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三代人

第60章 天津軍糧城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劉海峰 本章︰第60章 天津軍糧城

    兩年前,文春,文珍,兄弟兩人相繼結了婚,只有老疙瘩文晨還小,跟著爹娘一起生活,清堂這一大家子人,最後也分了家。

    文春這三個兄弟,帶著各自的媳婦,各自組成了自己的小家,各過各的。沒分家之前,跟著人民公社,吃大鍋飯,還算是能吃飽飯,可分了家,要單獨算公分,一大家子的力量,被拆散成各個小力量,文春等人,有時候就吃不飽飯了。

    再到後來,大鍋飯制度,支撐不下去了,各家各戶又恢復了,各自生火做飯。但文春等人,每家都只有,夫妻二人,兩個勞力。按照工分制度,每天只能,有兩個人記工分,工分最後換下來的糧食,根本就不夠吃。要不是清堂老兩口,時不時的,幫助接濟這三個兒子,哪個兒子的日子,也不好過。

    可老兩口有三個兒子,就是要了,清堂老兩口的老命,也幫不過來三個兒子。最後,文春決定了,出去闖闖,听說人家山東人,都跑到河北秦皇島的山海關,出了山海關,去東北那邊闖關東去,到了那邊,起碼能吃口飽飯。

    “爹,我也想出去闖闖的,現在家里,吃飯的人太多了,留下二弟和三弟來,照顧你們,我是老大,我出去吧。出去了,也許還有條活路。”文春跟清堂商量。

    曾經的年輕小伙子清堂,如今也變成了老頭模樣,這幾年,地里莊稼收成不好,人們的口糧,都得計算著吃,清堂也常常吃了上一頓,沒有下一頓,每次都是從牙縫里,多省出點糧食,給三個兒子家,各送一點。

    清堂看著大兒子,一副被逼無奈,卻又無比堅定的樣子,點了點頭︰“嗯,出去吧,出去闖闖,興許日子能好過些。”

    “是,爹,我就是這麼想的,待在村子上,受窮受苦,連吃飯都是問題,這樣待下去,有什麼意思?”文春道。

    “唉,兒啊。”清堂嘆了口氣︰“爹老了,爹也幫不上你了,但是你這麼想是對的,你能這樣想,爹打心眼里高興,人就得出去闖闖。樹挪死,人挪活,出去吧,見見世面去,待著這個村里,就像是井里的蛤蟆,有什麼出息啊?”

    “爹,你同意啦?”文春問。

    “我有什麼不同意的,我是能幫你一把,還是怎麼著?既然幫不了你,那就不能給你再使絆。我就看著這一家老小,在這挨餓嗎?”清堂道︰“爹也算出過遠門,見過外面的世界,你出去是好事,只是,唉,咱們現在怎麼落到,這步田地了呢,國家是建立了,人民是站起來了,可,可現在咱竟然,要出門逃荒了。”

    “沒辦法,爹,人被逼到份上了。”文春道。

    “想好去哪了嗎?”清堂問。

    “去東北吧,咱也去闖關東,人家說東北那邊發展的好,國家支持,現在東北,正搞工業建設呢,咱們國家的汽車,飛機,大炮,都是在那邊生產呢,甦聯老大哥不都派了專家,來幫助咱們建設嗎?你想想,國家現在,都支持東北那邊的發展,去東北,肯定有活路。”

    清堂點了點頭︰“嗯,闖關東去吧,文春啊,你去闖吧,要是在那邊,闖出一番天地來,就留在那邊,這人,在哪不能生根落家。”清堂說的傷感,哪個當爹的,不希望自己的兒子,留在自己的身邊,等將來,給自己養老送終。可如今,自己卻盼著兒子,遠走高飛,去他鄉異土,歸根到底,不還是自己,給不了兒子什麼,幫不上兒子什麼忙嗎?

    “爹,你別這麼說,我不管到了哪,我都是你兒子,這都是我的家,就算是以後我老了,死了,埋,我也埋在這,埋在你老人家的身邊。”文春落淚了,他知道,自己這一走,不知道以後的結果,是個什麼,爹把自己養大,但自己卻不能,留在爹身邊盡孝。

    要是自己,死在外面呢?要是在外面,混不好怎麼辦呢?出門去外面闖蕩,充滿了太多的未知,人遇到事了,就得做最壞的打算。也許,這是他與爹的,最後一面呢?

    知子莫如父,清堂當然知道,文春心里怎麼想的,連忙安慰兒子︰“文春啊,你決定了要出去闖,就踏踏實實的出去,家里畢竟還有老二,老三,我跟你娘身體還算硬朗,你不用擔心家里。你能在外面混好了,將來回了村里,也是給我臉上貼金吶。咱不說是光宗耀祖吧,起碼咱算是混出個人樣來了,爹盼著你這一天,盼著你混好了,到時候,風風光光的回來。”

    “爹,我會的,不混出個人樣,我決不會來。”文春臉上掛著淚痕,斬釘截鐵。

    告別了爹娘,告別了家鄉父老,文春帶著媳婦,挎著兩個包袱卷,出了村,一路往北走,路上餓了,就吃帶著的干糧,小兩口每天,只吃一個干糧玉米餅子。渴了,就在路邊的村子上,討口水喝。

    走了幾天幾夜,迷了路,也不知道到了哪,後來到了一個大窪地,听人家說,這是天津的地界,這個大窪叫軍糧城,听名字就知道,這個地方,是為部隊儲備糧食的,工地上正在蓋房子,修糧倉,種糧食,拓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工地管事的人,看著文春夫婦,一副灰頭土臉,饑腸轆轆的樣子,便給兩個人,端了兩碗飯來。兩個狼吞虎咽的,吃了頓飽飯,管事人又問,你倆,這是去哪啊?文春回答,去東北。管事人又和文春夫婦,聊了許多,知道這倆人,這是外出逃荒了。

    管事人最後道,嗨,去東北干嘛,干脆留在軍糧城這吧,給開工資,管飽飯,你倆,在哪不是,想吃飽飯呢?這,就能讓你吃飽飯。干嘛大老遠的,去東北呢?

    文春夫婦想想,人家說的也對,更何況,倆人早就走累了,如果按照最初的想法,走到東北去,還不知道走到猴年馬月。兩個人一商量,在哪不是吃飯呢,干嘛還繼續走那麼遠,受那個路上的罪呢,小兩口最後,干脆留了下來。

    媳婦付氏,留在工地上,幫工人們洗衣做飯。文春跟著建築工人們,一起在工地上和水泥,扛沙袋,干建築,從此就留在了軍糧城。半年後,托人給家里捎了信,告訴家里的父母和兄弟們,自己沒有去東北,而是在軍糧城落腳了。一家人懸著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一年以後,文晨在村子里,也實在待不下去了,既然大哥出去找到了活路,那他也要出去,找活路,文晨畢竟還沒有結婚,一個光棍,自己吃飽了,全家不餓,便來軍糧城,投奔了大哥,跟著大哥,一起在工地上做事。再到後來,文信也來投奔了文春,但軍糧城修建的糧倉,基本竣工了。

    作為大哥,兩個弟弟都來投奔自己了,文春不得不,為兄弟幾人的生計操持。听說天津,在修建水上公園,便帶著兩個弟弟,一連走了兩個小時,走到了水上公園的工地上,詢問是否還招壯工。

    趕巧的是,修水上公園的工地,還真缺人,兄弟三人便留在了工地上,文春也把自己的媳婦,接了過來,三家四口人,在工地附近的一個村子上,租了幾間土房。

    從此以後,一起打工,一起生活,直到今年的八月份,爆發了海河洪災,工地才不得不停了工。

    喜歡農村三代人請大家收藏︰()農村三代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農村三代人》,方便以後閱讀農村三代人第60章 天津軍糧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農村三代人第60章 天津軍糧城並對農村三代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