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二十八年,歲在壬午。
咸陽宮的晨鐘撞碎第六道霞光時,中渭橋上的青銅車蓋已連成一片流動的金鱗。
三千銳士甲葉相擊的鏗鏘聲自章台宮蔓延至渭水之濱,如同大地深處傳來的悶雷。
始皇帝嬴政高踞六匹純白駿馬拉曳的金根車中,玄色十二章紋冕服的垂旒在車輿顛簸中輕輕晃動,將他面容切割成明暗不定的碎片
“陛下,車駕已集齊,可啟程否?”
趙高俯身在車轅旁,聲音壓得極低,像一片羽毛拂過玉磬。
嬴政沒有立刻回答。
他透過車窗,望向東方天際。那里,一輪紅日正沖破雲層,將咸陽城頭的秦旗染成燃燒的血色。
如今,六合已定,四海為一,可這天下的脈絡,似乎仍在暗處搏動著不服的血。
“傳旨。” 他終于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金石般的硬度。
“過函谷關,先抵泰山”
車廂內,嬴政輕輕撫摸著案頭一本奏折。
那是李斯與韓非策劃好的封禪儀軌,上面用小篆寫著。
“古者封泰山,禪梁父,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
他嘴角勾起一絲幾不可察的冷笑,那些儒生昨日還在咸陽宮前爭論不休。
有人說需“掃地而祭”,有人說要“束茅為壇”,吵得他的腦袋都隱隱作痛。
“真以為朕需要借他們的古禮立威?”
嬴政低聲自語,隨即看向奏折上的字跡。
“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飭”
車廂外,車輪碾過青石板的聲響規律而沉重,如同他心中丈量天下的節拍
十日後,泰山腳下。
連綿的雨霧籠罩著齊魯大地,將海拔一千五百余丈的岱宗染成一幅水墨長卷。
嬴政的車駕停在奉高縣城外,他換乘六匹棕色駿馬拉的獵車,在王賁帶領的虎賁軍護衛下,向泰山南麓攀登。
山路險峻,苔蘚覆石。
隨行的幾十位博士儒生早已氣喘吁吁,寬袍大袖被荊棘勾扯得狼狽不堪。
他們望著前方皇帝矯健的身影,心中五味雜陳。
聞說陛下的精力異于常人,此等體力,確實非尋常人也
嬴政忽然駐足,回身望向眾人。
“諸生所言封禪,可有定議?”
皇帝的聲音在雨霧中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壓。
博士淳于越趨前一步,躬身道。
“陛下,臣等以為,古之封禪,當掃地為壇,席用 秸,以示儉德……”
“夠了。”
嬴政揮手打斷。
“天地之道,貴乎簡易?朕看是爾等迂腐不堪,不知變通!”
他轉頭看向李斯。
“丞相,按朕前日所定,即刻備禮!”
淳于越臉色煞白,後退半步,與其他儒生交換著震驚的目光。
他們沒想到皇帝竟如此無視古禮
唯有李斯泰然自若,向王賁使了個眼色。
“王將軍,傳陛下旨意,工匠即刻上山,鑿石為基,立碑刻銘”
三日後,雨過天晴。
泰山之巔,一座由齊魯工匠日夜趕工建成的祭壇巍然矗立。
壇分三層,以五色土夯實,四周插滿繪著日月星辰的皂旗。
嬴政脫下常服,換上十二章紋的封禪冕服,在李斯、趙高及一眾文武官員的簇擁下,緩步登上祭壇。
晨光中,他手持玉璧,面向東方,聲音穿透雲海。
“維秦王政二十有八年,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飭。
廿有六年,初並天下,罔不賓服。
親巡遠方黎民,登茲泰山,周覽東極……”
嬴政的聲音被山風吹得忽遠忽近,卻清晰地傳入每一個在場者耳中。
壇下,幾十位儒生垂首侍立,有人悄悄握緊了拳頭,有人則望著皇帝身後那方尚未刻字的巨大石碑,眼神復雜
禮畢,嬴政命李斯上前,宣讀刻石銘文。
李斯朗聲道。
“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飭。二十有六年,初並天下,罔不賓服……”
銘文洋洋灑灑數百字,盡述皇帝滅六國、定四海、一法度、同文字的功績!
當工匠們揮錘鑿石時,嬴政獨自走到懸崖邊,俯瞰著腳下奔騰的雲海。
風掀起他的冕旒,露出一雙深邃的眼眸。
他想起少年時在邯鄲為質的歲月,想起呂不韋的權謀,想起母親趙姬的荒唐
如今,所有的屈辱與掙扎,都化作了這腳下的萬里江山
“陛下。”
徐福的聲音在其身後響起,這次泰山的封禪事關重大,他便是司天監派出來跟隨嬴政的。
“臣觀泰山之氣,祥雲繚繞,此乃天命所歸之兆。
然東海之上,更有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居有仙人,或可求長生之藥……”
嬴政緩緩轉身,目光落在徐福身上。
這位方士長須飄飄,眼神中透著一種奇異的蠱惑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哦?三神山?”
嬴政的語氣听不出喜怒。
“然也!”
徐福伏地叩首。
“臣願率童男童女數千,浮海求仙,為陛下求得不老之藥,以延萬世之基!”
嬴政沉默片刻,望向東方無垠的海疆。
長生不老,萬世之基……
這八個字像一團火,瞬間點燃了他心中最隱秘的渴望。
他想起自己日漸沉重的身體,想起六國舊部尚未完全平息的暗流。
若能長生,這天下,將永遠姓嬴!
“準。”
他吐出一個字,聲音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所需人眾、船只,著少府即刻備辦。
你就留在這里吧,等東西都準備好了,朕會親自來送你離開”
听到嬴政最後面的這句話,徐福的身體控制不住的顫抖了起來。
他現在心中突然有些後悔,早知道就應該听東皇大人的囑咐
他自己擅自提起長生一事,就是想勾起嬴政心中的那點私欲。
然而嬴政卻不像是對長生很渴望,反而是想要把自己給送走啊
徐福也不是沒有腦子,他能從嬴政話里听得出來這些
泰山封禪結束以後,行政繼續向東而去,他的目的地是瑯琊
秦明從始至終都在暗中看著這一切。
封禪結束以後。
離開泰山,車駕沿渤海東行,旬日後抵達了瑯琊。
這里原是齊國屬地,三面臨海,地勢險峻。
嬴政登上台頂,只見碧波萬頃,海天一色,幾只白帆在遠處若隱若現。
他忽然想起與秦明少年時,在邯鄲曾听一位齊國商人描述過瑯琊的富庶。
那時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拿下它,成為它的主人!
“陛下,瑯琊台已按您的旨意修葺一新。”
李斯指著台頂一座新建的石亭。
“刻石亦已備好,可即刻銘文。”
嬴政點點頭,走到那方高達數丈的巨石前。
工匠們早已在石面上打磨出光滑的平面,只待銘文刻就。
他環顧四周,海風吹拂著他的衣袂,帶來咸腥的氣息
遠處,有人正指揮著人眾搬運木材,準備打造出海的巨輪。
六七八大隊的成員,此時已經換上穿著統一的青衣,在海灘上排列成行,如同一片青苗
“刻吧。”
嬴政對李斯道。
“就用之前泰山的銘文,再加幾句。”
李斯躬身領命,提筆蘸墨,在石面上寫下。
“皇帝之功,勤勞本事。
上農除末,黔首是富。
普天之下,摶心揖志。
器械一量,同書文字……”
字跡鐵畫銀鉤,一如秦法的嚴苛與帝國的威嚴。
刻石的數日里,嬴政常獨自在瑯琊台頂眺望東海。
他想象著三神山上的瓊樓玉宇,想象著仙人手持仙草,乘雲而來。
趙高察覺到皇帝的心思,便時常進言。
“陛下,徐福乃有道之士,此去必不負所托。”
嬴政不置可否,只是目光更加悠遠。
他想起自己統一六國後,曾下令收天下之兵,鑄十二金人
又廢分封,行郡縣,車同軌,書同文。
他做了那麼多前無古人的事,難道真的不能超越生死,成為永恆的帝王?
四弟啊四弟,你難道就不能給朕留點兒念想呢麼
喜歡我在大秦長生的日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在大秦長生的日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