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吃完午飯,馬雲唐自然要回屋睡覺。干了一上午的活,再加上中午,又跟著兒子姑爺,喝了幾杯啤酒,他早已是困意襲來。即便三個孩子,在外屋追追鬧鬧,也絲毫不影響,自己雷打不動的午睡。景明和國增倆人,坐在屋子里說話聊天。
景明聊到了自己,想今年買房,說看上了縣里新蓋的,一棟二層門市樓,一樓是門市,可以接著開理發店,二樓上面是一間臥室,可以住人,這棟門市樓,得小二十萬。到時候,還得跟國增借點錢。國增自然願意,伸出一個手指頭來,表示可以湊這個數。
陳淑芬和秀巒,則是收拾著桌上,那些殘羹剩飯。母女倆人,一個收拾桌子,一個洗刷碗筷。姜淑惠怕自己不干活,再被景明罵幾句,也幫著一起收拾桌碗筷。
待到收拾完桌子,見剛才切開的西瓜,還剩下幾塊,陳淑芬又將西瓜,放在盤子里,遞給眾人。眾人早已是吃飽喝足,各個肚子圓鼓鼓的,再也吃不下半點東西。
見兒女們,都紛紛擺手,不吃西瓜,就連三個小孩,也都沒有了剛才,對西瓜的熱情,陳淑芬這才拿起西瓜,坐在外屋吃了起來。秀巒剛才,一直忙著跟娘做飯,也沒吃西瓜,見這西瓜是無人理會了,也坐在娘的身邊,一起吃西瓜。
“嫂子,你也坐下,吃一塊吧。”秀巒遞了塊西瓜過來。
“哎呀,大姑,我不吃,我在海興,天天吃,早就吃夠了。”姜淑惠道。
“吃一塊吧。”陳淑芬對著兒媳道︰“這瓜挺甜的。”
見婆婆和大姑子,如此熱情,姜淑惠只好挑了一塊小的,咬了一口︰“這瓜可不甜,差遠了。”
屋子里的景明,听到了媳婦的聲音,沖著外面喊了句︰“不甜你就別吃,白吃饅頭嫌面黑。”
姜淑惠循聲望去,又意識到,自己惹怒了景明,便連忙改口︰“我是說,沒有咱家自己種的甜。”
“這話說的對,這西瓜,還是咱自己種的好吃。”陳淑芬連忙,給兒媳婦找台階下︰“再過一個多月,咱自己的瓜也熟了。到時候,下來瓜,我讓你爸,給你們送縣里去。”
“行啊,娘,那我可等著了,每年你們送的瓜,我們都吃不完。”姜淑惠道。
大摩河村最大的特色,便是家家戶戶種西瓜。大摩河村地廣人稀,每家每戶,都有幾十畝的地。平時除了種小麥,玉米,大豆,高粱等主要農作物外,西瓜也成為了主要農作物。
過了谷雨後,天氣暖和,陽光充沛,五一勞動節前後,家家戶戶,便在地里種西瓜。平整土地,耕地培壟,接著在地壟上挖窩,澆水,每個窩里,再放兩三粒西瓜種子,再蓋上一層薄土,接著,再沿著瓜窩的地壟,鋪上薄薄的保溫地膜,這西瓜,就種好了。
大摩河村的每家每戶,少則種幾畝,多則種十幾畝的西瓜。
待到夏末秋初,就是瓜熟蒂落了。西瓜豐收後,家家戶戶,不僅吃西瓜,不用再花錢買,可以免費似的,在夏天里享用不盡西瓜。最為主要的是,每家成千上萬斤的西瓜,自然要去賣,以換取這最終的收入。
有的人家,賣西瓜會散賣,例如自己開著拖拉機,拉到縣里,或者拉到不種西瓜的村子里,在縣城的街頭擺攤,以及走街串巷的叫賣。但更多的人家,是直接賣給收西瓜的瓜販子。
不管是縣里的農貿市場,還是村上,一到西瓜落地的季節,總會有一大批的瓜販子,開著大型的卡車貨車,來收西瓜。
這些瓜農們,要麼自己開著拖拉機,拉著西瓜去縣里的農貿市場交瓜。要麼,就是這些瓜販子們,開著卡車,直接來村上收瓜。
但交瓜和收瓜,也有差別,就是瓜販子來收瓜,每斤給出的價格,總是比你自己去縣里交瓜,差那麼三兩分錢。
村里的有些人家,要麼自家沒有拖拉機,去一趟縣里不方便,要麼就是人懶,或者家里種的西瓜少,也不在乎那幾分錢的差別。因此每次,來村上收瓜的瓜販子,大有人在。他們將卡車,停在村子的路邊,遠遠望去,浩浩蕩蕩的卡車隊伍,頗為壯觀。
瓜農們則是和瓜販子,討價還價,最後商定好了價格,一輛輛卡車便發動起來,分別朝著瓜農家門口駛去。
馬雲唐每年,都會種五六畝地的西瓜,待到西瓜熟了後,不僅可以給兩個閨女家,以及縣里的兒子家,送去西瓜,好讓他們在整個夏天,吃瓜吃個夠。除此之外,剩下的西瓜,便都拉到,縣里的農貿市場去賣,每年賣瓜的收入,也得有幾千塊錢呢。
在劉旭小時候的記憶中,自己家吃西瓜,從來都不花錢。每年夏天,都是枕著西瓜睡覺。不管是姥姥家,還是自己家,總有吃不完的西瓜。
“咱今年又種了不少,今年的西瓜,又是大豐收啊。”陳淑芬說著,將最後一塊西瓜,遞給了秀巒︰“剩下的這塊,你吃吧。”
秀巒接過西瓜︰“娘,以後少種點西瓜吧,你跟我爸年紀也大了。又是種瓜,又是賣瓜的,多累啊,該歇歇了。”
“對啊,娘,少種點吧,費了半天勁,也賣不了幾個錢。”姜淑惠道。
“這話說的。”陳淑芬收拾著瓜皮︰“咱這麼多地,家家家戶戶都種瓜,咱怎麼能不種呢?再說了,種瓜能有多累?賣錢多少先不說,起碼咱自己種的,你們吃瓜不用買。”
“買瓜才花多少錢?”姜淑惠道︰“以後我們吃瓜,自己買就行啊。”
陳淑芬望了兒媳婦一眼,沒再說話。
秀巒看了娘一眼,道︰“以後少種點,夠自己吃就行。”她這話說的底氣十足,因為每年到了種瓜,收瓜的季節,她自己一家人,都會來幫忙,有時候,秀萍一家人,也會來幫忙,至于哥嫂,他們店里忙,眾人也從未指望過,他們能參與這種瓜好收瓜。
中午的烈日,終于消卻了不少。國增和景明二人,走出了屋子,來到了門外,先是將景明家,拖拉機上的收割機卸下,倆人再抬著收割機,裝在國增家的拖拉機上,見外面叮叮當當,秀巒趕忙跑出來幫忙,姜淑惠也跟著,走了出來。
國增這次來,一是幫著老丈人收麥子,二是來裝收割機,好將收割機,拉回自己家,收自己家的麥子。
待到將收割機裝好後,景明和國增,一起收拾著,剛才裝卸收割機用的扳子。國增看著手里的一個扳子︰“這個是啥來著。”
“眼鏡扳。”景明道︰“這玩意,裝卸收割機用得著。”
國增愛不釋手,他知道,不光是裝卸收割機,就連裝卸耕地用的犁,以及耙,都會用得到這樣的眼鏡扳子︰“你還有嗎?”
“怎麼,你想要一個啊?”景明看出了國增的意思︰“得,這個給你吧。”
一旁的姜淑惠,連忙道︰“景明,咱給國增了,咱用什麼啊?”
“哎呀,咱還有呢,一個扳子,多大點事。”景明望了媳婦一眼,這個媳婦,說話總是不顧別人的面子。
國增臉上,頓時火辣辣的。
馬雲唐家的麥子,是收完了,收割機,以及車兜,暫時都用不上了。國增這才開著自家的拖拉機,出了大摩河村,朝著大梨園村駛去。
拖拉機的前面掛著收割機,後面掛著車兜,妻兒都坐在車兜里,一家三口,一副雄赳赳的樣子,但除了拖拉機,是自己家的,這其他的,可都是老丈人家的。
國增心底里發誓︰明年,自己要買車兜,買收割機,買播種機等等。拖拉機干農活用的所有家伙什,他都要置辦齊了。
當然,第二年,他也真的做到了,農忙季節,要用的所有機械化家伙什,他家都有了。而村里一部分人家,因為家里窮,日子過的緊巴,有的還未置辦起拖拉機等家伙什。而國增家的日子,家里的家伙什,則是不比別人差了。
當初,自己的爸爸文信,是村里出了名的窮,日子過的是倒數第一,家里什麼也沒有置辦。可到了劉國增這代人,他憑著自己的努力,憑著和秀巒,夫妻二人的吃苦受累,省吃儉用,如今的日子,在村子上,算是中等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