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自己的大兒媳和二兒媳,漢堂默不作聲了,這簡直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我說,五弟,你以後啊,都和縣里攀上親戚了,了不得,了不得。”合堂還不忘拿漢堂開涮︰“這以後到了縣里,兩個親家母,還不都得請你吃飯嗎?”
“就是,就是。”其他幾個兄弟也相互打趣。
見幾個哥哥嬉皮笑臉,漢堂又吸了吸,自己的旱煙鍋子︰“你們啊,甭拿我打哈哈了,老大家的兒媳婦,我還算滿意。可老二家呢,文信的媳婦自打嫁過來,都有兩年了吧,你看看,人家是想留在這,跟著文信,踏踏實實的過日子嗎?我看啊,鬧不好,她劉春蘭,早晚得走。”
漢堂說出了自己的痛處,幾個哥哥也都跟著揪心,周堂道︰“我也看出來了,那劉春蘭,是不打算,給文信生孩子了。”
“哼。”合堂道︰“不是我說你們,你們當初干的是什麼事?人家春蘭那個閨女,我也見過幾次,人家跟咱們家,就不是一類人,跟文信就尿不到一個壺里。我估摸著,劉春蘭是有別的打算,要不然,不可能結婚兩年了,還沒生孩子,估計啊,文信到現在,踫都沒有踫過劉春蘭。”
“那也不一定,文信在軍糧城那邊打工,一年到頭,總共也回不了幾次家,生孩子,咋生?睡在一個炕上的機會,不是少嗎?”清堂道。
“我說,老四,現在咱們幾個兄弟,就數你的命好。家里不光有文珍給你撐場面,外面又有文春文晨給你助威,還都給你生了孫子,你如今啊,真是兒孫滿堂,就數你孩子多,孫子多,你可真是威風凜凜吶。”合堂道︰“我家文凱,這個小王八蛋,婚是結了,如今我那兒媳婦,肚子還沒起來,我也正愁著呢。”
如今,周堂家的文煥,生了孩子,合堂家的文凱,還沒有生孩子,勤堂家的文彬,也生了孩子,清堂家的文春,文珍,文晨,也都紛紛結了婚,早已各自生了孩子。至于漢堂家的老大文店,也結婚生了孩子,不光給自己生了孫女,還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取名國民,二兒子取名國喜。
但漢堂最惦記的,還是文信,文信如今結婚兩年了,依舊沒有生孩子,雖說自己把文信,過繼給了會堂大哥,但文信歸根到底,還是他漢堂的親兒子,文信身上還是,流淌著他劉漢堂的血,只要文信過的不好,漢堂就覺得不踏實。
“老四,回頭文春文晨回來,你問問,他們哥倆,和文信每天待在一起,文信和春蘭的事,他們肯定都知道,打听打听,這文信和春蘭,到底是怎麼回事。”周堂對清堂道。
“大哥,我听文春他們說過。”清堂道︰“听文信那意思是,春蘭和文信說,等他在天津扎下根,到時候把春蘭也接過去,一起去天津那邊,奔個生計。春蘭盼著這一天呢,等去了天津,就真心實意的,跟文信過日子,其實,人家春蘭的言外之意,只要文信一天,不在天津落下腳來,人家春蘭就一天,不認這門親事,更別說生孩子了。”
“這算怎麼檔子事?”合堂道︰“這天底下,還真奇了怪了,她劉春蘭是想這樣,給文信壓力嗎?讓文信好好在天津那邊混,等混好了,我跟你過日子,生孩子,要是混不好,我腳底下抹油,就溜了?這算什麼事啊?還給自己留個後手呢?”
“我看不見得。”勤堂道︰“春蘭是個讀書人,文化人,人家嫁給文信,心里自然,一百個不樂意,但是文信如果真能,落天津那邊,春蘭也算是有盼頭了。現在,文信能不能留在天津那邊,能不能把春蘭也接過去,成為了春蘭最大的盼頭了。也就是這點盼頭,人家春蘭才願意,繼續在咱這個村里待著。要不然,人家可能早就離婚,走了,再說了,人家不是早就說過,要跟文信離婚嗎?只是春蘭的爹娘不同意,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悔婚的事,不是人家讀書人家的做派。”
勤堂的話,正說中了要害,如今劉春蘭,就是這麼想的。其他幾個兄弟,也都覺得說的有道理,各自點了點頭,漢堂看著清堂︰“四哥,文信能不能,留在天津軍糧城那邊啊?一直說著給春蘭也在那邊,找個活干,把春蘭接過去,這都兩年了,怎麼還沒動靜呢?你問問你家文春文晨,他們在那邊,到底怎麼樣啊?”
看著漢堂一副著急的樣子,清堂不得不道出實情︰“五弟,我跟你撂底吧,沒戲。”
“沒戲?”幾個兄弟,都紛紛湊了過來︰“這話啥意思?”
“你們以為,在天津那邊,落家這麼容易?”清堂道︰“實話跟你們說吧,天津水上公園,早就修完了。文信和文晨,還有文春他們,現在也是這打打零工,那打打零工,將就著在那邊混著,他們自己,都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呢,你還指著文信,把春蘭也弄過去?”
“那你家那大兒媳婦呢?在那邊不說,也有活干嗎?”周堂問。
“大哥,你們不了解外面的事,有些話,不能跟你們說,這是文春告訴我的,要不是我逼著問,為什麼還不想辦法,把春蘭也給弄過去,文春這孩子,也不會跟我說的。沒那麼容易,要是哥幾個,都在那邊混不下去了,早晚還都得回來。還得回咱這村里,種這個地,當這個莊稼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完了,要真是到了那時候,那春蘭肯定和文信離婚的。”漢堂大失所望,兒子的婚姻,怎麼就這麼難,這麼不幸呢。
合堂嘆了口氣︰“可憐春蘭這孩子了,現在心里,還充滿著希望,等著文信來接自己,去天津呢,人家這閨女,現在活著,就是盼著自己,去天津的那。,照你們這麼說,等哪天,文信要是真的混不下去了,回來了,那春蘭這孩子,可是一點念想也沒有了。”
勤堂點了點頭︰“希望越大,往往失望就越大啊。我看,我們得到時候,給會堂大哥提個醒,他提醒提醒春蘭,別抱那麼大的希望,讓她心里,有個預期,省的到時候想的太好,一下子摔倒地上。這閨女,我看她不一定能接受的了。”
“別到時候,再想不開,弄出個好歹來。”合堂道︰“春蘭這孩子,我看心思重著呢,人家是讀書人,文化人,愛認死理,當初咱們把人家騙過來,又給人許諾去天津,許諾文信有好的前程,別忙乎了半天,人家閨女空想了半天,到頭來,發現是白日做夢。哼,這文化人一旦認定了死理,就容易想不開,到時候,指不定出什麼亂子呢。”
會堂的話,讓大家的心,都咯 了一下,尤其是漢堂,他不禁想起了,春蘭自從嫁過來,這兩年多的變化,始終是沉默寡言,不說不笑,照這樣下去,別到時候,真的出什麼事。
事實的結果,總是讓人料想的到,也料想不到。大家沒有料想到的,是海興縣政府,最終沒有設在小山公社,而是後來,設在了甦集公社,大梨園村,又靠近和歸屬于甦集公社。從大梨園村到縣城,只有幾公里的路,近的很。
大家料想到的,是文信在天津,真的待不下去了。
喜歡農村三代人請大家收藏︰()農村三代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