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萱推薦的那些官員,在她的督促下,雷厲風行地開展起土豆、紅薯、玉米的種植與普及工作。李萱看著官員們忙碌的身影,心中暗暗得意,“哼,這些作物的推廣,定能讓大明的糧食產量大幅提升,到時候朱元璋和馬皇後又該如何看待我這個‘皇後’呢?說不定離我回到現實世界又近了一步。”
她把負責此事的官員們召集起來,嚴肅地說道︰“你們都給本宮听好了,土豆、紅薯、玉米的種植推廣關乎重大,若是辦得好,本宮自然不會虧待你們;但若是辦砸了,你們知道後果的。”
官員們紛紛跪地,齊聲說道︰“娘娘放心,我等定當竭盡全力!”
與此同時,攤丁入畝的國策也在李萱的大力支持下,有條不紊地推進著。李萱親自參與制定相關細則,還不時與大臣們商議如何更好地實施。“攤丁入畝,減輕百姓負擔,人口必定會激增。這可是大功一件,只是不知道朱元璋會不會因此對我更加警惕呢?”李萱一邊審閱著文書,一邊自言自語。
隨著時間的推移,土豆、紅薯、玉米在大明各地逐漸廣泛種植,糧食產量果然翻了幾番。而攤丁入畝政策的實施,也讓百姓們負擔減輕,大明人口開始迅速增長。一時間,百姓們對朱元璋和馬皇後的擁護呼聲達到了一個新高度。萬民傘、請願書如雪花般送往京城,都是歌頌皇帝和皇後的功績。
朱元璋看著這些萬民傘和請願書,龍顏大悅,對馬天後說道︰“皇後,如今百姓如此擁戴,多虧了那些官員的努力,看來李萱推薦之人倒也有些本事。”
馬天後微笑著點頭︰“陛下聖明,這也多虧了陛下治理有方。”
朱元璋興致勃勃地說︰“如此盛世景象,朕打算帶著你巡視天下,看看百姓們的生活。”馬天後欣然應允。
朱元璋和馬天後離開京城巡視天下後,後宮暫時沒了他們的坐鎮,郭寧妃覺得機會來了。“哼,李萱,現在陛下和馬天後都不在,看我怎麼收拾你!”郭寧妃咬牙切齒地說道。
她聯合了達定妃、胡順妃等人,在後宮故意挑起事端。先是指使宮女們在宮中吵鬧,擾亂秩序,接著又造謠說李萱在背後詛咒朱元璋和馬天後。
李萱得知消息後,心中大怒︰“這個郭寧妃,真是不知死活!竟敢在本宮眼皮子底下鬧事。”
她立刻叫來朱棣,神色冷峻地說道︰“棣兒,郭寧妃在後宮鬧事,意圖擾亂後宮秩序,你立刻帶著錦衣衛將她逮捕入獄,不得有誤!”
朱棣看著李萱憤怒的樣子,心中一陣心疼,毫不猶豫地說道︰“母後放心,兒臣這就去辦!”
朱棣領命後,迅速帶著錦衣衛趕到郭寧妃宮中。郭寧妃看到朱棣帶著錦衣衛氣勢洶洶地進來,心中有些慌亂,但仍強裝鎮定︰“四皇子,你這是何意?竟敢擅闖本宮宮殿!”
朱棣冷哼一聲︰“郭寧妃,你在後宮肆意鬧事,擾亂後宮安寧,皇後娘娘有令,將你逮捕入獄!”
郭寧妃還想狡辯,錦衣衛們可不管她,直接將她押走。達定妃等人見狀,嚇得紛紛躲了起來。
李萱看著被押走的郭寧妃,心中冷冷一笑︰“跟本宮斗,你還嫩了點。”但她心中也清楚,此事不會就此平息,尤其是等朱元璋回來,看到郭寧妃被抓,不知會作何反應。李萱一邊思索著應對之策,一邊等待著朱元璋和馬天後回宮。
朱元璋和馬天後巡視天下,一路看到百姓安居樂業,心中十分欣慰。然而,當他們滿心歡喜地回到京城,準備嘉獎李萱時,卻看到了一個讓他們震驚不已的場景。
在御書房中,一個錦盒擺在桌上。朱元璋疑惑地打開錦盒,只見里面裝著郭寧妃的頭顱,他頓時臉色大變。“這……這是怎麼回事?”朱元璋怒目圓睜,大聲吼道。
馬天後也嚇得臉色蒼白,用手捂住了嘴。
這時,李萱走了進來,她看到朱元璋和馬天後的反應,心中雖有些緊張,但仍故作鎮定地說道︰“陛下,天後娘娘,郭寧妃趁陛下和娘娘巡視天下之際,在後宮肆意鬧事,造謠生事,意圖擾亂後宮秩序,甚至還詛咒陛下和娘娘。臣妾為了維護後宮安寧,不得已下令讓朱棣將她逮捕入獄。可她在獄中不知悔改,還意圖自殺,結果就……”
李萱一邊說著,一邊觀察著朱元璋和馬皇後的表情。她心中暗自期待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能讓朱元璋和馬皇後對她徹底失望,從而達成自己回到現實世界的目的。
朱元璋看著李萱,眼中滿是憤怒和疑惑︰“皇後,郭寧妃罪不至死,你為何如此沖動?”
李萱心中一緊,但仍硬著頭皮說道︰“陛下,郭寧妃的行為實在太過惡劣,臣妾擔心她會繼續在後宮興風作浪,危害後宮安寧,所以才……還望陛下恕罪。”
馬天後皺著眉頭,看著李萱說道︰“皇後,你此舉確實有些魯莽了。郭寧妃固然有錯,但你也不該擅自決定她的生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萱心中明白,朱元璋和馬皇後雖然對她的行為不滿,但似乎還沒有到要殺她的地步。她該如何進一步刺激兩人,讓他們對自己的忍耐達到極限呢?而朱元璋和馬皇後又會如何處置李萱呢?一切都充滿了懸念,讓人迫不及待想知道後續發展。
朱元璋看著李萱,心中五味雜陳。一方面,李萱推薦的官員推行國策,讓大明繁榮,百姓擁戴,他心中對李萱是有幾分認可的;但另一方面,李萱未經他允許,私自處置郭寧妃,這讓他心中十分惱怒。
“皇後,你此次行事太過草率。郭寧妃之事,本應等朕回來再做定奪,你卻擅自做主,這置朕于何地?”朱元璋的聲音冰冷,帶著一絲威嚴。
李萱心中緊張,但仍努力保持鎮定,說道︰“陛下,臣妾當時也是擔心後宮局勢失控,郭寧妃在後宮的所作所為實在惡劣,若不及時制止,恐怕會引發更大的亂子。臣妾一時心急,才做出此決定,還望陛下體諒臣妾的難處。”
朱元璋冷哼一聲︰“體諒?你身為皇後,本應處事沉穩,顧全大局。如今卻如此沖動,實在讓朕失望。”
李萱心中暗喜,“失望”二字從朱元璋口中說出,說明自己離目標又近了一步。但她知道,此時還不能放松。
“陛下,臣妾知道錯了。只是臣妾一心為了後宮安寧,為了陛下和大明的江山社稷。郭寧妃在後宮拉攏勢力,意圖不軌,臣妾也是為了防患于未然。”李萱說著,眼中泛起淚花,做出一副委屈的模樣。
馬天後在一旁看著,心中也有些動搖。她雖覺得李萱此舉不妥,但也明白李萱在後宮確實面臨諸多挑戰。“重八,皇後或許真是出于無奈。只是以後行事,切不可再如此莽撞。”馬天後為李萱求情道。
朱元璋看了馬天後一眼,沉思片刻後說道︰“此次看在咱妹子為你求情的份上,朕暫不追究。但皇後,你需謹記,下不為例。”
李萱心中松了一口氣,但也知道,這只是暫時逃過一劫。她必須繼續想辦法,讓朱元璋和馬皇後對她的失望累積到頂點。而經此一事,朱元璋對李萱的態度也變得更加復雜,朝堂和後宮的局勢也因此變得更加微妙。接下來,李萱又會想出什麼辦法來推動自己回到現實世界的計劃?朱元璋和馬皇後又會如何應對?一切都充滿了未知,讓人期待不已。
李萱雖暫時躲過一劫,但她並未就此滿足。她深知,要想回到現實世界,必須讓朱元璋和馬皇後對她的不滿達到極致。于是,她又想出了一個新的策略。
李萱召集了一些支持她的大臣,商議推行一項新政策——鼓勵商業發展,降低商業稅。“諸位大人,如今我大明農業發展良好,但商業卻相對滯後。本宮以為,降低商業稅,鼓勵商業發展,可讓大明更加繁榮昌盛。不知諸位大人意下如何?”李萱目光掃視著眾人,自信地說道。
大臣們听了,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有的大臣表示贊同︰“娘娘所言極是,商業發展起來,可增加朝廷賦稅,對百姓也有益處。”
但也有大臣提出反對意見︰“娘娘,我朝以農為本,重農抑商乃是祖制。若大力發展商業,恐會動搖國本啊。”
李萱心中早有準備,說道︰“這位大人,時代在變,我朝如今糧食產量大增,人口增多,發展商業正是順應時勢。且降低商業稅,並非不重視農業,而是兩者並重,相輔相成。”
最終,在李萱的堅持下,這項政策還是推行了下去。然而,正如李萱所料,政策推行後,朝堂上的爭議聲越來越大。一些守舊的大臣紛紛上書朱元璋,指責李萱擾亂朝綱,違背祖制。
朱元璋看著這些奏章,臉色越來越難看。他召來李萱,語氣嚴肅地說︰“皇後,你推行的鼓勵商業發展之策,朝堂上爭議頗大。你可知此舉可能帶來的後果?”
李萱心中暗喜,她知道自己的計劃開始奏效了。“陛下,臣妾深知此舉可能引發爭議,但臣妾認為,只有大膽改革,大明才能更加繁榮。商業發展起來,對朝廷和百姓都有諸多好處。還望陛下再給臣妾一些時間,讓臣妾證明此策的可行性。”李萱言辭懇切地說道。
朱元璋看著李萱,心中有些糾結。他一方面擔心李萱的行為會破壞朝綱,另一方面又覺得李萱的話似乎有些道理。他會如何抉擇?李萱又能否借此機會,進一步讓朱元璋對她失望,從而實現回到現實世界的目標呢?一切都充滿了懸念,讓人揪心不已。
喜歡我在大明後宮和馬皇後爭寵請大家收藏︰()我在大明後宮和馬皇後爭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