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炖好了,小鬼子們散坐在地上,掰開雞肉,各個狼吞虎咽。嘴里還不忘,說幾句吆西吆西。小孩子們被鬼子趕到一邊去,不能靠前,只能眼巴巴的,望著小鬼子們享受美味。這小鬼子,說話不算數,剛才不是說,給大家吃雞肉嗎?現在卻把他們都趕走,只能干看著。
一個小鬼子啃完了一只雞腿,看到不遠處的幾個小孩,鬼子眼珠子滴溜溜轉了一下,不懷好意的笑著,沖著幾個小孩指了指,自己又學了幾聲狗叫。
王二麻子見狀,連忙對著文信等幾個小孩喊︰“太君說了,你們學狗叫,就給你們雞肉吃。”
文信幾個小孩,笑嘻嘻的跑過來,學著狗叫。小鬼子們樂開了花,將剛剛啃剩下的雞骨頭,沖著小孩們扔了過去,幾個小孩爭搶著撿起來,啃食著小鬼子不吃的雞骨頭。
小鬼子們一邊吃著雞肉,一邊大聲的笑著,一邊再次,將不吃的雞骨頭丟過去,嘴里還嘰里咕嚕的,說著鳥語,各個笑的捂著肚子。
他們全當是在逗一群狗,一群小狗崽子。看著這些狗崽子們搶骨頭,他們就開心,這比殺了這些狗崽子還刺激,還過癮。支那人就是這麼卑賤,支那人的後代,就是可以被肆意耍弄,只有帝國的勇士們,有廉恥之心,支那人的後代,只配學狗叫,吃剩骨頭。
幾個鬼子兵,還有模有樣的學著狗爬,學著狗叫,用自己的樣子,給孩子們做示範,教他們如何學的,更像一只狗,如何去爭搶骨頭。王二麻子在一旁,也笑的直不起腰,看著合堂家的兩個孩子,被自己耍的團團轉,他總算出了口氣。
合堂從家里沖了出來,大聲呵斥自家的兩個兒子,還有文信和問店,這兩個佷子。合堂沖上前去,對著四個孩子的屁股,啪啪一陣大巴掌,疼的四個小家伙,齜牙咧嘴,哭作一團。合堂嘴里罵罵咧咧︰“沒骨氣的玩意,就是寧肯餓死,也不吃小鬼子的東西。”說著便奪過,幾個人手里的雞骨頭,狠狠地扔到地上。
“嗨,我說劉老二,小孩子懂什麼,跟皇軍玩玩,還有口吃的,你較什麼真兒?”王二麻子,一副洋洋得意,幸災樂禍的樣子。
合堂斜楞了王二麻子一眼,不予理會,嘴里罵著自己的兒子︰“你就這麼願意,給鬼子當狗啊?你以為小鬼子重用你啊?你都不如小鬼子的一條狗,你連他媽的骨頭都吃不著,還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誰嗎?”
王二麻子听出了這話的意思︰“我說,劉老二,你別給臉不要臉,用不著對著我指桑罵槐,一會,有你好受的,我看你還能狂多久。”
合堂道︰“操,有種宰了老子,老子就是到了閻王那,到了祖宗那,也敢挺直腰板說話。不像是有些人,生性就是孬種軟骨頭,死了也沒臉見祖宗。”
王二麻子想上前去,給合堂點顏色瞧瞧,卻被龜田擺了擺手制止,龜田吃飽喝足,站了起來。一聲令下,所有的鬼子兵,都扔掉手里的吃食,整整齊齊的站列成兩隊。龜田開始訓話,嘰里咕嚕的,說了幾句鳥語,又做了個手勢。
鬼子兵們四散開來,沖進老百姓的家里,叫喊恐嚇著,村里的老少爺們,在鬼子推推搡搡下,都紛紛出了家門。
男人們都被鬼子趕了出來,鬼子們在後面用刺刀頂著,男人們在前面緩緩的走著。小鬼子這是要干嘛?莫非又是抓壯丁,去給小鬼子修炮樓?
果然不出所料,待到男人們都聚齊後,龜田又開始訓話,王二麻子趾高氣昂的翻譯︰“太君說了,現在戰時需要,想邀請村子上的男人爺們,幫太君干幾天活。等炮樓碉堡修好以後,自然會放你們回家。”
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彭老總的指揮下,發動了百團大戰,給華北方面的鬼子造成重創。百團大戰之後,華北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開始實施報復。對華北地區發動治安強化運動,將華北各個區域,分為治安區,準治安區,非治安區,在各區域內,實行網狀分隔治理。依托鐵路,碉堡,炮樓等,對華北區域的各方抗日武裝,尤其是八路軍、游擊隊、民兵進行打擊鎮壓,以及報復行動。
千千萬萬的老百姓,尤其是男丁壯漢都被鬼子抓來,淪為了鬼子修炮樓碉堡的工具。
村上的男丁們,被鬼子抓了去,只留下些老人、婦女和小孩。婦女們也不敢過多,和鬼子理論,哪家不是上有小下有老,倘若都被鬼子抓了去,家里可怎麼辦?
姜氏和幾個婦女們,收拾著鬼子留下來的殘羹剩飯,那些鬼子不吃的菜葉子,白蘿卜,被姜氏一一撿起,嘴里還不忘罵幾句︰“這群王八蛋,好好的東西,都被他們糟蹋了。”
到了晚上,四個小子肚子開始咕嚕嚕叫,十幾歲的文煥最先道︰“娘,餓的實在難受。”
弟弟文凱也隨聲附和︰“娘,我也餓了。”
文店和文信也道︰“二大娘,我們也餓了。”
四個孩子張口要吃飯,猶如四只小家雀兒,正張開大嘴巴,餓的吱吱叫。姜氏連忙道︰“我這就做飯,這就做飯,你們等著,文店文信,這幾天你爹不在家,你們就在我們家吃,吃完在我家睡。”說著,準備生火做飯。
生火做飯,五張嘴吃什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姜氏想到了,白天撿來的菜葉子。掀開水缸蓋,發現缸里沒水了,又挑起扁擔掛上水桶,去胡同院頭的水井里擔來水。臘月寒冬里,挑來的井水拔涼,姜氏顧不得水涼,洗完菜葉子後雙手凍得通紅。
家里還藏了小半袋玉米面,姜氏盛出半小碗,覺得太多,又往面袋子里抖落下少許,又覺得不夠吃,最後狠了狠心,還是多盛了一些。燒開了水,把玉米面灑進鍋里,煮了半鍋的玉米面和白菜葉子。
先是給文信文店,各自盛了一大碗,又給文煥文凱,換了個小點的碗,各自盛了一小碗。嘴里還叮囑著︰“文煥文凱,讓著點文信文店。”
四個小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這哪里是玉米糊糊白菜葉子,這分明就是金玉翡翠湯。人在饑餓的情況下,吃什麼都覺得香,一碗不夠,接著第二碗。端著碗,扒著菜葉子,四個兄弟比賽似的吃的津津有味,倒是八歲的文店,發現了端倪,問道︰“二大娘,你怎麼不吃呢?你也跟我們一起吃啊。”
姜氏摸了摸文店的頭,笑了笑︰“二大娘不餓,你們吃,你們吃飽了就好,不夠再去鍋里盛。”
“娘,鍋里沒有了。”文凱指了指一旁的灶台。
喜歡農村三代人請大家收藏︰()農村三代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