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暴雨,停息了片刻,窗外,依舊是黑壓壓的一片,稀稀拉拉的小雨,依舊不停。秀巒在屋子里,來回踱步,焦急不安。自己剛才接到了,嫂子打來的電話。嫂子說,秀玉要生了,剛進了縣醫院的產房,李連財一家,正在醫院等著生孩子呢。
生孩子是件好事,可秀玉,卻是難產。
景明原本就在縣城里住,得到消息後,自然是去了縣醫院,問過醫生和李連財後,才知道,妹妹秀玉的情況,不太樂觀,說是胎兒發育的不好,弄不好,大人和孩子,都有危險。有大出血的危險,讓家里多準備點錢。
景明問了問李連財︰錢夠嗎?
李連財慢慢吞吞︰帶了一千塊錢來。
才一千?景明瞪了瞪眼︰怎麼不多帶點來?
李連財道︰家里,就這麼點錢了。
景明沒再說話,又頂著外面的雨,騎著摩托車,回了自己的店里,將家里的現金,都找了出來,湊了五千塊錢,又送到了醫院。下雨天,來店里理發的客人並不多,姜淑惠也跟著丈夫,去了醫院,這才了解了秀玉的情況。
醫院的走廊里,姜淑惠喋喋不休,對著李連財,一頓劈頭蓋臉的審問︰你說你,三十好幾的人了,娶過一次媳婦,生過一次孩子,怎麼就不知道,多備點錢呢?沒錢?每年你不會出去掙錢啊?三尺高的漢子,過了半輩子了,連生孩子的錢都沒有。虧得我家秀玉,一個黃花大閨女跟了你,怎麼就不知道疼媳婦呢?就算是不知道疼媳婦,也得知道疼孩子啊,秀玉生孩子,不是給你老李家生的啊?
景明望了望媳婦,媳婦雖然說的在理,是在為妹妹,代表娘家人說話,但這畢竟是醫院,媳婦的大嗓門,咋咋呼呼的,終歸是不好,景明這才拉了拉媳婦︰你先回店里吧,這,有我盯著。
姜淑惠氣呼呼的,回了店里,立刻給秀巒,秀萍打去電話,將秀玉在醫院里難產,李連財沒錢生孩子的事,大肆渲染了一番。當然,姜淑惠打電話的目的,一是給大姑子和二姑子,報告三姑子的情況,二是在兩個大姑姐的面前,表表功,景明可是為秀玉生孩子,既出了錢又了出力,就連她姜淑惠,也是盡了嫂子職責。
秀巒這才知道了,秀玉生孩子的事,因此才在屋子里,急的左右不寧,嘴里一邊罵著李連財,一邊又擔心自己的妹妹,可別在這生孩子的鬼門關,有什麼閃失。
她想騎上自行車,去縣醫院里看看妹妹,可外面下著雨,自己去縣醫院,著實的不方便,再說了,就算是到了縣醫院,她又能幫上什麼忙?還不是跟哥哥一樣,坐在產房外干著急?再說了,有哥哥守在那,自己自然也放心,嫂子剛才也說了,她也會時不時的去一趟,有什麼消息,就立刻打電話,告訴自己。
窗外的雨,時而大,時而小,時而電閃雷鳴,產房里,秀玉痛的死去活來,產房外,景明,李連財等人,也焦急的左右踱步。
遠在大梨園村的秀巒,更是為妹妹,捏了一把汗。
直到深夜,秀巒接到了嫂子打來的電話,姜淑惠道︰“他大姑,醫院那邊說了,大人和孩子,都能保住,但是子宮,得切了。”
“啊?”秀巒不知所措。
“沒別的辦法了,就這一個辦法,他大姑,咱認命吧,秀玉就這個命,生的不管是個丫頭,還是小子,就只能生這一個了。”姜淑惠道。
“我哥怎麼說?”秀巒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
“沒了,我剛從醫院回來,醫生說,就這一個辦法了,要不然,大人和孩子,可就都保不住了。”陳淑芬道︰“景明說行,李連財也說行,但生的是男還是女,現在還無法確定,只有省出來才知道,孩子一旦落地,秀玉就再也沒法生育了。”
秀巒一時語塞,手里握著電話,不知該如何該說什麼。
秀玉在鬼門關,走了一遭,最終活了下來,慶幸的是,給李連財生了個兒子,之後,取名為李修倫。李修倫這孩子,長相隨了秀玉,又丑又呆,但能夠平安降生,已是不易,當然,爹娘都是笨傻的人,這孩子的基因,自然也不會靈光。
但對于老李家來說,尤其是李連財的母親來說,自己有了孫子,終于有後了,有個可以延續香火的子嗣了。不管這孩子,長相如何,智商如何,但終究是個男孩,只要是男孩,就萬事大吉。
這是農村,深埋在骨子里,重男輕女的思想。倘若秀玉,生的是個閨女,李連財一家,就會認為,秀玉這個傻媳婦,算是白娶了。
馬雲唐的四個兒女,如今終于,各自都有了兒女,有了下一代。
隨著夏天的過去,地里的麥子收完,而後,家家戶戶,又都開著拖拉機,拉著耕地的犁,開始耕地,等地耕完了,再把拖拉機上的犁卸下來,再裝上播種機,趁著雨季到來之前,開始播種玉米。
較比小麥,玉米的成熟期,只有幾個月,夏天播種,秋天收獲,北方的農村,一年的莊稼,共收獲兩季。一季就是,秋種夏收的小麥,一季就是,夏種秋收的玉米。
對于馬雲唐來說,地里的糧食,不光有小麥和玉米,還有每年的西瓜。這不,玉米剛長到半人高,地里的西瓜,就熟的差不多了,家家戶戶,又都開著拖拉機,去地里收西瓜。
收西瓜可是個,耗費人力的活,這地里的西瓜千千萬,哪個熟了,哪個沒熟,哪個是五分熟,八分熟,需要有經驗的人,看看瓜皮的紋絡,再抱起瓜來,輕輕敲打一番,才能隔著瓜皮,看到瓜瓤,確定要不要摘。
馬雲唐,陳淑芬,自然是挑瓜的老手,老兩口走在瓜秧中間,看一眼西瓜的紋路,熟不熟,就能判斷個八九不離十,再抱起來敲一敲,听听聲響,就能知道,這瓜能不能摘。
老兩口負責摘瓜,景明,秀巒,秀萍,以及幾個小孩子,劉旭,馬菲,康健,邢童等,則負責把瓜,從地里,紛紛抱到地界上,大人們再把西瓜,放入沙皮袋里,接著,一袋一袋的,背到拖拉機的車兜里。一會的工夫,原本空蕩蕩的車兜,則裝滿了西瓜。
之後,再將車兜里的瓜,拉回家中的院子里,卸車後,繼續回到地里裝瓜,再拉回院子里卸瓜,一天下來,足足拉了三趟瓜,院子里,到處都是綠油油的西瓜。
“一,二,三,四,五,六。”劉旭站在車兜里,數著一個個西瓜,這些西瓜,是姥爺從院子里,挑選出來的不太好的西瓜,也就是瓜里面的殘次品,要先把這些西瓜,要拉到縣里的農貿市場,賣給瓜販子,這些西瓜的瓜頭,長的不周正,或者裂了條小縫,或者有黑頭,姥爺則想了個辦法,用泥巴抹在瓜頭上,蓋住那些小縫黑頭等,這樣,就看不出這些瓜,是殘次品了。
等賣完了西瓜中的殘次品,剩下的好瓜,一能保留更久的時間,二能賣更好的價錢,這些,都是姥爺總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