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早朝,眾人剛參拜完朱元璋,便見馬秀英身著華麗鳳袍,神色威嚴地步入朝堂。大臣們皆是一愣,不知馬皇後此舉何意。
“諸位愛卿,今日哀家以女皇身份參加朝會,是有要事相商。”馬秀英聲音沉穩,目光掃視眾人。
李萱心中暗叫不好,不知馬秀英葫蘆里賣的什麼藥,但隱隱覺得事情要朝著不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
馬秀英接著說道“近來朝堂上關于立儲之事爭論不休,哀家以為,國本不能動。太子朱標,仁厚賢德,多年來輔助陛下處理政務,未有差錯。太孫朱雄英,聰慧過人,舉止談吐頗有陛下風采,他們的地位不可動搖。”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響起一片附和聲。
“皇後娘娘所言極是,太子和太孫乃國之根本,地位理應穩固。”一位老臣率先站出來表態。
其他大臣也紛紛響應“臣等附議!”
朱標心中感動,上前一步,恭敬說道“母後如此信任兒臣,兒臣定不負母後和諸位大臣期望,為大明鞠躬盡瘁。”
朱雄英也從容上前,行禮說道“祖母厚愛,孫兒銘記于心。孫兒定會努力學習,將來為大明效力。”
李萱心中焦急,站出來說道“馬皇後,當下局勢復雜,朱棣王爺在應對蒙古部落戰事中展現出卓越才能,立他為太子,更有利于大明度過危機。”
馬秀英看著李萱,神色平靜卻透著威嚴“皇後,哀家理解你為大明著想,但國本之事,關乎社稷安穩,不可因一時局勢就隨意更改。朱標太子多年來積累的威望和經驗,是大明的寶貴財富,而太孫朱雄英也頗具潛力,他們才是大明未來的希望。”
李萱心中明白,馬秀英這一番話得到了文武大臣的絕對擁護,自己的計劃怕是要落空了。但她又怎會輕易放棄,心中思索著如何尋找轉機。
此時的朱元璋,看著朝堂上的局勢,心中五味雜陳。他既認可馬秀英所言,又覺得李萱提議也有一定道理。只是在這局面下,他也不好輕易表態。
李萱心中暗自懊惱,之前為推朱棣為太子費了不少心思,沒想到馬秀英這一出,瞬間讓局勢對自己極為不利。她看著滿朝大臣對馬秀英的擁護,心中有些無助,但又告訴自己不能慌亂,一定要想出應對之策。不知在這局勢驟變的情況下,自己還能否實現將朱棣推上太子之位的計劃,又該如何打破馬秀英營造的這一局面,一切都充滿了未知與挑戰。
李萱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她知道,此時若退縮,就徹底沒機會了。
“馬皇後,諸位大人,本宮理解大家對國本的重視。但當下大明面臨的不僅僅是內部安穩,還有外部蒙古部落的強大威脅。朱棣王爺多次在戰場上擊退蒙古部落,展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和領導能力。”李萱言辭懇切,試圖說服眾人。
“若讓朱棣王爺成為太子,他定能憑借自身能力,更好地統籌各方,帶領大明軍隊抵御外敵,保衛我大明江山。而太子朱標雖仁厚賢德,擅長處理政務,但在軍事指揮上,與朱棣王爺相比,稍顯遜色。這並非本宮有意貶低,而是當下局勢所需。”李萱繼續說道。
馬秀英微微皺眉,說道“皇後,太子雖不擅軍事,但可任用良將。且太孫朱雄英年紀尚輕,未來可期,加以培養,必能成為一代明君。此時貿然更改太子,只會引發朝局動蕩,得不償失。”
一位支持馬秀英的大臣站出來說道“皇後娘娘,皇後所言有理。太子和太孫乃正統,根基穩固,隨意變動恐生禍端。”
李萱心中焦急,卻仍保持冷靜“這位大人,本宮明白正統的重要性。但在這生死存亡之際,能力更為關鍵。我們不能因循守舊,而應審時度勢。朱棣王爺不僅軍事才能出眾,在處理政務上也有自己的見解,他能文能武,實乃太子的不二人選。”
朝堂上氣氛緊張,支持李萱和支持馬秀英的大臣們各執一詞。李萱心中明白,自己面對的壓力巨大,馬秀英的威望加上大臣們對正統的堅持,讓她的處境十分艱難。但她不能放棄,她必須抓住每一個機會,為朱棣爭取。不知自己這一番據理力爭能否打動一些大臣,又能否改變馬秀英的想法,一切都懸而未決,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等待著眾人的反應。
朝堂上李萱與馬秀英的爭論,讓局勢變得愈發緊張。支持馬秀英的大臣們,大多秉持著對國本正統的堅持,認為不可輕易廢立太子,他們擔心此舉會引發朝廷動蕩,危及大明根基。
而支持李萱的大臣,雖人數相對較少,但也據理力爭。他們看到了朱棣在戰場上的卓越表現,深知當下局勢嚴峻,認為朱棣或許真能帶領大明走出困境。
朱標站在一旁,心中十分糾結。他感激馬秀英和眾多大臣對他的支持,但也明白李萱所言並非毫無道理。他自己確實在軍事方面有所欠缺,而朱棣在應對蒙古部落時展現出的能力,讓他也不得不佩服。
“或許,若真的能對大明有利,我退讓一步也未嘗不可。但這畢竟關乎國本,我又怎能輕易放棄。”朱標心中暗自思忖。
朱雄英看著朝堂上的爭論,心中明白自己的地位也在這場爭論中受到影響。他雖年紀輕輕,但聰慧過人,深知權力的重要性。“我必須展現出自己的能力,讓祖母和諸位大臣看到我的價值,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太子之位旁落。”
朱棣得知朝堂上的情況後,心中同樣不平靜。他感激李萱為他如此努力爭取,但又擔心此舉會引發更多矛盾。“母後為我費心,可這局面如此復雜,若處理不當,不僅我會陷入困境,母後也會受到牽連。我到底該如何做,才能不辜負母後的期望,又不破壞朝堂的穩定?”
李萱在據理力爭的同時,心中也在留意各方反應。她看到朱標的糾結,朱雄英眼中的堅定,以及大臣們不同的態度。她知道,這場爭斗遠未結束,各方心思復雜,自己必須更加小心謹慎,尋找突破口。不知在這暗流涌動的局勢下,自己能否找到轉機,成功將朱棣推上太子之位,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讓她感到壓力如山。
喜歡我在大明後宮和馬皇後爭寵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在大明後宮和馬皇後爭寵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