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上,關于科舉制度的爭論愈發激烈。支持李萱提議的大臣與守舊派大臣針鋒相對,各執一詞。
一位支持改革的大臣站出來,拱手說道︰“陛下,皇後娘娘提議考試科學,提高對有發明創造匠人的獎勵,實乃遠見卓識。如今世界變化日新月異,我大明若想長治久安,必須培養更多掌握科學技術的人才。八股文雖能選拔出飽讀詩書之人,但于實際治國理政及推動國家發展的作用有限。”
話音剛落,一位守舊派大臣立刻反駁︰“荒謬!科舉以八股文取士,乃是祖宗定下的規矩,歷經數朝,為我大明選拔出無數棟梁之才。怎能因皇後娘娘幾句提議,便輕易更改?這不是動搖國之根本嗎?”
李萱看著兩方爭論,心中焦急。她深知,這是改變大明未來走向的關鍵,也是她推進計劃的重要契機。她微微皺眉,思索著如何說服眾人。
這時,又一位支持改革的大臣說道︰“陛下,看看如今周邊各國,皆在努力發展科技。若我大明依舊墨守成規,只注重八股文,恐日後難以在世界立足。獎勵發明創造的匠人,可激發民間創造力,對國家的發展大有益處。”
守舊派大臣氣得吹胡子瞪眼,大聲說道︰“那些奇技淫巧,怎能與聖人經典相提並論?我大明以禮義治國,靠的是儒家學說培養出的人才,而非擺弄器械的匠人。”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眉頭緊皺,看著大臣們爭論不休。他心中既對李萱的提議有所心動,又顧慮改變祖宗規矩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更擔心李萱借此擴大勢力。他的目光掃過眾人,緩緩說道︰“都別吵了!此事關乎重大,容朕再仔細思量。”
朝會結束後,消息很快傳到後宮。對李萱不滿的嬪妃們再次活躍起來。
“哼,李萱這下可捅了馬蜂窩了,朝堂上鬧得不可開交,看她怎麼收場。”周妃幸災樂禍地說道。
楊妃也附和道︰“就是,她以為自己是誰,竟敢對科舉制度指手畫腳。這次陛下肯定不會輕易饒她。”
孫貴妃和李淑妃趕忙來到李萱宮中。孫貴妃擔憂地說︰“妹妹,朝堂上的事我們听說了。那些人在背後說風涼話,你可別往心里去。只是這科舉改革,陛下態度不明,你接下來打算怎麼辦?”
李萱微微嘆氣,說道︰“姐姐們,我也知道此事艱難,但為了大明的未來,我不能放棄。陛下雖未表態,但我能感覺到他也在權衡利弊。我得想辦法讓陛下看到科舉改革的好處,消除他的顧慮。”
李淑妃點頭道︰“妹妹,你有決心是好的。只是也要小心那些心懷不軌之人,他們肯定會趁機給你使絆子。”
李萱心中明白,自己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僅要應對朝堂上守舊派大臣的反對,還要提防後宮嬪妃的暗中算計。但她沒有退路,只能咬牙堅持,期待能說服朱元璋,推進科舉改革。
朱棣得知朝會上的激烈爭論後,心急如焚。他深知科舉改革對大明的重要性,也明白李萱此時面臨的巨大壓力。于是,他立刻進宮找到李萱。
“母後,兒臣知道您為科舉改革一事殫精竭慮。兒臣有一計,或許能助您一臂之力。”朱棣說道。
李萱心中一喜,趕忙問道︰“棣兒,快說說看。”
朱棣胸有成竹地說︰“母後,我們可以召集一些能工巧匠,展示他們的發明創造,讓陛下和大臣們親眼看到科技的力量。同時,整理一些其他國家因發展科技而強大的事例,呈給陛下。如此,或許能讓陛下和大臣們更直觀地認識到科舉改革的必要性。”
李萱听後,眼中閃過一絲光芒,說道︰“棣兒,此計甚妙!就按你說的辦。只是時間緊迫,我們得盡快準備。”
朱棣點頭道︰“母後放心,兒臣這就去安排。那些守舊派大臣頑固不化,我們必須拿出足夠的證據,才能說服陛下。”
李萱看著朱棣,心中充滿感激。她知道,朱棣此次相助,不僅是為了大明,更是為了幫她。但她也擔心,此舉會不會讓朱元璋對他們的猜忌更深。然而,此時她已顧不了那麼多,只能孤注一擲,期待能借此扭轉局面。
朱元璋雖然在朝會上沒有當場表態,但他對科舉改革一事極為關注。他一方面派錦衣衛暗中調查李萱和朱棣的舉動,擔心他們借此結黨營私;另一方面,自己也在私下里思考科舉改革的利弊。
“這李萱和朱棣,如此積極推動科舉改革,到底是真心為了大明,還是另有目的?”朱元璋坐在御書房,眉頭緊鎖,自言自語道。
他深知,科舉制度是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一旦改革,影響深遠。若能如李萱所言,通過發展科技讓大明更加強大,自然是好事。但他又擔心改革會引發一系列不可預測的問題,動搖國本。
“陛下,錦衣衛傳來消息,燕王正在召集能工巧匠,似乎在準備什麼展示。皇後那邊,也在整理一些關于其他國家發展的資料。”太監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匯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朱元璋微微點頭,心中更加警惕。“繼續盯著他們,有任何情況,立刻向朕匯報。”朱元璋決定,在徹底弄清楚李萱和朱棣的意圖之前,不會輕易做出決定。而李萱和朱棣並不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朱元璋的監視之下,還在為即將到來的展示和說服工作緊鑼密鼓地準備著。
李萱和朱棣緊鑼密鼓地籌備著。朱棣四處尋找能工巧匠,將他們的發明創造一一整理出來,包括一些新型的農具、精巧的機械裝置等。
“這位師傅,您這農具真的能提高耕種效率?到時候在陛下面前,可一定要展示好啊。”朱棣對一位工匠說道。
工匠自信滿滿地回答︰“王爺放心,小的這農具經過多次改良,省時省力,效果顯著。”
與此同時,李萱則帶著宮女太監們,日夜整理關于其他國家因科技發展而崛起的事例,詳細記錄各國的政策、成果以及對國家實力的提升。
“娘娘,這些資料都整理好了,您看看是否還有需要補充的。”宮女將整理好的資料呈給李萱。
李萱仔細翻閱,說道︰“不錯,再突出一些科技對國家軍事、經濟方面的影響,這樣更有說服力。”
兩人都深知此次展示的重要性,絲毫不敢懈怠。他們期待著通過這次展示,能讓朱元璋看到科舉改革的巨大潛力,從而下定決心推行改革。然而,他們不知道朱元璋的猜忌如同烏雲一般,正籠罩在他們頭頂,等待他們的將是怎樣的結果,一切充滿了未知。
就在展示即將開始的前一天,意外發生了。負責展示的一位重要工匠突然失蹤,他所發明的關鍵機械裝置也不見蹤影。
“王爺,不好了,張師傅不見了,他的發明也沒了。這可如何是好?”手下焦急地向朱棣匯報。
朱棣心中大驚,說道︰“怎麼會這樣?立刻派人去找,一定要在明天展示前找到他和發明。”
李萱得知此事後,心中暗叫不好。“這肯定是有人故意搗亂,想破壞我們的計劃。”李萱眉頭緊皺,思索著應對之策。
孫貴妃和李淑妃也趕來幫忙。孫貴妃說道︰“妹妹,會不會是那些守舊派大臣或者後宮的人干的?他們不想讓科舉改革成功。”
李萱冷哼一聲︰“不管是誰,本宮都不會讓他們得逞。我們一邊繼續尋找張師傅,一邊看看能不能找到替代的發明進行展示。”
然而,時間緊迫,要在短時間內找到合適的替代發明談何容易。李萱和朱棣心急如焚,他們不知道能否在展示前解決這個難題,也不知道這次意外會不會成為科舉改革計劃的致命打擊,一切都變得岌岌可危。
喜歡我在大明後宮和馬皇後爭寵請大家收藏︰()我在大明後宮和馬皇後爭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