我們,我們得想辦法應對。”
朱棣微微皺眉︰“本王知道。朱雄英這小子越來越難纏了。你去查查,看看朱雄英是如何發現張勇的問題的,是不是我們內部出了奸細。”
不知朱棣能否查出朱雄英發現張勇問題的原因,李萱又能否及時識破後宮嬪妃們新的陰謀,而朝堂上朱棣與朱雄英的爭斗又會如何發展,大明王朝在這朝堂暗潮涌動、後宮再起波瀾的時刻,局勢愈發緊張,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場而暗中較勁,一場更加激烈的風暴似乎即將席卷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