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借著後方送來的物資,士氣大振,迅速組織明軍展開反擊。他身先士卒,手持長劍,帶領著將士們如猛虎下山般沖向倭軍。
“兄弟們,殺啊!讓這些倭人知道我們大明的厲害!”朱棣大聲呼喊著,聲音在戰場上回蕩。
明軍在朱棣的鼓舞下,個個奮勇殺敵。新補充的箭矢如雨點般射向倭軍,倭軍被這突如其來的反擊打得有些措手不及。
“不好,明軍怎麼突然有了這麼多物資,反擊如此猛烈!”倭軍將領看著陣腳有些混亂的士兵,心中大驚。
朱棣瞅準倭軍慌亂的時機,指揮軍隊從側翼迂回包抄。“听我命令,左路軍迅速包抄過去,截斷他們的退路!”朱棣揮舞著長劍,大聲下達指令。
左路軍迅速行動,如同一把利刃插入倭軍側翼。倭軍頓時陷入混亂,開始節節敗退。
“將軍,明軍攻勢太猛,我們快抵擋不住了!”倭軍副將焦急地向將領稟報。
倭軍將領咬咬牙︰“不能退!給我頂住!我們還有援軍,只要撐到援軍到來,就能反敗為勝!”
然而,朱棣怎會給他們喘息的機會。他見倭軍想要穩住陣腳,立刻下令︰“全軍出擊,不要給他們機會!今日定要將這群倭人打得落花流水!”
在朱棣的指揮下,明軍攻勢愈發猛烈。倭軍雖然頑強抵抗,但在明軍的猛烈攻擊下,漸漸力不從心。戰場上倭軍的尸體越來越多,鮮血染紅了大地。
朱棣看著倭軍狼狽的樣子,心中充滿了斗志︰“哼,你們這群不知死活的倭人,竟敢侵犯我大明,今日就是你們的末日!”
就在朱棣與倭軍激烈交鋒之時,湯和與徐達得知朱棣這邊戰況激烈,立刻率領各自的軍隊趕來支援。
“兄弟們,燕王那邊戰事緊急,我們加快速度,去支援燕王!”湯和騎在馬上,大聲催促著士兵們。
徐達也不甘示弱︰“對,不能讓燕王獨自面對這群倭人,我們要讓倭人知道,我大明軍隊不是好惹的!”
兩支軍隊如疾風般趕來,迅速加入戰斗。倭軍原本就被朱棣打得節節敗退,此時又遭遇湯和與徐達的援軍,頓時陣腳大亂。
“怎麼又來兩支明軍!我們腹背受敵了,這可如何是好!”倭軍將領驚恐地看著前後夾擊的明軍,臉上滿是絕望。
朱棣看到湯和與徐達的援軍,心中大喜︰“太好了,兩位將軍來得正是時候!我們一起將這群倭人徹底消滅!”
湯和笑著回應︰“燕王放心,我們定不會讓這群倭人好過!”
徐達也喊道︰“兄弟們,殺啊!為大明揚威!”
三支明軍匯合後,士氣空前高漲。他們相互配合,對倭軍展開了全面圍剿。倭軍在明軍的強大攻勢下,毫無還手之力,開始四處逃竄。
“將軍,我們快頂不住了,快撤吧!”倭軍副將焦急地勸道。
倭軍將領無奈,只得下令撤退︰“撤!快撤!”
倭軍如喪家之犬般狼狽逃竄,明軍乘勝追擊,斬殺了不少倭軍士兵。這一場戰斗,明軍大獲全勝,成功扭轉了戰局。
前線傳來明軍大勝的消息,後宮頓時一片歡騰。李萱得知後,心中的大石頭終于落了地,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太好了,棣兒他們終于贏了!”李萱興奮地對身邊的心腹宮女說道。
心腹宮女也笑著說︰“娘娘,這都是您在後方籌備物資的功勞,若不是娘娘,前線將士們也不會這麼順利。”
李萱微微搖頭︰“這都是大家的功勞,前線將士們奮勇殺敵,後宮姐妹們積極募捐,才有了這場勝利。”
李萱決定在後宮舉辦一場宴會,慶祝明軍的勝利,同時也犒勞一下積極支持募捐的嬪妃們。
宴會上,李萱笑著對眾嬪妃說︰“姐妹們,此次明軍能取得勝利,離不開大家在後方的支持。本宮在此感謝各位姐妹的慷慨相助。”
孫貴妃和李淑妃笑著回應︰“娘娘運籌帷幄,我們不過是盡了些綿薄之力。”
其他嬪妃們也紛紛附和︰“是啊,多虧了娘娘的帶領,我們才能為前線出一份力。”
李萱看著和睦的後宮,心中感到十分欣慰。但她也知道,倭國此次雖戰敗,但必定不會善罷甘休,大明仍面臨著潛在的威脅。而且,後宮中那些對她不滿的嬪妃,說不定還會在暗中搞小動作。她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不能因為一場勝利就放松了警惕。
朱元璋得知明軍在倭國取得勝利,心中雖有一絲喜悅,但更多的是憂慮。他擔心朱棣等人立下大功後,勢力會進一步膨脹,對自己的皇權構成威脅。
“陛下,此次燕王、湯將軍和徐將軍在倭國大獲全勝,實乃我大明之幸啊。”一位大臣笑著向朱元璋稟報。
朱元璋微微點頭,但臉色依舊凝重︰“雖說勝利是好事,但朕擔心他們三人功高震主啊。”
大臣心中一凜,他明白朱元璋的擔憂。“陛下所言極是,不過如今倭國雖敗,但仍有隱患,或許可讓他們繼續留在倭國,鞏固戰果,同時也可分散他們在國內的勢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朱元璋思索片刻,覺得大臣所言有理。“嗯,你說得有道理。傳朕旨意,命朱棣、湯和、徐達暫留倭國,安撫當地百姓,整頓防務,防止倭國再次來犯。”
與此同時,朝堂上也在商議如何處置倭國。有的大臣主張乘勝追擊,徹底消滅倭國;有的大臣則認為應該適可而止,與倭國議和,避免過多損耗國力。
“陛下,倭國狼子野心,此次雖敗,但必定會卷土重來。我們應乘勝追擊,將其徹底消滅,以絕後患。”一位主戰的大臣說道。
“陛下,如今我大明剛剛經歷戰事,國力有所損耗。若繼續征戰,恐百姓負擔過重。不如與倭國議和,休養生息,再圖後計。”一位主和的大臣反駁道。
朱元璋听著大臣們的爭論,心中猶豫不決。他深知,這一決策關乎大明的未來,必須慎重考慮。
李萱得知朝堂上關于處置倭國的爭論後,決定進宮面見朱元璋,表達自己的看法。
“陛下,臣妾听聞朝堂上對于倭國之事爭論不休,臣妾斗膽,想向陛下進言。”李萱恭敬地說道。
朱元璋看著李萱,說道︰“萱兒,你有何想法,盡管說來。”
李萱說道︰“陛下,臣妾以為,如今大明雖在倭國取得勝利,但國內也需要時間恢復元氣。若繼續征戰,恐百姓受苦,國力受損。不如先與倭國議和,休養生息。同時,加強邊境防守,整頓軍備,以防倭國再次來犯。至于朱棣、湯和、徐達三位將軍,可讓他們在倭國暫時駐守,穩定當地局勢,也可借此機會震懾倭國。”
朱元璋听後,心中覺得李萱的話很有道理。他原本就擔心繼續征戰會損耗國力,也想分散朱棣等人的勢力。“萱兒,你所言正合朕意。看來朕還是要多听听你的意見。”
李萱心中一喜,她知道自己的話對朱元璋的決策產生了影響。“陛下英明,臣妾只是為大明江山社稷著想。”
于是,朱元璋決定采納李萱的建議,派使者前往倭國議和,同時命朱棣、湯和、徐達暫留倭國,整頓防務。但他也擔心,倭國是否會接受議和,朱棣等人在倭國是否會趁機壯大自己的勢力。而李萱雖成功影響了決策,但她也清楚,自己在後宮和朝堂中的處境依舊復雜,必須小心應對各種潛在的危機。
喜歡我在大明後宮和馬皇後爭寵請大家收藏︰()我在大明後宮和馬皇後爭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