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標身體康復,精神抖擻地踏入朝堂,準備一展身手。他一心想要踐行自己的治國理念,然而,卻沒想到與李萱產生了嚴重的沖突。
這天,朝堂上正在商議一項關于民生的政策,朱標率先發言“父皇,兒臣認為當下應輕徭薄賦,讓百姓休養生息。如今百姓歷經戰亂,生活困苦,過重的賦稅只會讓他們不堪重負。”
李萱站出來,微微皺眉,反駁道“太子殿下所言雖有道理,但國庫空虛,若無賦稅充盈,如何支撐國家各項開支?邊疆戰事吃緊,軍隊需要糧餉,基礎設施需要修建,這些都離不開銀子。”
朱標看著李萱,有些激動“皇後娘娘,話雖如此,但百姓乃國家之本。若百姓生活困苦,民心不穩,談何國家安穩?應先解決百姓溫飽,再談其他。”
李萱心中也有自己的考量,她覺得朱標想法過于理想化,當下局勢復雜,必須權衡利弊。“太子殿下,本宮理解你的愛民之心,但我們也要從大局出發。邊疆戰事迫在眉睫,若沒有充足的物資供應,如何抵御外敵?”
兩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朝堂上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朱棣在一旁看著,心中有些糾結。他內心深處支持李萱,覺得李萱的考慮更為周全,但朱標畢竟是太子,他也不想輕易得罪。
朱棣猶豫了一下,還是站出來說道“父皇,兒臣認為皇後娘娘所言有理。當下局勢,邊疆危機四伏,我們不能不優先考慮軍事方面的需求。只有保障了國家安全,才能更好地發展民生。”
朱標看著朱棣,眼中閃過一絲不滿“朱棣,你怎能不顧百姓死活?難道軍事就比民生更重要?”
朱棣心中無奈,解釋道“太子殿下,兒臣並非不顧百姓,只是覺得當下應分清輕重緩急。等邊疆穩定,我們再大力發展民生,也為時不晚。”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看著幾位臣子爭論,心中暗暗思索。他深知朱標和李萱的觀點都有道理,只是立場不同。“都別爭了,此事容後再議。朕會仔細權衡,做出決策。”
退朝後,李萱心中煩悶。她知道,與朱標之間的沖突可能只是個開始,未來朝堂上恐怕還會有更多分歧。而朱棣卷入其中,讓局勢變得更加復雜。她不禁擔憂起來,不知該如何應對與朱標之間的矛盾,又能否在這場理念之爭中堅持自己的觀點,同時不影響自己回到現實世界的計劃,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
朝堂上的爭論很快傳到了後宮。那些對李萱心懷不滿的嬪妃們听聞此事,覺得有機可乘,又開始蠢蠢欲動。
“姐姐,你听說了嗎?朝堂上太子和皇後因為治國理念吵起來了,這可是個好機會啊。”一名嬪妃湊到領頭的嬪妃身邊說道。
領頭的嬪妃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哼,這確實是個機會。我們可以趁機在太子面前煽風點火,讓他對皇後的不滿加深。說不定能借太子之手,扳倒李萱。”
于是,她們開始四處散播謠言,說李萱專橫跋扈,干涉朝政,根本不把太子放在眼里。這些謠言很快傳到了朱標的耳朵里。
朱標听後,心中更加惱怒。他本來就因為朝堂上的爭論對李萱有些不滿,現在听到這些謠言,更是火上澆油。
“這個皇後,實在太過分了!竟敢如此不把本宮放在眼里,還干涉朝政。”朱標氣憤地說道。
而李萱在後宮,還不知道這些謠言已經在四處傳播。她正和孫貴妃談論著朝堂上的爭論。
“娘娘,太子殿下年輕氣盛,想法有些理想化,您也別太往心里去。”孫貴妃安慰道。
李萱微微皺眉“本宮倒不是生氣,只是擔心這樣的爭論會影響朝堂決策,更怕因此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就在這時,一名宮女匆匆進來稟報“娘娘,不好了,宮里傳出很多對您不利的謠言,說您專橫跋扈,干涉朝政,不把太子殿下放在眼里。”
李萱心中一驚“什麼?這肯定是有人故意在背後搞鬼。孫貴妃,你去查一查,看看是誰在散播這些謠言。”
孫貴妃領命而去。李萱心中明白,肯定是那些心懷不軌的嬪妃又在趁機生事。她必須盡快查出真相,否則謠言越傳越烈,不僅會影響她與朱標的關系,還可能影響到朝堂局勢。只是不知這次能否順利揪出幕後黑手,又該如何應對朱標對她的誤解,一切都讓她感到頭疼不已。
朱棣得知後宮傳出對李萱不利的謠言後,心急如焚。他深知這些謠言若不及時處理,李萱的處境將會十分危險。
朱棣決定先去找朱標,希望能化解他對李萱的誤解。他來到朱標宮中,朱標看到他,臉色有些不悅“你來干什麼?是為皇後當說客嗎?”
朱棣連忙說道“太子殿下,兒臣此來並無此意。只是听聞宮中謠言四起,擔心您會誤會皇後娘娘。那些謠言都是別有用心之人編造的,不可輕信。”
朱標冷哼一聲“別有用心之人?難道不是皇後自己的所作所為?朝堂上她與本宮針鋒相對,絲毫不給本宮面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朱棣心中無奈,耐心解釋道“太子殿下,皇後娘娘也是為了大明江山著想。當下局勢復雜,邊疆戰事吃緊,她只是從大局出發,考慮到軍事方面的需求。並非有意與您作對。”
朱標皺著眉頭,思索著朱棣的話“即便如此,她也不該如此強硬,絲毫不肯讓步。”
朱棣說道“殿下,皇後娘娘性子直,說話可能有些沖,但她並無惡意。而且,兒臣覺得你們的目標都是為了大明好,只是方法不同。若能心平氣和地商議,說不定能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朱標心中的怒火漸漸平息了一些“你說得似乎也有道理。只是這些謠言……”
朱棣說道“殿下放心,兒臣會和皇後娘娘一起徹查此事,揪出幕後黑手,還皇後娘娘一個清白。”
朱標點頭“好吧,希望你能盡快查清。若真有人故意造謠生事,本宮定不輕饒。”
朱棣從朱標宮中出來後,立刻去找李萱。“母後,兒臣已經和太子殿下談過了,他的態度有所緩和。但我們必須盡快查出謠言的源頭,徹底解決此事。”
李萱心中感激“棣兒,多虧了你。這次一定要讓那些暗中搞鬼的人付出代價。”
然而,李萱心中明白,即便暫時緩和了與朱標的矛盾,但只要理念沖突存在,未來還是會有麻煩。而且,查出謠言源頭也並非易事。不知他們能否順利揪出幕後黑手,又該如何避免與朱標之間再次產生激烈沖突,一切都充滿了挑戰。
在朱棣和李萱的努力下,很快就查出了謠言的源頭,正是那些對李萱不滿的嬪妃們。
“娘娘,王爺,已經查明,是達定妃、胡順妃等人在背後指使宮女散播謠言。”孫貴妃向李萱和朱棣稟報。
李萱眼中閃過一絲怒色“果然是她們!這些人真是屢教不改,竟敢一而再、再而三地算計本宮。”
朱棣臉色陰沉“母後,這些人如此膽大妄為,絕不能輕饒。必須嚴懲,以正後宮風氣。”
李萱點頭,帶著朱棣來到朱元璋的宮殿,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稟報。
朱元璋听後,龍顏大怒“這些賤人,竟敢在後宮興風作浪,故意制造謠言,擾亂朝堂局勢。實在可惡!”
李萱說道“陛下,她們的行為不僅對臣妾造成了傷害,也影響了朝堂的和諧穩定。必須嚴懲,才能讓後宮眾人引以為戒。”
朱元璋思索片刻,說道“達定妃、胡順妃等人,蓄意造謠生事,其心可誅。即日起,褫奪她們的封號,貶為庶人,打入冷宮,終身不得踏出冷宮半步。其家族子弟,皆削去官職,永不錄用。”
李萱心中暗喜,表面上卻恭敬地說道“陛下英明,如此處置,必能讓後宮安寧。”
朱棣在一旁說道“父皇此舉,大快人心。相信經過此次事件,後宮眾人都會安分守己。”
然而,李萱心中明白,雖然暫時解決了這些嬪妃的問題,但她與朱標之間的理念沖突依然存在。而且,她不知道朱標是否真的完全消除了對她的誤解。未來朝堂和後宮的局勢依然復雜多變,不知還會出現什麼新的麻煩,而她又該如何應對與朱標之間可能再次出現的矛盾,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讓人擔憂不已。
喜歡我在大明後宮和馬皇後爭寵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在大明後宮和馬皇後爭寵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